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对流受热面振打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6053发布日期:2020-10-09 18:1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锅炉对流受热面振打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锅炉对流受热面振打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锅炉对各种节能环保的力度加大,很多地区对于非标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包括许多生物质燃料在各地区慢慢逐步推广开来;考虑到生物质锅炉尾部受热面清灰困难,采用常规的压缩空气或者激波无法及时清理,蒸汽吹灰又会增加额外的热能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锅炉对流受热面振打装置,与原有的振打相比装置比,尤其适用于锅炉尾部清灰困难的振打清灰,体积小,能耗低,同时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锅炉对流受热面振打清灰装置,包括振打支架,所述振打支架焊接成整体式框架结构,其中部设有一端与振动装置连接的支架轴,支架轴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根立杆,多根立杆以支架轴为轴线对称设置,每侧立杆的末端和一挂杆连接,所述挂杆与支架轴平行设置,两挂杆将振打支架挂在锅炉受热面的管束上,使每根立杆与锅炉受热面的管束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支架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罩壳、第二罩壳与锅炉受热面两端的护板连接。

支架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装置安装在第一罩壳、第二罩壳中;第一罩壳一端的第一端板与护板连接,第一罩壳另一端的第二端板上设有供振动装置的驱动杆穿过的通孔,第一罩壳内设有支撑隔板,支架轴同时穿设于第一端板和支撑隔板中。

第二罩壳包括与护板连接的第三端板、位于第三端板另一端的第四端板,支架轴从第三端板伸出,并与第四端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振动装置采用振动气缸,其安装在第一罩壳外,振动气缸的驱动杆通过轴套与支架轴传动连接。

每根立杆与管束接触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凹槽。

挂杆的截面成u型结构,挂杆上设有与立杆的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振打支架的两端直接与护板采用焊接形式的罩壳结构密封,将振动装置、振打支架、以及对流管束紧凑的结合在一起,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密闭性能好、占用空间小。在振打过程中,振打支架通过挂杆吊挂在两组管束之间,通过支架轴往复运动,利用立杆和与其相邻的管束间高频碰撞。实现同时对上下侧两组管束进行振打清灰的目的。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寿命长:振打支架的材料可以根据管束区间温度进行选择调整,故支架材料能满足锅炉长期运行的要求。

安全可靠:由于振打支架采用整体焊接形式,与管束和管束外侧护板有效固定,直接和护板间采用罩壳密封,有效防止漏风漏烟,安全可靠。

使用范围广:由于很多挥发分高的燃料竖井烟道受热面容易积灰,而且平台操作空间有限,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振打清灰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维修方便:当锅炉长期运行只需对振动气缸拆下进行轴套更换,振打支架不需要更换。

自动化程度高:气缸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头,采用电磁阀控制,可以选择脉冲式方式进行清灰,也可以根据锅炉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吹灰操作,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截面剖视图。

图6为图4中沿d-d截面剖视图。

图7为图2的侧视图。

图8为图7中c部放大图。

其中:1、振动气缸;2、轴套;3、振打支架;4、管束;5、护板;31、第一罩壳;32、立杆;33、挂杆;34、第二罩壳;35、支架轴;311、通孔;312、支撑隔板;313、第一端板;314、第二端板;321、限位凹槽;341、第三端板;342、第四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锅炉对流受热面振打清灰装置,包括振打支架3,振打支架3焊接成整体式框架结构,其中部设有一端与振动装置连接的支架轴35,支架轴35上沿轴向间隔设有多根立杆32,多根立杆32以支架轴35为轴线对称设置,每侧立杆32的末端和一挂杆33连接,挂杆33与支架轴35平行设置,两挂杆33将振打支架3挂在锅炉受热面的管束4上,使每根立杆32与锅炉受热面的管束4接触。

支架轴3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罩壳31、第二罩壳34与锅炉受热面两端的护板5连接,焊接或螺接。

如图4-图6所示,支架轴35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装置安装在第一罩壳31、第二罩壳34中;

第一罩壳31一端的第一端板313与护板5连接,第一罩壳31另一端的第二端板314上设有供振动装置的驱动杆穿过的通孔311,第一罩壳31内设有支撑隔板312,支架轴35同时穿设于第一端板313和支撑隔板312中。

第二罩壳34包括与护板5连接的第三端板341、位于第三端板341另一端的第四端板342,支架轴35从第三端板341伸出,并与第四端板342之间留有间隙。

如图1所示,振动装置采用振动气缸1,其安装在第一罩壳31外,振动气缸1的驱动杆通过轴套2与支架轴35传动连接。如图3所示,每根立杆32与管束4接触的侧面上设有限位凹槽321。挂杆33的截面成u型结构,挂杆33上设有与立杆32的固定连接的安装孔。

振动气缸1选择成品,直接根据不同品牌和不同参数满足清灰要求。振动气缸1前端自行设置了轴套2,通过轴套2与振打支架3传递振打的力,间接损失大大减少。本实施例的振打装置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上下两根挂杆33将振打支架3整体固定在上下两排管束4上,同时上下两侧的多根立杆32的侧壁分别和上下两排管束4贴合限位,可通过限位凹槽321与管束4配合;

振打时,启动振动装置,如振动气缸1,通过0.5-0.6mpa压缩空气推动气缸连轴,连轴通过轴套2前端与振打支架3的支架轴35接触将振打力传递,振打支架3由于是整体式,支架轴35带动立杆32左右往复运动,通过立杆32与管束4接触,从而对管束4进行高频敲打振动,实现振打清灰目的。

振打支架3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第一罩壳31、第二罩壳34分别和锅炉受热面的护板5固定,确保振打过程中结构支撑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利用锅炉对流受热面振打清灰装置的振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振打支架3挂在位于锅炉受热面上下两侧的管束4上,上侧挂杆33的底部与上侧管束4的顶部接触,下侧挂杆33的顶部与下侧管束4的底部接触;

第二步:将支架轴35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罩壳31、第二罩壳34内,将第一罩壳31、第二罩壳34分别安装在两端护板5上;将振动气缸1安装在的第一罩壳31外,将轴套2与支架轴35连接;

第三步:启动振动气缸1,振动气缸1通过轴套2带动支架轴35沿轴向运动,支架轴35在第一罩壳31、第二罩壳34之间沿轴向往复运动,且运动的行程为:支架轴35从第三端板341伸出后与第四端板342之间形成的间隙;立杆32随支架轴35高频往复运动,相邻两立杆32对位于其中间的一根管束4进行往复振打。

本实用新型的振打支架3为焊接的整体形式,通过支架轴35固定于两侧护板5和管束4上。振打支架3可根据各个对流受热面不同温度选择不同支架材质,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使对流管束4表面积灰现象大大降低,使受热面清洁状况大大改善,有效的保证了锅炉的出力,满足锅炉的长期使用要求。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