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3418发布日期:2019-01-18 23:45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回转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废物焚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回转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中使用的物品越来越多,物品更新的速度加快,生活中的电子产品、电池等很多不用的物品被当作危险废物处理,危险废物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较大的土地,还能污染环境,日益增多的危险废物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不便。

处理废物的方式通常是填埋和焚烧,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废物过程中,能用燃烧产生的余热进行发电、取暖。在焚烧废物时,一般需要用到回转窑,使用回转窑焚烧废物时会出现下面的问题:废物在回转窑中容易堆积,这样导致废物焚烧不充分,废物焚烧不充分容易产生较多的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残渣堆积在回转窑底部不能及时清理,影响后续废物焚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转窑结构,以解决残渣堆积在回转窑底部过多影响后续废物焚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回转窑结构,包括支撑架、电机和筒体,所述筒体一端设有窑头罩,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窑尾罩,筒体与窑头罩、窑尾罩均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窑头罩的侧壁上设有用于焚烧废物的焚烧管,所述窑头罩的下部设有出渣口,所述窑尾罩上设有输料筒,所述筒体位于窑头罩的一端低于另一端,所述筒体内壁上依次设有隔热层和耐火层,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65-75mm,所述耐火层的厚度为290-310mm,所述支撑架两侧均设有正对的托轮,所述托轮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齿轮,所述筒体外壁上设有带轮和外齿圈,所述带轮与托轮抵靠,所述外齿圈与齿轮啮合;所述电机驱动齿轮转动。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本回转窑焚烧废物前,启动电机,并控制焚烧管喷火,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带动外齿圈和筒体转动;将废物通过输料筒投放到筒体内,由于筒体呈倾斜布置,因此,筒体在转动时废物向窑头罩一侧移动,焚烧管喷火将废物在筒体内焚烧;焚烧废物后产生的灰渣落入到窑头罩内,通过窑头罩能将灰渣排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经申请人长期研究发现,将隔热层的厚度设置为65-75mm,将耐火层的厚度设置为290-310mm之间时,回转窑筒体外表温度在240℃左右,避开了氯化氢气体的低温和高温腐蚀区,延长了筒体的使用时间;同时,耐火层和隔热层能起到保温作用,减少了筒体内热量的损失,能使筒体内的废物充分燃烧;

(2)将筒体倾斜设置,在筒体转动过程中,筒体内的废物和灰渣能自动向窑头罩的一侧移动,在不需要借助其他除渣结构的情况下实现自动除渣。

进一步,所述隔热层为粘土砖,所述耐火层为铬刚玉砖。铬刚玉砖具有较好耐高温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等,延长了耐火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窑头罩内的侧壁上设有转动连接的套管,所述焚烧管位于套管内,所述筒体位于窑头罩内的一端沿周向均布有横板,相邻两个横板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套管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凹槽正对的位置上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伸入凹槽内,所述顶杆与横板之间设有间隙。当筒体转动时,筒体带动横板转动,横板转动带动顶杆转动,由于顶杆与横板之间设有间隙,因此,当灰渣从筒体内移动到横板和顶杆上时,颗粒较小的灰渣从缝隙之间掉落,颗粒较大的灰渣在横板和顶杆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破碎,这样能防止灰渣中的较大颗粒在窑头罩内发生堆积。

进一步,所述窑头罩内壁下部远离筒体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堵出渣口的挡板,所述挡板与窑头罩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窑头罩位于挡板上方的位置上设有套环,所述挡板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推杆,所述推杆的上部穿过套环,所述推杆上端设有推板。筒体转动时带动横板转动,横板转动时带动顶杆与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推动推板和推杆上下移动,当推杆向下移动时,挡板将出渣口打开,窑头罩内的灰渣通过出渣口排出,同时,空气补入到筒体内,间歇性补气不仅能使筒体内的废物充分燃烧,还能避免因进气量过大使炉体内的热量损失较多,保证了废物能被充分燃烧。

