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用锅炉方形排渣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6379发布日期:2019-06-28 23:22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火力发电厂用锅炉方形排渣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排渣处理装置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火力发电厂用锅炉方形排渣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是: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加热水使成蒸汽,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蒸汽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然后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

基于上述描述中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锅炉排渣口处理设备,将锅炉灰渣接取后,仅是简单的暂存,而带有粉尘处理功能的装置功能性较差,特别是不能对锅炉排渣口与装置连接管内长时间积存的灰尘进行自行清理,并且上述描述中可以发现,采用化学燃料产生的料渣中,会掺有大量的灰尘性污染气体,只靠简单的一级气体处理方式,最终还是会有大量有害气体随灰渣倒出,结构设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火力发电厂用锅炉方形排渣口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锅炉排渣口处理设备,将锅炉灰渣接取后,仅是简单的暂存,而带有粉尘处理功能的装置功能性较差,特别是不能对锅炉排渣口与装置连接管内长时间积存的灰尘进行自行清理,并且上述描述中可以发现,采用化学燃料产生的料渣中,会掺有大量的灰尘性污染气体,只靠简单的一级气体处理方式,最终还是会有大量有害气体随灰渣倒出,结构设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火力发电厂用锅炉方形排渣口处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火力发电厂用锅炉方形排渣口处理装置,包括接渣舱,漏板,顶罩,底架,下料管,处理舱,连炉管,排气管,电动缸安装座,电动缸,动力输出杆,回气管,风机连接管,操控板,导套,导槽,推动杆,左杆段,右杆段,下座,第一通气孔,上座,第二通气孔,连接板,功能管和接料板;所述处理舱的顶面坐落贯穿配合有一处连炉管,且连炉管的别一端头设有用于与外部锅相连接的安装头;所述处理舱的底面安装有底架,且在底架的内侧又安装有一处接渣舱,且此接渣舱与处理舱通过下料管相连接,形成接料结构;所述处理舱的倾斜面上贯穿有三根法兰接口状的排气管,且在排气管组的另一端共同贯穿有一根风机连接管,使用时风机连接管的另一端法兰接口,与现有技术的风机管道相连接;所述处理舱的后端面为倾斜式结构,且在此倾斜面顶部中间位置通过电动缸安装座安装有一处电动缸,且电动缸与处理舱左端面安装的操控板实现电性控制连接后,又与现有技术的配套电控箱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渣舱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在通孔上安装有漏板,并且接渣舱为复合式结构,顶部扣装有一处顶罩,并且此顶罩的后端与风机连接管实现贯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渣舱的内腔左端焊接有一根圆形管状的功能管,功能管将接渣舱的内腔左侧变成弧形的内腔左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炉管的内腔左右两侧呈对称的方式分别贯穿有一根导套,且在导套上均开设有两道导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缸的动力输出杆顶端安装有一根推动杆,且推动杆是由左杆段和右杆段构成的u形件结构,并且推动杆通过左杆段和右杆段通过滑轨滑槽配合的方式配合在连炉管的两根导套内。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舱内水平安装有一块接料板,且接料板为开设有密麻漏孔的v形板结构,所述的排气管正好贯穿在接料板的顶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左杆段和右杆段的端头均还安接有上下两块连接板,且利用连接板在两杆段的上侧与底侧还安装有一根上座和一根下座。

进一步的:所述下座和上座截面均为弧形状的橡胶条结构,且它们分别还开设有一排第一通气孔和一排第二通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装置将收渣、排气、刮渣进行了综合设计,使原来功能单一的收渣式的处理装置,进行了改进,同时也对这几个部位的结构进行了结构上的添加,使组合使用时,更加实用,收渣用的功能舱内安装了一块v形状的接料板,接料板用来使进入功能舱内的料渣实现瞬间阻挡作用,形成短时间停留后再继续向下流出,正好使外侧贯穿进来的排气管道,将料渣内的有害气体被吸出,结构合理,进料管口上通过电动缸作用原理,安装了上下两处条形状的橡胶座,随电动缸作用,可在进料管内进行前后移动,同时最大行程可进入锅炉排渣口处,使排渣口与进料管口上下壁进行刮料处理,以减少被堵的可能性,在功能上进行了添加,并且装置的底侧的接料舱与排气管进行管道连接,使最终下落后料渣内的有害气体被再次抽走,具有二次抽气排气效果,提高抽气效率,进一步提高结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由图1引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底部俯视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导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排气管内部段安装有滤网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接渣舱-1,漏板-101,顶罩-102,底架-2,下料管-3,处理舱-4,连炉管-5,排气管-6,电动缸安装座-7,电动缸-8,动力输出杆-9,回气管-10,风机连接管-11,操控板-12,导套-13,导槽-1301,推动杆-14,左杆段-1401,右杆段-1402,下座-15,第一通气孔-1501,上座-16,第二通气孔-1601,连接板-17,功能管-18,接料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火力发电厂用锅炉方形排渣口处理装置,包括有:接渣舱1,漏板101,顶罩102,底架2,下料管3,处理舱4,连炉管5,排气管6,电动缸安装座7,电动缸8,动力输出杆9,回气管10,风机连接管11,操控板12,导套13,导槽1301,推动杆14,左杆段1401,右杆段1402,下座15,第一通气孔1501,上座16,第二通气孔1601,连接板17,功能管18和接料板19;所述处理舱4的顶面坐落贯穿配合有一处连炉管5,且连炉管5的别一端头设有用于与外部锅相连接的安装头;所述处理舱4的底面安装有底架2,且在底架2的内侧又安装有一处接渣舱1,且此接渣舱1与处理舱4通过下料管3相连接,形成接料结构;所述处理舱4的倾斜面上贯穿有三根内部带有滤网出气口的法兰接口状的排气管6,且在排气管6组的另一端共同贯穿有一根风机连接管11,使用时风机连接管11的另一端法兰接口,与现有技术的风机管道相连接;所述处理舱4的后端面为倾斜式结构,且在此倾斜面顶部中间位置通过电动缸安装座7安装有一处电动缸8,且电动缸8与处理舱4左端面安装的操控板12实现电性控制连接后,又与现有技术的配套电控箱相连接。

