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回风式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3647阅读:20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节能回风式取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回风式取暖炉,属于燃煤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家庭广泛使用的冬季回风式取暖炉生火后,部分热能经金属炉面板,上盖板和排烟管幅射热能到室内取暖外,燃煤所产生的热能和烟气进入回风腔,部分热能经炉体金属外壳幅射传热供室内取暖外,大部分热能还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就随烟气经烟道排出到了室外,热利用率较低。加上煤在炉体内不能充分燃烧,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被排放到大气环境中,因此普遍存在热效率和热利用率低、能源浪费较大,严重污染环境等缺点。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燃煤取暖炉存在着燃烧效率底、耗煤、容易污染环境、不卫生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煤充分燃烧、使用卫生方便、热效率高的高效节能回风式取暖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带有灰箱(2)的炉体(1),在炉体(1)中装有炉桥(3)和炉胆(4),在炉体(1)的炉筒内壁上设有一个封闭式的容腔(5),并且在封闭式的容腔(5)中装有导热介质(6),在炉体(1)的下部设有与炉胆(4)和封闭式的容腔(5)之间形成的夹层回风腔相通的出烟道(7);在炉胆(4)和封闭式的容腔(5)之间连接有导热翅片(8)。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煤充分燃烧、使用卫生方便、热效率高、节能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取暖炉生火后,由炉胆内产出的热能,部分热能经金属炉盖板、炉面板和烟道幅射到室内外,含有大量热能的烟气进入回风腔,其热能被导热翅片和封闭式的容腔壁吸收,封闭式的容腔内的高效导热介质受热汽化(55度左右汽化),发生相变,汽化后的气体以高速吸取并传导热能,该热能经炉体迅速幅射到室内空间,达到取暖目的。由于高效导热介质的作用,取暖炉启动升温快,冷炉升火后10分钟其金属外壁达到40度以上,40分钟后达到200度以上。炉体传热快,炉体整体幅射温度高,炉口火力强,因而大大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导热介质受热汽化(55度左右),发生相变,炉子在封火后或停止加煤后(熄火前)炉体能保温较长一段时间,保暖效果明显,因而热利用率更进一步提高。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煤在炉内燃烧很充分,炉体内温度较高,炉口火力较强,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烟尘)明显减少,热效率较高。因炉口火力强,在满足较大房间取暖的同时,还能满足普通四~五口人家的日常做饭炒菜、烧开水等需求。本实用新型每日使用蜂窝煤(直径120毫米,厚50毫米)取暖、做饭菜、烧开水仅用煤7~13块,能耗很低。本实用新型的热利用率比普通回风炉提高50%以上,节能达50%以上,同时减少了对室内室外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要求。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带有灰箱(2)的炉体(1)可采用铸造或焊接的方式用铸铁或金属板材制作,并按常规在炉体(1)中装上炉桥(3)和炉胆(4),制作时,在炉体(1)的炉筒内壁上同时制作出一个封闭式的容腔(5),并且在封闭式的容腔(5)中装上导热介质(6),导热介质(6)可直接采用市场上出售的导热介质成品,在炉体(1)的下部安装一个与炉胆(4)和封闭式的容腔(5)之间形成的夹层回风腔相通的出烟道(7),为了对封闭式的容腔(5)中的导热介质进行更有效的传热,可在炉胆(4)和封闭式的容腔(5)之间连接上4~20块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导热翅片(8)即成。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回风式取暖炉,它包括带有灰箱(2)的炉体(1),在炉体(1)中装有炉桥(3)和炉胆(4),其特征在于在炉体(1)的炉筒内壁上设有一个封闭式的容腔(5),并且在封闭式的容腔(5)中装有导热介质(6),在炉体(1)的下部设有与炉胆(4)和封闭式的容腔(5)之间形成的夹层回风腔相通的出烟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回风式取暖炉,其特征在于在炉胆(4)和封闭式的容腔(5)之间连接有导热翅片(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回风式取暖炉,它在炉体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封闭式的容腔,并且在封闭式的容腔中装有导热介质,在炉体的下部设有与炉胆和封闭式的容腔之间形成的夹层回风腔相通的出烟道;在炉胆和封闭式的容腔之间连接有导热翅片。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煤充分燃烧、使用卫生方便、热效率高、节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每日使用蜂窝煤(直径120毫米,厚50毫米)取暖、做饭菜、烧开水仅用煤7~13块,能耗很低。本实用新型的热利用率比普通回风炉提高50%以上,节能达50%以上,同时减少了对室内室外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要求。
文档编号F24B1/00GK2709814SQ20042003400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1日
发明者谢洪昌, 税君禄, 谢兴昌, 殷筑华 申请人:谢洪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