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锅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2518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火锅转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桌转盘,尤其涉及一种电火锅用转盘。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条件也越来越高。在饮食餐桌上,人们越来越多地吃上了火锅,但是在平时的电火锅上有一条电线拉向火锅,使火锅不能转动,而且桌面上的菜也不能转动,给人们用餐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电火锅转动的电火锅转盘,它能使电火锅随转盘随意转动,从而方便人们取食。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电火锅转盘,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盘体、下盘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至少一个内导电环、至少一个外导电环和连接装置;所述电源输入端设于下盘体,所述电源输出端设于上盘体,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设置于所述下盘体的上表面和/或所述上盘体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或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与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接触,使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连通,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为绝缘体。
采用这种结构,电火锅的电源线可以直接与上盘体的电源输出端相连,并通过该电源输出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从而避免电火锅直接向外拉线而影响电火锅转动,转盘上的菜也可随意转动,方便了人们的取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火锅转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火锅转盘结构剖视图,其中内、外导电环各为二个,连接装置为支撑上盘体的金属滚珠。
图3为图2所示电火锅转盘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火锅转盘结构剖视图,其中内、外导电环各为一个,连接装置为一对触点。
图5为图4的B-B放大图。
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所示电火锅转盘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行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盘体2.下盘体 3.电源输出端 4.电源输入端 5.内导电环6.外导电环 5a.内导电环(下) 6a.外导电环(下) 7.支撑珠架8.金属滚珠 9.弹性簧片 10.压缩簧片 11.行程开关 12.压杆13.常开触点 14.断电弹簧 15.压簧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火锅转盘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火锅转盘,包括可沿导轨或转轴相对转动的上盘体1、下盘体2,它还包括电源输入端4、电源输出端3、至少一个内导电环5,5a、至少一个外导电环6,6a和连接装置;所述电源输入端4设于下盘体2,所述电源输出端3设于上盘体1;所述内导电环5,5a和外导电环6,6a可以同时设置于所述下盘体2的上表面和所述上盘体1的下表面且分别与所述电源输入端4和所述电源输出端3电连接,也可以只设置于所述下盘体2的上表面并与所述电源输入端4电连接,或者只设置于所述上盘体1的下表面并与所述电源输出端3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如下文所述,或者与所述内导电环5,5a和外导电环6,6a同时接触,或者其一端与内导电环5或5a和外导电环6或6a接触,而另一端与电源输入端4或电源输出端3相连,使所述电源输入端4和所述电源输出端3连通;所述上盘体1和所述下盘体2为绝缘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火锅转盘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电火锅转盘的电连接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该电火锅转盘的内导电环5,5a和外导电环6,6a分别为二个且上下相对,上盘体1的内、外导电环5、6与电源输出端3相连,下盘体2的内、外导电环5a、6a与电源输入端4相连,在上盘体1和下盘体2的内、外导电环5,5a和6,6a之间设有支撑上盘体1的金属滚珠8,所述连接装置即为该金属滚珠8。金属滚珠8则可装于支撑珠架7内。此时,金属滚珠8和上下盘体的内外导电环5,5a及6,6a共同构成电火锅转盘的导轨。电从电源输入端4输入经下盘体2的内、外导电环5a、6a,再经金属滚珠8,上盘体1的内、外导电环5、6,从电源输出端3输出,完成电的传输。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火锅转盘中还可以装有压力通电装置,它在转盘承载火锅时接通电路;而在取下火锅时,切断电源,保证用电安全。在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其压力通电装置为行程开关11,设置于上盘体1内,其压杆12自上盘体1的上表面伸出,行程开关11的常开触点13设置在电源输出端3的电路中。行程开关11可以为一个或二个,若为二个,可分设于电源输出端3的两条输出线路上。图2所示的电火锅转盘还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行程开关,该行程开关包括压杆12、常开触点13、断电弹簧14和压簧15;该行程开关与上述行程开关的区别在于其常开触点13位于上盘体1的内、外导电环5、6上方,在压下压杆12时,常开触点13与内、外导电环5、6直接接触,接通电源;而在松开压杆12时,断电弹簧14使压杆12和常开触点13复位,实现断电;压簧15则可使常开触点13与内、外导电环5、6保持良好接触。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火锅转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B放大图。