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749发布日期:2019-02-11 00:0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安装供给热水器的点火装置时,公知使用专用的点火装置安装板将点火装置安装于燃烧装置的结构。

图8为点火装置和以往的点火装置安装板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点火装置100包括:点火装置主体104,其呈长方体形状;被勾挂部101,其呈板状,设于点火装置主体104的一侧,以分成两叉的方式向外延伸;被固定部102,其呈板状,其设于点火装置主体104的与设有被勾挂部101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设有供螺钉穿过的螺钉贯穿孔;以及点火引线103,其设于点火装置主体104的与设有被勾挂部101的一侧以及设有被固定部102的一侧不同的一侧。

专用的点火装置安装板110安装于点火装置100的背面侧。在点火装置安装板110的与点火装置100的被勾挂部10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被勾挂部101穿过的开口。在点火装置安装板110的与点火装置100的被固定部102的螺钉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钉贯穿孔。通过将点火装置100的被勾挂部101穿过点火装置安装板110的开口,能够将点火装置100相对于点火装置安装板110固定。然后,利用螺钉分别贯穿点火装置100的被固定部102的螺钉贯穿孔和点火装置安装板110的螺钉贯穿孔,能够将二者进行安装,而后将点火装置100与点火装置安装板110一起安装于燃烧装置中。

然而,这样的结构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安装点火装置100,需要专用的点火装置安装板110,并将点火装置100与点火装置安装板110一起安装于燃烧装置中,造成零件个数增多,安装过程麻烦,成本变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7278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3529472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安装点火装置,需要额外设置用于安装点火装置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用于安装点火装置的构件的零件个数从而降低成本的燃烧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一种燃烧装置,其具备多个燃烧器、用于向所述燃烧器供给燃料气体的燃气供给用歧管以及用于向所述燃烧器点火的点火装置,其中,所述燃气供给用歧管具备勾挂于所述点火装置的局部的勾挂部以及用于将所述点火装置固定于该燃气供给用歧管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供给用歧管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燃料气体流路的歧管主体部以及安装于所述歧管主体部的歧管盖部,所述勾挂部和所述固定部形成于所述歧管盖部。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供给用歧管具备配置有多个燃气喷出喷嘴的分配室以及用于向所述分配室供给所述燃料气体的燃气通路部,该多个燃气喷出喷嘴用于向所述燃烧器喷出所述燃料气体,所述分配室和所述燃气通路部形成为T字状,所述点火装置安装于所述分配室和所述燃气通路部之间的交叉部。

进一步地,所述点火装置是高电压发生装置,所述点火装置经由所述固定部而与所述燃气供给用歧管接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勾挂部通过将所述燃气供给用歧管的一部分朝向与所述燃气通路部所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立起并在该立起部设置通孔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构成为螺钉孔。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点火装置安装板成为与歧管盖部一体的构造。点火装置向歧管盖部安装的安装位置配置于燃气供给用歧管的分配室与燃气通路部之间的交叉部,对于以往的歧管盖部而言,该部分是冲压加工时需要舍弃的部分。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点火装置安装板,并且有效利用歧管盖部的舍弃材料部,因此能够实现成本降低和零件个数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观察供给热水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2A~图2D用于表示燃气供给用歧管,图2A是从侧前方观察燃气供给用歧管的立体图,图2B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主视图,图2C是从侧后方观察燃气供给用歧管的立体图,图2D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后视图。

图3是表示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主体部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表示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图4A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的主视图,图4B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点火装置的燃气供给用歧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点火装置的燃气供给用歧管的点火装置及其附近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制作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时的舍弃材料部的平面图。

图8为点火装置和以往的点火装置安装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供给热水装置;2、燃烧装置;4、燃气供给用歧管;11、歧管主体部;12、歧管盖部;13、勾挂部;14、固定部;15、点火装置安装板;21、分配室;22、燃气通路部;23、燃气喷出喷嘴;24、鼓出部;100、点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装置的实施方式。

