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排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491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排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房吸排油烟、废气的家用电器,具体讲是一种吸排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吸排油烟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深柜型吸排油烟机,其中一种是顶吸式,即风机进风口垂直向下,在风机进风口导风板与机体下沿间形成矩形负压风腔。另一种是风机进风口朝向机壳前板,在机壳前板与风机进风口导风板之间形成矩形负压风腔。这两种机型共性不足如下一是负压风腔距锅沿较远,对锅沿处油烟抽吸力弱,二是风机电机固定在箱体壳板或涡壳上而且一半机身置于涡壳中,电机工作环境温度较高,三是滤油网需要定期拆卸清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吸排油烟机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风腔吸风口距离锅沿较近,对锅沿处油烟雾抽吸力强,电机工作环境温度低而且滤油网不需要拆卸清洗的吸排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整机采用框架结构,框架可由方钢、角铁等焊接而成,风机涡壳和电机均固定于框架上,机体壳板仅起空间隔离和装饰作用。风机电机机身完全独立于涡壳之外,对叶轮实行间接或直接驱动。当电机对叶轮实行间接驱动时,电机通过链条或皮带或齿轮带动从动轴转动,再由从动轴直接带动紧固于其上的叶轮旋转。从动轴绕轴承旋转,轴承座固定在框架上。当风机叶轮背离机壳前板时,主负压风腔位于油烟机后壳板和叶轮进风口导风板之间,其宽度小于0.15米。主负压风腔顺导风板、机壳后板向下延伸,封闭的下端边与机体前壳板的下端边在垂直方向距离介于0.2米和0.6米之间。当风机叶轮进风口超向机体前壳板或垂直朝下或朝向机体左右两侧面时,机体后壳板垂直向下延伸,其下末端位于机体前壳板下端以下,两者在垂直方向距离介于0.2米和0.6米之间,利用纵剖截面为 形或 形的金属板材与机体后壳板下端及机体前壳板下端相连接。主负压风腔宽度与机体宽度一致,利用金属板材将油烟机两侧面整体封闭。在主负压风腔面向人体一面壳板上,机体前壳板下末端以下不同高度处,设有吸风口;油烟、废气由此进入主负压风腔。在主负压风腔内搁置有不少于2层滤油部件,滤油部件由边框、电热元件、滤油网共同构成,边框对电热元件。滤油网起固定和支撑作用。电热元件可以是电热丝、电热纤维、电热膜片、电热管等电阻致热元件的任一种。电热元件与滤油网可以相互紧靠,也可以保持一定距离。滤油网与电热元件也可以合二为一,例如采用金属电热膜做电热元件,可以采用冲压落孔、激光蚀刻等工艺加工成网状薄片,在其对称两端边涂银形成导电电极;通过对称的电极间施加电压,即可电阻致热,从而构成可电阻致热的滤油网片。又如选用经向为不锈钢纤维,纬向为氧化铝纤维的网格滤布做滤油网片,根据发热功率、通电电压高低而适当设置电极形成可通电发热的滤油网片。对电阻致热电热元件通电可适当提高滤油网温度,降低油脂粘性,促进油脂从滤油网上分离,避免结尘形成油垢,堵塞网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负压腔吸风口距锅沿近,对锅沿处油烟抽吸能力强,电机工作温度低,滤油网可完全免拆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侧阶梯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侧阶梯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侧阶梯剖视图。
图4是
图1的A向视图。
图5、图6.图7均为滤油部件视图。
图8、图9、
图10分别是图5、图6.图7滤油部件的A-A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中,吸排油烟机框架由断面边长为0.01米的方钢20、22、24等焊接而成。电机23悬挂固定于框架方钢18、22上,电机转动轴21的转动由位于其上的皮带轮19传递给三角带16,三角带16通过从动轮15将动力传递给从动轴9,,从动轴9直接带动利用螺帽紧固于其上的叶轮17旋转,从动轴9绕轴承14旋转,轴承座13被焊接固定在框架方钢10和5上。选用离心风机系统,螺旋线涡壳31和框架方钢5和6之间垫有隔振橡胶块7,利用铁片8将涡壳31止位固定在框架方钢5上,铁片8被点焊在涡壳31上,其与框架方钢5之间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风机进风口面向机体后壳板29,即机体后壳板29与风机进风口导风板27之间为主负压风腔3,主负压风腔3的下末端即机体后壳板29的下端边低于机体前壳板49的下端边,两者在垂直方向距离为0.6米。参见图4,在主负压风腔3正面即面向人体的壳板2上分别距下末端0.2和0.5米处开有圆形吸风口33、34。左、右挡风板35、4和前挡风板45形成的集烟腔具有聚拢油烟功能。滤油部件28、25搁置于主负压风腔3内。支铁26对滤油部件25起支托作用,被点焊在导风板27上。支铁30对滤油部件28起支托作用,其被点焊在导风板29上。滤油部件28、25具体结构见图5。滤油网36为不锈钢菱形网,网格边长为0.002米,导电纤维37表面涂覆硅橡胶绝缘材料,采用注塑工艺成型的边框38对电热元件37、滤油网36起固定作用,由电极39、40对导电纤维37施加电压。电气线路图见
