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型火盖及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9248发布日期:2019-01-29 17:3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高效节能型火盖及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及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燃气灶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中所采用火盖的结构、形状、类型等主要是为了保证燃烧工况良好,并且在燃烧工况良好的情况下匹配外观火焰形状,并没有针对节能减排方面做出更多研究。

基于以上问题,且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提出一种能够通过火盖结构设计而达到高效节能减排目的的火盖显得尤为重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及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以缓解带有传统火盖的燃烧器的热量损失大而导致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应用于燃烧器上,包括火盖本体;

所述火盖本体顶部的内缘处设置有由内向外倾斜向上延伸且适于燃烧废气导出的导流面结构以及与所述导流面结构衔接且呈由内向外延伸的延伸面结构;

当燃烧器燃烧时,燃烧废气经过所述导流面结构流向位于所述火盖本体顶部外缘处的延伸面结构,并经过所述延伸面结构流出。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面结构与所述火盖本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30°。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面结构呈水平向外延伸或倾斜向下延伸。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延伸面结构与所述火盖本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20°。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面结构至少由多个多边形单元拼接而成。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相邻两个所述多边形单元之间设置有夹角,该夹角的范围设置为140°-180°。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面结构与所述延伸面结构之间连接有排放面结构,且所述排放面结构与所述导流面结构、所述延伸面结构分别对应连接。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放面结构采用两个三角形单元连接而成,且两个所述三角形单元之间的夹角与两个所述多边形单元之间的夹角相对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三角形单元之间的夹角范围设置为150°-170°。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火盖本体内设置有环形腔体,且所述火盖本体的内环壁面和/或外环壁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环形腔体连通的火孔。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火孔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腔体外侧壁上的第一主火孔和第一辅火孔,所述第一主火孔与所述火盖本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0°-80°,所述第一辅火孔与所述火盖本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5°;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腔体内侧壁上的第二主火孔和第二辅火孔,所述第二主火孔与所述火盖本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5°,所述第二辅火孔与所述火盖本体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 20°-80°。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火盖本体上设置有引火槽,所述引火槽的一端与所述火盖本体的内环壁面相接并延伸出内环壁面,另一端与所述火盖的外环壁面相接并延伸出外环壁面;

当燃烧器内侧的火盖点燃时,通过所述引火槽将外侧的所述火盖本体引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所述的高效节能型火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及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包括火盖本体,该火盖本体顶部的内缘处设置用于导出燃烧废气的导流面结构,该导流面结构由内向外倾斜向上延伸,且由多个多边形单元拼接而成的;同时,在火盖本体顶部的外缘处设置延伸面结构,该延伸面结构呈由内向外延伸,且同样由多个多边形单元拼接而成,且延伸面结构与导流面结构对应设置,便于燃烧产生的废气导出。

本实用新型中带有高效节能型火盖的燃烧器的具体结构及原理为:

该燃烧器主要包括炉芯、炉盘、炉头和火盖组件,火盖组件又包括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本申请中提供的高效节能型火盖特指外环火盖,当燃烧器处于燃烧状态时,通过内环火盖及外环火盖上的火孔喷射火焰,以便于加热锅底;燃烧过程中,在内环火盖与外环火盖之间会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则能够通过导流面结构向外疏导,且废气在导出过程中会经过延伸面结构,由此,延长了高温废气流动的距离,增加了高温废气与锅底的接触时间,使得废气中热量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并降低了热传递过程中高温废气的热损失,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燃烧器的热效率,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上述高效节能型火盖,由此,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高效节能型火盖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第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第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高效节能型火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火盖本体;111-环形腔体;112-第一主火孔;113-第一辅火孔;114-第二主火孔;115-第二辅火孔;116-引火槽;120-导流面结构;121-多边形单元;130-延伸面结构;140-排放面结构; 141-三角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效节能型火盖,包括火盖本体110,该火盖本体110顶部的内缘处设置有由内向外倾斜向上延伸且适用导出燃烧废气的导流面结构120,该导流面结构120由内向外倾斜向上延伸,且由多个多边形单元121拼接而成的;同时,在火盖本体110 顶部的外缘处设置有由内向外延伸且与导流面结构120衔接的延伸面结构130,该延伸面结构130同样由多个多边形单元拼接而成,且延伸面结构130与导流面结构120对应设置,以便于燃烧产生的废气向外界导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带有高效节能型火盖的燃烧器的具体结构及原理为:

