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710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尤其涉及利用配管罩将冷媒配管固定于送风组合件的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背景技术已有技术的空调器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即,空调器能够进行冷/暖房操作或者净化已被污染的室内空气。空调器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空调器吸入室内的温度相对高的空气后,使吸入的高温空气与处于低温状态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其变为低温空气,然后把低温空气重新排出到室内,进而通过上述过程的反复进行来降低室内温度。或者,通过与上述过程的相反过程来对室内进行暖房操作。详细的说,空调器作为冷/暖房系统,是由压缩机、室外热交换机(凝缩机或者蒸发机)、膨胀阀门、室内热交换机(蒸发机或者凝缩机)等构件所构成,并且能够形成一连串的循环。
另外,众所周知,空调器大体上可分为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各自分离设置,一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一体设置。
分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基本相同,但是结构上有较大差异。分体式空调器是在室内机里设置了冷却/放热装置,在室外机里设置了放热/冷却装置及压缩装置,并且彼此分离设置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是由冷媒配管相互连接。另外,一体式空调器是把冷却/放热功能一体化,并且把一体化装置直接设置于穿孔的墙壁或者窗户上。
图7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排出口密闭状态时的立体图。图8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排出口开放状态时的立体图。图9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排出口开放状态时的主视图。图10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至图10所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的室内机是由主体1、送风组合件20和热交换机30所构成,送风组合件20设置在主体1内部,并且把室内空气吸入到主体1内部后重新送风到室内,热交换机30设置在主体1内部,并且使经由主体1内部的空气与冷媒进行热交换,进而使冷媒冷却或者加热。
另外,主体1是由前面开放的壳体2和前方壳体4所构成。该前方壳体4,其结构具体描述如下前方壳体4结合在壳体2的前面,并且前面上部形成有前面空气排出口4a,而且倾斜的两侧面上部形成有左、右侧空气排出口4b、4c。另外,倾斜的两侧面下部还形成有左、右侧空气吸入口4d、4e。
壳体2的下部一侧形成有贯通孔2a,贯通孔2a能够使冷媒配管31、32贯通。该贯通孔2a连接到热交换机30。
主体1包含有底盘3。该壳体2和前方壳体4就安装固定在底盘3上。
前方壳体4的前面设置有能够升降自如的上下移动面板10。上下移动面板10的作用是开闭前面空气排出口4a。当该上下移动面板10上升的情况下,为了弥补前方壳体4和上下移动面板10的落差,在前方壳体4的前面设置有能够进退自如的前后移动面板12。另外,前方壳体4的两侧上部设置有可转动的左、右侧叶片14、16。该左、右侧叶片14、16的作用如下开闭左、右侧空气排出口4b、4c的同时,调节通过左、右侧空气排出口4b、4c排出的空气的风量。
另外,前方壳体4上还安装有升降装置、进退装置、转动装置,升降装置为了驱动上下移动面板10,由电机和齿轮等构件所构成,进退装置为了驱动前后移动面板12,由电机和齿轮等构件所构成,转动装置为了转动左、右侧叶片14、16,由电机等构件所构成。
前方壳体4的左、右侧面倾斜的形成。并且,前方壳体4包括前面上部面板5、前面下部面板6及其左、右侧吸入格栅7、8所构成,前面上部面板5形成有前面空气排出口4a及左、右侧空气排出口4b、4c,前面下部面板6设置在前面上部面板5的中央下部和底盘3之间,进而与壳体2的两侧下部之间形成空气吸入口4d、4e,左、右侧吸入格栅7、8设置在前面下部面板6的侧端和壳体2的下部之间,并且起到保护空气吸入口4d、4e作用。
左、右侧吸入格栅7、8的背面各自安装有空气过滤器9。该空气过滤器9过滤掉通过空气吸入口4d、4e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
送风组合件20设置在主体1的内侧下部。
详细的说,在送风组合件20中,前面位置形成有空气吸入孔,上面位置形成有空气排出孔,从而能够把吸入的前方侧的空气送风至上侧。
热交换机30设置在主体1的内侧上部。更为详细的说,热交换机30位于送风组合件20的上侧。
热交换机30上连接有冷媒配管31、32,冷媒配管31把从室外机流出的冷媒引导至热交换机30,冷媒配管32把在热交换机30中蒸发/凝缩的冷媒引导至室外机。
详细的说,冷媒配管31、32的具体构成描述如下。一端连接在热交换机30,并且冷媒配管经由送风组合件20的前方而贯通壳体2的贯通孔2a,而另一端则延长至室外机,进而与室外机相连接。
但是,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连接在热交换机30的冷媒配管31、32位于送风组合件20的前方,因此使得冷媒配管31,32的整理工作变得复杂。不仅如此,当冷媒配管31、32振动时,冷媒配管31、32将与送风组合件20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冷媒配管31、32的破损,以及噪音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媒配管固定结构,该冷媒配管固定结构所在的空调器,把冷媒配管固定在送风组合件上,进而能够使冷媒配管的整理工作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冷媒配管振动时产生的噪音,以及冷媒配管自身的破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做为本发明的一种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包括主体、热交换机、送风组合件和配管罩,主体形成空调器外观,热交换机和送风组合件收容于主体内部,配管罩固定连接热交换机的冷媒配管。
做为本发明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的改进,送风组合件包括风扇罩,风扇罩收容送风风扇和风扇电机。