另外,附图是为了展示本实用新型而适当地进行了强调、省略、比率的调整的示意性的图,有时与实际的形状、位置关系以及比率不同。

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了箭头Fr,设该方向为前方进行说明。

(1)整体结构

图1是从前方观察供给热水装置1的内部结构图。在供给热水装置1中设有燃烧装置2。在本实施方式中,燃烧装置2用在作为燃气供热水装置的供给热水装置1中,但也能够应用于例如取暖设备用途、或者焚烧炉用途等,具体的用途不受限制。

燃烧装置2用作燃气供热水装置的结构要素,用于对水进行加热,包括:燃烧器壳7,其在内部收纳有多个燃烧器(未图示);风扇6,其安装于所述燃烧器壳7的下部;燃气供给用歧管4,其用于向燃烧器供给燃料气体;以及点火装置100,其用于对燃烧器内进行点火。在燃烧器壳7的上部载置有热交换器HE,使利用燃烧装置2产生的燃烧气体用于热交换器HE,由此,能够对供应至热交换器HE的水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点火装置100采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点火装置,如现有技术的图8所示,点火装置100包括:点火装置主体104,其呈长方体形状;被勾挂部101,其呈板状,设于点火装置主体104的一侧,以分成两叉的方式向外延伸;被固定部102,其呈板状,其设于点火装置主体104的与设有被勾挂部101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侧,设有供螺钉穿过的螺钉贯穿孔;以及点火引线103,其设于点火装置主体104的与设有被勾挂部101的一侧以及设有被固定部102的一侧不同的一侧。但点火装置100只要能够实现向燃烧器点火的作用,就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形态。

(2)燃气供给用歧管

图2A~图2D示出燃气供给用歧管,图2A是从侧前方观察燃气供给用歧管的立体图,图2B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主视图,图2C是从侧后方观察燃气供给用歧管的立体图,图2D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后视图。

燃气供给用歧管4具备在一侧表面形成有燃料气体流路的歧管主体部11以及安装于歧管主体部11的该一侧表面的歧管盖部12。歧管盖部12在歧管主体部11的该一侧表面侧与该歧管主体部11重叠。

图3是表示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主体部11的示意图。歧管主体部11的一侧表面形成有肋部31,通过由该肋划分出的空间形成对应于后述分配室21和燃气通路部22的空间。在歧管主体部11的与后述分配室21相对应的空间设有向歧管主体部11的与上述一侧表面相反的另一侧表面方向突出的多个燃气喷出喷嘴23。即,歧管主体部11是喷嘴板。该多个燃气喷出喷嘴23用于向供给热水装置的燃烧室喷出燃料气体。

歧管盖部12是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在歧管盖部12上形成有多个鼓出部24,该多个鼓出部24朝离开歧管主体部11的方向鼓出,该多个鼓出部24的形状形成为与上述歧管主体部11的气体流路的形状,即后述分配室21和燃气通路部22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在歧管主体部11和歧管盖部12对合并紧固在一起的情况下,歧管盖部12的鼓出部24的边缘的非鼓出部与歧管主体部11的肋部相抵接,并通过多个螺钉紧固在一起。由此,在由歧管主体部11的气体流路部和歧管盖部12的鼓出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分配室21和燃气通路部22。

分配室21与燃气通路部22可以设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三个分配室21,且各分配室21分别具有相应的燃气通路部22。如图2A~图2D所示,各分配室21在燃气供给用歧管4的上端一侧依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在该各分配室21中沿水平方向隔开规定间距地形成有多个燃气喷出喷嘴23。与各分配室21相对应的各燃气通路部22沿与分配室21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将气体引导至各分配室21。图2A~图2D中的虚线粗箭头示出燃气通路部22向分配室21供给燃料气体的方向。多个分配室21整体和多个燃气通路部22整体构成大致T字状。

(3)安装点火装置的详细结构

图4A和图4B示出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图4A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的主视图,图4B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的后视图。

