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上进风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7004发布日期:2022-12-31 11:1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烧上进风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燃烧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国专利202120118042.0,一种上进风防干烧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炉头的顶部装配有分火器座,炉头的中心处通过固定组件装配有温度传感器。通过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分别对中心圆环燃气槽和外环燃气槽进行供气,通过在轴向燃气通道的侧壁开设空气通道,使燃气在燃烧的过程中空气可以从空气通道处吸入,使燃气的燃烧更加充分,提高能效,同时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可以对温度进行检测。存在问题是:内环出气座、前外环出气座和后外环出气座喷出燃气受外界空气流动的影响,燃气发生漂移动,部分不能进入中心引射管、前外环引射管和后外环引射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干烧上进风燃烧器,它具有防止燃气漂移,燃气全部进入引射管,火焰稳定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干烧上进风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底座、炉头、分流座、中心环形火盖、外环火盖和伸缩式温度探头,
5.底座包括座板、轴向通孔、中心进出气座和外环进气管路,中心进出气座上部设有中心喷嘴座、下部设有中心进气接头,外环进气管路包括左喷嘴座、右喷嘴座和外环进气接头;左喷嘴座出气方向朝前,右喷嘴座出气方向朝后;
6.炉头包括下开口的炉头座、设在炉头座内的中心引射管、中心管、中心环形出气腔、与中心管连通的空气通道、左外引射管、左轴向燃气孔、右外引射管和右轴向燃气孔,炉头座下端设在进风槽;
7.分流座包括圆形座盘、中心环形火盖座、带外环燃气槽的圆环座、径向二次空气通道和轴向燃气通道,径向二次空气通道和轴向燃气通道相间设置;
8.炉头与底座扣合,中心喷嘴座、左喷嘴座和右喷嘴座支撑炉头座的顶板且分别与中心引射管、左外引射管和右外引射管相对;炉头支撑分流座,左轴向燃气孔和右轴向燃气孔与轴向燃气通道连通,中心环形火盖座与中心环形出气腔对接,中心环形火盖和外环火盖分别与中心环形火盖座和外环燃气槽扣合;伸缩式温度探头的杆部与轴向通孔固定、伸缩头部从中心环形火盖上的轴线上的孔伸出。
9.优选的:所述炉头的炉头座上设有轴向空气孔,轴向空气孔与所述左轴向燃气孔和右轴向燃气孔相间设置;
10.轴向空气孔与所述左喷嘴座和右喷嘴座相对。
11.优选的:所述分流座上还设有与所述径向二次空气通道连通的导气槽,导气槽与所述轴向空气孔相对。
12.优选的:所述径向二次空气通道设在圆环座的下端且延伸到圆形座盘上。
13.优选的:所述炉头包括炉头主体和内嵌件,
14.炉头主体包括所述炉头座、贯通孔、与贯通孔连通的上半中心引射管、上半左外引射管、左轴向燃气孔、上半右外引射管和右轴向燃气孔,
15.内嵌件包括所述中心管、与中心管下端连通的导风槽、下半中心引射管、下半左外引射管和下半右外引射管,
16.内嵌件与炉头座的顶板扣合,中心管穿过贯通孔且与贯通孔构成所述中心环形出气腔,上半中心引射管和下半中心引射管构成中心引射管,上左外引射管和下半左外引射管构成左外引射管,上半右外引射管和下半右外引射管构成右外引射管。
1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座板前部设有前头部、后部设有后头部,所述中心喷嘴座和右喷嘴座与前头部相交;所述左喷嘴座与后头部相交,后头部上还设有点火针和感应针安装孔;轴向通孔上设有接口;
18.所述炉头的炉头座的顶板的后部设有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
19.还包括接液盘,接液盘包括中心插接孔、前插接孔和后插接孔;
