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4931发布日期:2019-05-10 23:3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燃气轮机的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
背景技术
:现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基本性能和结构分布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对于现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来说,仍然存在大量的难题和挑战,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概念的发展应用才是保证其持续进步的源泉。现代民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主要发展趋势是低污染燃烧。民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必须满足日益严格的航空发动机污染排放标准。目前采用的caep6(committeeonavia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标准对污染排放物的规定已经非常严格,特别是对nox污染排放要求;而最新的caep8标准提出了将nox的排放在caep6的排放标准上降低15%,随着航空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对燃气轮机燃烧室污染排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美国航空发动机的两个著名公司ge和pw对低污染燃烧室早已着手研究,ge首先研发了双环腔低污染燃烧dac(用于ge90和cfm56),pw公司采用了rql(富油燃烧-淬熄-贫油燃烧,richburn-quench-leanburn,简称rql)低污染燃烧室talonii(用于pw4000和6000系列)。在下一代低污染燃烧室方面,ge公司采用ldm(leandirectmixingcombustion,贫油直接混合燃烧室)技术为其genx发动机研制的taps(twinannularpremixingswirler)低污染燃烧室。该燃烧室在台架全环试验验证中,nox污染排放比caep2排放标准降低了50%。ge公司申请了多项美国专利:申请号6363726、6389815、6354072、6418726、0178732、6381964和6389815,所有这些专利都是预燃级采用扩散燃烧、主燃级采用预混燃烧的燃烧组织方式,目的是降低污染指数最大的大工况下的nox排放。pw公司继续采用rql方式提出了降低nox污染排放的低污染燃烧室为talonx,采用的头部形式是pw公司发展的空气雾化喷嘴,燃烧室为单环腔,在v2500发动机扇型试验段上的试验结果比caep2标准降低了50%。rolls-royce公司采用ldm技术发展的低污染燃烧室是antle,该燃烧室是一个单环腔分级燃烧室,其nox污染排放比caep2标准降低了50%,用于其新一代发动机湍达1000。以上所述的专利,都是针对在大工况下降低污染排放,而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civilaviationorganization,icao)规定的一个标准循环下的排放物指数,用ltoemission来表达这个参数。ltoemission跟四个工况下的nox排放量有关,即既与大工况下的nox排放有关,还与小工况下的nox排放有关。标准lto循环中的运行模式、每个运行模式下的推力和运行时间,如下表所示。表1icao规定的lto循环中的运行模式和时间常规或者现役的推力在140kn的cfm56-5b/3发动机的nox排放如下表,数据来源于icaoemissiondatabank。表2cfm56-5b/3的nox排放水平燃烧室采用分级燃烧,预燃级为扩散燃烧方式,主燃级为预混燃烧方式,降低了大工况下的nox排放,可以达到的nox排放如下表所示:表3主燃级采用预混燃烧可以达到的nox排放水平参数单位慢车进场爬升起飞nox排放指数(ei)g/(kgf)4.459.2844.1燃料流量kg/s0.1120.4481.0861.325运行时间g156024013242排放量g/kn777.5997.8594228在小工况(地面慢车、进场)下,虽然nox排放指数较低,根据表1可知小工况下的运行时间远远高于其他大工况,根据表3可知,当主燃级采用预混燃烧方式时,可以使大工况下的nox排放指数得到大幅度降低,此时预燃级的nox排放总量在整个lto循环的污染排放排放中占的比重最大,因此要想进一步降低整个lto循环的nox排放,就需要考虑降低预燃级的nox排放。而不管是何种先进的低污染燃烧室,其关键技术就是降低nox(氮氧化物)、co(一氧化碳)、uhc(未燃碳氢化合物)和冒烟的燃烧技术,核心问题是降低燃烧区的温度,同时使燃烧区温度场均匀,即整体和局部的当量比控制,而主燃区当量比的均匀性又主要取决于燃料雾化和油气掺混的均匀性。根据nox与co产生的机理及试验结果可知:燃烧室的主燃区当量比在0.6~0.8范围内产生的nox与co(uhc和co的排放规律类似)很少。