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6823发布日期:2021-05-04 11:2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稠油开采用注汽锅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各大油田稠油开采优先采用的是注汽锅炉产生饱和蒸汽注入井下,利用蒸汽的热量降低稠油粘度,提高稠油采收率。另外,油田在开采、输油、采暖过程中也大量使用各种类型常规工业加热炉。无论是注汽锅炉还是常规工业锅炉,目前的主要燃料为天然气,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主要成分为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另外还有少量的氧气、氮氧化物及惰性气体。由于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都属于国家环保标准控制的污染物,因此锅炉烟气的排放也造成了一定的空气污染。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现场应用证明,氮气以及二氧化碳如果注入底下油井产油开采区域,可有效提高原油的开采效率,其主要原理是:

二氧化碳驱油过程其主要机理为:

a)使原油体积膨胀;

b)降低原油粘度;

c)多级混相驱油;

d)降低界面张力;

e)蒸发原油中间烃组分;

f)形成溶解气驱

g)二氧化碳+助排剂起调剖作用,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氮气提高原油采收率原理:

a)保持地层压力,延长吞吐周期

b)起助排作用,提高回采水率

c)扩大油层加热带,提高波及体积,增加弹性气驱能量,降低界面张力

d)油套环空注氮气起隔热作用,降低热损失,保护套管

e)注蒸汽、氮气加化学溶剂,阻力因子增大,具有调剖作用,提高蒸汽驱采收率

因此,利用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二氧化碳的特点,在去除掉氧气、水分后,将锅炉烟气注入井下以提高原油采收率,已经成为一项新的驱油增产技术,以下简称为锅炉烟气注入工艺。

锅炉烟气注入工艺中,主要需解决好三个技术关键:

一是烟气降温

将烟气注入井下,须逐步对烟气进行增压,直至增压至井下底层压力,通常超过15mpa,在烟气逐级压缩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不仅使烟气压缩能效下降,而且,压缩机也会因高温而不能正常工作,使整个烟气压缩过程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必需对原本就达到120-140℃的烟气进行降温,使烟气降到能够进行初级压缩的40℃左右。

二是烟气脱水

烟气中在冷却过程中,当低于100℃以下,烟气中的饱和水蒸汽就会以固态水方式析出,这些水分如进入烟气压缩机,将导致压缩机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三是烟气增压

通常伴随着烟气的降温、脱水,逐级将烟气压力增压至井下底层压力,通常超过15mpa。

目前,锅炉烟气注入工艺为采油增产新工艺方法,尚处于工艺研究、理论完善、测试试验阶段。因此应用于烟气注入工艺的锅炉烟气冷却、脱水工艺方法,也无完整的相关技术成果。

申请号:201910394083.x,申请日:2019-05-13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的烟气末端脱水精除尘装置,涉及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本发明包括:水平设置的除尘箱体,除尘箱体内自烟气入口烟道方向向烟气出口烟道方向依次设有相变冷却区、喷雾冷却区和滤网除尘区;相变冷却区包括若干层热管换热层,每层热管换热层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排列的热管,且热管的蒸发段位于除尘箱体内部,热管的冷凝段位于除尘箱体外部;喷雾冷却区包括若干个雾化喷头;滤网除尘区包括若干个竖直设置的滤网除尘单元,滤网除尘单元包括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上铺有滤网;以及沉淀池,该沉淀池位于除尘箱体底面开口的下方。目的在于低成本、低能耗条件下对工业烟气进一步除尘达到近零排放并消除白烟。

申请号:201520401376.3,申请日:2015-06-12属于脱硫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附带冷却功能的脱硫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脱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炉、旋风除尘器、冷却脱硫塔和布袋除尘器,冷却脱硫塔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多套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旋流板和设于旋流板上方的喷头,旋流板的出风口朝向喷头的喷水口布置,旋流板向上喷出漩涡状的强风,向上的风流与下落的水滴接触,形成水雾,水雾可吸收烟气中的灰尘和热量,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吸附,冷却脱硫塔的底部还设置有挡水装置,挡水装置的上端开口,挡水装置的外壁与冷却脱硫塔的内壁之间形成集水通道,在挡水装置的作用下,水流不会接触到除尘管道,水汽也就不会进入布袋除尘器,保证布袋除尘器的稳定运行。

