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给煤的密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3477发布日期:2018-08-04 16:18阅读:1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给煤的密封风系统。



背景技术:

为提高锅炉在发生堵煤工况下安全性、提高给煤调节的灵活性、利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系统常采用前后墙联合给煤,炉后给煤点在旋风分离器回料阀出口的回料腿上。目前,往往采用一次冷风作为给煤系统的密封风风源,如图1所示,由于炉后给煤是通过旋风分离器回料阀出口的回料腿实现的,而为了实现回料器内物料流化,旋风分离器需要采用较高风压的风源,即高压流化风,高压流化风一般风压为60kPa左右。高压流化风通过回料阀后风压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回料腿中风压仍然较高,由于一次冷风的风压约为22kPa,此时仍采用一次冷风作为炉后落煤管的密封风,就会出现密封不严,发生现场漏煤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避免漏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给煤的密封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给煤的密封风系统,其包括高压流化风机、回料阀、落煤管和出煤管,所述高压流化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回料阀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落煤管的出煤端套接于所述出煤管的进煤端,所述出煤管的出煤端穿过所述回料阀出口的回料腿的侧壁并置于所述回料腿内部,所述高压流化风机的出风口与密封风管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密封风管的出风口接至所述落煤管与所述出煤管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落煤管与所述出煤管的连接处套设有环形的空气罐,在所述空气罐的周向均匀开设有三个进风口,三个所述进风口均与所述密封风管的出风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风压较高的高压流化风作为炉后给煤的密封风,有效避免了落煤管与出煤管的连接处出现漏煤的现象,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气罐的俯视图。

图中:落煤管1、出煤管2、空气罐3、进风口4、高压流化风机5、一次冷风源6、炉膛7、回料阀8、回料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图4所示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给煤的密封风系统,其包括高压流化风机5、回料阀8、落煤管1和出煤管2,高压流化风机5的出风口与回料阀8的进风口连接,落煤管1的出煤端套接于出煤管2的进煤端,出煤管2的出煤端穿过回料阀8出口的回料腿9的侧壁并置于回料腿9内部,高压流化风机5的出风口与密封风管的进风口连接,密封风管的出风口接至落煤管1与出煤管2的连接处。

落煤管1与出煤管2的连接处套设有环形的空气罐3,在空气罐3的周向均匀开设有三个进风口4,三个进风口4均与密封风管的出风口连接。

工作原理:

给煤装置将煤送入落煤管1,在重力的作用下,煤从落煤管1进入出煤管2。同时,高压流化风机5不间断地像空气罐3内输送高压流化风,高压流化风在空气罐3内形成空气夹层,由于此处的高压流化风未经任何阻力障碍,风压高于回料腿中风压,所以可以有效避免落煤管1与出煤管2的连接处出现漏煤的现象,进而起到密封作用,此外,空气罐3的周向均匀开设的三个进风口4,可以确保周向密封效果均匀,进一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