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雨--离心”分气燃烟式超净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78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酸雨--离心”分气燃烟式超净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的消烟除尘新技术,尤其是创节煤先例又超净消烟除尘的锅炉消烟除尘器。
目前,公知的燃煤锅炉消烟除尘部分或辅机设备,俱都是消极性消烟除尘(消除掉算了事)而几乎没有以彻底燃烟为途径的积极性消烟除尘(既要消除掉,又要再提高燃烧率,也要粉灰无煤),致使大量可燃烟素不能再燃烧利用并累赘了锅炉运行中粉煤灰问题以及长期无法减少NOx生成且随着现行燃煤技术偏向高温炉膛负荷而加剧和中小锅炉的SOx排放难以脱除,成为现行锅炉制造和辅机技术不能消烟绝尘脱硫减氮的一大遗憾,严重地障碍着我国燃煤技术领域内的节能环保工作的正常推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普通现行锅炉消烟除尘的技术创新,弥补本人发明的无烟燃煤技术远不能全面应用到全社会而在全社会燃煤设备日渐突出的节能环保空缺,把所有现运行和正产出普通锅炉的尾排烟素燃烧掉并脱硫,减少氮氧化物生成,实现节能性消烟除尘的技术创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圆柱漏斗外腔体、内胆筒双层腔总体“一进两引”(进锅炉尾烟,引出废气,引返烟素归炉)结构,其胆为不锈钢板正圆胆腔筒,筒内焊旋不锈钢板螺形推烟烟道(为3~8层旋递推),道上部侧开准封顶板下的左右顺烟口,下筒口设同材封头(迎烟中竖细雾喷水管或喷汽引雾水管),上顶板中位穿下排气引风机座口口体,下部侧向顺螺形烟道切圆胆筒开炉过烟入气口(口体顺延过外腔体壁闭合通连接锅炉烟颈,口内迎烟迎烟细雾喷水管),而入气、返烟的入、出口唯介于准封顶板下顺烟口相通并在对应一侧的外腔体横向设返烟引风口,外腔体的下稍体成漏斗状,漏斗端下开纯灰逆止泄灰口;排气引风口设装主引风机,过烟入气口对通锅炉烟颈(道),返烟引风口设装副引风机,泄灰口设递止板门。这样,当锅炉运行正常(指所有排烟过程),因主、副引风机统一压头而形成设计负压,排气主引风机效以锅炉设计引风量,返烟副引风机效无功循环风量(即在烟气循环中,仅将持温烟素和未免废气携带循环返入炉内燃煤层里且周而复始却不致使锅炉设计给风参量障碍性改变),引带烟尘与废气在螺形烟道内吸微湿(由于细雾管组喷适量冷性雾汽水滴,必给高温夹汽烟流造成瞬即“降雨”,正巧溶解SO2成“酸雨”同时被干燥烟尘吸附,以此加大烟尘之离心效果并结合螺形烟道使稳速旋行的尘烟产生离心加速度,使集旋于胆腔光滑内壁又因其负压作用顺势于适当疏松度之下被排过顺烟口),尤其是在没有增加过高流速之下因离心力的叠推和增重而迫使气烟充分分离,惟烟素尘粒集中并递推于胆腔侧壁,巧在达到末旋级螺形烟道时,遇顺烟口被分离出胆外(而尘灰因粒度大且吸附“酸雨”量大。虽在螺旋运动之中被再度返燥,但毕竟是固下了SO2而显脱硫化物),继入返烟副引风机被送入炉内燃煤层内再燃的正是因体轻粒微的受外体腔气室膨胀消能效应形式形成相对滞留的烟素,至于尘粒则因增重过大而相对过多失去应有的浮力势能而只能降落在漏斗体内;最后,被分离后的废气则自由主引风机于涡心的净化状态下排入大气中。运行中,由于螺形烟道及其胆筒均是耐热不变形材料,保持螺形递推烟尘,凡可计粒度的烟素尘灰均可分离的同时,由于瞬时“酸雨”过程给SO2固入尘粒中提供可能,也由于烟素返炉,使得一定量的烟气再循环,锅炉给风的过剩部分可由循环烟气再设计性地代替,在其行为携带所捕获烟素的同时,又夹带足够而无多过剩的的氧气助燃以此仅从防止过氧燃烧途径减少了NOx的生成量,可谓节煤、除尘、消烟、脱减硫氮两物而一举多得。