其中,接渣舱1的底部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且在通孔上安装有漏板101,并且接渣舱1为复合式结构,顶部扣装有一处顶罩102,并且此顶罩102的后端通过带有滤网出气口的回气管10与风机连接管11实现贯穿连接,因此风机连接管11受风机作用向外吸出有害气体时,同时也将接渣舱1内混有的有害气体向外吸出。

其中:接渣舱1的内腔左端焊接有一根圆形管状的功能管18,功能管18将接渣舱1的内腔左侧变成弧形的内腔左面结构,并且如图8所示,接渣舱1与连炉管5内的管口上均安装有过滤网。

其中:连炉管5的内腔左右两侧呈对称的方式分别贯穿有一根导套13,且在导套13上均开设有两道导槽1301,其具体结构如图1,图2以及图7所示。

其中:电动缸8的动力输出杆9顶端安装有一根推动杆14,且推动杆14是由左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构成的u形件结构,并且推动杆14通过左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通过滑轨滑槽配合的方式配合在连炉管5的两根导套13内,由于导套13上均开设有两道导槽1301,因此导向在导套13内的左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上的连接板17可正常随着左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实现向右最大限度的移动。

其中:处理舱4内水平安装有一块接料板19,且接料板19为开设有密麻漏孔的v形板结构,所述的排气管6正好贯穿在接料板19的顶侧位置,接料板用来使进入功能舱内的料渣实现瞬间阻挡作用,形成短时间停留后再继续向下流出,正好使外侧贯穿进来的排气管道,将料渣内的有害气体被吸出,结构合理。

其中:左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的端头均还安接有上下两块连接板17,且利用连接板17在两杆段的上侧与底侧还安装有一根上座16和一根下座15,由此可见左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分别在两根导套13内左右移动过程中,向左继续移动可最大限度的伸入连炉管5左端所连接的锅炉口内,对锅炉口内壁进行刮渣清理,向右继续移动可最大限度的伸入到连炉管5内,对连炉管5本身内壁进行刮渣处理,在功能上得到了提高,使刮渣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同步被本装置清理。

其中:如图7所示,下座15和上座16截面均为弧形状的橡胶条结构,且它们分别还开设有一排不会影响被处理锅炉所排出的气体及灰渣正常进入本装置连炉管5的第一通气孔1501和一排第二通气孔1601,并且下座15和上座16之间还有正常通气及进灰的间隙,进一步提高结构合理性。

使用时:本装置通过连炉管5与现有锅炉排渣口实现连接,炉渣进入连炉管5内后,外接风机的连接管11通过排气管6将连炉管5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向外吸出,剩余的灰渣掉落到接料板19上的一瞬间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出下飞贱状态,这一瞬间过程,又会产生较多灰气,同样被连接管11向外吸出,实现二次吸气作用,最终被二次吸气处理的料渣下落到由连炉管5的倾斜内腔结构进入接渣舱1内,此时如果还有部分有害气体会被回气管10向上抽取,并且最终汇集到风机连接管11内,被向外吸出到现有的风机式气体处理设备上,进行统一处理,对本装置内由于接取灰渣产生的大量气体,进行更好的多级式统一汇集处理,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按下操控板12上的相关按钮,电动缸8通电动作,带动推动杆14前后拉动,由于推动杆14的两部分左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是滑动配合在两根导套13内的,且由于两根导套13具有两个便于活动的导槽1301,并且在杆段1401和右杆段1402之间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如图2所示的下座15和上座16,因此推动杆14左右移动时,可将锅炉排渣口及连炉管5内的逗留灰尘或料渣进行一定的清理,功能上得到了提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