该燃烧器主要包括炉芯、炉盘、炉头和火盖组件,火盖组件又包括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高效节能型火盖特指外环火盖,当燃烧器处于燃烧状态时,通过内环火盖及外环火盖上的火孔喷射火焰,以便于加热锅底;燃烧过程中,在内环火盖与外环火盖之间会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则能够通过导流面结构120向外疏导,且废气在导出过程中会经过延伸面结构130,由此,延长了高温废气流动的距离,增加了高温废气与锅底的接触时间,使得废气中热量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并降低了热传递过程中高温废气的热损失,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燃烧器的热效率,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流面结构120与火盖本体110 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10°-30°。

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延伸面结构130呈水平向外延伸或倾斜向下延伸。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延伸面结构130与火盖本体110 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20°。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高温废气从火盖本体110内侧流出的速度会影响废气与锅底之间的热传递、热交换效率,本实施例中,将导流面结构120设计呈内侧低外侧高,由此,当高温废气从火盖本体110 内向外流动时,外高内低的倾斜面会对废气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随着倾斜面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倾斜面角度会延缓高温废气向外流动速度,进一步使高温废气对锅底的加热时间得到延长,以此来提高燃烧器的整体热效率,同时还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然而,该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过大时则会严重阻碍高温废气的流速,不利于废气向外导出,同样会影响燃烧器的使用,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过小时,高温废气的流速过快,使得废气中的热量利用率降低,从而降低整个燃烧器的热效率。基于以上分析,本实施例中,导流面结构120上的各个多边形单元121与火盖本体110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优选为10°-30°,包括10°、15°、20°、25°、30°等。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火盖本体110水平面指的是,当火盖本体110 正常安装在燃烧器上时,火盖的轴线呈竖直状态,而火盖的横截面(基准面)呈水平状态,上述夹角即为多边形单元121与火盖基准面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为了延长废气流动距离,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延伸面结构130,且延伸面结构130采用多个单元拼接而成,这样一来,高温废气从火盖本体110内侧向外侧流动时,增加了废气与锅底的接触时间,提高了热量利用率,使热损失得到降低,提升了整个燃烧器的热效率。