点火装置安装板15与歧管盖部12一体形成,位于歧管盖部12的构成分配室21的部分和构成燃气通路部22的部分的交叉部。

点火装置安装板15包括:勾挂部13,其通过将歧管盖部12的一部分朝向与燃气通路部22所在平面垂直的方向立起并在该立起部设置通孔而成,勾挂部13供点火装置100的被勾挂部101勾挂;以及固定部14,其用于将点火装置100固定于歧管盖部12。勾挂部13和固定部14形成于歧管盖部12。固定部14构成为螺钉孔。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点火装置100的燃气供给用歧管4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供给用歧管4的点火装置100及其附近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具体而言,图6是表示图5的虚线框的放大图。为了便于理解,将图6中的点火装置100透明化地进行表示。

如图5和图6所示,点火装置100的背面贴靠于点火装置安装板15地进行安装。点火装置安装板15的一侧的局部自歧管盖部12竖立设置,在该竖立设置部的中央设有开口,由此构成勾挂部13,用于供点火装置100的被勾挂部101的两个分叉部之一贯穿。此处也可以是,勾挂部13的中央的开口能够供点火装置100的被勾挂部101的两个分叉部贯穿。只要是能够实现勾挂点火装置100,就也可以任意设置。构成为螺钉孔的固定部14位于与点火装置100的被固定部102的螺钉贯穿孔相对应的位置,利用该固定部14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点火装置100是高电压发生装置,点火装置100经由固定部14而与燃气供给用歧管4接地连接。由此,点火装置100的壳体作为接地部而与燃气供给用歧管4的歧管盖部12接地连接。

以下,说明将点火装置安装板15一体形成于分配室21和燃气通路部22之间的交叉部的理由。

图7是用于说明制作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时的舍弃材料部的平面图。其中,图7的右侧表示在制作以往的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时需要从一整块钢板冲压裁切掉的舍弃材料部121。

在制作以往的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时,需要从一整块钢板将图7右侧所示那样的部分(以下称为舍弃材料部121)通过冲压加工而舍弃。而在制作本实用新型的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时,不需要将图中圈住的部分122舍弃,能够利用部分122形成点火装置安装板15。

因此能够通过使用以往在制作歧管盖部时需要废弃的舍弃材料部121形成点火装置安装板15,能够节省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盖部的一部分形成为点火装置安装板15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燃气供给用歧管的歧管主体部的一部分形成为点火装置安装板。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在歧管盖部12中并非一定要设置鼓出部,只要能够与歧管主体部11一起形成分配室21与燃气通路部22,则也可以不设置鼓出部。

而且,对于设于燃气供给用歧管的勾挂部和固定部的位置,可以根据点火装置100的结构调整。

(4)作用效果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作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其具备多个燃烧器、用于向燃烧器供给燃料气体的燃气供给用歧管4以及用于向燃烧器点火的点火装置100,其中,燃气供给用歧管4具备勾挂于点火装置100的局部的勾挂部13以及用于将点火装置100固定于燃气供给用歧管4的固定部14。

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将点火装置100直接固定于燃气供给用歧管4,能够使安装作业简单。能够节省点火装置安装板的材料费并降低安装工时。

也可以是,燃气供给用歧管4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燃料气体流路的歧管主体部11以及安装于歧管主体部11的歧管盖部12,勾挂部13和固定部14形成于歧管盖部12。

通过如此设置,能够简单地安装固定点火装置100。

也可以是,燃气供给用歧管4具备配置有多个燃气喷出喷嘴23的分配室21以及用于向分配室21供给燃料气体的燃气通路部22,该多个燃气喷出喷嘴23用于向燃烧器喷出所述燃料气体,分配室21和燃气通路部22形成为T字状,点火装置100安装于分配室21和燃气通路部22之间的交叉部。

通过如此设置,能够利用盖部板材的舍弃部分构成用于安装点火装置的点火装置安装板。

也可以是,点火装置100是高电压发生装置,点火装置100经由固定部14与燃气供给用歧管4接地连接。由此,点火装置100的壳体作为接地部而与燃气供给用歧管4的歧管盖部12接地连接。

通过如此设置,点火装置100的接地部(即壳体)连接于固定部14,因此能够在固定点火装置100的同时进行电接地。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