而且,配管罩连接到风扇罩。该配管罩包括罩部和连接部,罩部与风扇罩的一面一同围住冷媒配管的一侧,连接部从罩部凸出,并且用连接部件连接在风扇罩。该连接部和风扇罩中相互对应的形成有连接孔,连接孔使连接部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连接在热交换机上的冷媒配管是由配管罩固定在送风组合件上,因此使得冷媒配管的整理工作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冷媒配管振动时产生的噪音,以及冷媒配管自身的破损。


图1为适用了本发明的配管固定结构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停止运行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6为将图5所示的冷媒配管固定于送风组合件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7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排出口密闭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8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排出口开放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9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空气排出口开放状态时的主视图。
图10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中50主体 51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2右侧面空气吸入口 53前面空气吸入口54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 55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6上面空气排出口 57前面左侧倾斜部58前面右侧倾斜部 59底盘60壳体 61壳体背面部62壳体左侧面部 63壳体右侧面部64贯通孔 65上面面板72上部面板 73上部面板的前面部74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 75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6上部面板的上面部 77前面左侧门78前面右侧门 80门驱动装置81电机 82小齿轮83左侧驱动部件 84右侧驱动部件85前面罩 86上面门
87左侧排出叶片 88右侧排出叶片90左侧下部面板 91左侧下部面板的左侧面部92左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 93左侧吸入叶片94左侧预过滤器 100右侧下部面板101右侧下部面板的右侧面部 102右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103右侧吸入叶片104右侧预过滤器130前面门 150送风组合件151风扇电机152送风风扇153开口孔 154排出孔155风扇罩 156导向装置160热交换机161、162冷媒配管163配管罩 164罩部165、166、167、168连接部 169螺丝171下侧预过滤器172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3纳米过滤器 174电子集尘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适用了本发明的配管固定结构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停止运行时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剖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适用配管固定结构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其具体构成描述如下在形成空调器外观的主体50的下部形成有吸入口51、52、53,吸入口51、52、53吸入室内的空气,并且在主体50的上部形成有空气排出口54、55、56,空气排出口54、55、56能够把空气排出到室内,而且在主体50的内部内设有送风组合件150和热交换机160等构件。
该空气吸入口51、52、53是由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53构成,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形成于主体50的下部左侧面,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形成于主体50的下部右侧面,前面空气吸入口53形成于主体50的下部前面。
空气排出口54、55、56是包括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和上面空气排出口56,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形成于主体50的上部前面左侧,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形成于主体50的上部前面右侧,上面空气排出口56形成于主体50的上面。
主体50的前面两侧57、58相对前面中央是倾斜的形成。
该主体50的前面两侧57、58的倾斜角最好是控制在20°角以内。另外,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在主体50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上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并且,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在主体50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上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
主体50是包括底盘59、壳体60、上面面板65、上部面板72及其左、右侧下部面板90、100。底盘59形成有前面空气吸入口53,壳体60设置在底盘59的上侧,并且其前面和上面以及下面开放,上面面板65为了盖住壳体60的上面而设置,上部面板72形成有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和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以及上面空气排出口56,左、右侧下部面板90、100形成于上部面板72的下部,并且各自形成有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和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