进一步,所述筒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6-1.8°,所述筒体的转速为0.01-1.1r/min。筒体在此转速之间,能对筒体内的废物具有较好的翻料作用,保证了废物充分燃烧,同时能保持筒体内较稳定的出渣速度,使回转窑稳定运行;通过设置筒体的转速,能使筒体能残渣的堆积厚度在50mm左右,保证了废物燃烧时有较高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回转窑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筒体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窑头罩1、筒体2、窑尾罩3、输料筒4、粘土砖5、铬刚玉砖6、支撑架7、带轮8、托轮9、外齿圈10、齿轮11、电机12、出渣口13、焚烧管14、套筒15、横板16、顶杆17、凸轮18、套环19、推杆20、推板21、挡板22。

如附图1所示,回转窑结构,包括支撑架7、电机12和筒体2,筒体2左端设有转动连接窑头罩1,窑头罩1下部开设有出渣口13;筒体2的右端设有转动连接的窑尾罩3,窑头罩1和窑尾罩3均与筒体2之间安装有石墨垫片,筒体2与窑头罩1、窑尾罩3通过石墨垫片转动密封连接。结合图2所示,筒体2内壁上依次设有隔热层和耐火层,本实施例中隔热层优选为致密的粘土砖5,粘土砖5通过环形的钢板环固定,粘土转的厚度为65-75mm之间,耐火层优选为铬刚玉砖6,铬刚玉砖6的厚度在290-310mm之间。

窑头罩1的左侧内壁上设有用于焚烧废物的焚烧管14,焚烧管14伸入到筒体2内;筒体2位于窑头罩1内的侧壁上设有转动连接的套管,焚烧管14位于套管内,筒体2的左端沿周向均布有横板16,相邻两个横板16之间形成凹槽;套管上固定连接有凸轮18,凸轮18与凹槽正对的位置上设有顶杆17,顶杆17伸入凹槽内,顶杆17与横板16之间设有间隙。窑头罩1内壁下部远离筒体2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堵出渣口13的挡板22,挡板22与窑头罩1之间设有扭簧,扭簧在自然状态时使挡板22处于水平状态,挡板22与窑头罩1贴合的位置上粘贴有密封圈;窑头罩1位于挡板22上方的位置上设有套环19,挡板22上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推杆20,推杆20的上部穿过套环19,推杆20上端设有推板21。

支撑架7两侧均设有正对的托轮9,托轮9通过轴承与支撑架7转动连接,支撑架7上还设有齿轮11,所述筒体2外壁上设有带轮8和外齿圈10,筒体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6-1.80之间,筒体2左端的位置低于右端;带轮8与托轮9之间相抵并涂抹有润滑油,外齿圈10与齿轮11啮合;电机12的输出轴与齿轮11连接。在焚烧废物过程中,通过调整电机12的转速使筒体2的转速在0.01-1.1r/min。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本回转窑焚烧废物前,启动电机12,并控制焚烧管14喷火,焚烧管14中可以通入天然气或柴油进行燃烧,电机12转动带动齿轮11转动,齿轮11转动时带动外齿圈10和筒体2转动;将废物通过输料筒4投放到筒体2内,由于筒体2呈倾斜布置,因此,筒体2在转动时废物向窑头罩1一侧移动,在此过程中,焚烧管14喷火将废物在筒体2内焚烧;将筒体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设置为1.6-1.8°,将筒体2的转速调整为0.01-1.1r/min,这样能使筒体2底部的残渣厚度达到50mm左右,保证了筒体2内燃烧温度能达到1000度左右。焚烧产生的灰渣从筒体2内移动到横板16和顶杆17上时,颗粒较小的灰渣从缝隙之间掉落到挡板22上,颗粒较大的灰渣在横板16和顶杆17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破碎,这样能防止灰渣中的颗粒较大在窑头罩1内发生堆积。

筒体2转动时带动横板16转动,横板16转动时带动顶杆17与凸轮18转动,凸轮18转动推动推板21和推杆20上下移动,当推杆20向下移动时,挡板22将出渣口13打开,窑头罩1内的灰渣通过出渣口13排出,同时,空气补入到筒体2内,间歇性补气不仅能使筒体2内的废物充分燃烧,还能避免因进气量过大使炉体内的热量损失较多,保证了废物能被充分燃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