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餐燃气炒灶长明火横向结构的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6851发布日期:2021-03-02 19:4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餐燃气炒灶长明火横向结构的炉头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燃烧厨具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餐燃气炒灶长明火横向结构的炉头。


背景技术:

[0002]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
[0003]
现有的中餐燃气炒灶炉头,长明火装置采取竖向固定,厨师炒菜工作时,会有大量的汤汁和污水及菜配料掉落,堆积在点火针检火针及主火出火口,容易出现点不着长明火,检不到火的现象,导致熄保控制器和热电偶电磁阀无法工作,还有爆燃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餐燃气炒灶长明火横向结构的炉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中餐燃气炒灶炉头,长明火装置采取竖向固定,厨师炒菜工作时,会有大量的汤汁和污水及菜配料掉落,堆积在点火针检火针及主火出火口,容易出现点不着长明火,检不到火的现象,导致熄保控制器和热电偶电磁阀无法工作,还有爆燃隐患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炉头壳、主火出火口、排水口、排水管、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点火检火针固定螺套、点火检火针、进气进风仆型管、长明火进气口、长明火进风管、长明火进风口、炉头底管和常明火出火口,所述炉头壳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主火出火口,炉头壳内侧的中部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炉头壳的一侧连接有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的一端通过点火检火针固定螺套连接有点火检火针,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的一侧连接有进气进风仆型管,进气进风仆型管的一侧设置有长明火进气口,进气进风仆型管的一端连接有长明火进风管,长明火进风管的底端设置有长明火进风口,炉头壳的底端连接有炉头底管,长明火进风口与炉头底管连接,炉头壳对应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位置处开设有常明火出火口。
[0006]
优选的,所述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对应进气进风仆型管位置处开设有圆孔。
[0007]
优选的,所述进气进风仆型管与长明火进风管通过固定螺套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长明火进风管为软管。
[0009]
优选的,所述炉头壳对应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位置处开设有圆孔。
[0010]
优选的,所述常明火出火口为横向设置。
[0011]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长明火进气口连接燃气罐,打开燃气罐开关,点火检火针点燃长明火,燃气在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内燃烧,检火针感应温度后开始工作,火焰在炉头壳底部-毫米处的常明火出火口横向喷出点燃主火出火口,火焰横向喷出不易堵住防爆燃,使用者可以根据燃气大小调节长明火进风管中风的大小,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掉落的汤汁和污水及菜配料不会堵塞常明火出火口造成爆燃隐患,且炉头壳的污垢会经排水口和
排水管排出,有效避免了炉头底部污垢堆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解决爆燃隐患,有效避免了炉头底部污垢堆积,提高点火和检火的稳定性,符合国标长明火熄保要求。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常明火出火口开设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标号:1、炉头壳;2、主火出火口;3、排水口;4、排水管;5、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6、点火检火针固定螺套;7、点火检火针;8、进气进风仆型管;9、长明火进气口;10、长明火进风管;11、长明火进风口;12、炉头底管;13、常明火出火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
实施例一,由图1-5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餐燃气炒灶长明火横向结构的炉头,包括炉头壳1、主火出火口2、排水口3、排水管4、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点火检火针固定螺套6、点火检火针7、进气进风仆型管8、长明火进气口9、长明火进风管10、长明火进风口11、炉头底管12和常明火出火口13,炉头壳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主火出火口2,炉头壳1内侧的中部开设有排水口3,排水口3的底端连接有排水管4,炉头壳1的一侧连接有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的一端通过点火检火针固定螺套6连接有点火检火针7,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的一侧连接有进气进风仆型管8,进气进风仆型管8的一侧设置有长明火进气口9,进气进风仆型管8的一端连接有长明火进风管10,长明火进风管10的底端设置有长明火进风口11,炉头壳1的底端连接有炉头底管12,长明火进风口11与炉头底管12连接,炉头壳1对应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位置处开设有常明火出火口13。
[0021]
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对应进气进风仆型管8位置处开设有圆孔,便于进行配合使用。
[0022]
进气进风仆型管8与长明火进风管10通过固定螺套连接,便于安装。
[0023]
长明火进风管10为软管,便于使用。
[0024]
炉头壳1对应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位置处开设有圆孔,便于配合使用。
[0025]
常明火出火口13为横向设置,使得主火出火口2不会被污物堵塞。
[0026]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长明火进气口9连接燃气罐,打开燃气罐开关,点火检火针7点燃长明火,燃气在长明火燃气预混腔管5内燃烧,检火针感应温度后开始工作,火焰在炉头壳1底部3-20毫米处的常明火出火口13横向喷出点燃主火出火口2,火焰横向喷出不易堵住防爆燃,使用者可以根据燃气大小调节长明火进风管10中风的大小,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掉落的汤汁和污水及菜配料不会堵塞常明火出火口13造成爆燃隐患,且炉头壳1的污垢会经排水口3和排水管4排出,有效避免了炉头底部污垢堆积。
[0027]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解决爆燃隐患,有效避免了炉头底部污垢堆积,提高点火和检火的稳定性,符合国标长明火熄保要求。
[002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