另外,壳体60的安装过程描述如下首先,将壳体60的下端放置在底盘59的上面相应位置,然后用螺丝等连接部件把壳体60连接固定在底盘59上。该壳体60将上下方向垂直于底盘59,并安装于底盘59的上侧。如图4所示,该壳体60是由壳体背面部61、壳体左侧面部62和壳体右侧面部63所构成,壳体左侧面部62从壳体背面部61的左侧端向前方垂直或者倾斜的延长形成,壳体右侧面部63从壳体背面部61的右侧端向前方垂直或者倾斜的延长形成。
另外,在壳体60的壳体背面部61和壳体左侧面部62以及壳体右侧面部63中,一侧的下部形成有贯通孔64,贯通孔64使冷媒配管161、162贯通。
另外,如图4所示,上部面板72是由上部面板的前面部73、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4、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5和上部面板的上面部76所构成,上部面板的前面部73形成有前面左侧倾斜部57和前面右侧倾斜部58,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4从前面左侧倾斜部57的左侧端向后方垂直或者倾斜的延长形成,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5从前面右侧倾斜部58的右侧端向后方垂直或者倾斜的延长形成,上部面板的上面部76形成在上部面板的前面部73和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4以及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5的上端。
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前面左侧门77和前面右侧门78,前面左侧门77为了开闭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前面右侧门78开闭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另外,上部面板72的前面还设置有门驱动装置80。该门驱动装置80提供动力,使得前面左侧门77沿着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右滑动,进而开闭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并且,门驱动装置80提供动力,使得前面右侧门78沿着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右滑动,进而开闭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
该门驱动装置80是由电机81、小齿轮82、左侧驱动部件83和右侧驱动部件84所构成,电机81设置在上部面板72的前面中央部位,小齿轮82连接在电机81的旋转轴上,左侧驱动部件83与小齿轮82相互啮合,并且与前面左侧门77连接,右侧驱动部件84与小齿轮82相互啮合,并且与前面右侧门78连接。
该左侧驱动部件83是由多个左侧杆臂83a、83b和左侧齿条83c所构成,左侧杆臂83a、83b连接在前面左侧门77上,左侧齿条83c与多个左侧杆臂83a、83b一体形成,并且延长到小齿轮82的下侧,进而与小齿轮82啮合。
另外,右侧驱动部件84是由多个右侧杆臂84a、84b和右侧齿条84c所构成右侧杆臂84a、84b连接在前面右侧门78上,右侧齿条84c与多个右侧杆臂84a、84b一体形成,并且延长到小齿轮82的上侧,进而与小齿轮82啮合。
另外,上部面板72的前方设置有前面罩85。该前面罩85能够罩住上部面板72的前面中央,并且保护门驱动装置80。
然后,上部面板72的上面部76设置有上面门86和上面门用电机86a上面门86用于开闭上面空气排出口56,上面门用电机86a用于转动上面门86。另外,上部面板72的前面部左侧设置有左侧排出叶片87和左侧排出叶片用电机87a,左侧排出叶片87调节排出到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的空气的风量,左侧排出叶片用电机87a用于转动左侧排出叶片87。然后,上部面板72的前面部右侧设置有右侧排出叶片88和右侧排出叶片用电机88a,右侧排出叶片88调节排出到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的空气的风量,右侧排出叶片用电机88a用于转动右侧排出叶片88。
另外,下部面板包括左侧下部面板90和右侧下部面板100,左侧下部面板90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及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4和底盘59的上面之间,右侧下部面板100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及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5和底盘59的上面之间。
左侧下部面板90是由左侧下部面板的左侧面部91和左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92所构成左侧下部面板的左侧面部91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左侧面部74和底盘59的上面之间,并且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有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左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92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和底盘59的上面之间。另外,左侧下部面板90还包括左侧吸入叶片93、左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93a和左侧预过滤器94所构成,左侧吸入叶片93开闭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的同时,引导通过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吸入的室内空气,左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93a用于转动左侧吸入叶片93,左侧预过滤器94过滤掉吸入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
