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5777发布日期:2020-10-09 18: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高效脱硫、nox排放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用户锅炉燃煤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保证稳定煤质,煤质变化偏离设计值较多时,会导致过大或过小,从而导致循环灰稳定性变差、锅炉运行稳定性变差、锅炉效率降低等问题。

锅炉设计安装完毕后,在不进行改造的前提下,通过燃烧调整可对锅炉运行情况小幅调整,但手段及效果有限。如对分离器(含入口烟道、中心筒)或返料器进行改造,工作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进行调整时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包括风室、布风板、炉膛、分离器、循环灰管、返料器、返料风室和返料腿,其中,风室布置在炉膛的底部;所述布风板布置在风室的上方;所述炉膛的烟气出口连接分离器的进口;所述分离器设置有烟气出口和循环灰出口;所述分离器的循环灰出口通过循环灰管与返料器连接;所述返料器的出口连接返料腿的进口,所述返料腿的出料口连接炉膛的进料口;所述返料风室布置在返料器底部;所述循环灰管为弯管;

所述循环灰管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助吹管和降效风管;所述助吹管出风口的风流方向与循环灰的流动方向一致;所述降效风管出风口的风流方向与循环灰的流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分离器的烟气出口连接有中心筒。

优选地,所述助吹管和降效风管的进风口均连接有风管。

优选地,所述风管连接返料风母管或外接设备。

优选地,所述助吹管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

优选地,所述降效风管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

优选地,所述返料腿上设置有膨胀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在点火过程中,循环灰温度低、流动性较差,通过助吹管送入助吹风;正常运行时循环灰温度较高、流动性好,可将助吹风停掉;如燃料灰分增大较多,炉温偏低时,可打开降效风管,扰乱分离器分离流场,降低分离效率,使得循环灰量降低,提升床温;通过在循环灰管上增加的助吹管和降效风管,提高了循环灰的稳定性,进而使得燃料的适应性增强,能够降低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进行调整时的成本的问题;同时,因循环灰管的特殊布置,使得返料器的松动风不易返回分离器内,分离器的二次卷吸作用变小,分离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改造投资小、易于集中控制等优点,可作为新型锅炉设计,也可以作为现有炉膛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包括风室1、布风板2、炉膛3、助吹管4、风管5、降效风管6、分离器7、中心筒8、循环灰管9、返料器10、返料风室11、膨胀节12和返料腿13,其中,用于分配流化风的风室1布置在炉膛3的底部;所述布风板2布置在风室1的上方。

所述炉膛3的烟气出口连接分离器7的进风口;所述分离器7的烟气出口连接中心筒8;所述分离器7的循环灰出口连接循环灰管9的进口。

所述循环灰管9的出口连接返料器10,返料器10的出口连接返料腿13,所述返料腿13的出口连接炉膛3的进料口。

所述返料器10的出口处设置有返料风室11;所述返料风室11的风流方向与循环灰的流动方向一致。

所述返料腿13上设置有膨胀节12。

所述循环灰管9上进料口处设置有助吹管4和降效风管6,所述助吹管4和降效风管6的进风口均与风管5连接;所述风管5连接外接设备。

所述循环灰管9为圆滑非垂直布置,连接分离器7与返料器10。

所述分离器7与返料器10可布置于炉膛3两侧,也可以布置于炉膛3同侧。

所述助吹管4管口与循环灰管9内壁齐平,方向与循环灰管9向下方向相同,助吹管4上布置阀门,可进行就地或远程调整。

所述降效风管6管口与循环灰管9内壁齐平,方向斜向上,使风进入分离器7的锥段内,降效风管6上布置阀门,可进行就地或远程调整。

所述风管5气源可以是返料风或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烟气携带细小颗粒从炉膛3的烟气出口进入分离器7,经分离后烟气从中心筒8排出;分离下来的循环灰经循环灰管9进入返料器10内,在返料风、流化风及床料的作用下,循环灰返回炉膛3再次燃烧。

因循环灰管的特殊布置,使得返料器的松动风不易返回分离器内,分离器的二次卷吸作用变小,分离效率高。

在点火过程中循环灰温度低,流动性较差,可通过助吹管送入助吹风,正常运行时循环灰温度较高,流动性好,可将助吹风停掉。

如燃料灰分增大较多,炉温偏低时,可打开降效风管,扰乱分离器分离流场,降低分离效率,使得循环灰量降低,提升床温。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新型锅炉设计,也可以作为现有炉膛改造。本实用新型具有分离效率可调、循环灰稳定性好、燃料适应性强、改造投资小、易于集中控制等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做出的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室(1)、布风板(2)、炉膛(3)、分离器(7)、循环灰管(9)、返料器(10)、返料风室(11)和返料腿(13),其中,风室(1)布置在炉膛(3)的底部;所述布风板(2)布置在风室(1)的上方;所述炉膛(3)的烟气出口连接分离器(7)的进口;所述分离器(7)设置有烟气出口和循环灰出口;所述分离器的循环灰出口通过循环灰管(9)与返料器(10)连接;所述返料器(10)的出口连接返料腿(13)的进口,所述返料腿(13)的出料口连接炉膛(3)的进料口;所述返料风室(11)布置在返料器(10)底部;所述循环灰管(9)为弯管;

所述循环灰管(9)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助吹管(4)和降效风管(6);所述助吹管(4)出风口的风流方向与循环灰的流动方向一致;所述降效风管(6)出风口的风流方向与循环灰的流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7)的烟气出口连接有中心筒(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吹管(4)和降效风管(6)的进风口均连接有风管(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5)连接返料风母管或外接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吹管(4)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效风管(6)的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料腿(13)上设置有膨胀节(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构,包括风室、布风板、炉膛、分离器、循环灰管、返料器、返料风室和返料腿,其中,风室布置在炉膛的底部;所述布风板布置在风室的上方;所述炉膛的烟气出口连接分离器的进口;所述分离器设置有烟气出口和循环灰出口;所述分离器的循环灰出口通过循环灰管与返料器连接;所述返料器的出口连接返料腿的进口,所述返料腿的出料口连接炉膛的进料口;所述返料风室布置在返料器靠近出口处;所述循环灰管的进料口处设置有助吹管和降效风管;所述助吹管出风口的风流方向与循环灰的流动方向一致;所述降效风管出风口的风流方向与循环灰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循环灰的稳定性,进而使得燃料的适应性增强,能够降低在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进行调整时的成本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鑫;刘海峰;李楠;史磊;茹宇;袁野;王海涛;高洪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7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