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71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更为详细的说,本发明涉及磁铁装置卡扣安装于前面面板上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图9是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斜视图。图10是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正面图。图11是图9所示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斜视图。
图9至图11所示,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形成有吸入部1的底盘2;设置在上述底盘2的上侧的壳体10;设置在上述壳体10的前面上部的上部面板14,并且在左、右侧倾斜面及上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11,12,13;设置在上述上部面板14的左、右侧倾斜面和底盘2之间的左、右侧吸入面板17,18,并且形成有空气吸入口15,16;能够开闭上述上部面板14的上端和上述底盘2的上端之间的前面面板20。
上述底盘2的上侧设置有多个过滤器3,4,5。
上述壳体10的下部侧安装有送风机,并且上述送风机的前面安装有电子集尘器32。
在上述左侧吸入面板17或者上部面板14上安装有磁铁支架(holder)34。
另外,镶嵌在上述磁铁支架34中的永久磁铁36用双面胶固定在上述前面面板20上。
在具备综上所述构成的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中,当需要清洗或者更换上述过滤器3,4,5时,或者维修上述电子集尘器32或送风机时,就要把上述前面面板20向前方拉开,致使开放上述上部面板14的前方及上部面板14的下部。然后,进行上述部件的清洗、更换、维修作业。最后,上述部件的清洗、更换、维修作业一旦完成,就可以关闭上述前面面板20,致使上述前面面板20封闭上述上部面板14的前方及上部面板14的下部。
在上述前面面板20中,一旦上述永久磁铁36镶嵌到上述磁铁支架34中,由于上述永久磁铁36和磁铁支架34之间的吸引力,上述前面面板20将维持其关闭状态。
但是,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存在如下缺陷由于上述永久磁铁36是用双面胶固定在上述前面面板20上。因此,双面胶的吸附力下降时,就容易使上述永久磁铁36从上述前面面板20分离,致使前面面板20无法维持关闭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更好的维持前面面板的关闭状态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部件所构成空调器主体;可转动的连接于上述空调器主体上,并且面板支架和玻璃板通过玻璃板框架相互结合的前面面板;卡扣固定在上述面板支架和上述玻璃板框架上,进而安装在上述前面面板上的磁铁装置;设置在上述空调器主体上,并且固定上述磁铁装置的磁铁支架。
上述面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形成有能够使上述磁铁装置的一部分突出在上述面板支架的背面的贯通孔。
上述面板支架和玻璃板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磁铁装置的周边形成有连接部。
上述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永久磁铁和紧贴在上述永久磁铁的两侧面的第1,2板块构成。
上述第1板块向左侧方向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而上述第2板块向右侧方向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并以此为特征。
上述第1,2板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上的支架卡扣部;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上的框架卡扣部;附着在上述永久磁铁上的磁铁紧贴部。
上述支架卡扣部,其特征在于向上凸出在上述磁铁紧贴部的上端中的前方,并向后方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上。
上述框架卡扣部,其特征在于向下凸出在上述磁铁紧贴部的下端中的前方,并向后方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上。
如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具有如下效果由于磁铁装置卡扣固定在前面面板的面板支架和玻璃板框架上,因此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磁铁装置和前面面板之间的分离可能性,并且能够更为牢固的维持前面面板的关闭状态。
而且,在上述面板支架中形成有贯通孔,致使上述磁铁装置的一部分凸出在上述面板支架的背面,进而能够使上述磁铁装置镶嵌到上述前面面板的内侧。
而且,上述面板支架及玻璃板框架与上述磁铁装置的周边部位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从而能够使上述磁铁装置更为牢固的固定。


图1是显示适用了依据本发明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开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前面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部分切开斜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前面面板的分解斜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正面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的斜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9是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斜视图。
图10是依据以往技术的空调器的正面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斜视图。
主要部件附图标记说明50空调器主体 51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2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3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4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 55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6上面空气排出口 57前面左侧倾斜部58前面右侧倾斜部 60后方壳体70前方壳体72上部面板73上部面板的前面部74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5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 76上部面板的上面部77前面左侧门 78前面右侧门80门驱动装置 81电机82小齿轮 83左侧移送体84右侧移送体 85前面罩86上面门 87左侧排出叶片
