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内反应用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357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炉内反应用料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内反应用料斗,尤其涉及一种在高温、常压和非氧化气氛条件下使用的料斗。
背景技术
在冶金、化工生产中,常常将物料装在反应器(料斗)内,再将反应器放入特定的炉内,通入特定的气体并将炉内温度升至适合的温度下恒温,使反应器内的物料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制成所需要的产品。
目前,炉内反应用料斗多为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无盖桶状容器,炉内气体难以渗入料斗内物料的中部和下部,致使位于料斗内中、下部的物料不能有效地完成所需的化学反应;此外,被加热物体在高温下往往会产生含有腐蚀性的气体,金属制料斗容易被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料斗在使用中炉内气体难以渗入料斗中部、下部的物料内,以及料斗容易被腐蚀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炉内气体均匀渗入料斗整个容纳物料空间内的料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炉内反应用料斗,由侧壁、底壁围成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上开有有散布于其上并贯通所述侧壁内、外表面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炉内反应用料斗中,料斗侧壁上开有的通孔使炉内气体能渗入料斗内各个部位,从而使料斗中的固体反应物料与气相反应物充分接触,并达到反应完全的效果。同时,料斗内的物料能充分接受炉内直接辐射来的热量,提高了热效率。
为使炉内气体能均匀地渗入料斗内各个部位,所述通孔均布于所述侧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使料斗耐腐蚀,提高其使用寿命,该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侧壁、底壁采用石墨材料一体成型,这充分利用了石墨在非氧化气氛下的特点,从而使料斗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热传导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炉内气体均匀渗入料斗的整个容纳物料的空间内,能充分利用炉内直接辐射的热量,在非氧化气氛下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的优点,而且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热传导性好、使用寿命长。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局部剖视);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局部剖视);图5是沿图4中C-C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中D-D线的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侧壁1、底壁2、通孔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炉内反应用料斗为由侧壁1、底壁2围成的桶状容器,侧壁1上开有有散布于其上并贯通侧壁1内、外表面的通孔3。
为使炉内气体能均匀地渗入料斗内各个部位,通孔3均布于侧壁1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便于加工制作,通孔3成排均布于侧壁1上,相邻两排的通孔3错位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料斗可做成各种适当的形状,如图2所示,侧壁1的横截面呈圆环状;如图5所示,侧壁1的横截面呈矩形框状。
为使料斗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热传导性能,侧壁1、底壁2采用石墨材料(如符合YB4088-92标准的中碳石墨等)一体成型。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料斗为由侧壁1、底壁2围成的桶状容器,侧壁1的横截面呈圆环状,侧壁1上分六排均布有贯通侧壁1内、外表面的通孔3,通孔3每排的数量为八个,相邻两排的通孔3错位排列,侧壁1、底壁2采用符合YB4088-92标准的中碳石墨一体成型。
实施例2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料斗为由侧壁1、底壁2围成的桶状容器,侧壁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状,侧壁1上分六排均布有贯通侧壁1内、外表面的通孔3,通孔3每排的数量分为六个和八个两种,相邻两排的通孔3错位排列,侧壁1、底壁2采用符合YB4088-92标准的中碳石墨一体成型。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修改和改动的。因此,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炉内反应用料斗,为由侧壁(1)、底壁(2)围成的桶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上开有散布于其上并贯通所述侧壁(1)内、外表面的通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内反应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均布于所述侧壁(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内反应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成排均布于所述侧壁(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内反应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排均布的通孔(3)中,相邻两排的通孔(3)错位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内反应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的横截面呈圆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内反应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的横截面呈矩形框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内反应用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1)、底壁(2)采用石墨材料一体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内反应用料斗,它是由侧壁、底壁围成的桶状容器,所述侧壁上开有散布于其上并贯通所述侧壁内、外表面的通孔;所述侧壁、底壁采用中碳石墨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炉内气体均匀渗入料斗的整个容纳物料的空间内,能充分利用炉内直接辐射的热量,在非氧化气氛下具有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的优点,而且其结构和制作工艺简单,热传导性好、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27D5/00GK2694201SQ20042003287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7日
发明者孙朝晖, 周家琮, 邓孝伯, 张帆 申请人: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