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615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设备,特别涉及与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的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环保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洁净能源,如太阳能等能源格外受到青睐,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来加热的太阳能热水器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部件大多采用玻璃制成的真空管或平板玻璃下的铜管翼片式集热系统。
上述结构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部件制造工艺复杂,安装烦琐,整个设备的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也很高,而且需要经常维护,从而限制了该产品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设施的不足,提供一种软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由导热材料和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材料中间夹裹软管构成,在该导热材料的外表面上涂敷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在朝阳面装上透明隔热材料(如玻璃、塑料阳光板或者是冲气塑料膜等),背面及其他侧面则覆盖上保温材料(如泡末塑料、石棉和海绵等)。导热材料可以用金属板材或泊材制成(如铝板、铜板、铝泊、铜泊、铁皮等);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材料则可以采用弹性纤维织布;中间的软管则可以用塑料薄膜制成,当然此管的管径必须大于用于夹裹它的导热材料和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材料连接好后所形成的空间直径;若导热材料选用铝泊则其可与弹性纤维织布用缝纫机缝合。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所以工艺简单,制造及安装均很容易,可降低整个设备的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涂在金属材料外表面上的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可以高效率地吸收太阳热。将软管内通进水,与外部的储热设施连接成水循环系统,再利用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原理将吸收来的太阳热能传递至储热设施从而完成整个集热过程。
由于采用了高弹性材料包裹大容积的软体薄膜管,利用弹性材料的弹性伸缩加之大容积的软体薄膜管管径本身就未完全展开这些先决条件和状态,即使在冬季夜间室外温度低于0度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集热器会被冻裂(集热器中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大,非弹性管会被胀裂)。而且由于软体薄膜管采用塑料制作也避免了高温水在管中结垢的现象。这些都是现有太阳能热水器固有的缺陷,在本实用新型中全都解决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集热器4包括由高弹性纤维材料1(它可以是锦纶、涤纶纤维织布)和金属材料2(它可以是铝板、铜板、铝泊或铁皮等,其外表面上涂覆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中间夹有软管3(它可以是塑料薄膜管)构成的集热构件,在构件的朝阳面上覆盖上透明隔热材料6(它可以是塑料阳光板、玻璃),背面及其他侧面则覆盖上保温材料5(它可以是泡末塑料、石棉),从而架构成太阳能集热器4。
在高弹性纤维材料1和金属材料2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粘接、卯接、压接、弹性连接或缝纫机缝合,在软管3的两端安装上出水接头7和进水接头8。
通过接头7和接头8将此太阳能集热器4与外部的储热设施连接成水循环系统,再利用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原理将吸收来的太阳热能传递至储热设施从而完成整个集热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所述集热器包括由透明隔热材料构成的阳面外层和由保温材料构成的阴面外层共同包裹的集热传热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传热构件由导热材料和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材料中间夹裹软管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的外表面上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与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材料之间的连接采用缝合、粘接、卯接、压接、弹性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是由金属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一定抗拉强度的材料包括具有高弹性的纤维材料、塑料、橡胶、合成革、皮革、织物、无纺布、金属材料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合成革、皮革、织物、无纺布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包括板材和泊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主要由铝箔和高弹性纤维布中间夹裹软管构成,在该铝箔的外表面上涂敷有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在朝阳面装上透明阳光板,背面及其他侧面则覆盖上泡沫塑料。将软管内通进水,与外部的储热设施连接成水循环系统,再利用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原理将吸收来的太阳热能传递至储热设施,从而完成整个集热过程。
文档编号F24J2/46GK2754021SQ20042010777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6日
发明者华群 申请人:华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