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首创“酸雨”分气燃烟的节能与环保并举的消烟除尘器技术先例,实现了消除烟尘和根除了粉煤灰问题并脱减硫、氮氧化物,又节煤5~15%达国内外同类领先。为我国现行各类常、低锅炉和窑炉统一节能和环保之高效消烟除尘器技术形式提供了成果化前提,应当成为现行燃煤技术领域一件大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正剖主视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排气主引风机法兰口座(简排气口);2、外腔体顶法兰盖板(简外腔顶板);3、准封顶板4、顺烟排尘口(简顺烟口);5、返烟(单、复串联)副引风机法兰座口(简返烟口);6、入烟锅炉烟颈连通管法兰口(简入烟口);7、细雾喷(汽射)水管头组总成(简喷水管组);8、通口法兰环腔;9、不锈钢胆筒下封头(简下封头);10、不锈钢单螺推旋连续片(简螺旋片);11、不锈钢胆筒(简胆筒);12、外腔体圆筒(简外体筒);13、螺形单推连续中孔敞口烟道(简螺形烟道);14、胆外膨胀降尘离烟气腔(简膨胀气腔);15、漏斗腔;16、外腔漏斗体;17、漏斗咀法兰座;18、漏斗偏灰咀;19、逆止外泄舌;20、螺道敞口中孔。

图1中,胆筒(11)内旋五叠层级连续螺旋片(10),片(10)单推旋局螺形烟道(13),上部于筒(11)的上顶准封顶板(3)下的左右侧对应开顺烟口(4)、筒(11)准封顶板(3)正中上穿下探竖式排气口(1)体;筒(11)的下封头(9)正中穿板上置喷水管组(7)源接引水管;筒(11)外环设膨胀气腔(14),腔(14)受局于外体筒(12),其左切出横开口设返烟口(5),右对应设切入胆筒(11)横开口且口体穿过外体腔筒(12)却相互密封唯过顺烟口(4)相通的入烟口(6),而下部设通口法兰联接的漏斗体(16)体(16)下设漏斗偏灰咀(18),咀(18)设逆止外泄舌(19)。
在图2中,正圆体双层腔结构,上开排气口(1),右位顺旋切入胆筒(11)偏位设入烟口(6),左引旋切出外体筒(12)偏位设返烟口(5),胆筒(11)的下封头(9)内迎入烟口(6)布置喷水管组(7)。
权利要求1.一种“酸雨——离心”分气燃烟式超净除尘器,设有圆柱外体筒(12)、体下设漏斗体,其特征是胆筒(11)内旋3~8层叠级螺旋片(10)、片(10)连续单推式局就螺形烟道(13);筒(11)的上顶准封顶板(3)下左右对应开唯介通入烟口(6)与返烟口(5)的顺烟口(4);准封顶板(3)正中上穿下探排气口(1);筒(11)外环膨胀气腔(14),其右(左)位切入胆筒(11)偏设入烟口(6)、口(6)布有喷水管组(7),则左(右)切出外体筒(12)偏位设返烟口(5)的“一进两引”式总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超挣除尘器,其特征是可以单体和复设若干串(上、下位开入烟口之对应串接返烟口)并(各除尘器等体且各气、烟口并接通连)联式的多种安装调配的“一进两引”组合式消烟除尘器。
专利摘要一种“酸雨—离心”分气燃烟式超净除尘器,它是采用圆柱漏斗外腔体,内胆筒双层腔的“一进两引”总体结构,胆筒内设螺形烟道,迎入烟口布“酸雨”,主引风机排废气,而以加速度离心力作用的分离烟素被副引风机返送炉内燃煤层,其尘灰潮溶固硫降入漏斗体排下偏灰嘴,实现了节煤5~15%之下又高效消烟除尘、固硫、减少氮氧化物生成的国内除尘器技术的领先创新,必将成为我国现行锅炉或窑炉唯一型消烟除尘的更新换代技术。
文档编号F23J3/04GK2341030SQ98207420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28日
发明者管理 申请人:管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