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803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铝合金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散热器。
目前取暖用散热器使用铝合金材料制造的产品有板式、排管式、串片式等结构方式,这些产品的设计比传统铸铁和各种钢制散热器在外观造型和使用效果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所采用的铝合金材料构件,本身耐压强度较低,其壁又很薄,在承受大于1.2MPa水汽压力时,会出现起鼓变形,以往是采取加大铝合金型材截面,这样使散热器立管之间的间距过小,阻碍空气交换,影响铝合金散热器热效率的发挥,也增加了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各种铝合金挤压型材制造的散热器,它在承受1.8MPa压力时,不变形、不起鼓、能正常工作;散热器的横箱、立管外壁留有增强散热效果的翼片,使热效率得以提高。
以下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铝合金散热器,选用6063或6101建筑铝合金挤压型材做散热器的横箱和立管,以钨极氩弧焊方法焊接完成。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输入热水的上横箱1、连接进水管的进水口2、上横箱堵3、排列在上、下横箱之间用于散热的立管4、5、6、7、8、9、10、输出热水的下横箱11、连接出水管的出水口13和下横箱堵12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散热器为提高耐压强度和散热效果,将铝合金挤压型材设计为拱型横箱、三角型和椭圆型立管;型材内壁设有加强筋和隔墙;型材外壁留有翼片,其具体形状如图3、图4、图5所示图3所示是散热器横箱的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它是40mm×40mm壁厚2mm的拱型,拱型弧面是上横箱的上边,下横箱的下边,在弧面上有长50mm、厚1.5mm自拱型左端起与弧相切,向右端沿伸的翼片1,在拱型右端外壁排列有长10mm、厚1mm的翼片4,共有4片,排列间距为10mm;在拱型内壁四边各有两条直径5mm的半圆形加强筋3;拱型下边2是上横箱、下横箱与立管相接的面。
图4是散热器的三角形立管的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它是底边85mm,高30mm,壁厚2mm,顶角为120度的等腰,在三角形底边到顶角的高线上有壁厚1.5mm的隔墙1;在三角形内底边和两腰内壁各有2条直径5mm的半圆形加强筋3;在三角形两腰外壁和顶角外有长10mm,厚1mm的翼片2共13片、在三角形底边外壁有长5mm,厚1mm的翼片4,共5片。
图5是散热器的椭圆形立管的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它由两条平行边各长54mm间距30mm,两端各有R15mm的圆弧形成的壁厚2mm的椭圆形,在其对称轴线上有隔墙1,一边外壁有度15mm,厚1mm的翼片2,共7片;加一边外壁有长5mm、厚1mm的翼片4,共5片;两平行边内壁各有2条直径5mm的半圆形加强筋3。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形状的横箱和立管,按图2所示的排列,在上、下横箱之间排列7根立管,第1、2、6、7根排列为三角形立管;第3、4、5根排列为椭圆形立管;立管间距为150mm,首尾立管距横箱边各为60mm。
下面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截取
图1中上、下横箱1和11,长度为1020mm,截取立管4-10,长80mm检查有无损伤,按图2所示,在上、下横箱的平面,用台钻开出水道孔直径25mm,其中三角形立管的水道孔是单孔;椭圆形立管的水道孔为双孔,两孔距离为25mm;将立管翼片两端各铣去10mm,按
图1所示,在卡具上固定上、下横箱1和11,用卡扣在上、下横箱的平面两边各留出5mm,在上、下横箱之间垂直固定立管4、5、67、8、9、10,采用铝硅合金焊丝,以钨极氩弧焊方法,焊接上、下横箱和立管,形成
图1所示的形状,在上横箱右端焊接出水口2;在下横箱左端焊接出水口13;在上横箱左端和下横箱右端分别焊接上、下横箱堵3和12,焊接完成后,从卡具上取下散热器,清理焊口,进行气压试验,检查有无漏气和承压情况。
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散热器,以“6063”或“6101”建筑铝合金挤压成型散热器的上、下横箱和立管,以钨极氩弧焊方式,焊接完成,其特征在于a.由铝合金挤压的横箱和立管的内壁留有直径5mm的半圆形加强筋;外壁留有翼片;b.散热器的上、下横箱为拱形,内壁留有加强筋,一侧外壁留有翼片;上、下柜箱间排列7根立管,其中1、2、6、7根为等腰三角形,对称轴线上有隔墙,两腰、底边外壁和顶角外留有翼片,内壁留有加强筋;3、4、5根为椭圆形立管,两边平行,两端为圆弧,对称轴线上有隔墙,两边内壁有加强筋,外壁有翼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铝合金散热器,由铝合金挤压成型的拱形横箱和三角形、椭圆形立管为主要部件组成,在横箱、立管壁内留有半圆形加强筋和隔墙,以增加散热器耐压强度;在横箱、立管外壁留有翼片,以提高散热效果;三角形和椭圆形立管排列在上下横箱之间,以钨极氢弧焊方式,焊接完成。
文档编号F28F21/00GK2240705SQ95223408
公开日1996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11日
发明者白津生 申请人:白津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