申请号:201821366141.5,申请日:2018-08-23公开了一种脱硫烟气治理的冷凝脱水用板式冷凝器,通过间隔板将换热板分隔为烟气通道和冷却水通道,使得每块换热板的一侧是烟气通道,另一侧是冷却水通道;并在所述冷却水通道内部通有用于降低烟气管道中温度的冷却水,在所述冷却水通道进水一侧上方设有喷淋器,所述喷淋器可向冷却水通道两侧壁面喷淋冷却水,从而使烟气遇水冷壁而降温;同时在冷凝脱水过程中将烟气中残留的污染物随冷凝水进一步脱除。另外,烟气冷凝脱水可以收集大量的工业用水,在达到降温的同时又对于节水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申请号:201620966026.6,申请日:2016-08-29公开了一种冷凝式烟气脱水净化器,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端盖,所述机箱的上端面中部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固定连接有伸缩管,所述机箱的内壁左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盖板、第三斜板和第一斜板,该冷凝式烟气脱水净化器,可以在机箱内形成低压,从而抽取油烟,被抽取的油烟从下端盖内进入,热的油烟遇到冷的斜板,内部的油气会冷聚成液体,并从斜板的下表面和机箱的内壁滑落,并设有倾斜设置的斜圆板,液态的油会进入斜圆板的凹槽内,并沿着凹槽从矩形孔流出至流出管内,本装置简单实用,干净清洁,非常环保,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申请号:201720595278.7,申请日:2017-05-25一种用于烟气排放的高效脱水装置,属于焚烧锅炉排放烟气中水气脱除部件技术领域,包括罐体、进气管、出气管、罐体出水管和冷却水管;所述罐体垂直设置,罐体包括中部的罐体主体、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罐体主体为圆筒形体,所述上端部和下端部呈锥形;所述进气管设置在罐体主体底部一侧,所述出气管设置在上端部,所述罐体出水管设置在下端部;所述冷却水管呈螺旋形,冷却水管设置在罐体主体内的中间部位,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垂直设置;所述冷却水管由耐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制作。有益效果是:烟气对烟道不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能节约能源,符合环保要求。

以上公开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产生的有益效果均与本发明不相同,针对本发明更多的技术特征和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有益效果,以上公开技术文件均不存在技术启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本发明解决的就是锅炉烟气注入工艺中烟气的初始冷却和脱水问题,使锅炉烟囱出口120-140℃的烟气在进行前级降温到80℃左右后,在本装置上进行再次降温,使烟气降到能够进行初级压缩的40℃左右。同时,将冷却过程中析出的液态水大部分脱除。为下一步的的进一步烟气脱水、除尘、降温、压缩创造条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

烟气冷却管,所述烟气冷却管具有进端口和出端口;

所述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冷却管出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前端集烟箱,所述前端集烟箱具有第一进烟口、第一出烟口、第一排水口,其中第一出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烟口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一出烟口过流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后端集烟箱,所述后端集烟箱具有第二进烟口、第二出烟口,其中第二进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二进烟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进烟斗,所述锥形进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进烟斗下端口连接前端集烟箱的第一进烟口,锥形进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进口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出烟斗,所述锥形出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出烟斗下端口连接后端集烟箱的第二出烟口,锥形出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出口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

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烟气冷却管置于循环水冷却系统内。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水箱,所述烟气冷却管全部浸入冷却水箱内部的水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包括:

空气-水冷却塔,所述空气-水冷却塔固定在水箱上方;

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置于冷却水箱内腔底部,循环水泵通过管路连接空气-水冷却塔内部的喷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箱、前端集烟箱、后端集烟箱同时固定在底座上,构成撬装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装置为一个撬装整体,便于通过车辆运输/转移和现场安装就位。装置的2至14组成部分,全部安装在底座1之上,使之组成一个撬装整体,便于通过车辆运输/转移和现场安装就位。

2.前级液态冷凝水在前端集烟箱中分离以及烟气冷却管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前端集烟箱中汇集的工艺方式。烟气在流经烟气冷却管3时与冷却水箱7内的循环冷却水10进行换热,使烟气温度降为可进行初级压缩的40℃左右。烟气冷却管3采用进烟端高,出烟端低的结构,使烟气流经烟气冷却管3时,减少流动阻力。同时,烟气流经烟气冷却管3时,随着温度的降低,会进一步降低饱和水蒸气在烟气中的溶解度,进而在烟气冷却管3有更多的液态水析出,由于烟气冷却管3的倾斜布置,使产生的冷却水流回前端集烟箱4,汇入烟气冷凝水2中,当烟气冷凝水2到达一定液位时,可排出装置外进入锅炉水系统加以利用。