20.座板支撑接液盘,前头部和后头部分别插入前插接孔和后插接孔内,接口插入中心插接孔内。
21.优选的:还包括探头固定装置,探头固定装置包括二个半固定座,半固定座包括带固定槽的半圆形部、斜撑部、座板部和设在座板部两端的子架板及母架板,固定槽内设有圆弧形卡槽;座板部上设有固定槽
22.子架板的下端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沉孔和螺孔;母架板的下端设有接头;
23.所述伸缩式温度探头的杆部上设有环形卡舌;
24.二个半固定座扣合,杆部位于圆定槽内,环形卡舌与圆弧形卡槽嵌合,接头插入沉孔内,螺丝穿过接头与螺孔螺合;
25.半圆弧形部与所述底座的轴向通孔嵌合,螺丝穿过固定槽与底座上的固定柱座螺合。
26.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套,固定套包括设在上端的法兰、设在下端扣边和轴向避空槽,
27.固定套插入所述轴向通孔内,法兰与底座的上表面扣合,扣边与底座的下表面扣合,所述半圆形部插入固定套内。
28.优选的:所述伸缩式温度探头的杆部从二个半固定座下部伸出;
29.或杆部下部折弯成一横向部,横向部从子架板和母架板之间水平伸出。
30.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干烧上进风燃烧器,中心喷嘴座、左喷嘴座和右喷嘴座及中心引射管、左外引射管和右外引射管位于位于炉头座内,防止了燃气漂移,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32.图2是图1的a—a视图。
33.图3是图1的b—b视图。
34.图4是图1的c—c视图。
3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3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3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三。
3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四。
39.图9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座3的立体图。
4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4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实施例1
44.如图1所示,一种防干烧上进风燃烧器,包括底座1、炉头2、分流座3、中心环形火盖4、外环火盖5和伸缩式温度探头6,
45.底座1包括座板11、轴向通孔12、中心进出气座13和外环进气管路14,中心进出气座13上部设有中心喷嘴座131、下部设有中心进气接头132,外环进气管路14包括左喷嘴座141、右喷嘴座142、外环进气接头143和外环进气道,外环进气道包括前后方向的纵道部和左右方向的横道部,纵道部前端与外环进气接头和右喷嘴座连通,横道部的悬空端与左喷嘴座连通;左喷嘴座141设在第二象限内且出气方向朝前,右喷嘴座142设在第四象限内且出气方向朝后;
46.炉头2包括下开口的炉头座21、设在炉头座21内的中心引射管 22、中心管23、中心环形出气腔24、与中心管23连通的空气通道231 或下开口及端开口空气槽、设在炉头座内的左外引射管25、左轴向燃气孔251、设在炉头座内的右外引射管26和右轴向燃气孔261,炉头座21下端设在进风槽(图中未标识),左外引射管25的进气端朝后,右外引射管26的进气端朝前;空气经进风槽进入炉头座21内;左轴向燃气孔251与左外引射管25连通、右轴向燃气孔261与右外引射管 26连通;
47.分流座3包括圆形座盘31、中心环形火盖座32、带外环燃气槽331 的圆环座33、径向二次空气通道34和轴向燃气通道35,径向二次空气通道34和轴向燃气通道35相间设置,径向二次空气通道34设在圆环座33的下部;二次空气经径向二次空气通道34进入圆环座33内、二次空气环绕中心环形火盖座32;
48.炉头2与底座1扣合,中心喷嘴座131、左喷嘴座141和右喷嘴座 142支撑炉头座21的顶板且分别与中心引射管22、左外引射管25和右外引射管26相对;炉头2支撑分流座3,左轴向燃气孔251和右轴向燃气孔261与轴向燃气通道35连通,中心环形火盖座32与中心环形出气腔24对接,中心环形火盖4和外环火盖5分别与中心环形火盖座32和外环燃气槽331扣合;伸缩式温度探头6的杆部61与轴向通孔12固定、伸缩头部62从中心环形火盖4上的轴线上的孔41伸出;
