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5397发布日期:2023-07-05 18:1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清洁能源发电技术逐渐成熟,国家电力供给也逐渐向清洁型转变,这对大型煤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粉锅炉的低负荷稳燃能力是煤电机组深负荷调峰能力的保障。在实际运行时,由于磨煤机通风等限制使低负荷工况下风粉比过高、煤粉浓度过低,影响煤粉锅炉低负荷稳燃效果,致使煤电机组不易达到深负荷调峰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煤粉锅炉在实际运行时,由于磨煤机通风等限制使低负荷工况下风粉比过高、煤粉浓度过低,影响煤粉锅炉低负荷稳燃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它包括稳燃装置;

3、所述稳燃装置呈管道状,稳燃装置的一端设有入口,稳燃装置内部由一端至另一端顺次设有多个首尾顺次间隔设置的迎风分离挡板、多个首尾顺次间隔设置的背风分离挡板和浓淡隔板;首端的迎风分离挡板的一端与稳燃装置的内部顶壁连接,多个迎风分离挡板由一端至另一端斜向向下顺次设置,首端的背风分离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末端的迎风分离挡板的后方,多个背风分离挡板由一端至另一端斜向向上顺次设置,浓淡隔板设置在末端的背风分离挡板的后方,浓淡隔板设置水平设置在稳燃装置出口端的中部,浓淡隔板将稳燃装置的出口端由下至上分为浓相通道和淡相通道,所述稳燃装置的顶部设有余气通道,所述余气通道上设有余气控制门。

4、进一步地,首端的迎风分离挡板与稳燃装置的内部顶壁的夹角为∠1,25°≤∠1≤40°。

5、再进一步地,末端的迎风分离挡板与首端的背风分离挡板的夹角为∠2,100°≤∠2≤135°。

6、进一步地,所述迎风分离挡板的宽度为a,相邻两个迎风分离挡板的间距为b,1/4a≤b≤1/2a。

7、再进一步地,所述背风分离挡板的宽度为c,相邻两个背风分离挡板的间距为d,1/4c≤d≤1/2c。

8、进一步地,稳燃装置的内部高度为f,首端的背风分离挡板与稳燃装置的内部下壁的间距为e,1/4f≤e<2/5f。

9、再进一步地,浓相通道和淡相通道的流通面积相等。

10、进一步地,浓淡隔板的长度为g,g≥1/3f。

11、再进一步地,余气通道的流通面积为淡相通道流通面积的1/2至1/3。

12、进一步地,稳燃装置顶部安装有余气控制门电机,所述余气控制门电机用于控制余气控制门开关。

13、有益效果:

14、(1)本方案解决了燃煤电站锅炉低负荷工况下风粉比过高、煤粉浓度过低的问题,分离了一次风中过量的空气,提高了入炉一次风煤粉浓度,进而提高了煤粉锅炉低负荷稳燃的能力,使煤电机组达到了深负荷调峰的要求,甚至创造了锅炉更低的稳燃水平。同时,该装置尤其适用于浓淡燃烧的煤粉锅炉机组,具有工程改造量小、便于安装等优点。

15、(2)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一次煤粉气流的空气和煤粉进行分离,控制进入锅炉的煤粉浓度,进而提高锅炉的稳燃能力;尤其是锅炉在低负荷条件下运行,风粉比很高时,能够显著降低燃烧装置的风粉比,提高燃烧稳定性。

16、(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余气控制门开度调节分离多余空气的量,锅炉高负荷运行时可关闭余气控制门,低负荷时根据需要调整余气控制门开度以达到稳定燃烧的目的。

17、(4)本实用新型分离出的多余空气可以作为燃烧器周界风或燃烧器二次风送入炉内辅助燃烧,达到“空气分级”的效果,控制nox的生成。

18、(5)本实用新型的余气控制门采用电动控制方式,方便运行过程中的开关和调节。

19、(6)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管道的连接既可以采用焊接,也可采用法兰连接,安装方式灵活。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稳燃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首端的迎风分离挡板(2)与稳燃装置的内部顶壁的夹角为∠1,25°≤∠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的迎风分离挡板(2)与首端的背风分离挡板(3)的夹角为∠2,100°≤∠2≤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分离挡板(2)的宽度为a,相邻两个迎风分离挡板(2)的间距为b,1/4a≤b≤1/2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风分离挡板(3)的宽度为c,相邻两个背风分离挡板(3)的间距为d,1/4c≤d≤1/2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稳燃装置的内部高度为f,首端的背风分离挡板(3)与稳燃装置的内部下壁的间距为e,1/4f≤e<2/5f。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浓相通道(5)和淡相通道(6)的流通面积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浓淡隔板(4)的长度为g,g≥1/3f。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余气通道(7)的流通面积为淡相通道(6)流通面积的1/2至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其特征在于:稳燃装置顶部安装有余气控制门电机(9),所述余气控制门电机(9)用于控制余气控制门(8)开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浓淡燃烧的低负荷稳燃装置,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煤粉锅炉在实际运行时,由于磨煤机通风等限制使低负荷工况下风粉比过高、煤粉浓度过低,影响煤粉锅炉低负荷稳燃效果的问题,稳燃装置内部顺次设有多个首尾顺次间隔设置的迎风分离挡板、多个首尾顺次间隔设置的背风分离挡板和浓淡隔板;首端的迎风分离挡板的一端与稳燃装置的内部顶壁连接,浓淡隔板设置水平设置在稳燃装置出口端的中部,浓淡隔板将稳燃装置的出口端由下至上分为浓相通道和淡相通道,稳燃装置的余气通道上设有余气控制门;本方案提高了煤粉锅炉低负荷稳燃的能力,使煤电机组达到了深负荷调峰的要求,创造了锅炉更低的稳燃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贾庚,马永成,翟胜兵,郗来鹏,王广猛,石安泰,孙长鑫,武晓波,张铃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能源新疆煤电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