基于此原理,要兼顾nox与co、uhc的排放量都处于低值范围,应考虑两个因素:其一是主燃区的平均当量比,其二是主燃区平均当量比的均匀性。并且在所有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情况下都应如此,而主燃区当量比的均匀性又主要取决于燃料和空气掺混的均匀性。从燃烧方式讲,应采用均匀的预混燃烧,达到主燃区当量比均匀性要求以降低污染排放。目前的常规燃烧方式无法降低nox、co和uhc,原因是目前燃烧室的设计方法所决定的。对于常规燃烧室来说,在大状态时,由于采用扩散燃烧方式,燃烧区局部当量比总是在1附近,远超过上述低污染燃烧所需当量比范围要求,此时虽然co和uhc的排放低,但nox的排放达到最大。在小状态时,燃烧区当量比又很低,远低于上述低污染燃烧所需当量比区间,此时虽然nox排放低,但co和uhc排放又很高。另外,由于常规燃烧室普遍采用扩散燃烧方式,局部当量比不均匀,因此对于常规燃烧室来说,无法满足在整个发动机工作范围内的低污染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以降低航空发动机整个lto循环的污染排放。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态燃料适用的中心分级低污染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头部,所述燃烧室头部连接有燃料喷嘴,所述燃烧室头部包括预燃级和主燃级,所述预燃级和所述主燃级之间连接有级间段,所述主燃级设于所述预燃级的外部,所述燃料喷嘴包括预燃级喷嘴和设于所述预燃级喷嘴外部的主燃级喷嘴,所述预燃级包括设于所述预燃级喷嘴外部的预燃级旋流器,所述主燃级包括设于所述主燃级喷嘴外部的主燃级旋流器,所述主燃级旋流器的内壁设有多个位于旋流叶片后端的第一通孔,所述主燃级喷嘴的出口朝向所述第一通孔,且出口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经所述预燃级旋流器喷射的空气与经所述预燃级喷嘴喷射的气态燃料混合,经所述第一通孔喷射的空气先与经所述主燃级喷嘴喷射的气态燃料混合后,再与经所述主燃级旋流器喷射的空气混合。作为优选,所述主燃级的内壁设有多条滑槽,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均设于一条所述滑槽内,所述主燃级喷嘴为杆状结构,且其能沿所述滑槽滑动后,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对应。作为优选,所述预燃级旋流器和所述主燃级旋流器之间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朝向所述级间段设置。作为优选,还包括由外机匣和内机匣形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开设有朝向所述燃烧室头部的扩压器,所述燃料喷嘴插接于所述腔体上。作为优选,所述腔体内设有火焰筒外壁和火焰筒内壁,所述火焰筒外壁和所述火焰筒内壁形成用于燃烧的火焰筒,所述主燃级通过头部端壁分别与所述火焰筒外壁和所述火焰筒内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头部端壁焊接有挡溅环,用于遮挡所述火焰筒内部的高温燃气。作为优选,所述火焰筒外壁和所述火焰筒内壁的冷却方式为气膜冷却、发散冷却或复合冷却。作为优选,所述一级喷孔设有多个,所述二级喷孔设有多个,所述一级喷孔和所述二级喷孔的燃料分别在所述一级旋流器和所述二级旋流器内发生一次混合后,进入所述预混通道内发生二次混合。作为优选,所述预燃级旋流器的级数n为1≤n≤5;每级旋流器的结构为轴向旋流器、径向旋流器或切向旋流器;当所述预燃级旋流器的级数n为n=1时,所述预燃级旋流器与所述级间段连接;当所述预燃级旋流器的级数n为1<n≤5时,各级所述预燃级旋流器连成一个整体后,再与所述级间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一级旋流器和所述二级旋流器的级数n为1≤n≤3;当所述一级旋流器和所述二级旋流器的级数n为n=1时,所述一级旋流器和所述二级旋流器通过所述焊接环连接;当所述一级旋流器和所述二级旋流器的级数n为1<n≤3时,各级所述一级旋流器和所述二级旋流器连成一个整体后,再通过所述焊接环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主燃级燃料喷射方式加强了燃料和空气的掺混,也保证了燃烧室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气态燃料穿透深度的一致性,从而使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整个着陆起飞循环的污染排放得到进一步降低。附图说明现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图1是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燃烧室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燃烧室头部和燃料喷嘴配合处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图3中主燃级和预燃级的轴测剖视图;图5是图3中燃料喷嘴的轴测剖视图。