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9300发布日期:2023-06-28 09:3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垃圾焚烧处理作为垃圾减量化的主要手段十分普遍、大中型城市均建设有相应体量的垃圾焚烧电厂,垃圾焚烧电厂主厂房焚烧间和尾气处理间设置有垃圾焚烧炉、旋转雾化器等大型发热设备,发热量巨大,为使焚烧间发热量能迅速排出到室外,使焚烧间温度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焚烧间顶部设置有自然通风器或屋顶风机,焚烧间底层和运转层处设置进风百叶窗,自然通风器和屋顶通风器可通过台数控制来调节焚烧间的排风量,进风百叶窗一般采用固定式。

2、根据建筑热工分区的划分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这种设计可有效排出焚烧间余热,但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下列问题:

3、1、焚烧间顶部空气温度过高,需要开启自然或机械通风措施排热,但是焚烧间底层和运转层却需要供暖,排热补风造成供暖负荷增大。

4、2、冬季室外温度过低时,由于屋顶排热,室外冷风直接通过百叶窗侵入室内,造成管道仪表冻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焚烧炉停炉,造成经济损失。

5、因此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垃圾焚烧间存在供热、排热相矛盾的问题,需要一种合理的供热、排热方式解决这种矛盾,在排热的同时也保证底部管道阀门不会有结冰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要解决现有技术垃圾焚烧电厂顶部过热需要排热,焚烧间底层和运转层却因冷风侵入造成仪表冻结、供暖负荷增加的问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焚烧间底层和运转层处分别设有设置下部进风百叶窗和上部进风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焚烧间的锅筒和旋转雾化器区域上方的集风系统,与集风系统连通的主风管,所述主风管内、与所述集风系统连通两侧均设有切换阀;所述主风管两侧开口分别与下部进风百叶窗之间通过气幕系统连通,与上部进风百叶窗之间通过送风系统连通,气幕系统包括送风立管,以及依照送风方向、顺次设置于送风立管出口端部的多页对开流量调节阀、静压箱、条缝送风口,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与上部进风百叶窗连通的送风管道。

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集风系统包括送风管,以及内置在送风管内的过滤器和气幕风机,气幕风机位于送风管内靠近切换阀的端部。

5、此外,所述切换阀为电动密闭蝶阀或其他具有关断密闭功能的电动风管阀门。

6、更加优选地,所述送风管上均布有集风口。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能将焚烧间、尾气间顶部热空气直接收集利用,在进风百叶处形成气幕,可有效防止冷风直接侵入室内,降低供暖负荷,有效防止焚烧间内管道、仪表冻结。同时热风与少部分渗透风冷风进行混合,也可降低室外冷风直接侵入造成的不舒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焚烧间底层和运转层处分别设有设置下部进风百叶窗(3)和上部进风百叶窗(4),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焚烧间的锅筒(1)和旋转雾化器区域上方的集风系统(2),与集风系统(2)连通的主风管(7),所述主风管(7)内、与所述集风系统(2)连通两侧均设有切换阀(71);所述主风管(7)两侧开口分别与下部进风百叶窗(3)之间通过气幕系统(5)连通,与上部进风百叶窗(4)之间通过送风系统(6)连通;气幕系统(5)包括送风立管(51),以及依照送风方向、顺次设置于送风立管(51)出口端部的多页对开流量调节阀(52)、静压箱(53)、条缝送风口(54),所述送风系统(6)包括与上部进风百叶窗(4)连通的送风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系统(2)包括送风管(21),以及内置在送风管(21)内的过滤器(22)和气幕风机(23),气幕风机(23)位于送风管(21)内靠近切换阀(71)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71)为电动密闭蝶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21)上均布有集风口。


技术总结
一种垃圾焚烧间防冷风侵入气幕系统,包括位于焚烧间的锅筒和旋转雾化器区域上方的集风系统,与集风系统连通的主风管,主风管内、与所述集风系统连通的部位设有切换阀;主风管与下部进风百叶窗之间通过气幕系统连通,与上部进风百叶窗之间通过送风系统连通,气幕系统包括送风立管,以及依照送风方向、顺次设置于送风立管出口端部的多页对开流量调节阀、静压箱、条缝送风口,送风系统包括与上部进风百叶窗连通的送风管道。本技术能将焚烧间、尾气间顶部热空气直接收集利用,在进风百叶处形成气幕,可有效防止冷风直接侵入室内,降低供暖负荷,有效防止焚烧间内管道、仪表冻结。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峰,车卫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