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60416发布日期:2019-12-10 19:57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pm(大气颗粒物)、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so2、nox四大空气污染物严重制约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vocs更是在大气污染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而我国的vocs的总排放量巨大,仅次于大气颗粒物,被视为第二大类大气污染物。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在使用时无法承受较高的温度,这样在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环境工作时,设备就会出现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同时由于其蓄热能力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耐高温能力低,使用寿命短,蓄热能力差,需要耗费较多能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侧面安装有高压引风机,高压引风机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器,基座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箱,安装箱内腔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蓄热室,第一蓄热室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输入管,第一蓄热室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输出管,第一输出管的顶部安装有氧化室,氧化室的内腔安装有燃烧器,氧化室位于第一输出管侧面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输出管,第二输出管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的侧面安装有废气引风机,废气引风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三蓄热室,第二蓄热室的底部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安装有排风机,排风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烟囱。

优选的,所述高压引风机的侧面安装有电机,且高压引风机的底部固定有放置块,高压引风机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一输入管相匹配的引导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热室与第二蓄热室和第三蓄热室的大小均相同,且第一蓄热室与第二蓄热室和第三蓄热室均安装有陶瓷介质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箱的内腔安装有隔离板,且安装箱内腔的隔离板表面开设有两个固位孔,安装箱中隔离板的两个固位孔的内腔分别与第一输出管和第二输出管的外壁相契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蓄热室的侧面固定有支撑架,且第二蓄热室侧面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在废气引风机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废气引风机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安装有输送管,且废气引风机输出端与输入端中的输送管分别与第二蓄热室与第三蓄热室的外部相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工作中,通过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和第三蓄热室外部的陶瓷介质层进行一定的散热,降低第一蓄热室、第二蓄热室和第三蓄热室内部的温度,保证了该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在使用时可以提高其耐高温能力,同时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2)、通过将第一蓄热室内加热后的气体用第一输出管输送至氧化室,燃烧器对气体再次加热,第二输出管将气体输入第二蓄热室,废气引风机将气体引入第三蓄热室,第三蓄热室再将气体输送至氧化室,加热后的气体循环在设备内部,保证了该有机废气一体化rto陶瓷蓄热焚烧炉在使用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蓄热,放置设备内部热量的流失,减少需要再次对设备加热所损耗的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引风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气引风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高压引风机;3、过滤器;4、安装箱;5、第一蓄热室;6、第一输入管;7、第一输出管;8、氧化室;9、燃烧器;10、第二输出管;11、第二蓄热室;12、废气引风机;13、第三蓄热室;14、排气管;15、排风机;16、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1,基座1的侧面安装有高压引风机2,高压引风机2的顶部安装有过滤器3,基座1的顶部固定有安装箱4,安装箱4内腔的底部固定有第一蓄热室5,第一蓄热室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输入管6,第一蓄热室5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输出管7,第一输出管7的顶部安装有氧化室8,氧化室8的内腔安装有燃烧器9,氧化室8位于第一输出管7侧面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输出管10,第二输出管10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蓄热室11,第二蓄热室11的侧面安装有废气引风机12,废气引风机1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三蓄热室13,第二蓄热室11的底部安装有排气管14,排气管14的一端安装有排风机15,排风机15的输出端安装有烟囱16。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高压引风机2的侧面安装有电机,且高压引风机2的底部固定有放置块,高压引风机2的侧面安装有与第一输入管6相匹配的引导管,通过高压引风机2的设置,使得废气吸收入第一输入管6的内部,同时高压引风机2在吸收废气时,废气可经过过滤器3进行初步净化处理。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一蓄热室5与第二蓄热室11和第三蓄热室13的大小均相同,且第一蓄热室5与第二蓄热室11和第三蓄热室13均安装有陶瓷介质层,通过第一蓄热室5的设置,使得废气进行初步加热,利用第一蓄热室5中的陶瓷介质层可以进行一定的热量释放。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安装箱4的内腔安装有隔离板,且安装箱4内腔的隔离板表面开设有两个固位孔,安装箱4中隔离板的两个固位孔的内腔分别与第一输出管7和第二输出管10的外壁相契合,通过安装箱4的设置,使得氧化室8与第一蓄热室5、第二蓄热室11和第三蓄热室13等内部设备均受到一定的保护,同时避免了热量扩散在外,对周边人员产生烫伤的情况,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第二蓄热室11的侧面固定有支撑架,且第二蓄热室11侧面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在废气引风机12的底部,通过第二蓄热室11的设置,使得废气引风机12在放置时更加稳固,避免出现废气引风机12放置不稳定,难以有效使用的情况。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废气引风机12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安装有输送管,且废气引风机12输出端与输入端中的输送管分别与第二蓄热室11与第三蓄热室13的外部相固定,通过废气引风机12的设置,使得第二蓄热室11中受到净化后的空气可以向第三蓄热室13的内部输送,使得气体可以循环处理,提高其净化效果。

工作原理:工作时,首先通过启动高压引风机2将有机废气进行吸收,同时有机废气从过滤器3中进入第一输入管6中,第一输入管6将有机废气输送到第一蓄热室5中,把有机废气加热升温至800c,使有机废气中的vocs氧化分解成为无害的co2和h2o,氧化时的高温气体的热里被蓄热体“贮存”起来,用于预热新进入新的有机废气,从而节省升温所需要的燃料消耗,降低运行成本;有机废气由高压引风机2进入第一蓄热室5,保留了上一循环热里的陶瓷介质层后,陶瓷释放热里,温度降低,而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有机废气离开第一蓄热室5后,以较高的温度进入氧化室8,准备进行氧化;在氧化室8中,有机废气再由燃烧器9加热燃烧,加热升温至设定的氧化温度,此时温度为设定的800c,使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废气已在第一蓄热室5内进行过预热,燃烧器9的燃料用重大为减少,废气流经第一蓄热室5升温后进入氧化室8中焚烧,净化后的高温气体后离开氧化室8,进入在上一循环已冷却的第二蓄热室11,在此气体释放热里,降温后排出,而第二蓄热室11吸收大量热量后升温,其吸收的热量用于下一个循环加热废气,在此同时,由废气引风机12送少许已经净化后的空气至第三蓄热室13,将前一循环残留在第三蓄热室13中的微量有机气体反吹至氧化室8中进行焚烧,此部分气体同处理后气体一起离开第二蓄热室11,由排风机15的压力将其送入热交换器中,经过热交换升温的洁净空气由排风机15送入烟囱16中,此轮循环完成后,进气与出气阀门进行再次切换,进入下一个循环,废气由第二蓄热室11进入,经高压引风机2送入第二蓄热室11,保留了上一循环热里的陶瓷介质层后有机废气吸收热量,以较高的温度进入氧化室8,准备进行氧化。在氧化室8中,有机废气再由燃烧器9加热燃烧,加热升温至设定的氧化温度,此时温度同样为设定的800c,使有机物被分解成氧化碳和水,第三由第三蓄热室13排出,在此同时,由废气引风机12送少许已经净化后的空至第一蓄热室5,将前一循环残留在第一蓄热室5中的微量有机气体反吹至氧化室8中进行焚烧,此部分气体同处理后气体一起离开第三蓄热室13,由排风机15的压力将其送入热交换器,如此交替循环使用,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