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液氨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69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铜液氨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特别是小型氮肥厂精炼过程中利用氨冷却醋酸铜液的换热器。
目前,公知的小氮肥厂精炼过程中利用氨冷却醋酸铜液的铜液氨冷器,它包括,支座,铜液进口、铜液出口,气体出口、气体进口,换热管,折流元件,分离器等,其折流元件是采用折流板氨气流经折流板时,形成湍流,导热不均,换热效率较低,另设分离器成本较高等缺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成本的铜液氨冷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铜液进口,铜液出口,排污口,氨气进口,氨气出口,换热管,上、下管板、筒体,折流装置、裙筒、支座。上、下管板分别与换热管的两端相联,置于筒体内,将筒体密封隔离成集液腔,换热腔和出液腔,换热管与集液腔和出液腔相通,换热腔内设置有折流装置、裙筒,折流装置由2层以上有间距的折流杆层和支撑折流杆层的固定桩构成,折流层上有若干根间隔均布的折流杆,相邻折流层上的折流杆相互交错对应,折流层与换热管相垂直,固定桩固定联接在上、下管板间2个裙筒分别置于筒体的换热腔内的上、下凸部与氨气进口,氨气出口相对,裙筒一端与筒体换热腔的上、下凸部密封联接,一端悬置。这样,筒体与裙筒形成一个夹层通道,气体流经夹层通道后,能通过换热管的全部壳程。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亦作为说明书摘要附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相邻折流杆层上折流杆的相互位置图
图1中,由不锈钢制成的两端呈球状面,中间呈园筒体的筒体(2),由支座(1)支撑着,筒体(2)上设置有铜液进口(8),铜液出口(15),氨气出口(11),氨气进口(13),铜液出口(15),排废液口(17),排污口(3),换热管(5)与上管板(9),下管板(14)相联,将筒体(2)密封隔离成集液腔(7),换热腔(6),出液腔(16),换热管(5)与集液腔(7),出液腔(15)相通。换热腔(6)内,设置有折流装置(18),折流装置(18)由2层以上有间距的折流杆层(12)和支撑折流杆层(12)的固定桩(10)构成,折流杆层(12)上有若干根间隔均布的折流杆(19),图3中,相邻折流杆层(12)上的折流杆(19)相互交错对应。
固定桩(10)固定联接在上、下管板(9)(14)之间,折流层(11)和换热管(5)保持相垂直关系。2个裙筒(4)置于筒体(2)的换热腔(6)内,和氨气进口(13),氨气出口(11)相对,裙筒(4)一端与筒体(2)的换热腔(5)的上、下凸部密封联接,另一端悬空,筒体(2)与裙筒(4)形成一个夹层通道,气体流经夹层通道后,能通过换热管的全部壳程。
铜液从a流入铜液进口(8),进入集液(7),通过换热管(5),达到出液腔(16),从铜液出口d流出,废液从排废料口(17)e排出。氨气从氨进氨口(13)c流入通过裙筒(4)与筒体(2)的夹层通道,达到换热管的始端,与换热管(5)充分进热交换,通过若干层折流层(12)到达换热管(5)的末端,再通过裙筒(4)与筒体(2)的夹通道,流出出气口(11)。
本实用新型在换热腔内采用了折流杆层结构,气体通过折流杆层时不易形成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强化了换热效果,用裙筒和筒体形成夹层通道,气体能通过换热管的全部管程,简化了内部结构,降低了设备造价,同时,强化了换热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铜液氨冷器,包括铜液进口(8),铜液出口(15),排污口(3),排废液口(17),氨气进口(13),氨气出口(11),换热管(5),上管板(9),下管板(14),筒体(2),折流装置(18),支座(1),上、下管板(9)、(14)分别与换热管(5)的两端相联,置于筒体(2)内,将筒体(2)密封隔离成集液腔(7),换热腔(6)和出液腔(16),换热管(5)与集液腔(7)和出液腔(16)相通,折流装置(18),分离器(4)置于换热腔(6)内,其特征在于折流装置由2层以上的折流杆层(12)和固定折流杆层(12)的固定桩(10)构成,折流杆层(12)上间隔均布着折流杆(19),相邻折流杆层(12)上的折流杆相互交错对应,折流层(12)间有一定间距,固定桩(10)与上下管板(9)(14)联接;折流层(12)与换热管(15)相垂直,2个裙筒(4)分别置于筒体(2)换热腔(6)内的上下凸部且氨气进口(13),氨气出口(11)相对,裙筒(4)一端与筒体(2)的上下凸部联接,一端悬置,筒体(2)与裙筒(4)形成一个夹层通道,这样由氨气进口流入的氨气能通过夹层通道,使气体通过换热管的全部壳程,再经过夹层通道流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液氨冷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折流杆层(12)上的折流杆(19)相交错,特别是夹角为80°~1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型氮肥厂精炼过程用氨冷却醋酸铜氨液的换热器,它包括铜液进口、铜液出口、氨气进口、氨气出口,换热管、上下管板、筒体、折流装置、支座等,其特征在于置于换热区的若干层折流杆层且相邻折流杆层上的折流杆相交错,置于氨气进出口处的裙筒与筒体形成夹层通道,使气体通过换热管全部壳程。该设备具有换热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28D7/00GK2187773SQ9323898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5日
发明者罗宏 申请人:四川省高县化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