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用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211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用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领域空气调节中空气调节设备的空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减小由为了除湿而设置于室内机的室内膨胀部所引起的噪音的除湿用空调机(Air conditioner for dehumidification)。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具备除湿功能的空调机,其主要是指利用在设置于室内的室内热交换部上,各自安装设有具有冷凝机作用的热交换机和具有蒸发器作用的热交换器,从而可以除去湿气的空调机。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除湿用空调机的概括性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除湿用空调机,其是由压缩冷凝剂的压缩部10;为了可以进行上述冷凝剂与室外空气间的热交换,具备有热交换机21与送风扇22的室外热交换部20;具备有第一热交换机31、第二热交换机32、设置位于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与第二热交换机32之间的室内膨胀部33、第二阀门34的室内热交换部30;以及设置位于上述室外热交换部20及室内热交换部30之间的膨胀部40所构成。
下面更加详细的进行说明。上述的压缩部10,其包括将由上述室外热交换部20或室内热交换部30输出的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凝剂,转化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冷凝剂的压缩机11,以及决定上述压缩机11压出方向的四通管12。但是,上述的四通管12为可以开关上述压缩机11的吸入及压出的排管,在室温较低的冷却室内的情况下,上述的室内热交换部30以蒸发器工作;而在室温较高的暖房室内的情况下,上述的室内热交换部30以冷凝机工作。当然,与其相对应,上述的室外热交换部20是各自以冷凝机或蒸发器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只是由于本说明研究的主要是以除湿用途使用的情况,所以下面则假定上述的室外热交换部20是以冷凝机工作,上述的室内热交换部30是以蒸发器工作。
上述的室外热交换部20,是将在上述压缩部10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凝剂转换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冷凝剂的装置,为此具备设有冷凝机21与送风扇22。
上述的膨胀部40,是将在上述室外热交换部20输出的中温高压液体冷凝剂转换成低温低压液体冷凝剂的装置,其是由毛细管的膨胀部41所构成,并与其并列设置有第一阀门42,从而根据上述的第一阀门42而决定上述毛细管的膨胀部41的通过与否。如以上所述的结构,之所以控制毛细管41的开通与否,是因为作为除湿器使用时,膨胀部40不得进行膨胀程序工作,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则必须要打开上述的第一阀门42,使冷凝剂通过该第一阀门42,而阻止膨胀程序的进行。
如上所述,不经过膨胀工作时,使中温高压状态的冷凝剂原原本本的流入上述的室内热交换部30。但是上述的室内热交换部30,因为其是由第一热交换机31与第二热交换机32以及在二者之间设置形成的室内膨胀部33、34所组成,所以在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可再一次进行凝缩工作,并且在设有上述室内膨胀部33、34的室内膨胀机进行膨胀工作。根据如上所述的膨胀工作,上述中温高压的液体冷凝剂可转换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冷凝剂,并且在上述的第二热交换机32吸收蒸发周边的热量,从而转换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凝剂之后,再次流入到上述压缩部10。如果是以不是除湿机的冷房机进行工作,会在上述膨胀部40进行膨胀工作,并且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也与第二热交换机32一样以蒸发器进行工作。当然,这时应该防止因为开通上述室内膨胀部33的第二阀门34,而使上述室内膨胀部33进行工作。
现将具备如上所述结构构成的现有的除湿用空调机的工作过程简单说明如下。在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因冷凝剂的蒸发而温度下降,从而使得周围的水分会结霜,再将上述结霜的水分向外漏水,从而达到除湿的目的。当然,在上述过程中,为了防止室内的温度也会冷却,应使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以冷凝机工作,从而达到形成温度的平衡。
以上所述结构所构成的除湿用空调机,存在有产生噪音的问题,这是因为在除湿工作时,由于其动作活性化的室内膨胀部33所引起的。
一般,室内机的噪音大部分是由于室内送风扇的驱动所产生的。但是上述室内送风扇所产生的噪音因为是持续的噪音,所以不会给使用者不愉快—不顺耳的感觉;与此相反,上述室内膨胀部33的噪音由于是低周波噪音,所以可能会比上述室内送风扇的噪音小,但是因为产生的是没有规律的噪音,所以会给使用者带来很不愉快的感觉。
如上所述的室内膨胀部33的噪音,是因为流入于室内膨胀部33输入端的冷凝剂不是完全的液体状态,而是包含有气泡的液体加气体的二态状态而产生;再进一步的,像上述这样的问题,还因为在有限的室内机空间里只能设置有限容量的第一热交换机,而不能充分的液化流入于室内膨胀部33内的冷凝剂而产生的。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除湿用空调机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除湿用空调机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除湿用空调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除湿用空调机,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除湿用空调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改善如上所述的现有除湿用空调机的热交换器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除湿用空调机,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其在除湿工作时,将产生室内膨胀部噪音原因的液体加气体的二态状态的冷凝剂充分的进行过冷,而形成液体