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0050阅读:8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灶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台炉灶备品,具体地说是一种灶门。
目前,多数锅台炉灶眼和炉灰膛都没装门,使用过程中存在燃料燃点不集中、锅台灶地面有灰坑与地面不协调、灰尘大、不卫生。有些锅台炉灶虽说带灶门和鼓风机,可也只是对炉膛的封闭,仍存在着灰尘大,热量保持不集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即卫生、又使燃料能充分燃烧、热量不跑失、节柴、节煤的灶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灶门,由框架、门、折页、炉蓖垫板构成,其特征是,框架外通过折页装有上下两个门,在两个门一端中部和与其对应的门框处分别安有门扣,框架内四周设有内沿,其中上下内沿与框架成90°直角,左右两侧内沿与框架成85°斜角,框架内两门中间位置设一炉蓖垫板,炉蓖垫板两端与框架两侧内沿成15°角。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先进之处在于,该灶门,具有结构科学、设计合理、安装简便、方便卫生、节能等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灶门,费柴、费煤、费电、热量得不到充分保护、灰尘大等不足之处。


本图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炉蓖垫板1、门扣2、框架3、上门4、下门5、折页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地描述,框架3、炉蓖垫板1、上门4、下门5分别用铸铁一次浇注成型,框架3外一侧通过折页6装有上下两个门4和5,其中框架3上下内沿与框架3成90°直角,左右两侧内沿与框架3成85°斜角,框架3内、上门4、下门5中间位置设一炉蓖垫板1,炉蓖垫板1两端与框架3两侧内沿成15°角,在上门4、下门5一端中部和与其对应的门框3处分别装有门扣2,以上便构成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一种灶门,由框架、门、折页、炉蓖垫板构成,其特征是,框架外通过折页装有上下两个门,在两个门一端中部和与其对应的门框处分别安有门扣,框架内四周设有内沿,其中上下内沿与框架成90°直角,左右两侧内沿与框架成85°斜角,框架内两门中间位置设一炉蓖垫板,炉蓖垫板两端与框架两侧内沿成15°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灶门,由框架、门、折页、炉箅垫板构成,其特征是,框架外通过折页装有上下两个门,在两个门一端中部和与其对应的门框处分别安有门扣,框架内四周设有内沿,其中上下内沿与框架成90°直角,左右两侧内沿与框架成85°斜角,框架内两门中间位置设一炉箅垫板,炉箅垫板两端与框架两侧内沿成15°角。该炉门,具有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卫生、节柴、节煤、保温性能好等特点,是炉灶配套用之备品。
文档编号F24B1/192GK2440168SQ0024821
公开日2001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4日
发明者陈文林 申请人:陈文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