图11,将插座91与220伏市电相接后,按下电气控制盒11的操作按钮群12中电机启动按钮97后,电容运转电机23的主绕组95和与电容96串接的次绕组94通电,电机转动轴21转动并最终带动叶轮17旋转,主负压风腔3成负压状态,油烟、废气由吸风口23、34进入主负压风腔3,其中的大部份油滴等被滤油网36截留并受重力作用聚流到集油盒1。剩下的油珠同废气经叶轮17、涡壳31所形成的螺旋线风道及出风口54等排向室外。当环境温度降低或滤油网凝聚较多油脂时,按下按钮99、98,电热元件92、93即图5中不锈钢纤维37将电能转变为热能,提高了滤油网温度,油脂受热迅速从滤油网上分离。
在图2实施例中,由断面边长为0.01米的方钢61、44、46、47、50、51、52、53、57、58等焊接成机体框架。电机支座60固定在框架方钢46上。电机23利用转动轴56直接驱动叶轮17旋转。选用离心风机系统,螺旋线涡壳31同实施例一相类似被紧固在框架方钢46上,在涡壳31和框架方钢61、46间垫有弹性胶块7。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风机进风口面向机体前壳板49,在导风板27和机壳前板49间为开口向下的空腔。机体后壳板63下末端位低于机体前壳板49下末端,与其在垂直方向距离为0.5米,负压风腔前板41纵剖截面呈 形,由其将机体后壳板63和机体前壳板49相连接,并利用侧板76、77将负压风腔42两侧封闭。见图4,在负压风腔前板41两个不同高度处开有吸风口33、34。由此形成负压风腔42。滤油部件43和62搁置在负压风腔42内,其结构见图6和图9,滤油网88由厚度为0.05毫米不锈钢薄片冲孔成筛网状,在其对称的两端边涂银形成导电电极78、79,电极引线81、82分别由电极79、78引出。对滤油网起固定作用的边框80采用聚碳酸酯树脂注射成型。见图4,负压风腔42前板41两个不同高度上开有吸风口33、34,尤其吸风口33距离锅沿相对更近,使得油烟在尚未扩散之前就被吸入负压风腔42,经过滤油部件62,43的过滤,90%的油珠、水珠被截流并受重力作用汇聚到集油盒1中,而废气则经过叶轮17和涡壳31所形成的螺旋线风道及出风口54排向螺旋风管再到室外。通过电极引线81、82对不锈钢滤油网施加电压时,电能转变为热能,油脂受热迅速从不锈钢滤油网88分离。电机工作环境温度较低,同室温相当,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叶轮进风口朝下,机体框架由方钢72、71、90、69、68、67等焊接而成,电机23被悬吊固定在方钢68上,涡壳31利用铁片73、66被点焊固定在方钢67、71,电机23对固定于其转动轴56上的叶轮17直接驱动,机体后壳板63下末端低于机体前壳板49下末端,两者在垂直方向距离为0.6米,负压风腔前壳板41纵截面呈 形,其与机体后壳板63以及机体前壳板49下末端连接处采用点焊连接。见图4,利用侧板76、77将负压风腔42两侧封闭。滤油部件74和65搁置在负压风腔42内,其结构见图7和
图10,滤油网89由经线、纬线交叉编制而成,经线86为镍铬合金纤维,纬线87为氧化铝纤维。在滤油网89两长端边涂覆含银导电胶或焊铜带制成导电电极83、84,电极引线81、82分别引自电极83、84。见图4,负压风腔42前板41两个不同高度上开有吸风口33、34,两吸风口距离锅沿相对较近,使得油烟在尚未扩散之前就被吸入负压风腔。电气线路图见
图11,当按下按扭97后,电机23带动叶轮17旋转,油烟废气经吸风口33、34进入负压风腔64,再经叶轮17和由涡壳31形成的螺旋风道及排气管70排向室外,其中油珠、水珠被截流并受重力作用汇聚到集油盒1中。经过长达3年实际使用,拆卸后,叶轮上油垢很少,涡壳内积聚油脂不到25克。
权利要求1.一种吸排油烟机,整机采用框架结构,包括风机系统和负压风腔等部份,其特征是电机机身独立于涡壳之外,主负压风腔下末端低于机体前壳板下末端,两者在垂直方向距离介于0.2米和0.6米之间,在主负压风腔前壳板上开有两个不同高度的吸风口,在主负压风腔内搁置有不少于两层滤油部件,滤油部件由电热元件、滤油网、边框等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吸排油烟机包括风机系统和负压风腔等部分,机身采用框架结构,电机独立于涡壳之外而固定于框架上,电机工作环境温度相对较低。主负压风腔下末端即机体后壳板下末端低于机体前壳板下末端,两者在垂直方向距离介于于0.2-0.6米之间;在主负压风腔前板不同高度上开有吸风口;吸风口距离锅沿相对较近,对油烟抽吸力强。被搁置于负压风腔中的滤油部件由电热元件、滤油网、边框等组成,电热元件可以是电阻发热元件中的任意一种,电阻发热元件通电发热可促使油脂从滤油网上分离,从而实现滤油网完全免拆洗。
文档编号F24C15/20GK2655071SQ0320541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6日
发明者王庆波 申请人:王庆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