3.烟气流通、降温换热、循环冷却水通过空气-水冷却塔进行循环冷却的整个流程过程。烟气经过烟气冷却管3与冷却水箱7内的循环冷却水10进行换热后,循环冷却水10水温会升高,此时,循环水泵14将循环冷却水10通过循环水管道9输送至空气-水冷却塔8将水进行强制冷却,从而使循环冷却水10始终保持在低于环境温度2℃左右,从而保证锅炉烟气的冷却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烟气冷凝水2、烟气冷却管3、前端集烟箱4、锥形进烟斗5、烟气进口管6、冷却水箱7、空气-水冷却塔8、循环水管道9、循环冷却水10、烟气出口管11、锥形出烟斗12、后端集烟箱13、循环水泵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

烟气冷却管3,所述烟气冷却管具有进端口和出端口;

所述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冷却管出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前端集烟箱4,所述前端集烟箱具有第一进烟口、第一出烟口、第一排水口,其中第一出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烟口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一出烟口过流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后端集烟箱13,所述后端集烟箱具有第二进烟口、第二出烟口,其中第二进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二进烟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进烟斗5,所述锥形进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进烟斗下端口连接前端集烟箱的第一进烟口,锥形进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进口管6。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出烟斗12,所述锥形出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出烟斗下端口连接后端集烟箱的第二出烟口,锥形出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出口管11。

进一步地,还包括:

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烟气冷却管置于循环水冷却系统内。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水箱7,所述烟气冷却管全部浸入冷却水箱内部的水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包括:

空气-水冷却塔8,所述空气-水冷却塔固定在水箱上方;

循环水泵14,所述循环水泵置于冷却水箱内腔底部,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管道9连接空气-水冷却塔内部的喷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箱、前端集烟箱、后端集烟箱同时固定在底座1上,构成撬装机构。

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的工作流程:

烟气流通系统:

来自锅炉的80℃左右高温烟气经过烟气进口管6、锥形进烟斗5进入前端集烟箱4,由于前端集烟箱4容积较大,烟气在此流速减缓,有一定的停留时间,使锅炉烟囱出口120-140℃的烟气在进行前级降温到80℃左右后析出的液态水在此进行沉降分离。沉降分离出的水落入端集烟箱4形成烟气冷凝水2。

烟气通过前端集烟箱4进入烟气冷却管3,在流经烟气冷却管3进入后端集烟箱13,然后烟气再经过锥形出烟斗12、烟气出口管11进入下一级脱水、除尘及压缩装置。

烟气在流经烟气冷却管3时与冷却水箱7内的循环冷却水10进行换热,使烟气温度降为可进行初级压缩的40℃左右。烟气冷却管3采用进烟端低,出烟端高的结构,使烟气流经烟气冷却管3时,减少流动阻力。同时,烟气流经烟气冷却管3时,随着温度的降低,会进一步降低饱和水蒸气在烟气中的溶解度,进而在烟气冷却管3有更多的液态水析出,由于烟气冷却管3的倾斜布置,使产生的冷却水流回前端集烟箱4,汇入烟气冷凝水2中,当烟气冷凝水2到达一定液位时,可排出装置外进入锅炉水系统加以利用。

循环水冷却系统:

烟气经过烟气冷却管3与冷却水箱7内的循环冷却水10进行换热后,循环冷却水10水温会升高,此时,循环水泵14将循环冷却水10通过循环水管道9输送至空气-水冷却塔8将水进行强制冷却,从而使循环冷却水10始终保持在低于环境温度2℃左右,从而保证锅炉烟气的冷却换热效果。

装置的2至14组成部分,全部安装在底座1之上,使之组成一个撬装整体,便于通过车辆运输/转移和现场安装就位。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

烟气冷却管3,所述烟气冷却管具有进端口和出端口;

