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9436发布日期:2019-07-06 11:1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火机。



背景技术:

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取火,点燃香烟,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主要部件是点火装置和储气腔,启动点火装置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料引燃。打火机包括壳体和点火装置,点火装置外罩设有防风罩,该防风罩设置有出火口,现有的出火口都是外露的,这样使得异物容易从出火口处进入堵住出水口,这样会影响打火机的正常使用,而且这种结构的打火机只有等释放的燃料全燃烧完后才会自行熄灭火焰,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不仅能防尘,还能熄灭火焰的打火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打火机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方的点火装置,罩设在点火装置外的防风罩,以及启动点火装置点火的按压开关,防风罩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上方,防风罩上设置有出火口,防风罩上安装有封闭或开启出火口的灭火盖。

其中,灭火盖铰接在防风罩上。

其中,灭火盖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铰接轴,设置于主体一侧的盖体,以及设置于主体另一侧的下挡块,盖体与下挡块分别设置于铰接轴的两侧,盖体封闭或打开出火口,按压开关上一体成型有联动块,联动块设置于下挡块上方并抵靠于下挡块。

其中,联动块下方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为半圆柱体。

其中,主体上设置有上挡块,上挡块设置于下挡块的上方,上挡块与下挡块之间形成容纳联动块的容置空间。

其中,上挡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为半圆柱体并抵靠于联动块。

其中,壳体的上方设置有导向块,防风罩的下方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孔。

其中,出火口处套装有喷嘴,喷嘴上开设有出火孔,灭火盖封闭出火孔。

其中,防风罩的内圈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定位平面,喷嘴的外圈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平面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防风罩上铰接灭火罩,在不使用打火机时,避免异物从出火孔进入,而且在关闭打火机时能快速熄灭火焰,保证用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火机去掉部分防风罩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火机的防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打火机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打火机的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打火机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方的点火装置(图中未示出),罩设在点火装置外的防风罩2,以及启动点火装置点火的按压开关3,壳体1内部空腔形成储气腔,按压开关3滑动设置于壳体1上方,防风罩2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上方,防风罩2上设置有出火口21,防风罩2上铰接有灭火盖4。

上述按压开关3的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便于使用者放开按压开关时,按压开关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

上述点火装置包括汽化炉、电子装置和桥板,该汽化炉固定安装在壳体上,下端伸入储气腔内,上端伸出储气腔外,并设置于防风罩内,桥板一端抵靠于汽化炉上的出气阀,另一端与按压开关连接,电子装置设置于按压开关的下方,该电子装置为压电陶瓷原件,按压按压开关,带动桥板往下运动,打开出气阀,同时冲击电子装置,使电子装置的尖端放出瞬时高压电火花,点燃汽化炉放出的燃料,实现打火机打火,松开按压开关,按压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桥板也复位,关闭出气阀。

当然点火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成的点火方式。

上述出火口处套装有喷嘴5,该喷嘴5上开设有出火孔51,如图4所示,防风罩2的内圈上一体成型有第一定位平面21,喷嘴5的外圈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平面21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平面52,喷嘴的安装,避免火焰产生的高温使防风罩产生变形,而且采用第一定位平面与第二定位平面配合的方式,便于喷嘴的定位安装。

如图5所示,上述灭火盖4包括主体41,设置在主体41上的铰接轴42,设置于主体41一侧的盖体43,以及设置于主体41另一侧的下挡块44,盖体43与下挡块44分别设置于铰接轴42的两侧,盖体43封闭或打开出火口21,按压开关3上一体成型有联动块31,联动块31设置于下挡块44上方并抵靠于下挡块44。按压开关往下按压时,联动块向下运动并抵靠下挡块,带动下挡块绕铰接轴往下旋转,从而使盖体绕铰接轴向上翘而打开出火孔,实现火焰出火孔喷出,当放开按压开关时,按压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联动块往上运动并抵靠上挡块,带动上挡块绕铰接轴往上旋转,从而带动盖体往下翻转,直至完全封闭出火孔,将火焰快速熄灭,保证使用安全,并避免异物从该出火孔处进入,保证打火机的正常使用。

联动块31下方设置有第一凸块32,第一凸块32为半圆柱体,该半圆柱体抵靠于下挡块,减少联动块与下挡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便于下挡块绕铰接轴转动。

主体41上设置有上挡块45,上挡块45设置于下挡块44的上方,上挡块45与下挡块44之间形成容纳联动块31的容置空间46。

上挡块4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凸块47,第二凸块47为半圆柱体并抵靠于联动块31减少联动块与上挡块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便于上挡块绕铰接轴转动。

上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导向块11,防风罩2的下方开设导向孔22,便于防风罩的固定安装。

壳体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6,该底座6上设置有充气阀(图中未示出),便于储气腔内无燃料时,可以随时补充燃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