的一态状态,从而具有可以降低室内膨胀部的噪音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除湿用空调机,特别是一种室内机内的热交换机分离成冷凝机与蒸发器的除湿用空调机,其中上述的冷凝机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位于上述的蒸发器与压出口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湿用空调机,其包括以下部件所组成压缩冷凝剂的压缩部;为了上述冷凝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设置具有热交换机与送风扇的室外热交换部;完成上述冷媒和室内空气间的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机和第二热交换机;以及由膨胀部和上述室外热交换部连接的上述第一热交换器直接连接,且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上通过室内膨胀部连接,其设置位置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排出口之间的第一辅助热交换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本发明是在室内机内部的热交换机分离成冷凝机与蒸发器的除湿用空调机,上述的冷凝机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位于上述蒸发器与压出口之间。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除湿用空调机具有如下效果将用于冷凝机的热交换机设置位于用于蒸发器的热交换机与压出口之间,使流入于室内膨胀部的冷凝剂进行过冷,从而可形成完全的液体状态,进而可以抑制因冷凝剂的不均匀而产生的噪音。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除湿用空调机,是将以冷凝机使用的热交换机设置位于以蒸发器使用的热交换机与压出口之间,从而在除湿工作时使流入于室内膨胀部的冷凝剂过冷,并形成完全的液体状态。借由上述结构,将产生室内膨胀部噪音原因的液体加气体的二态状态的冷凝剂充分进行过冷,而形成液体的一态状态,进而可以抑制因冷凝剂的不均匀而产生的噪音,从而具有可以降低室内膨胀部的噪音的功效。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且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除湿用空调机的概括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较佳实施例除湿用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结构的概略示意图。
图3是在用于冷凝机的第一热交换部过冷的情况下,显示测试噪音抑制结果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其他实施例的除湿用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部的结构概略侧视示意图。
10......压缩部 11......压缩机12......四通管 20......室外热交换部21......冷凝机 22......送风扇30......室内热交换部31......第一热交换机31’...第一辅助热交换机 32......第二热交换机33......室内膨胀部 33A......第二室内膨胀部34A......室内膨胀部 34......第二阀门35......送风扇 38......阻挡物39......前面空间部 40......膨胀部41......膨胀部 42......第一阀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除湿用空调机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所示,是根据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除湿用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结构的概略示意图。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除湿用空调机,其是由与压缩机11相连接的第二热交换机32;一部分放置于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与压出口之间的第一热交换机31所构成。
更加仔细的观察,上述的第二热交换机32,是设置于除湿用空调机室内机,并直接连接于两个热交换机之中的压缩机的热交换机,因此在除湿工作时是以蒸发器进行工作。接着,通过吸入口流入的空气经过上述的第二热交换机32而形成清凉的冷风,并通过压出口送出。
上述的第一热交换机31,是设置于除湿用空调室内机,并通过膨胀部(图中未示)连接于热交换机之中的室外热交换部20(图中未示,可参阅图1所示)的热交换机,因此除湿工作时是以冷凝机进行工作。接着,通过吸入口流入的空气经过上述的第一热交换机31而形成暖和的温风,并通过压出口送出。
如上所述,通过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的温风与通过第二热交换机32的冷风在压出口的附近相结合,并由室内送风扇35向外部压出,且上述的冷风与温风的混合风可被控制部调节成适合于除湿工作的风量,从而可以控制室内的温度。
另外,上述的第一热交换机31与第二热交换机32之间并列连接设有第二室内膨胀部33A与呈二通管的第二阀门34A。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的一部分设置于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与压出口之间。如此设计是为了在除湿工作时,将经过以冷凝机工作的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的液体加气体状态的冷凝剂完全液化。
即,由于室内热交换部30的空间的制约,从而不能充分的进行冷凝工作;而由该液体加气体状态的二态冷凝剂会流出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将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的一部分以通过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的冷风而进行冷却,从而使得上述液体加气体状态的二态冷凝剂可以转换成液体一态冷凝剂。
如上所述,因为上述的第一热交换机31的液体加气体状态的二态冷凝剂,是借由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的冷风而过冷,从而使得流入到第二室内膨胀部33A的冷凝剂是呈完全液体的状态,所以可以有效的降低像以往现有的室内膨胀部引起的噪音。
请再参阅图3所示,是在用于冷凝机的上述第一热交换部过冷的情况下,显示测试噪音抑制结果的示意图。