右侧下部面板100是由右侧下部面板的右侧面部101和右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102所构成,右侧下部面板的右侧面部101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右侧面部75和底盘59的上面之间,并且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有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右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102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和底盘59的上面之间。另外,右侧下部面板100还包括右侧吸入叶片103、右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103a和右侧预过滤器104所构成,右侧吸入叶片103开闭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的同时,引导通过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室内空气,右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103a用于转动右侧吸入叶片103,右侧预过滤器104过滤掉吸入到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
另外,主体50还包括前面门130。该前面门130起到如下作用开闭前盖85的上端和底盘59的上端之间。
详细的说,前面门130可转动的连接在铰链托架133a、133b上,铰链托架133a、133b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上面及底盘59的上面。
前面门130包括面板支架131、玻璃板132和玻璃板框架133,面板支架131一侧形成有开口孔131a,玻璃板132设置在面板支架131的前方,玻璃板框架133将玻璃板132固定在面板支架131上。
面板支架131的背面,即开口孔131a的后方设置有显示器罩134。该显示器罩134中设置有显示器135,显示器135能够显示各种信息。
另外,在玻璃板框架133中,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上部铰链托架133a,上部铰链托架133a用螺丝等连接到主体50的上部,而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下端连接有下部铰链托架133b,下部铰链托架133b用螺丝等连接到主体50的下部。
另外,送风组合件150是由风扇电机151、送风风扇152、风扇罩155和导向装置156所构成,风扇电机151设置在壳体60的背面部61前方,送风风扇152连接在风扇电机151的旋转轴上,风扇罩155罩住送风风扇152,并且其前面形成有开口孔153,而其上面形成有排出孔154,导向装置156设置在风扇罩155的前面,即开口孔153上,并且引导吸入到风扇罩155内部的空气。
热交换机160倾斜的设置于上部面板72的下部和壳体60的上部之间。
热交换机160上连接有冷媒配管161、162,冷媒配管161把从室外机流出的冷媒引导至热交换机160,冷媒配管162把在热交换机160中蒸发/凝缩的冷媒引导至室外机。
详细的说,冷媒配管161、162的具体构成描述如下。一端连接在热交换机160,并且位于送风组合件150前方的冷媒配管的一部分将被配管罩163固定在送风组合件150上。另外,冷媒配管继续贯通壳体60的贯通孔64,而另一端则延长至室外机,进而与室外机相连接。
配管罩163用螺丝169等连接部件连接在送风组合件150的风扇罩155的前面。
配管罩163和风扇罩155上相互对应的形成有连接孔163a、155a,连接孔163a、155a使螺丝169等连接部件连接。
另外,在空调器中,在底盘59的前面空气吸入口53上侧设置有多个过滤器171、172、173。然后,在导向装置156的前方设置有电子集尘器174。
该多个过滤器包括下侧预过滤器171、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和纳米过滤器173,下侧预过滤器171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位于下侧预过滤器171的上侧,从而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微小灰尘,纳米过滤器173设置在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的上侧,从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或者细菌等。
另外,电子集尘器174是由电离部175、收集部176和高电压产生器177所构成,电离部175由放电极和放电对应极构成,并且离子化空气中的灰尘等,收集部176收集在电离部175中离子化的灰尘等,高电压产生器177能够给电离部175和收集部176提供高电压。
图6为将图5所示的冷媒配管固定于送风组合件状态时的主视图。
配管罩163是包括罩部164和连接部165、166、167、168,罩部164与风扇罩155的一面一同围住冷媒配管161、162的一侧,连接部165、166、167、168从罩部164凸出,并且用螺丝169等连接部件连接在风扇罩155。
该罩部164形成为曲面形状,并且向上下方向开口形成,而且能够围住冷媒配管161、162。
连接部165、166、167、168包括有左侧连接部165、166和右侧连接部167、168,左侧连接部165、166从罩部164的左侧端向旁边以板体形状凸出形成,右侧连接部167、168从罩部164的右侧端向旁边以板体形状凸出形成。
详细的说,左侧连接部165、166是包括有左侧上部连接部165和左侧下部连接部166,左侧上部连接部165从罩部164的左侧端上部向左侧凸出形成,并且形成有连接孔163a,左侧下部连接部166从罩部164的左侧端下部向左侧凸出形成,并且形成有连接孔163a。
然后,右侧连接部167、168是包括有右侧上部连接部167和右侧下部连接部168,右侧上部连接部167从罩部164的右侧端上部向右侧凸出形成,并且形成有连接孔163a,右侧下部连接部168从罩部164的右侧端下部向右侧凸出形成,并且形成有连接孔163a。
如图6所示,具备综上所述结构的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起到如下作用当进行热交换机160及冷媒配管161、162的组装作业时,把配管罩163紧贴固定在风扇罩155的前面,使得配管罩163的罩部164和风扇罩155的前面能够包住冷媒配管161、162的一部分。然后,把连接部165、166、167、168用螺丝169等连接部件连接到风扇罩155的前面,冷媒配管161、162将被配管罩163固定和整理。
下面,将详细说明具备综上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空调器的工作过程。
当空调器处于冷/暖房运行模式下时,左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93a、右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103a、门驱动装置80的电机81、上面门用电机86a将以开启模式驱动。然后,如图1所示,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上面空气排出口56将开启。
