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1412发布日期:2018-12-08 05:4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土壤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土壤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是一种常见的污染形式,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发生污染将在各个方面威胁人们的健康。在处理有机污染物时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土壤,现有的做法是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焚烧土壤可以使得土壤内的一些有机成分燃烧分解变为碳氢化合物,再加以对废气进行处理就能实现对土壤的修复。现有的焚烧土壤的装置使用起来相当不便,焚烧时,需要人工向焚烧炉内加入污染的土壤,然后对土壤进行焚烧,再将焚烧后的土壤运出,之后才能继续加入污染的土壤继续焚烧,这样的装置使得焚烧土壤的效率变得底下,操作起来也很不方便。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
背景技术
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用于焚烧土壤的高炉,所述高炉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送料的第一传输部,所述第一传输部将土壤从高炉顶端送入到高炉的空腔内,所述高炉内部空腔设置有控制土壤掉落的控制部,所述高炉的空腔内壁在位于控制部的上方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对土壤进行焚烧的火焰枪,若干个所述火焰枪均连通在气管上,所述气管的一端连通在高炉外部的氢气瓶上,所述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高炉上还开设有出料口,所述高炉焚烧后的土壤在第二传输部的传输下从高炉内部经出料口传输至高炉外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焚烧待修复的土壤时,可以启动第一传输部,第一传输部将土壤运输到高炉内,落在控制部上,启动电磁阀,开启火焰枪,火焰枪将燃烧氢气对土壤进行充分燃烧,燃烧较为充分,燃烧结束后,控制部将控制焚烧之后的土壤落入到第二传输部被运输出去,之后又能循环进行生产,故环保土壤修复装置的生产效率较高。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第一环板、堵板、l形板、气缸、第二环板、挡环和促流板,所述第一环板固定在所述火焰枪的下方,所述第一环板的槽口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所述堵板,所述第二环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环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环板上固定有若干个所述气缸的缸体,若干个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所述l形板,若干个所述l形板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堵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环板在其槽口的边缘固定有所述挡环,所述堵板的上方固定有所述促流板,所述促流板的截面为锥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焚烧结束后,启动气缸,气缸将带动堵板运行,焚烧的土壤在挡环和促流板的引导下将会直接落入到第二传输部,几乎不会有焚烧完全的土壤残留在堵板上方,所以控制部能控制土壤的掉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输部包括第一机架、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一传送带和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机架上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主动辊和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辊转动,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传输部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的传动作用将带动第一传送带运行,将会把待焚烧的土壤输送到高炉内,第一传送带的角度在35-40°可以使得土壤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摩擦力作用发生脱离,且在这个角度内输送物料比较安全可靠。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部包括第二机架、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二传送带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机架上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所述高炉内部,所述第二主动辊位于所述高炉外部,所述第二主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辊转动,所述第二传送带沿水平方向传输焚烧后的土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传输部中的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的传动作用将带动第二传送带运行,从而将焚烧后的土壤沿水平输送出高炉。进一步地,所述高炉的空腔内在位于所述火焰枪的上方通过两组锁紧部拆卸连接有所述环盒,所述环盒的内部环壁上开设有密布的圆形通孔,所述环盒内放置有活性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盒内的活性炭能吸附一些未被完全燃烧的有害气体,较为环保,且环盒能够方便从高炉取下进行更换。进一步地,所述锁紧部包括固定板、固定杆和第一锁紧螺栓,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环盒的上方,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高炉之间通过第一锁紧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紧锁紧部中的第一锁紧螺栓,能将固定板固定在高炉上,环盒拆卸和安装起来较为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机架上通过第二锁紧螺栓拆卸连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的两个侧边固定有防护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连接的导料板能将从第一传送带上掉下的土壤导流到高炉内,导料板上的防护板能防止土壤在导料板上发生脱落。进一步地,所述高炉的空腔腔壁还涂覆有一层耐高温涂层,所述耐高温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50-60份、四硼酸钾2-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2-15份、硬脂酸锌15-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2-25份、六氯环三磷腈20-23份、三氧化二锑5-7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5-8份、2-乙基-4-甲基咪6-9份、氢氧化钠15-18份、硫脲4-7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4-76℃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55-65℃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中空腔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内部空腔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进一步的,所述s1中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保温研磨30min。