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72380发布日期:2023-01-17 20:3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圆筒式rto设备,具体为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


背景技术:

2.蓄热式氧化炉(rto)技术是一种有蓄热式换热器与常规加热炉的结合体燃烧处理有机废气的设备,由于其操作简单和维护简单,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效率高至95%以上,与传统的催化燃烧(co)、直燃式炉(to)相比,具有热回收效率高(≥95%)、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当有机物浓度达到一定以上时,加热室不需进行辅助加热,净化后的废气也可用作其它方面热源,大大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3.目前rto的主要结构为两种,一为卧式多床结构,通过多个阀门切换进出气口,该结构优点为阀门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方便且阀门数量较多,部分出现故障也不影响整体运行,缺点在于设备平面占地面积大,燃烧室体积较大,耗能较高,且普通的蝶阀密闭性不好,在高温条件下频繁切换极易损坏;另一种为旋转式圆筒结构,其主要通过一个旋转阀门进行废气进出的分配,该结构优点在于设备平面占地面积小,燃烧室体积较小耗能较低,缺点在于对阀门密封要求很高,多数采用进口阀门,成本较高,且单个阀门连续旋转磨损,会导致密闭性逐渐降低,阀门体积大,重量重,维修复杂、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燃烧室体积较大,耗能较高,且普通的蝶阀密闭性不好,在高温条件下频繁切换极易损坏和多数采用进口阀门,成本较高,且单个阀门连续旋转磨损,会导致密闭性逐渐降低,阀门体积大,重量重,维修复杂、时间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包括筒体、蓄热体和进风口,所述筒体内部包括内筒区、环形吹扫区和外筒区,所述筒体中设置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的内部设置有岩棉阻火板,所述岩棉阻火板将内筒区、环形吹扫区和外筒区分成多个扇形区,每个所述扇形区独立配置进气提升阀、排气提升阀和吹扫提升阀,所述筒体中靠近顶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提升阀本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吹扫口。
6.优选的,所述内筒区为进气区域,所述外筒区为排气区域。
7.优选的,所述筒体上前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筒体的背部设置有出风口。
8.优选的,所述提升阀本体的内部包括阀板、伸缩驱动件和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阀板。
9.优选的,所述内筒区内部的进气提升阀门均相连通,所述环形吹扫区内部的排气提升阀均相连通,所述外筒区内部的吹扫提升阀均相连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
设备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1.(1)装置内部设置有岩棉阻火板,岩棉阻火板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可根据需要制成三床、五床或七床等区域,且装置采用圆筒形,占地面积小,在满足净化效率的情况下,蓄热室体积更加合理且节省能耗。
12.(2)进出风口阀门采用提升阀,提升阀门密封性较传统的蝶阀形式密封性更好且不易损坏,抗冲击,耐高温,泄漏率极低,同时多阀门结构体积小,模块化组合易拆卸和更换,重量轻,价格便宜,维修方便,阀门数量较多,部分出现故障也不影响整体运行。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升阀本体立面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筒体;2、蓄热体;3、进风口;4、提升阀本体;401、阀板;402、伸缩驱动件;403、阀体;5、出风口;6、吹扫口;7、岩棉阻火板;8、内筒区;9、环形吹扫区;10、外筒区。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包括筒体1、蓄热体2和进风口3,筒体1内部包括内筒区8、环形吹扫区9和外筒区10,筒体1中设置有蓄热体2,蓄热体2的内部设置有岩棉阻火板7,岩棉阻火板7将内筒区8、环形吹扫区9和外筒区10分成多个扇形区,每个扇形区独立配置进气提升阀、排气提升阀和吹扫提升阀,筒体1中靠近顶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提升阀本体4,筒体1内部设置有吹扫口6;
19.岩棉阻火板7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可根据需要制成三床、五床或七床等区域,且装置采用圆筒形,占地面积小,在满足净化效率的情况下,蓄热室体积更加合理且节省能耗;
20.内筒区8为进气区域,外筒区10为排气区域,筒体1上前部设置有进风口3,筒体1的背部设置有出风口5,提升阀本体4的内部包括阀板401、伸缩驱动件402和阀体403,阀体403的底部设置有伸缩驱动件402,伸缩驱动件402的输出端连接有阀板401,内筒区8内部的进气提升阀门均相连通,环形吹扫区9内部的排气提升阀均相连通,外筒区10内部的吹扫提升阀均相连通;
21.进、出风口阀门采用提升阀,提升阀门密封性较传统的蝶阀形式密封性更好且不易损坏,抗冲击,耐高温,泄漏率极低;
22.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将装置安装完毕,连接各个管道进行工作,通过设置有蓄热体2进行蓄热,进、出风口阀门采用提升阀,提升阀门密封性较传统的蝶阀形式密封性更好且不易损坏,抗冲击,耐高温,泄漏率极低,同时多阀门结构体积小,模块化组合易拆卸和更换,重量轻,价格便宜,维修方便,阀门数量较多,部分出现故障也不影响整体运行,装置内部设置有岩棉阻火板7,岩棉阻火板7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可根据需要制成三床、五
床或七床等区域,且装置采用圆筒形,占地面积小,在满足净化效率的情况下,蓄热室体积更加合理且节省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蓄热体(2)和进风口(3),所述筒体(1)内部包括内筒区(8)、环形吹扫区(9)和外筒区(10),所述筒体(1)中设置有蓄热体(2),所述蓄热体(2)的内部设置有岩棉阻火板(7),所述岩棉阻火板(7)将内筒区(8)、环形吹扫区(9)和外筒区(10)分成多个扇形区,每个所述扇形区独立配置进气提升阀、排气提升阀和吹扫提升阀,所述筒体(1)中靠近顶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提升阀本体(4),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有吹扫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区(8)为进气区域,所述外筒区(10)为排气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前部设置有进风口(3),所述筒体(1)的背部设置有出风口(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阀本体(4)的内部包括阀板(401)、伸缩驱动件(402)和阀体(403),所述阀体(403)的底部设置有伸缩驱动件(402),所述伸缩驱动件(402)的输出端连接有阀板(4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区(8)内部的进气提升阀门均相连通,所述环形吹扫区(9)内部的排气提升阀均相连通,所述外筒区(10)内部的吹扫提升阀均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提升阀门切换结构圆筒式RTO设备,包括筒体、蓄热体和进风口,筒体内部包括内筒区、环形吹扫区和外筒区,筒体中设置有蓄热体,蓄热体的内部设置有岩棉阻火板,岩棉阻火板将内筒区、环形吹扫区和外筒区分成多个扇形区,每个扇形区独立配置进气提升阀、排气提升阀和吹扫提升阀,筒体中靠近顶的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提升阀本体,筒体内部设置有吹扫口。本实用新型岩棉阻火板分割成多个扇形区域,可根据需要制成三床、五床或七床灯区域,且装置采用圆筒形,占地面积小,在满足净化效率的情况下,蓄热室体积更加合理且节省能耗。耗。耗。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福 邓荣春 韩选伟 赵斌 李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邓荣春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3/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