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灰口铸铁盒式抗蚀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751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稀土灰口铸铁盒式抗蚀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式换热器的创新。
换热器在化工、冶金、食品、轻工等生产领域应用极广,其结构形式主要有管壳式和板式两大类。随着地热能源开发的不断发展,以焓值较低具有腐蚀性的地热水为换热介质的换热设备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有的是采用钛材制成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由于钛材的价格十分昂贵,很少人敢于问津;有的是采用不锈钢制成板式换热器,由于不锈钢对于地热水中的氯离子抗蚀性与碳钢的抗蚀性能相差无几,而价格又远远高于碳钢,所以推广使用也很困难;还有的是采用涂料工艺进行防蚀处理,但由于其加工工艺过程要求十分严格,造价又高而使用并不十分可靠,也难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稀土灰口铸铁盒式抗蚀换热器,为利用地热水实行换热开辟一条新途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固定压紧板,2为盒式换热单元体,3为垫片,4为连接杆,5为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关键技术在于盒式换热单元体的形状构成。附图2是单片盒式换热单元的形状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A-A剖视图。在图2和图3中,其中6为内盒体腔,它为一个全封闭腔,与进口8和出口10相连通,构成流体由进口8流入,经盒体腔6,然后由出口10流出流程;7为外盒体腔,它为一个半封闭腔体,组装后与另外一片换热单元体的外侧构成全封闭盒体腔,该合体腔与进口9和出口11相连通,构成流体由进口9进,经外盒体腔,然后由出口11流出流程;在内外两个不相沟通的盒体腔内规则设有φ5-φ10mm小园柱体12,该小园柱体一方面对构成盒体腔的壁起着支承加强作用,另一方面可增强流体在盒体腔内的扰动流动,提高换热效果;13是定位连接槽。
本实用新型就是采用上述形状的换热单元体,根据具体的使用场合采用几片乃至几十片按
图1组装而成。
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良好的抗蚀性和换热性,而且还具有易于制造,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并且也可广泛用于其他液体的换热。
权利要求1.由稀土灰口铸铁盒式换热单元体,垫片、固定压紧板、连接杆、锁紧螺母所构成的稀土灰口铸铁盒式抗蚀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盒式换热单元体的形状构成为设有一个全封闭的内盒体腔(6)和一个半封闭外盒体腔(7),内盒体腔与进口(8)和出口(10)相连通,外盒体腔与进口9和出口(11)相连通,在内外两个不相沟通的盒体腔内规则设有小园柱体(12),在其两端设有定位连接槽(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以地热水为换热介质的稀土灰口铸铁盒式抗蚀换热器。该换热器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稀土灰口铸铁盒式换热单元体的形状构成,该单元体设计有内外两个不相沟通的盒体腔,它们与各自的进出口相连通构成流体流程,并在两盒体腔内规则设有Φ5-Φ10mm小圆柱体。本实用新型实行水水换热,具有良好的抗蚀性和换热性,并具有易于制造、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文档编号F28D1/02GK2133815SQ9223374
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3日
发明者齐金生, 王万达, 孟宪级 申请人:天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