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环保土壤修复装置在修复土壤时,利用第一传输部能将土壤输送至高炉并充分的焚烧,焚烧之后的土壤能在控制部的控制下掉落在第二传输部被传输出高炉,所以土壤修复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生产的效率相比现有技术要高出很多;环保土壤修复装置可以对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燃烧,燃烧较为充分,能去除土壤中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且一些未被完成燃烧的污染物可以被二次吸收,较为环保;环保土壤修复装置整体结构不复杂,具有实际生产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在隐藏高炉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炉;2、第一传输部;10、空腔;3、控制部;11、火焰枪;110、气管;111、电磁阀;112、氢气瓶;12、出料口;4、第二传输部;31、第一环板;32、堵板;33、l形板;34、气缸;35、第二环板;310、挡环;320、促流板;21、第一伺服电机;22、第一主动辊;20、第一机架;23、第一从动辊;221、第一传送带;40、第二机架;41、第二伺服电机;42、第二主动辊;43、第二从动辊;421、第二传送带;5、锁紧部;51、环盒;510、圆形通孔;52、固定板;53、固定杆;521、第一锁紧螺栓;401、第二锁紧螺栓;402、导料板;4021、防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环保土壤修复装置,包括用于焚烧土壤的高炉1,高炉1为砖混结构,其中在高炉1的外部设置有用于送料的第一传输部2,第一传输部2将土壤从高炉1顶端送入到高炉1的空腔10内,污染的土壤在高炉1的空腔10内被焚烧,其中在高炉1内部空腔10设置有控制土壤掉落的控制部3,控制部3上方可以焚烧土壤,土壤在控制部3上方焚烧结束后,控制部3可以使得焚烧后的土壤掉落;为了使得土壤焚烧的充分,在高炉1的空腔10内壁在位于控制部3的上方设置有四个用于对土壤进行焚烧的火焰枪11,火焰枪11的型号为jettorch火焰喷枪,其中四个火焰枪11均连通在气管110上,气管110的一端连通在高炉1外部的氢气瓶112上,在气管110上设置有电磁阀111,电磁阀111能控制氢气瓶112是否为火焰枪11供气,同时在高炉1上还开设有出料口12,高炉1焚烧后的土壤在第二传输部4的传输下从高炉1内部经出料口12传输至高炉1外部,在焚烧待修复的土壤时,可以启动第一传输部2,第一传输部2将土壤运输到高炉1内,落在控制部3上,启动电磁阀111,开启火焰枪11,火焰枪11将燃烧氢气对土壤进行充分焚烧,焚烧较为充分,焚烧结束后,控制部3将控制焚烧之后的土壤落入到第二传输部4被运输出去,之后又能循环进行生产,故环保土壤修复装置的生产效率较高。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中控制部3包括第一环板31、堵板32、l形板33、气缸34、第二环板35、挡环310和促流板320,其中第一环板31固定在火焰枪11的下方,在第一环板31的槽口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有堵板32,堵板32可以封堵住第一环板31上的槽口,其中第二环板35固定在第一环板31的下方,在第二环板35上固定有四个气缸34的缸体,四个气缸34的活塞杆端部均固定有l形板33,四个l形板33的一端均固定在堵板32的底部,在四个气缸34的作用下,将带动堵板32在第一环板31上的槽口竖直滑移,为了方便焚烧后的泥土落下,将第一环板31在其槽口的边缘固定有挡环310,同时在堵板32的上方固定有促流板320,其中促流板320的截面为锥形,当焚烧结束后,启动气缸34,气缸34将带动堵板32运行,焚烧的土壤在挡环310和促流板320的引导下将会直接落入到第二传输部4,几乎不会有焚烧完全的土壤残留在堵板32上方,所以控制部3能控制土壤的掉落且不易有焚烧后的土壤残存在堵板32上方。如图1至图6所示,其中第一传输部2包括第一机架20、第一主动辊22、第一从动辊23、第一传送带221和第一伺服电机21,其中在第一机架2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主动辊22和第一从动辊23,其中第一主动辊22和第一从动辊23之间通过第一传送带221传动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1固定在第一机架20上,第一伺服电机21带动第一主动辊22转动,第一传送带221的传送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6°,启动第一传输部2的第一伺服电机21,通过第一主动辊22和第一从动辊23的传动作用将带动第一传送带221运行,将会把待焚烧的土壤输送到高炉1内,第一传送带221的角度在36°可以使得土壤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摩擦力作用发生脱离,且在这个角度内输送物料比较安全可靠;其中第二传输部4包括第二机架40、第二主动辊42、第二从动辊43、第二传送带421和第二伺服电机41,其中在第二机架40上转动连接有第二主动辊42和第二从动辊43,第二从动辊43位于高炉1内部,第二主动辊42位于高炉1外部,第二主动辊42和第二从动辊43之间通过第二传送带421传动连接,第二伺服电机41带动第二主动辊42转动,第二传送带421沿水平方向传输焚烧后的土壤,启动第二传输部4中的第二伺服电机41,通过第二主动辊42和第二从动辊43的传动作用将带动第二传送带421运行,从而将焚烧后的土壤沿水平输送出高炉1。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吸收未完全燃烧的污染气体,将高炉1的空腔10内在位于所述火焰枪11的上方通过两组锁紧部5拆卸连接有环盒51,其中在环盒51的内部环壁上开设有密布的圆形通孔510,圆形通孔510的直径为5mm,并在环盒51内放置有活性炭,环盒51内的活性炭能吸附一些未被完全燃烧的有害气体,较为环保,且环盒51能够方便从高炉1取下进行更换;其中锁紧部5包括固定板52、固定杆53和第一锁紧螺栓521,其中固定杆53固定在环盒51的上方,固定杆53固定在固定板52上,固定板52与所述高炉1之间通过第一锁紧螺栓521连接,通过拧紧锁紧部5中的第一锁紧螺栓521,能将固定板52固定在高炉1上,环盒51拆卸和安装起来较为方便;为了方便土壤从第一传送带221流到空腔10内,在第二机架40上通过第二锁紧螺栓401拆卸连接有导料板402,并在导料板402的两个侧边固定有防护板4021,拆卸连接的导料板402能将从第一传送带221上掉下的土壤导流到高炉1内,导料板402上的防护板4021能防止土壤在导料板402上发生脱落。