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50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般热交换设备,特别是热交换介质不直接接触的热交换设备。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中,常采用换热器。换热器是在罐状壳体内设置成组换热盘管,以蒸汽或高温水为介质,在换热盘管内流过,将热量从换热盘管的管壁传输给壳体内的介质,实现换热。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可以增加盘管数量,增加盘管长度,但是这样会增加壳体体积,换热效率的增加是有限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换热盘管内设置导流帽,造成热介质的湍流,以加速换热过程,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由罐状壳体、封头、换热盘管、管板组成,其特征是在换热盘管内,沿盘管轴线设置一支撑钢丝,在支撑钢丝上串接有导流帽。
导流帽为圆锥形,锥底直径为换热盘管内径的0.8倍,锥体高度为换热盘管内径的0.4倍,导流帽间距为换热盘管内径尺寸的4~8倍。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在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的壳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折流板,在换热盘管外壁上缠绕有螺线金属丝。
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可以是壳管式换热器,立式容积式换热器,卧式容积式换热器,单孔换热盘管换热器,双孔换热盘管换热器。
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具有以下优点导流帽可以增大热介质在换热盘管内流动时的扰动,提高热介质的局部流速,产生急剧的湍流,强化了换热,可提高传热效率50~200%。换热盘管外壁上的螺线金属丝,不仅可扰动流经外壁的介质,还有利于外壁表面的清污。在同样换热面积条件下,加大了总换热量,可以减少壳体体积,节约钢材,减少换热器占用空间,具有经济效益。导流帽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便于维护。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换热盘管内导流帽设置图。
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
图4是换热盘管外壁上缠绕螺线金属丝结构图。
图5是导流帽构造图。
图6是
图1的A-A剖面图。
由图可见,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由壳体1、封头2、换热盘管3、管板4组成,在换热盘管3内,沿轴线设有支撑钢丝5,用十字形钢丝7固定,导流帽6是圆锥形,串接在支撑钢丝5上,间距为换热盘管内径的4~8倍,在换热盘管的外壁上,缠绕螺线钢丝10,在壳体内设有水平导流板8和垂直折流板9。经试验,其传热效率较普通换热器提高200%。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由罐状壳体、封头、换热盘管、管板组成,其特征是,在换热盘管内,沿盘管轴线设置一支撑钢丝,在支撑钢丝上串接有导流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帽为圆锥形,锥底直径为换热盘管内径的0.8倍,锥体高度为换热盘管内径的0.4倍,导流帽间距为换热盘管内径的4~8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换热盘管外壁上,缠绕螺线金属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折流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是,可以是壳管式换热器,或立式容积式换热器,或卧式容积式换热器,或单孔换热盘管换热器,或双孔换热盘管换热器。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湍流导流帽的换热器,由壳体、封头、换热盘管、管板组成,其特征是在换热盘管内,沿盘管轴线设置一支撑钢丝,在支撑钢丝上串接有导流帽。导流帽为圆锥体,间距为换热盘管内径的4~8倍。同时在换热盘管外壁上缠绕有螺线金属丝,在壳体内设有导流板和折流板,可以提高传热效率50~200%。适用于壳管式、容积式各种型式的换热器,用于建筑工程的热水供应系统。
文档编号F28D7/00GK2085946SQ90225290
公开日1991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林沛 申请人:刘林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