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内腔式气流振动声吹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901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内腔式气流振动声吹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领域中一种清灰装置。
目前利用声学方法清除诸如工业锅炉、窑炉及化工装置积灰的声吹灰器已有多项技术,如中国专利(CN91209145.2)、(CN95206417.0)、(CN95120902.6)等,在国外,瑞典也使用声吹灰多年。声吹灰技术的关键在于将气流的动能转换为声能,利用气流动力和高强声波的力学等效应,将设备上积沉的灰尘吹振脱落。鉴于欲吹灰的场合不同性,除温度要求外,还有声波的强度、频率、方向及声源尺寸等方面的不同要求,现有技术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场合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进气管、进气盘、中心柱、共振器、反射器、导声管和固紧螺母所组成的多功能内腔式气流振动声吹灰器,它不仅提高了声波强度,和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而且,可以提供两个频率的方向性的声辐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技术方案在于它由进气管、进气盘、中心柱、共振器、导声管、反射器和固紧螺母所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原理在于气流从喷口狭缝以超声速射流进入自由空间形成一段不稳定的压强区,并冲击置于气流不稳定区的共振器,共振器周期性变空,它的腔室愈小,变空周期时间愈短,由此形成声振动。当共振器腔室的固有频率与气体射流变化频率一致时,形成共振现象,声生高强度声波,当声波经反射器后其强度进一步提高,并由管内向前传播,在管口形成声辐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气流由接口管接通,通过进气盘进入储气室,从狭缝喷口喷出,冲击共振器腔室,腔室周期性变空形成声振动,当其振动频率和射流频率一致时发生共振,声波经反射器作用而使强度进一步提高,由管内传播后辐射出去。同时,由喷口喷出的气体射流也冲击着管子形成的腔体,从而形成另外一种频率的声波,也由管内传播并辐射出去。这样,本实用新型便形成两种频率的声波在一个方向的声辐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1),这种内腔式结构存在两个腔体,可以形成两个不同频率的声波;(2)“管子”同时为声波传播途径,形成一个方向的声辐射;(3)反射器可进一步增强声波强度,从而提高了由动能转换成声能的效率;(4)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
图1所示,它由接口柱1,进气管2,进气盘3,中心柱4,共振器5,反射器6,导声管7,紧固母8所组成;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它由进气口9,外管10,进气法兰盘11,中心反射柱12,出气盘13,出声管14,共振盘15组成。附
图1和附图2的关键区别在于出声部位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如
图1所示,它由接口柱1、进气管2、进气盘3、中心柱4、共振器5、反射器6、导声管7和螺母8等八个部件装配而成。其中,进气盘3是通过螺纹与中心柱4拧紧或彼此焊接,也可铸为一体。接口柱1通过螺纹与进气管2连接并顶死进气盘。反射器与进气管及与导声管7彼此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焊接的。共振器通过螺纹拧到中心柱上,然后用紧固母锁紧。几个关键数据为进气管2和中心柱4形成的喷口宽度为0.6mm;共振器5是一个内径40mm、深度40mm、厚度3mm的“杯”,其口的倒角为20°,其底的球缺体尺寸只需使腔体光滑;共振器5的口端与喷口距离(喷距)为12mm;导声管7为108×80mm的管,内径有一定的坡度;反射器6的反射腔是球缺,从剖平面上看,它的弦长为13mm,弓高为9 mm;中心柱4的球缺是直径为14mm的半球缺。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在欲吹灰的狭小管道缝地区使用,可以去掉反射器6和导声管7,它以无指向性向四周辐射高强声波。如果空间允许,也可再加上反射器6,声波强度可以提高,它也可以装在某些死角区。当
图1所示结构装在炉膛外,通过声管7使声波进入炉膛,从而避开了炉膛的高温,实施对炉膛壁管的吹灰。它的高低两个频率可以对远近不同距离表现出吹灰效果。当炉膛壁原有吹灰孔的径度较小,
图1结构不合用的情况下,可以用图2所示的结构型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张,多功能内腔式气流振动声吹灰器,根据欲吹灰的现场部位选择不同结构组合调整定型后,各调节部位应焊接牢固。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的内腔式气流振动声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进气管、进气盘、中心柱、共振器、反射器、导声管和固紧螺母所组成,其中,进气盘是通过螺纹与中心柱拧紧或彼此焊接,也可铸为一体。接口柱通过螺纹与进气管连接并顶死进气盘。反射器与进气管及与导声管彼此的连接可以是螺纹的,也可以是焊接的。共振器通过螺纹拧到中心柱上,然后用紧固母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反射器或中心反射柱1 2的反射腔,它是球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导声管或出声管,其内径有一定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中心柱或出气盘具有旋流腔,它是球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声学中的一种清灰装置,它主要由进气管,进气盘,中心柱,共振室,反射器,导声管和紧固螺母所组成。由气流振动基本原理形成的气哨,加上反射、导声装置而形成一种内腔式的多功能的声吹灰器。它可以在固定方向上形成两个频率的高强声波辐射。它的组合结构可以满足所需吹灰部位的不同温度、位置、积灰性质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具有实用性。
文档编号F23J3/00GK2288351SQ96223049
公开日1998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9日
发明者许能贵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