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起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4231发布日期:2020-06-20 15:4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炉起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窑炉起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窑炉起火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回转窑、竖窑等生产行业中,常常需要给窑炉起火,或者设备止火检修后点火复产,都需要用到起火工具。传统的起火工具为柴火,即在柴棍的端头浇上柴油或者包上易燃的报纸、破布等,点燃后将其扔入窑炉中,之后再打开煤气阀通入煤气。这种传统的方法准备周期长、且成本较高,不易管控,起火效果不佳,还存在安全隐患。也有一些新型的点火装置,例如电火花起火,利用电子起火棒点燃煤气的方式进行起火,但是这种起火方式需要将起火器设在窑炉内,通过远控的方式起火,无法对起火后的火焰强度和长度进行管控,出现火焰弱,点不燃的情况,在有些需要人为起火的情况下,也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窑炉起火装置,不但能调节起火后的火焰强度和长度,还能人为手动操作,适用于各种窑炉。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包括电子起火棒、煤气套筒、助燃气套筒、提手、支杆、螺杆和伸缩带;煤气套筒套在电子起火棒上,煤气套筒的内壁与电子起火棒的外壁形成煤气通道,煤气套筒的首端外壁设有凸起,煤气套筒的中部侧壁设有外凸法兰;助燃气套筒套在煤气套筒上,助燃气套筒的内壁与煤气套筒的外壁形成助燃气通道,助燃气套筒的外壁设有助燃气支管,助燃气支管连通助燃气通道,助燃气套筒的首端内壁设有斜面;

提手设于助燃气套筒的外壁;支杆固定在煤气套筒的侧壁,支杆设有螺纹通孔;螺杆的一端穿过螺纹通孔后连接到提手上,螺杆与提手可转动连接;伸缩带一端固定在助燃气套筒的尾端,伸缩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凸法兰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封盖;螺杆的首端设有直径小于螺杆直径的光轴部;提手的尾部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位于螺杆直径和光轴部直径之间;封盖直径大于通孔,光轴部穿过通孔后连接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提手的尾部设于助燃气套筒的尾端;支杆设于外凸法兰后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螺杆的尾端设有带防滑纹的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螺杆上设有刻度标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外凸法兰的直径、伸缩带的外径以及助燃气套筒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煤气套筒的首端外壁所设凸起与煤气套筒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窑炉起火装置,通过转动螺杆便能调节煤气套筒和助燃气套筒的轴向相对距离,进一步调节凸起与斜面之间缝隙的大小,从而调节助燃气的喷出速度和流量,起到控制火焰大小和长度的作用。本装置用于手动操作调节,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电子起火棒1,煤气套筒2,煤气通道21,外凸法兰22,凸起23,助燃气套筒3,助燃气通道31,助燃气支管32,斜面33,提手4,支杆5,螺杆6,旋钮61,光轴部62,封盖63,伸缩带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子起火棒1、煤气套筒2、助燃气套筒3、提手4、支杆5、螺杆6和伸缩带7。煤气套筒2套在电子起火棒1上,煤气套筒2和电子起火棒1轴心线共线,煤气套筒2的内壁与电子起火棒1的外壁形成煤气通道21,煤气通道21用于煤气的走通。煤气套筒2的首端外壁设有凸起23,需要说明的是,

本技术:
书所述的首端、尾端、尾部、前、后等方向性词汇以附图1为参考,煤气套筒2的中部侧壁设有外凸法兰22,外凸法兰22到煤气套筒2首端的距离应当大于助燃气套筒3的长度。

助燃气套筒3套设在煤气套筒2上,助燃气套筒3的轴心线与煤气套筒2的轴心线共线,助燃气套筒3的内壁与煤气套筒2的外壁形成助燃气通道31,助燃气通道31用于走通助燃气。助燃气套筒3的外壁设有助燃气支管32,助燃气支管32连通助燃气通道31,助燃气通过助燃气支管32进入到助燃气通道31,助燃气套筒3的首端内壁设有斜面33。

