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头结构及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87905发布日期:2024-01-16 11:2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头结构及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头结构及燃烧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炉头的引射部分一般设置有转折部,该转折部的前壁形成直角,在气道中形成直角容易导致气道内气流相撞,降低了气压和导致通气不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炉头结构及燃烧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炉头气道在转折处气道不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炉头结构,包括铸造成型的若干独立设置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气道,所述气道形成l型或者大致l型,所述气道的转折处前壁形成顺畅的内拱弧形。

3、通过形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引射管,且气道转折处的前壁形成内拱弧形使得气流可以顺着内拱弧形倾斜向上,形成导流的同时能够减少气压的减少,结构合理。

4、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折处后壁上设置有抽芯口,所述抽芯口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抽芯口密封连接,通过在转折处后壁形成抽芯口便于生产加工,加工时可以在抽芯口处出模,生产简单,加工容易,提高生产速度。

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射管设置有出气部和引射部,所述抽芯口位于转折处外壁上。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抽芯口部分位于出气部上,部分位于引射部上。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其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一起,所述第一引射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引射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孔径不同。

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抽芯口,所述第一抽芯口设置有第一后盖,所述第一后盖与第一抽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抽芯口,所述第二抽芯口设置有第二后盖,所述第二后盖与第二抽芯口密封连接。

10、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其还可设置有独立的第三引射管,所述第三引射管与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一起。

11、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射管形成中心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出气口旁边设置有点火针安装孔和熄火保护装置安装孔。

12、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的炉头结构,出气口上设置有接气盘,所述接气盘上设置有火盖,所述接气盘内形成混气腔,所述接气盘可与水盘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形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引射管,且气道转折处的前壁形成内拱弧形使得气流可以顺着内拱弧形倾斜向上,形成导流的同时能够减少气压的减少,结构合理。



技术特征:

1.一种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成型的若干独立设置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气道,所述气道形成l型或者大致l型,所述气道的转折处前壁形成顺畅的内拱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折处后壁上设置有抽芯口,所述抽芯口上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抽芯口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管设置有出气部和引射部,所述抽芯口位于转折处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口部分位于出气部上,部分位于引射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可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一起,所述第一引射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引射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孔径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后端设置有第一抽芯口,所述第一抽芯口设置有第一后盖,所述第一后盖与第一抽芯口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后端设置有第二抽芯口,所述第二抽芯口设置有第二后盖,所述第二后盖与第二抽芯口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可设置有独立的第三引射管,所述第三引射管与第一引射管、第二引射管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形成中心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的出气口旁边设置有点火针安装孔和熄火保护装置安装孔。

10.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炉头结构,出气口上设置有接气盘,所述接气盘上设置有火盖,所述接气盘内形成混气腔,所述接气盘可与水盘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本技术提出一种炉头结构及燃烧器,包括若干独立设置的引射管,所述引射管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气道,所述气道形成L型或者大致L型,所述气道的转折处前壁形成顺畅的内拱弧形,通过形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引射管,且气道转折处的前壁形成内拱弧形使得气流可以顺着内拱弧形倾斜向上,形成导流的同时能够减少气压的减少,结构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关杰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关杰鹏
技术研发日:20230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