49.采用这样的结构,室内空气经进风槽进入炉头座21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室内空气流动,影响喷嘴喷出的燃气进入引射管的缺陷;
50.室内空气进入炉头座21内、经空气通道231或下开口及端开口空气槽、中心环形出气腔24的轴线上的孔,从中心环形火盖4上的轴线上的孔41的上端流出,用于伸缩伸缩头部62散热,降低温升。
5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头2的炉头座21上设有轴向空气孔27,轴向空气孔27与所述左轴向燃气孔251和右轴向燃气孔 261相间设置;
52.轴向空气孔27与所述左喷嘴座141和右喷嘴座142相对;
53.所述分流座3上还设有与所述径向二次空气通道34连通的导气槽36,导气槽36与所述轴向空气孔27相对。进入径向二次空气通道内的空气经导气槽36、轴向空气孔27进入炉头座21内。
54.如图9所示,所述径向二次空气通道34设在圆环座33的下端且延伸到圆形座盘31上。
55.作为本实用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1的座板11前部设有前头部111、后部设有后头部112,所述中心喷嘴座131和右喷嘴座142与前头部111相交;所述左喷嘴座141与后头部112相交,后头部112 上还设有点火针和感应针安装孔;轴向通孔12上设有接口121;
56.所述炉头2的炉头座21的顶板的后部设有点火针孔和感应针孔;
57.还包括接液盘7,接液盘7包括中心插接孔71、前插接孔72和后插接孔73;
58.座板11支撑接液盘7,前头部111和后头部112分别插入前插接孔72和后插接孔73内,接口121插入中心插接孔71内。
59.实施例2
60.所述炉头2包括炉头主体2a和内嵌件2b,
61.炉头主体2a包括所述炉头座21、贯通孔2a1、与贯通孔2a1连通的上半中心引射管221、上半左外引射管25a、左轴向燃气孔251、上半右外引射管26a和右轴向燃气孔261,上半左外引射管25a与左轴向燃气孔251连通、上半右外引射管26a和右轴向燃气孔261连通;
62.内嵌件2b包括所述中心管23、与中心管23下端连通的导风槽、下半中心引射管222、下半左外引射管25a和下半右外引射管26b,
63.内嵌件2b与炉头座21的顶板扣合,中心管23穿过贯通孔2a1且与贯通孔2a1构成所述中心环形出气腔24,上半中心引射管221和下半中心引射管222构成中心引射管22,上左外引射管25和下半左外引射管25a构成左外引射管25,上半右外引射管26a和下半右外引射管 26构成右外引射管26;导风槽与炉头座21的顶板构成所述空气通道 231或下开口及端开口空气槽。
64.实施例3
65.还包括探头固定装置8,探头固定装置8包括二个半固定座8a,半固定座8a包括带固定槽811的半圆形部81、斜撑部82、座板部83 和设在座板部两端一侧的子架板84及母架板85,固定槽811内设有圆弧形卡槽;座板部83另一侧设有固定槽
66.子架板84的下端设有连接座841、连接座841上设有沉孔842和螺孔;母架板85的下端设有接头851;
67.所述伸缩式温度探头6的杆部61上设有环形卡舌611;
68.二个半固定座8a扣合,杆部61位于圆定槽811内,环形卡舌611 与圆弧形卡槽嵌合,接头851插入沉孔842内,螺丝穿过接头851与螺孔螺合;
69.半圆弧形部81与所述底座1的轴向通孔12嵌合,螺丝穿过固定槽831与底座1上的固定柱座1a螺合。
70.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套9,固定套9包括设在上端的法兰91、设在下端扣边92和轴向避空槽,轴向避空槽贯通固定套9
71.固定套9插入所述轴向通孔12内,法兰91与底座1的座板11上表面扣合,扣边92与底座1的座板11下表面扣合,所述半圆形部81 插入固定套9内;
72.或固定套9插入接口121及轴向通孔12内,法兰91与接液盘7 贴合,扣边92与底座1的座板11下表面扣合;
73.所述伸缩式温度探头6的杆部61从二个半固定座8a的座板部83 之间向下伸出;
74.或杆部61下部折弯成一横向部612,横向部612从子架板84和母架板85之间水平伸出。
7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