接着,风扇电机151一旦驱动,室内的空气将通过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和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53,吸入到主体50的内部。
然后,通过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左侧预过滤器94时,左侧预过滤器94将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等颗粒。并且,通过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右侧预过滤器104时,右侧预过滤器104将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体积稍大的灰尘等颗粒。另外,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53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下侧预过滤器171时,下侧预过滤器171将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等颗粒。之后,空气将继续通过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这时,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将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微小灰尘颗粒。最后,空气将通过纳米过滤器173。这时,纳米过滤器173将去除空气中的异味因子和细菌。
经由一系列过程被净化的室内空气将依次通过电子集尘器174的电离部175、收集部176、导向装置156、风扇罩155送风至风扇罩155的上侧。
然后,送风至风扇罩155的上侧的空气,当通过热交换机160时与热交换机160内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或者加热。
这时,经由上述过程被冷却或者加热的室内空气中,其中的一部分空气将通过上面空气排出口56送风至主体50的上部前方侧,而其中的绝大部分空气将通过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和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送风至主体50的前方侧。
另外,当空调器处于空气净化运行模式时,左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93a、右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103a、门驱动装置80的电机81将以关闭模式驱动,从而使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关闭。而上面门用电机86a将以开启模式驱动,从而开启上面空气排出口56。
然后,在高电压产生器177中产生的高电压将提供到电离部175及收集部176,同时风扇电机151将驱动。
当风扇电机151驱动时,与冷/暖房运行模式下一样,由前面空气吸入口53吸入的室内空气将通过下侧预过滤器171和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以及纳米过滤器173被净化。之后,空气将通过电子集尘器174的电离部175和收集部176。这时,空气中的灰尘将被离子化后去除,进而空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之后,空气将依次通过导向装置156和风扇罩155后,送风至风扇罩155的上侧。
送风至风扇罩155的上侧的空气将通过热交换机160。这时,空气将不与热交换机160进行热交换。之后,空气将通过上面空气排出口56集中送风至主体50的上部前方侧。
综上所述,当空调器在冷/暖房运行模式下或者搬运过程当中,由于冷媒配管161、162是由配管罩163固定在送风组合件150侧,因此防止了冷媒配管161、162晃动或者振动的现象。
本发明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中,冷媒配管容易整理,且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冷媒配管振动时产生的噪音及冷媒配管自身的破损。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包括主体(50)、热交换机(160)、送风组合件(150)和配管罩(163),主体(50)形成空调器外观,热交换机(160)和送风组合件(150)收容于主体(50)内部,配管罩(163)固定连接热交换机(160)的冷媒配管(161、1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送风组合件(150)包括风扇罩(155),风扇罩(155)收容送风风扇(152)和风扇电机(1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配管罩(163)连接到风扇罩(1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配管罩(163)包括罩部(164)和连接部(165、166、167、168),罩部(163)与风扇罩(155)的一面一同围住冷媒配管(161、162)的一侧,连接部(165、166、167、168)从罩部(164)凸出,并且用连接部件连接在风扇罩(1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部(165、166、167、168)和风扇罩(155)中相互对应的形成有连接孔(155a、163a),连接孔使连接部件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配管固定结构,包括主体、热交换机、送风组合件和配管罩,热交换机和送风组合件收容于主体内,配管罩固定连接热交换机的冷媒配管,该送风组合件包括风扇罩,风扇罩收容了送风风扇和风扇电机,该配管罩连接风扇罩,该配管罩包括罩部和连接部,罩部与风扇罩的一面一同围住冷媒配管的一侧,连接部从罩部凸出,并用连接部件连接在风扇罩,该连接部和风扇罩相应设有连接孔,连接孔使连接部件连接,本发明效果为冷媒配管容易整理,且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冷媒配管振动时产生的噪音及冷媒配管自身的破损。
文档编号F24F1/00GK1888586SQ20051001400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姜镇一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