所述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冷却管出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前端集烟箱4,所述前端集烟箱具有第一进烟口、第一出烟口、第一排水口,其中第一出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烟口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一出烟口过流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后端集烟箱13,所述后端集烟箱具有第二进烟口、第二出烟口,其中第二进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二进烟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进烟斗5,所述锥形进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进烟斗下端口连接前端集烟箱的第一进烟口,锥形进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进口管6。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出烟斗12,所述锥形出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出烟斗下端口连接后端集烟箱的第二出烟口,锥形出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出口管11。

进一步地,还包括:

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烟气冷却管置于循环水冷却系统内。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水箱7,所述烟气冷却管全部浸入冷却水箱内部的水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还包括:

空气-水冷却塔8,所述空气-水冷却塔固定在水箱上方;

循环水泵14,所述循环水泵置于冷却水箱内腔底部,循环水泵通过循环水管道9连接空气-水冷却塔内部的喷淋机构。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

烟气冷却管3,所述烟气冷却管具有进端口和出端口;

所述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冷却管出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前端集烟箱4,所述前端集烟箱具有第一进烟口、第一出烟口、第一排水口,其中第一出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烟口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一出烟口过流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后端集烟箱13,所述后端集烟箱具有第二进烟口、第二出烟口,其中第二进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二进烟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进烟斗5,所述锥形进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进烟斗下端口连接前端集烟箱的第一进烟口,锥形进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进口管6。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出烟斗12,所述锥形出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出烟斗下端口连接后端集烟箱的第二出烟口,锥形出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出口管11。

进一步地,还包括:

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烟气冷却管置于循环水冷却系统内。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

冷却水箱7,所述烟气冷却管全部浸入冷却水箱内部的水面以下。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

烟气冷却管3,所述烟气冷却管具有进端口和出端口;

所述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冷却管出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前端集烟箱4,所述前端集烟箱具有第一进烟口、第一出烟口、第一排水口,其中第一出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烟口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一出烟口过流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后端集烟箱13,所述后端集烟箱具有第二进烟口、第二出烟口,其中第二进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二进烟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进烟斗5,所述锥形进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进烟斗下端口连接前端集烟箱的第一进烟口,锥形进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进口管6。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出烟斗12,所述锥形出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出烟斗下端口连接后端集烟箱的第二出烟口,锥形出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出口管11。

进一步地,还包括:

循环水冷却系统,所述烟气冷却管置于循环水冷却系统内。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

烟气冷却管3,所述烟气冷却管具有进端口和出端口;

所述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冷却管出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前端集烟箱4,所述前端集烟箱具有第一进烟口、第一出烟口、第一排水口,其中第一出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烟口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一出烟口过流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后端集烟箱13,所述后端集烟箱具有第二进烟口、第二出烟口,其中第二进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二进烟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进烟斗5,所述锥形进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进烟斗下端口连接前端集烟箱的第一进烟口,锥形进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进口管6。

进一步地,还包括:

锥形出烟斗12,所述锥形出烟斗下端口口径大于上端口口径,锥形出烟斗下端口连接后端集烟箱的第二出烟口,锥形出烟斗上端口连接烟气出口管11。

实施例6: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撬装锅炉烟气冷却、脱水装置,包括:

烟气冷却管3,所述烟气冷却管具有进端口和出端口;

所述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低于烟气冷却管出端口所处的水平高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

前端集烟箱4,所述前端集烟箱具有第一进烟口、第一出烟口、第一排水口,其中第一出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进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出烟口,所述第一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一排水口,所述第一进烟口过流截面积大于第一出烟口过流截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后端集烟箱13,所述后端集烟箱具有第二进烟口、第二出烟口,其中第二进烟口与烟气冷却管的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烟口所处的位置高于第二进烟口。

虽然以上所有的实施例均使用图1,但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不用给出单独的图纸来表示,只要实施例中缺少的零部件或者结构特征在图纸中拿掉即可。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当然部件越多的实施例,只是最优实施例,部件越少的实施例为基本实施例,但是也能实现基本的发明目的,所以所有这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中凡是没有展开论述的零部件,均属于本技术领域内的公知技术,直接购买连接使用即可。比如空气-水冷却塔。

另外一些连接上的细节也均属于公知技术,比如固定方式可以用螺栓,也可以直接焊接,比如冷却管进入水箱,水箱要开设侧壁孔并密封,这些都是公知技术,就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