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用汽油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096阅读:180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野外用汽油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电力条件下使用的液体燃料燃烧器,特别是一种野外用的汽油炉。
公知的野外用汽油炉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有火焰的火盘型汽油炉,一种是无火焰的红外辐射型汽油炉。这两种形式的汽油炉都是采用普通打气筒向油箱内注气,燃油在气体压力作用下流经气化发生器加热气化后,通过主喷嘴限流加速喷出,混合携带空气在燃烧界面上燃烧。它们共同存在以下缺点一是点火起动或快或慢,操作方法不易掌握,成功率低;二是燃烧稳定性、火焰抗风性差;三是回火现象严重,不安全。
中国专利87208723.9提出用推拉式预热管取代现行炉具的油路系统,其缩短了点火起动时间,提高了预热管抗积炭能力,但不易操作,而且未能解决现行炉具存在的其他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野外用汽油炉,它能有效地解决现行炉具操作不便,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差,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油箱封头上的主操作阀芯内端面偏离中心的位置铆接一销轴,用以驱动节流阀芯实现关闭、预热、中火、大火四档位定档操作。节流阀芯为被压式,即节流阀芯在密闭状态下,回位弹簧的弹力方向和油压或气压方向一致,油压或气压越大,节流阀密封越好。节流阀芯与阀体配合的一端套铸密封圈,节流阀芯与配合孔滑动配合。节流阀芯圆柱表面周向均布开有三道出油槽,使流出的燃油均匀,并可保证节流阀芯周向运动不偏摆。在油箱的油嘴盖上套钻一贯通油嘴盖的螺丝孔,并拧有管状空气注、放气嘴。空气注、放气嘴在油箱内一端的下方有一可封住空气注、放气嘴管口的密封垫。密封垫为被压式,支托在软弹簧之上。
为了防止通针对主喷嘴的扩孔,保证主喷嘴长时间限流定量不发生变化,通针与主喷嘴的径向配合略留有间隙。同时,为了使主喷嘴喷出的燃油离散程度更好,携氧更加充分,在连接通针一端的通针阀杆上开有螺旋导油槽。通针阀杆外套清炭软弹簧,其可随着燃油流动过程中产生的频繁轴向震动,清除通针阀体内积聚的炭粉。在通针阀杆的另一端配合有锥形密封孔,保证密封可靠;阀体外套有供散热用的锯形齿。
燃烧器的火盘和上炉体均制做成圆锥体形状,其采用不锈钢材料冲压成型。在火盘表面的斜向带状缝隙中环绕火盘中心镶嵌两道阻流块,使燃烧火焰二次补氧充分,并保证盘绕在火盘上的气化发生器预热适度。气化发生器为紫铜管,外表镀镍,以提高气化发生器自身的抗氧化能力。气化发生器内放置一根清炭软弹簧,用以清除其中可能积聚的炭粉,并可使流动的燃油加热均匀充分。气化发生器的冷进油口连接不锈钢微孔限流管,以此建立气化发生器冷进油口的背压,防止油箱燃油过量流入造成预热温度不够,影响雾化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炉具的基础上,对汽油炉的操作机构和燃烧器结构进行的改进,其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主操作阀剖视图;图8是节流阀芯截面图;图4是空气注、放气嘴剖视图;图5是通针阀剖视图;图6是汽油炉炉头剖视图;图7是汽油炉炉头俯视图。
图中1.油箱2.燃烧器3.输油胶管
4.销轴 5.节流阀芯 6.密封圈7.出油槽8.油嘴盖9.空气注、放气嘴10.软弹簧 11.密封垫12.通针 13.通针阀杆14.螺旋导油槽 15.清炭软弹簧16.锥形密封孔 17.散热锯形齿18.阻流块 19.微孔限流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提出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
图1,油箱1封头上布置主操作阀和油嘴盖8,主操作阀与燃烧器2之间连接输油胶管3。油嘴盖8上套拧空气注、放气嘴9。
参见附图2,在主操作阀芯内端面偏离中心位置铆接一销轴4。节流阀芯5与阀体配合的一端套铸有密封圈6。
参见附图3,节流阀芯5圆柱表面周向均布开有三道出油槽7。
参见附图4,空气注、放气嘴9贯通油嘴盖8,并以螺丝扣方式拧在油嘴盖8上。空气注、放气嘴9在油箱内一端的下方有一密封垫11,其支托在软弹簧10之上。
参见附图5,通针12插入主喷嘴中。在连接通针12一端的通针阀杆13上开有螺旋导油槽14,通针阀杆13外套有清炭软弹簧15。在通针阀杆的另一端配合有锥形密封孔16,阀体外表面套有供散热用的锯形齿17。
参见附图6和7,燃烧器的火盘和上炉体为圆锥体形状。火盘表面的斜向带状缝隙中环绕火盘镶嵌两道阻流块18。气化发生器内放置一根清炭软弹簧15。气化发生器冷进油口连接不锈钢微孔限流管19。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向油箱1内加油、注气后,将通针阀旋钮逆时针方向转到预热位置,再转动主操作阀到预热位置,一定比例的油、气即进入输油胶管3,经微孔限流管19限流后进入气化发生器和通针阀,由主喷嘴喷出携空气进入燃烧器2的炉体内,扩散到火盘表面,用明火点燃后,调整单一供油量,由预热燃烧变为正常燃烧。熄火时,依次将主操作阀、通针阀旋钮打回到关闭的位置即可。不用时,从空气注,放气嘴9内插入通针并稍加用力,顶开封口密封垫11,将油箱1内的气体放出。
权利要求1.一种野外用汽油炉,由油箱(1)、燃烧器(2)、输油胶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a.在油箱(1)封头上的主操作阀芯内端面偏离中心的位置铆接一可驱动被压式节流阀芯(5)实现四档位定档操作的销轴(4),节流阀芯(5)与阀体配合的一端套铸有密封圈(6),在节流阀芯(5)圆柱的表面周向均布开有三道出油槽(7);b.油箱(1)封头上的油嘴盖(8)贯通管状空气注、放气嘴(9),其以螺丝扣方式拧在油嘴盖(8)上,空气注、放气嘴(9)在油箱内一端的下方有一软弹簧(10)支托的被压式密封垫(11);c.在连接通针(12)一端的通针阀杆(13)上开有螺旋导油槽(14),通针阀杆(13)外套清炭软弹簧(15),另一端配合有锥形密封孔(16),阀体外表面开有散热锯形齿(17);d.在锥形燃烧器(2)火盘表面的斜向带状缝隙中环绕火盘中心镶嵌两道阻流块(18),火盘和炉体均为不锈钢材料冲压成型;e.气化发生器内放置一根清炭软弹簧(15),气化发生器冷进油口连接微孔限流管(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在主操作阀芯的内端面偏离中心的位置铆接一销轴,用以驱动被压式节流阀芯实现关闭、预热、中火、大火四档位定档操作。节流阀芯套铸密封圈,阀芯圆柱表面周向均布开有三道出油槽。在油嘴盖上套拧空气注、放气嘴,空气注、放气嘴油箱内一端的下方有一软弹簧支托的密封垫。在连接通针一端的通针阀杆上开有螺旋导油槽,并外套清炭软簧。另一端配合有锥形密封孔,阀体外表面开有散热锯形齿。在锥形燃烧器火盘表面的带状缝隙中镶嵌两道阻流块。预热管内放置一根清炭软弹簧,冷进油口连接微孔限流管。
文档编号F23D11/00GK2319697SQ9722837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5日
发明者绳以健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