门字形的提手4设于助燃气套筒3的外壁,支杆5固定在煤气套筒2的侧壁上,支杆5设有螺纹通孔,螺杆6的一端穿过螺纹通孔后连接到提手4上,螺杆6与提手4可转动连接。伸缩带7一端固定在助燃气套筒3的尾端,伸缩带7另一端固定在外凸法兰22上,需要说明的是,伸缩带7应当具有一定的密封性,防止助燃气从助燃气套筒2的尾端泄露出来,伸缩带7可采用波纹管形状的铝合金结构,两端通过法兰加密封垫圈与外凸法兰22和助燃气套筒2的尾端固定连接,伸缩带7除了起到密封、调节助燃气套筒和煤气套管相对位移的作用外,铝合金材质的伸缩带7还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当然,如有必要可以在煤气通道21和助燃气通道31之间增加支撑件用以支撑媒体套筒和助燃气套筒3,使他们的轴心线与电子起火棒1的轴心线共线。

使用时,转动螺杆6,螺杆6转动带动支杆5前后移动,支杆5的前后移动带动助燃气套筒3和煤气套筒2产生沿轴心线方向的相对位移,最终使斜面33与凸起23的相对位置发生错位,从而影响助燃气套筒3首端与煤气套筒2首端形成的环面面积大小,借此来调节助燃气气体的喷出速度和流量,电子起火棒1点燃煤气后产生火焰,调节助燃气气体喷出的速度和流量能起到调节火焰大小和长度的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优选方案,包括了封盖63,并在螺杆6的首端设上直径小于螺杆6直径的光轴部62,在提手4的尾部设在上通孔,通孔的直径位于螺杆6直径和光轴部62直径之间,封盖63直径大于通孔,光轴部62穿过通孔后连接封盖63,封盖63与光轴端部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螺纹连接或卡簧连接,这种结构能保证螺杆6连接在提手4上,还能相对提手4转动。

为了便于旋转螺杆6,还可在螺杆6的尾端设有带防滑纹的旋钮61。如果想达到精准的控制,可在螺杆6上设刻度标识,这样可以根据螺纹通孔吞没标识的位置判断出助燃气套筒3和煤气套筒2的相对位移量,从而判断出喷出的火焰的效果情况。

优选的,外凸法兰22的直径、伸缩带7的外径以及助燃气套筒3的外径相等。另外还可以将提手4的尾部设于助燃气套筒3的尾端,支杆5设于外凸法兰22后面,这种设置能使整体结构更加协调合理。

优选的,煤气套筒2的首端外壁所设凸起23与煤气套筒2可拆卸连接,这种优选设置能进一步通过更换凸起23来适应不同的调节情况,使本装置能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起火棒、煤气套筒、助燃气套筒、提手、支杆、螺杆和伸缩带;煤气套筒套在电子起火棒上,煤气套筒的内壁与电子起火棒的外壁形成煤气通道,煤气套筒的首端外壁设有凸起,煤气套筒的中部侧壁设有外凸法兰;助燃气套筒套在煤气套筒上,助燃气套筒的内壁与煤气套筒的外壁形成助燃气通道,助燃气套筒的外壁设有助燃气支管,助燃气支管连通助燃气通道,助燃气套筒的首端内壁设有斜面;

提手设于助燃气套筒的外壁;支杆固定在煤气套筒的侧壁,支杆设有螺纹通孔;螺杆的一端穿过螺纹通孔后连接到提手上,螺杆与提手可转动连接;伸缩带一端固定在助燃气套筒的尾端,伸缩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外凸法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螺杆的首端设有直径小于螺杆直径的光轴部;提手的尾部设有通孔,通孔的直径位于螺杆直径和光轴部直径之间;封盖直径大于通孔,光轴部穿过通孔后连接封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提手的尾部设于助燃气套筒的尾端;支杆设于外凸法兰后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的尾端设有带防滑纹的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上设有刻度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凸法兰的直径、伸缩带的外径以及助燃气套筒的外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煤气套筒的首端外壁所设凸起与煤气套筒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窑炉起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窑炉起火装置,包括电子起火棒、煤气套筒、助燃气套筒、提手、支杆、螺杆和伸缩带;煤气套筒套在电子起火棒上,煤气套筒的内壁与电子起火棒的外壁形成煤气通道,煤气套筒的首端外壁设有凸起,煤气套筒的中部侧壁设有外凸法兰;助燃气套筒套在煤气套筒上,助燃气套筒的内壁与煤气套筒的外壁形成助燃气通道,助燃气套筒的外壁设有助燃气支管,助燃气支管连通助燃气通道,助燃气套筒的首端内壁设有斜面;提手设于助燃气套筒的外壁;支杆固定在煤气套筒的侧壁,支杆设有螺纹通孔。本装置不但能调节起火后的火焰强度和长度,还能人为手动操作,适用于各种窑炉。

技术研发人员:姜达根;贺建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迈特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