从观察图3可知,在饱和领域,即,因上述第一热交换部没有过冷,而流入的冷凝剂是呈液体加气体的二态状态的情况下,最高产生24.1dB的噪音,但是在执行过冷后的情况下,噪音可以降到21.8dB。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可使噪音明显降低的功效。
请参阅图4所示,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另一实施例的除湿用空调机的室内热交换部的结构概略侧视示意图。
从图4可知,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除湿用空调机,其是由以下部分所构成冷凝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机31与第二热交换机32;借由膨胀部直接连接于与室外热交换部20连接的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并通过室内膨胀部连接于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并且其设置位置是位于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与压出口之间的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
具体观察可以知道,在中央的室内送风扇35与空气吸气口的前面空间部39之间安装设有第一热交换机31及第二热交换机32。并且,在容易确保具有大空间的上部设置第一热交换机31,并在比较窄的空间的下部设置第二热交换机32。这样在用于除湿使用时,上述的第二热交换机32是以冷凝机使用,这是因为其需要比蒸发器大的容量。
更加具体而言,室内热交换部30的前面空间部39的正内侧下部安装设有第二热交换机32,在该第二热交换机32的上部是以倾斜状态安装设有第一热交换机31。
另外,上述的第一热交换机31与第二热交换机32之间安装设有室内送风扇35。借由该室内送风扇35的驱动,通过前面空间部39及上部的流入口流入的空气经过上述的第一热交换机31及第二热交换机32,并以冷却或加热的状态经过压出口送出。同时,可以借由设置形成于压出口外侧的阻挡物38而可变更其送风的风向。
上述的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是直接连接于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的一侧,另外一侧则连接有与现有上述第一热交换机31并列连接的室内膨胀部(图中未示)与第二阀门(图中未示)。如上所述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设置位于上述的第二热交换机32与室内送风扇35之间。
如以上所述结构构成的室内热交换部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除湿工作模式的选择,关闭设置于上述的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与第二热交换机32之间的第二阀门,开启室内膨胀部;之后借由室内送风扇35的驱动,使通过上述前面空间部39流入的空气,经过上述的第一热交换机31、第二热交换机32及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并通过压出口的阻挡物38而送出。
这时,经过上述第二热交换机32的冷的冷风,会经过上述的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并冷却该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接着,由该第一辅助热交换机31′流入于室内膨胀部的冷凝剂,通过充分的过冷,成为不是液体加气体二态状态的冷凝剂,而是成为液体一态状态的冷凝剂。
接着,借由上述结构,可以抑制流入于膨胀部的冷凝剂由于不均匀而产生的噪音。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除湿用空调机,是将以冷凝机使用的热交换机设置位于以蒸发器使用的热交换机与压出口之间,从而使流入于室内膨胀部的冷凝剂过冷,并形成完全的液体状态。借由上述结构,具有可以抑制因冷凝剂的不均匀而产生的噪音的效果。
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发明除湿用空调机的技术创新,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用空调机,特别是一种室内机内的热交换机分离成冷凝机与蒸发器的除湿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冷凝机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位于上述的蒸发器与压出口之间。
2.一种除湿用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部件所组成压缩冷凝剂的压缩部;为了上述冷凝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设置具有热交换机与送风扇的室外热交换部;完成上述冷媒和室内空气间的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机和第二热交换机;由膨胀部和上述室外热交换部连接的上述第一热交换器直接连接,且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上通过室内膨胀部连接,其设置位置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排出口之间的第一辅助热交换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除湿用空调机,特别是一种室内机内的热交换机分离成冷凝机与蒸发器的除湿用空调机,其中冷凝机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位于上述的蒸发器与压出口之间,使流入室内膨胀部的冷凝剂过冷,可变成完全液体状态,而可抑制因冷凝剂不均匀而引起的噪音的发生。本发明另一除湿用空调机,包括以下部件组成压缩冷凝剂的压缩部;为了冷凝剂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设置具有热交换机与送风扇的室外热交换部;完成上述冷媒和室内空气间的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机和第二热交换机;以及由膨胀部和上述室外热交换部连接的上述第一热交换器直接连接,且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上通过室内膨胀部连接,其设置位置在上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排出口之间的第一辅助热交换器。
文档编号F24F3/14GK1566815SQ0314775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5日
发明者崔皓善, 廉宽镐, 李起燮, 柳润镐, 许德, 吴一权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