图中:1、低压压气机;2、高压压气机;3、燃烧室;4、高压涡轮;5、低压涡轮;6、外机匣;7、内机匣;8、火焰筒外壁;9、火焰筒内壁;10、扩压器;11、火焰筒外壁冷却孔;12、火焰筒内壁冷却孔;13、燃烧室头部;14、头部端壁;15、挡溅环;16、燃料喷嘴;17、预燃级;18、主燃级;19、级间段;20、预燃级旋流器;21、主燃级旋流器;22、外壁;23、掺混通道;24、掺混空气;25、主燃级燃料喷射轨迹;26、预燃级燃料喷射轨迹;27、第一通孔;28、滑槽;29、第二通孔;30、主燃级喷嘴;31、预燃级喷嘴;32、主燃级燃料通道;33、预燃级燃料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如图1所示,其为发动机结构示意图,特别指的是航天发动机,它包括低压压气机1、高压压气机2、燃烧室3、高压涡轮4和低压涡轮5。发动机工作时,空气经过低压压气机1压缩后,进入高压压气机2,高压空气再进入燃烧室3中与燃料燃烧,燃烧后形成的高温高压燃气进入到高压涡轮4和低压涡轮5,通过涡轮做功分别驱动高压压气机2和低压压气机1。如图2所示,其为燃烧室的结构剖视图。燃烧室3采用单环腔结构,外机匣6和内机匣7构成了燃烧室3的外轮廓,即二者形成了腔体,燃料喷嘴16插接于腔体上,腔体与前后的高压压气机2和高压涡轮4连接。高压压气机2的来流空气从扩压器10经过降速扩压后进入燃烧室3内,在火焰筒外壁8、火焰筒内壁9和燃烧室头部13所包围的空间(即火焰筒)内与燃料完成燃烧。火焰筒外壁8和火焰筒内壁9的冷却方式为气膜冷却、发散冷却或复合冷却,以对壁面温度进行控制,延长火焰筒的寿命。火焰筒外壁冷却孔11和火焰筒内壁冷却孔12以前的区域为燃烧区,空气从二者进入到火焰筒内,与燃烧区的高温燃气掺混使出口温度达到设计要求。燃烧室头部13包括预燃级17和主燃级18,燃烧室头部13采用中心分级结构,即预燃级17在中心,主燃级18在预燃级17的外围。主燃级18通过头部端壁14与火焰筒外壁8和火焰筒内壁9焊接固定,而预燃级17由级间段19与主燃级18固定连接,燃料喷嘴16供给全部燃料。挡溅环15焊接在头部端壁14上,使其与火焰筒内的高温燃气分开,以保护结构完整性。如图3所示,其为燃烧室头部13和燃料喷嘴16配合处的结构剖视图。预燃级17和主燃级18按照同心的方式布置在一起,预燃级17在中心,主燃级18布置在预燃级17的外围。燃烧室头部13沿火焰筒的周向均匀布置,个数为10~60个,通过燃烧室头部13的空气量占燃烧室3总空气量的40%~80%,其中通过主燃级18的空气量占通过燃烧室头部13空气量的60%~90%,通过预燃级17的空气量占通过燃烧室头部13空气量的10%~40%。如图3至图5所示,燃料喷嘴16包括预燃级喷嘴31和设于预燃级喷嘴31外部的主燃级喷嘴30,预燃级17包括设于预燃级喷嘴31外部的预燃级旋流器20,经预燃级旋流器20喷射的空气与经预燃级喷嘴31喷射的气态燃料混合,形成扩散燃烧,即形成图3中的预燃级燃料喷射轨迹26,用于稳定燃烧室3火焰。主燃级18包括设于主燃级喷嘴30外部的主燃级旋流器21、设于旋流叶片后端的掺混通道23、内壁以及外壁22,外壁22通过头部端壁14与火焰筒外壁8和火焰筒内壁9焊接固定,内壁设有多个位于旋流叶片后端的第一通孔27,主燃级喷嘴30的出口朝向第一通孔27,且出口外径小于第一通孔27的内径,空气能通过第一通孔27与主燃级喷嘴30之间的间隙形成掺混空气24,进而使掺混空气24与气态燃料发生预先掺混,之后受到旋流叶片产生的旋流空气的穿透力形成主燃级燃料喷射轨迹25,从而加强了气态燃料与空气的掺混效果。优选地,第一通孔27与主燃级喷嘴30同轴对应设置,保证了燃烧室3在不同工作状态下主燃级气态燃料穿透深度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主燃级燃料喷射方式加强了燃料和空气的掺混,也保证了燃烧室3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气态燃料穿透深度的一致性,均匀一致的燃料空气混合物进入火焰筒发生预混燃烧,从而使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整个着陆起飞循环的污染排放得到进一步降低。如图5所示,主燃级燃料由主燃级燃料通道32输送过来至主燃级喷嘴30,并通过第一通孔27进行喷射;预燃级燃料由预燃级燃料通道33输送过来,并通过预燃级喷嘴31直接喷射。具体地,主燃级18的内壁设有多条滑槽28,一个第一通孔27均设于一条滑槽28内,主燃级喷嘴30为杆状结构,主燃级喷嘴30沿滑槽28滑动后,与第一通孔27同轴对应。优选地,主燃级喷嘴30为锥形管状结构,如此可方便主燃级喷嘴30与第一通孔27之间形成用于空气流通的通道。进一步地,预燃级旋流器20和主燃级旋流器21之间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9,多个第二通孔29朝向级间段19设置,且与掺混通道23的后端连通,空气经过第二通孔29后对级间段19进行冷却。进一步地,预燃级旋流器20的级数n为1≤n≤5;每级旋流器的结构为轴向旋流器、径向旋流器或切向旋流器;当预燃级旋流器20的级数n为n=1时,预燃级旋流器20与级间段19连接;当预燃级旋流器20的级数n为1<n≤5时,各级预燃级旋流器20连成一个整体后,再与级间段19连接。进一步地,主燃级旋流器21的结构为轴向旋流器,且其级数n为1≤n≤5。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