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沸腾炉炉渣热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3282发布日期:2019-04-05 20:3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沸腾炉炉渣热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炉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沸腾炉炉渣无水冷却热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沸腾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破碎到一定粒度的煤末,用风吹起,在炉膛的一定高度上成沸腾状燃烧。煤在沸腾炉中的燃烧,既不是在炉排上进行的,也不是像煤粉炉那样悬浮在空间燃烧,而是在沸腾炉料床上进行的。沸腾炉的突出优点是,对煤种适应性广,可燃烧烟煤、无烟煤、褐煤和煤矸石。它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使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沸腾料层的平均温度一般在850-1050℃,料层很厚,相当于一个大蓄热池,其中燃料仅占5%左右,新加入的煤粒进入料层后就和温度高几十倍的灼热颗粒混合,因此能很快燃烧,故可应用煤矸石代替。生产实践表明,利用含灰分高达70%,发热量仅 7.54MJ/Kg的煤矸石,锅炉运行正常.40%-50%的热可直接从床层接收。

这样煤炭燃烧后的炉渣灰需要进行排料,但是现在的炉渣灰一般都是通过排灰管冷却后直接排出到体外。沸腾炉排出的炉渣温度高,出炉温度可达700℃,这样不仅了浪费了炉渣灰中的热量,而且直接排出一些未燃烧完全的煤炭可能还会出现火灾。炉渣从700℃降到100℃以下,按2.5t/h可利用热量为 306535kcal/h,按兰炭热值6000kcal/kg计.焚烧净化灰后,若利用折合节省兰炭 50kg/h左右,按年工作330天计,利用炉渣热能每年节约兰炭404.6t;兰炭价格约750元,每年可增加效益30.345万元。因此需要一种炉渣热量回收系统以解决热量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沸腾炉炉渣热量回收装置,出炉的高温炉渣通过连接炉渣入口的沸腾炉落渣管落到输送带上,输送带带着高温炉渣向后风口方向移动,冷风入口的风由装置的后部向前流动,通过热传递效应将高温炉渣的热量带走,通过引风机将热风引出,输送至兰炭烘干窑,进行兰炭烘干,节省了兰炭沸腾炉内燃烧的烘干热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沸腾炉炉渣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壳体部分、炉渣输送部分,所述炉渣输送部分设在壳体部分内部,所述壳体部分设有冷风入口,所述炉渣输送部分包括承载炉渣的输送带,承载炉渣的输送带运行方向与风的流向相反;所述冷风入口设置百叶窗结构;

所述壳体部分还设有炉渣排口、炉渣入口、热风出口,所述炉渣输送部分包括传动辊,所述输送带和两根传动辊配合,所述炉渣入口设在输送带上部运转起始位置,炉渣排口设在炉渣脱离输送带位置的下方;所述热风出口设在靠近炉渣入口的位置;

所述冷风入口包括侧风口、后风口,所述侧风口设在输送带行进方向两侧的壳体部分上,所述后风口设在炉渣脱离输送带位置后方壳体部分上。

所述侧风口、后风口均设有百页窗结构。

所述侧风口的百页窗朝向后风口,后风口的百叶窗朝向输送带方向。

所述壳体部分还包括引风机、鼓风机所述引风机通过风管连接热风出口,所述鼓风机通过风管连接冷风入口。

所述壳体部分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传动辊。

所述输送带为耐热钢链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出炉的高温炉渣通过连接炉渣入口的沸腾炉落渣管落到输送带上,输送带带着高温炉渣向后风口方向移动,冷风入口的风由装置的后部向前流动,通过热传递效应将高温炉渣的热量带走,通过引风机将热风引出,输送至兰炭烘干窑,进行兰炭烘干,节省了兰炭沸腾炉内燃烧的烘干热量。

2、承载炉渣的输送带运行方向与风的流向相反,保证了利用温差换热方式的正常进行,不管是高温部分还是低温部分都会有温差,可以一直有换热发生。

3、侧风口设在壳体的两侧,通过鼓风机的风压,冷风通过侧风口的百叶窗流经输送带后部(前部换热后的温度较低的炉渣)进行初步热量交换,然后与后风口来的直流风汇合,在输送带后部形成滚动流动的气流,使得冷气流在后部停留时间长,且滚动的气体流动速度快,保证了快速换热。在装置内整体气流压力下,滚动的气流逆着输送带方向继续前进,进行更高温度的换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冷风入口示意图。

图中:1-壳体部分,2-炉渣输送部分,11-鼓风机,12-引风机,13-炉渣排口,14-炉渣入口,15-热风出口,16-侧风口,17-后风口,18-驱动电机,21-输送带,22-传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沸腾炉炉渣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壳体部分1、炉渣输送部分2,所述炉渣输送部分2设在壳体部分1内部,所述壳体部分1设有冷风入口,所述炉渣输送部分2包括承载炉渣的输送带21,承载炉渣的输送带21运行方向与风的流向相反;承载炉渣的输送带21运行方向与风的流向相反,保证了利用温差换热方式的正常进行,不管是高温部分还是低温部分都会有温差,可以一直有换热发生。所述冷风入口设置百叶窗结构。

出炉的高温炉渣通过连接炉渣入口14的沸腾炉落渣管落到输送带21上,输送带21带着高温炉渣向后风口17方向移动,冷风入口的风由装置的后部向前流动,通过热传递效应将高温炉渣的热量带走,通过引风机12将热风引出,输送至兰炭烘干窑,进行兰炭烘干,节省了兰炭沸腾炉内燃烧的烘干热量。

所述壳体部分1还设有炉渣排口13、炉渣入口14、热风出口15,所述炉渣输送部分2包括传动辊22,所述输送带21和两根传动辊22配合,所述炉渣入口14设在输送带21上部运转起始位置,炉渣排口13设在炉渣脱离输送带 21位置的下方;所述热风出口15设在靠近炉渣入口14的位置;

所述冷风入口包括侧风口16、后风口17,所述侧风口16设在输送带21 行进方向两侧的壳体部分1上,所述后风口17设在炉渣脱离输送带21位置后方壳体部分1上。侧风口16、后风口17均设有百页窗结构。侧风口16的百页窗朝向后风口17,后风口17的百叶窗朝向输送带21方向。

所述壳体部分1还包括引风机12、鼓风机11所述引风机12通过风管连接热风出口15,所述鼓风机11通过风管连接冷风入口。壳体部分1还包括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驱动连接传动辊22。输送带21为耐热钢链排。

侧风口16设在壳体的两侧,通过鼓风机11的风压,冷风通过侧风口16 的百叶窗流经输送带21后部(前部换热后的温度较低的炉渣)进行初步热量交换,然后与后风口17来的直流风汇合,在输送带21后部形成滚动流动的气流,使得冷气流在后部停留时间长,且滚动的气体流动速度快,保证了快速换热。在装置内整体气流压力下,滚动的气流逆着输送带21方向继续前进,进行更高温度的换热。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