由于高炉1内部会对土壤进行焚烧,高炉1空腔10内温度较高,为了提高高炉1的使用寿命,在高炉1的空腔10腔壁还涂覆有一层耐高温涂层,故提供了一种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有制备流程短、制备简单的优点,其中耐高温涂层由如下方法制备: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50份、四硼酸钾2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2份、硬脂酸锌15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2份、六氯环三磷腈20份、三氧化二锑5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5份、2乙基4甲基咪6份、氢氧化钠15份、硫脲4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6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1中空腔10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1内部空腔10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炉1的空腔10腔壁上的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其中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60份、四硼酸钾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2份、硬脂酸锌15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2份、六氯环三磷腈20份、三氧化二锑5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5份、2乙基4甲基咪6份、氢氧化钠15份、硫脲4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6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1中空腔10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1内部空腔10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炉1的空腔10腔壁上的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其中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60份、四硼酸钾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5份、硬脂酸锌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2份、六氯环三磷腈20份、三氧化二锑5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5份、2乙基4甲基咪6份、氢氧化钠15份、硫脲4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6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1中空腔10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1内部空腔10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炉1的空腔10腔壁上的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其中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60份、四硼酸钾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5份、硬脂酸锌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5份、六氯环三磷腈23份、三氧化二锑5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5份、2乙基4甲基咪6份、氢氧化钠15份、硫脲4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6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1中空腔10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1内部空腔10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炉1的空腔10腔壁上的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其中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60份、四硼酸钾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5份、硬脂酸锌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5份、六氯环三磷腈23份、三氧化二锑7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8份、2乙基4甲基咪6份、氢氧化钠15份、硫脲4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6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1中空腔10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1内部空腔10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炉1的空腔10腔壁上的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其中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60份、四硼酸钾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5份、硬脂酸锌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5份、六氯环三磷腈23份、三氧化二锑7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8份、2乙基4甲基咪9份、氢氧化钠18份、硫脲4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6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1中空腔10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1内部空腔10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炉1的空腔10腔壁上的耐高温涂层的制备,其中耐高温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硅灰石粉60份、四硼酸钾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15份、硬脂酸锌17份、水性聚氨酯树脂25份、六氯环三磷腈23份、三氧化二锑7份、聚四氢呋喃醚二醇8份、2乙基4甲基咪9份、氢氧化钠18份、硫脲7份;s1、将硅灰石粉、四硼酸钾、硬脂酸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常温下搅拌混合20min,然后升温至75℃在球磨机内保温研磨30min;s2、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六氯环三磷腈、三氧化二锑、聚四氢呋喃醚二醇、2乙基4甲基咪、氢氧化钠和硫脲放入反应釜中,在60℃的温度下混合反应1个小时;s3、将s1得到的物质和s2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后,置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回流处理5min,得到耐高温涂层溶液;s4、涂覆:利用喷枪将耐高温涂层溶液喷涂在高炉1中空腔10的腔壁;s5、烘干:保持高炉1内部空腔10的通风,在通风状态下静置烘干24h。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炉1的空腔10腔壁上未涂覆有耐高温涂层。对实施例1-7中涂覆有耐高温涂层的高炉1的空腔10腔壁进行表面硬度和剥离强度的测试,为了便于比较,所有实施例的数据基于实施例1的数据进行归一化。表1表面硬度剥离强度实施例1100%100%实施例2101%95%实施例399%101%实施例499%102%实施例5103%96%实施例698%101%实施例799%9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