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式蒸汽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774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盖式蒸汽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冷却器,特别是一种兼有蒸锅密封盖作用的并能连续工作的蒸汽冷却器。
现有的蒸汽冷却器主要由蒸汽管、冷却管、冷却剂容器组成。蒸汽管一口接蒸锅密封盖出汽口;另一口接冷却管,冷却管在冷却剂容器里,出口在外。工作时,蒸锅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进入冷却管中,和冷却管外的冷却剂进行热量交换,失去热量的蒸汽变成液体,经冷却管出口流出。显然,现有的蒸汽冷却器和蒸锅是相互分离的,需要蒸汽管连接才能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蒸汽冷却器,它和蒸锅组成为统一体,兼有蒸锅密封盖作用和连续工作的性能。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蒸锅园锥形密封盖上方加一个口径相等的球冠形外盖,形成夹层空间,冷却管排列在这空间,一口连接内盖蒸汽出口,另一出口在夹层盖外,外盖底部设一冷却剂入口,盖顶中央内外各设一冷却剂出口,配有密封塞。当蒸汽通过内盖出口进入冷却管中,由上往下流动时,冷却剂由入口进入夹层空间,由下往上流动,带走冷却管中蒸汽的热量,把蒸汽冷却成液体流出盖外。连续工作时,密封塞塞注外层出口,受热的冷却剂由内盖出口流入蒸锅;间歇工作时,密封塞塞注内层出口,受热的冷却剂由外盖出口流出。从而实现发明的目的。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明提出的盖式冷却器具体结构的纵面剖视图。
下面结合
图1详细说明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园锥形内盖[1]上是一个口径相等的球冠形外盖[2],两盖形成空间是冷却室[3],三条喇叭形冷却管[4]排列在冷却室[3],喇叭口和内盖上蒸汽出口[5]连接,小口通入一园环形冷却管[6],出口[7]在外,冷却剂入口[8]在盖底部,出口在盖顶中央,内外盖上各有一出口,内盖上是内出口[9],外盖上是外出口[10],配有密封塞[11]。
蒸锅产生的蒸汽,由内盖上三个蒸汽出口[5]进入冷却管[4]中,由上往下流动,冷却管[4]中的蒸汽热量被逆行的冷却剂带走,失热的蒸汽被冷却成液体,流入园环形冷却管[6]汇集,被刚进入冷却室[3]的液温较低的冷却剂进一步冷却,最终成为液温较低的液体由出口[7]流出。冷却剂由入口[8]进入冷却室[3]径环形冷却管分流,均匀的向上流动,不断吸收蒸汽的热量,使液温逐渐升高至蒸汽温度,再由出口[9]或[10]排出。间歇工作时,密封塞[11]塞注出口[9],受热的冷却剂经出口[10]流出;连续工作时,密封塞[11]塞注出口[10],受热的冷却剂经出口[9]流入蒸锅内,保持冷却液流出量与冷却剂流入量平衡。由于流动的冷却剂到达蒸汽出口[5]位置时,液温已接近或者到达蒸汽温度,不影响蒸发速度。
权利要求1.一种由蒸锅密封夹层盖组成的蒸汽冷却器,其特征是内盖[1]和外盖[2]形成冷却室[3],蒸汽由中央均匀的向四周扩散,冷却剂由周边均匀的向中央流动,盖顶中央设有冷却剂内出口[9]和外出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内盖[1]上部有3~6个蒸汽出口[5]。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冷却室[3]有相应蒸汽出口[5]数目的喇叭形冷却管[4]。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冷却室[3]下部有一环绕1~6圈的环形冷却管[6]。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是冷却剂入口[8]设有环形却管[6]下部。
专利摘要本装置提供了一种兼有蒸锅密封盖作用和能连续工作的盖式蒸汽冷却器,它的特点是蒸汽冷却器和蒸锅组成为一体,蒸汽冷却在蒸锅的夹层密封盖中进行。其特征是内盖1和外盖2形成冷却室3,盖顶中央设有冷却剂内出口和外出口。当蒸锅产生的蒸汽进入夹层盖中的冷却管中,将热量传递给冷却管外逆行流动的冷却剂中,蒸汽被冷却成为液体流出,冷却剂受热后经内盖出口流入蒸锅内,进行连续蒸馏。
文档编号F28B1/00GK2135134SQ9223318
公开日1993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0日
发明者任敏强 申请人:任敏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