图6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图4所示电火锅转盘的电连接示意图。如图4、5、6和7所示,该电火锅转盘的内导电环5a和外导电环6a分别为一个,设于下盘体2的上表面,而连接装置为一对触点,图4和图5所示的触点为一对弹性簧片9,该对弹性簧片9安装于上盘体1并与上盘体1的电源输出端3电连接,而且与下盘体2的内、外导电环5a、6a相接触。当然,内、外导电环5、6也可以设于上盘体1的下表面,弹性簧片9则装于下盘体2并与电源输入端4电连接,而且与上盘体1的内、外导电环5、6相接触。电从电源输入端4输入经下盘体2的内、外导电环5a、6a,再经弹性簧片9,从上盘体1的电源输出端3输出;或者从电源输入端4输入经弹性簧片9,再经上盘体1的内、外导电环5、6,从上盘体1的电源输出端3输出,完成电的传输。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压力通电装置为均布于所述支撑珠架7的至少三个压缩簧片10,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弹性装置如螺旋压缩弹簧,其与支撑珠架的总高度略高于弹性簧片9,其总弹力略大于上盘体的重量。压力通电装置还可是均布在上盘体1或下盘体2上的至少三个弹性装置如压缩簧片,或者装于转轴的压缩弹簧,其另一端压在相对的盘体2或1上并可与其相对滑动,该弹性装置的高度略高于触点的高度,总弹力略大于上盘体1的重量。采用这种装置,在上盘体1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弹性装置的弹力,使得弹性簧片9与内外导电环脱离接触,从而达到断电的目的;而在上盘体1承载电火锅时,弹性簧片9与内外导电环接触,实现通电。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这种弹性装置,只不过其高度是略高于金属滚珠8的直径。此外,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一对碳刷作为触点,来实现上下盘体之间的电连接。上述触点可以为一对,也可为多对。采用多对触点,可使其与内外导电环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结构,其特征的组合和变形,如图4所示转盘采用行程开关11作为压力通电装置或者图2所示转盘采用弹性装置作为压力通电装置等,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火锅转盘,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盘体、下盘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至少一个内导电环、至少一个外导电环和连接装置;所述电源输入端设于下盘体,所述电源输出端设于上盘体,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设置于所述下盘体的上表面和/或所述上盘体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或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与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接触,使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连通,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为绝缘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分别为二个且上下相对,在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的内外导电环之间设有支撑所述上盘体的金属滚珠,所述连接装置即为该金属滚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分别为一个,所述连接装置为至少一对触点,安装于与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相对一侧的盘体上,该触点与该盘体的电源输出端或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为弹性簧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为碳刷。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压力通电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通电装置为至少一个行程开关,设置于上盘体内并自上盘体的上表面伸出,其常开触点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端的电路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开关为二个,其常开触点分别连接于所述电源输出端的二条输出线路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通电装置为均布于所述上盘体或下盘体的至少三个弹性装置,其高度略高于所述连接装置,其总弹力略大于上盘体的重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火锅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压缩簧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火锅转盘,它包括可相对转动的上盘体、下盘体、电源输入端、电源输出端、至少一个内导电环、至少一个外导电环和连接装置;所述电源输入端设于下盘体,所述电源输出端设于上盘体,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设置于下盘体的上表面和/或上盘体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或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可与所述内导电环和外导电环接触,使所述电源输入端和所述电源输出端连通,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为绝缘体。采用这种结构,电火锅的电源线可以直接与上盘体的电源输出端相连,并通过该电源输出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从而避免电火锅直接向外拉线而影响电火锅转动,转盘上的菜也可随意转动,方便了人们的取食。
文档编号F24C7/00GK2725749SQ20042000573
公开日2005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4日
发明者欧阳维秀 申请人:欧阳维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