另外,为了使废气更加顺利排出,本实施例中将延伸面结构130 中的倾斜面单元设计呈外低内高或者水平延伸,并与导流面结构120 中的多边形单元121相对应,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热效率又促进废气向外流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倾斜面单元与火盖本体110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0°-20°,包括0°、5°、10°、15°、20°等。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流面结构120至少由多个多边形单元121拼接而成,且相邻两个多边形单元121之间设置有夹角β,该夹角β的范围设置为140°-180°,包括140°、150°、160°、 170°、180°等,优选为,150°-170°,包括150°、155°、160°、 165°、170°等;当该夹角β设置为180°时,各个多边形单元121 之间平滑过渡,不存在夹角,同样,也可以将相邻的多边形单元121 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夹角,根据实际工况判断是否设置夹角。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导流面结构120还可以设计呈内低外高倾斜延伸的方式,如图5所示,该种方式的导流面结构120由多个三角形单元拼接而成,呈簸箕状,且延伸面结构130设计呈水平向外延伸的方式;该种布置形式下,烟气能够通过簸箕状的导流面结构120向外流动,并经过延伸面结构130向外疏导,既满足烟气的流动,同时增加了烟气的流动距离,进而在保证烟气顺利流动的情况下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导流面结构120与延伸面结构130 之间连接有排放面结构140,且排放面结构140与导流面结构120、延伸面结构130分别对应连接。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排放面结构140采用两个三角形单元141连接而成,且两个三角形单元141之间的夹角与两个多边形单元121之间的夹角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两个三角形单元之间的夹角范围设置为150°-170°。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提高废气的导出效果,本实施例在导流面结构120和延伸面结构130之间设置了多组排放面结构140,通过排放面结构140将导流面结构120和延伸面结构130连接在一起;该排放面结构140是由两个三角形单元141相对拼接而成,且两个三角形单元141之间还设置有一定的夹角,该夹角与导流面结构120中的两个多边形单元121之间的夹角相对应,由此,当废气由内向外流动时,流动阻力更小,更利于流动。基于此,使得火盖本体110内侧燃烧不充分产生的CO依次经过导流面结构120、排放面结构140和延伸面结构130,最终流动到火盖本体110外环壁面上的火孔处点燃,进而降低了CO的排放量,起到了减排、环保的效果。根据实际工况,本实施例中排放面结构140中的两个三角形单元141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150°-170°,包括150°、155°、160°、165°、170°等。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火盖本体110内设置有环形腔体 111,且火盖本体110的内环壁面和/或外环壁面上开设有与环形腔体 111连通的火孔。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火孔包括设置在环形腔体111外侧壁上的第一主火孔112和第一辅火孔113,第一主火孔112与火盖本体110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0°-80°,包括20°、30°、40°、 50°、60°、70°、80°等,第一辅火孔113与火盖本体110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5°,包括0°、5°、10°、15°等;还包括设置在环形腔体111内侧壁上的第二主火孔114和第二辅火孔 115,第二主火孔114与火盖本体110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15°,包括0°、5°、10°、15°等,第二辅火孔115与火盖本体 110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0°-80°,包括20°、30°、40°、 50°、60°、70°、80°等。

本实施中的火盖本体110内设置有环形腔体111,并在火盖本体 110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环形腔体111连通的火孔,具体包括在外环壁面上开设第一主火孔112和第一辅火孔113,或者,在内环壁面上开设第二主火孔114和第二辅火孔115,或者,同时在外环壁面和内环壁面上开设火孔。

为了增大火焰与锅底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加热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在环形腔体111的外侧壁(火盖本体110外环壁面)上设置第一主火孔112和第一辅火孔113,并且在环形腔体111的内侧壁(火盖本体110内环壁面)上设置第二主火孔114和第二辅火孔115,当燃烧器工作时,火焰同时从第一主火孔112、第一辅火孔113、第二主火孔114和第二辅火孔115向外喷射,以提高火焰与锅底的接触面积,提高锅底热量均匀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本实施例中将火孔设置呈一定角度,具体为,当火盖本体110正常安装时,第一主火孔112 倾斜向上设置,能够使火焰倾斜向上喷射,增加火焰与锅底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第一主火孔112的轴线与火盖本体110 的基准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0°-80°,包括20°、30°、40°、50°、 60°、70°、80°等,为了对锅底近距离处加热,将第一辅火孔113 的轴线与火盖本体110的基准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0°-15°,包括 0°、5°、10°、15°等;同理,将第二主火孔114的轴线与火盖本体110的基准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20°-80°,包括20°、30°、40°、 50°、60°、70°、80°等,将第二辅火孔115的轴线与火盖本体 110的基准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0°-15°,包括0°、5°、10°、 15°等。通过在火盖本体110的外环壁面和内环壁面上设置各个火孔,大大增加了火焰与锅底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热效率和锅底热量的均匀性。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火盖本体110上设置有引火槽116,引火槽116的一端与火盖本体110的内环壁面相接并延伸处内环壁面,另一端与火盖的外环壁面相接并延伸出外环壁面;当燃烧器内侧的火盖点燃时,通过引火槽116将外侧的火盖本体110引燃。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上述高效节能型火盖,由此,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高效节能型火盖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