88右侧排出叶片90左侧下部面板91左侧下部面板的左侧面部 92左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93左侧吸入叶片94左侧预过滤器100右侧下部面板 101右侧下部面板的右侧面部102右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 103右侧吸入叶片104右侧预过滤器 130前面面板131面板支架(panel-frame) 131a开口孔131b贯通孔132玻璃板(glass)132a按钮 133玻璃板框架133a上部铰链托架(hinge-bracket) 133b下部铰链托架134显示部(display)135显示部罩(display-cover)140磁铁装置 141永久磁铁142第1板块(plate) 143支架卡扣部144框架卡扣部 145磁铁紧贴部146第2板块147支架卡扣部148框架卡扣部 149磁铁紧贴部150磁铁支架 160热交换机171下侧预过滤器 172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3纳米过滤器 174电子集尘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显示适用了依据本发明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开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前面面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部分切开斜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前面面板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依据本发明的适用前面面板固定结构的空调器一实施例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所构成空调器主体50;可转动的连接于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前面的前面面板130,并且面板支架131和玻璃板132通过玻璃板框架133相互结合;卡扣固定在上述面板支架131和上述玻璃板框架133上,进而安装在上述前面面板130上的磁铁装置140;设置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上,并且固定上述磁铁装置的磁铁支架150。
在上述面板支架131中,其一侧形成有开口孔131a。
在上述面板支架131中,为了使上述磁铁装置140的一部分凸出到上述面板支架131的背面而形成有贯通孔131b。
上述前面面板130还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所构成显示部134;具备上述显示部134的显示部罩135。
上述显示部罩135呈现前面开放的长方体形状。
上述显示部罩135设置在上述面板支架131的背面,并且上述显示部134的信息将通过上述开口孔131a和玻璃板132向外部显示。
在上述玻璃板132中,除了上述显示部的前方位置以外的背面印刷有特定色彩或者纹样。
在上述玻璃板框架133的左侧或者右侧中的一侧上端连接有上部铰链托架133a。在这里,上述上部铰链托架133a用螺丝等连接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上部。另外,在上述玻璃板框架133的左侧或者右侧中的一侧下端连接有下部铰链托架133b。在这里,上述下部铰链托架133b用螺丝等连接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下部。
即,上述前面面板130能够以上述上部铰链托架133a和下部铰链托架133b为转动轴,向前方转动。因此,能够开闭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前面中央部位。
上述玻璃板框架133整体呈现四边形,并且能够包住上述面板支架131和玻璃板132,而且其前面部及后面部呈现弯曲的‘∪’剖面形状,使得上述玻璃板132和面板支架131的边缘前后卡扣到前面弯曲部和后面弯曲部之间。
另外,上述磁铁装置140的周边用螺丝等连接部件136,137连接在上述面板支架131和玻璃板框架133的相应位置。
上述磁铁装置140包括永久磁铁141和附着在上述永久磁铁141的两侧面的第1,2板块142,146构成。
上述第1,2板块142,146是由金属体构成。
上述第1板块142向左侧方向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131上。
上述第2板块146向右侧方向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133上。
上述第1,2板块142,146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131上的支架卡扣部143,147;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133上的框架卡扣部144,148;附着于上述永久磁铁141上的磁铁紧贴部145,149。
在这里,上述支架卡扣部143,147向上凸出在上述磁铁紧贴部145,149的上端中的前方,并向后方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131上。
上述框架卡扣部144,148则向下凸出在上述磁铁紧贴部145,149的下端中的前方,并向后方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133上。
上述磁铁支架150是由金属体或者永久磁铁构成。
上述磁铁支架150用螺丝等连接部件连接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一侧,或者镶嵌或者卡扣安装。
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正面图。图6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时的斜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图8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中,下部左侧面形成有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下部右侧面形成有的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下部前面形成有的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3。
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中,上部前面左侧形成有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上部前面右侧形成有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上面形成有上面空气排出口56。
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前面两侧57,58相对前面中央是倾斜的形成。在这里,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前面两侧57,58的倾斜角最好是控制在20°以内。
另外,上述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上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
并且,上述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在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上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
即,上述空调器主体50将通过下部左侧面和右侧面以及前面吸入空气,并且通过上部前面两侧和上面排出空气。即,上述空调器主体50将具备上述的流路结构。
然后,上述空调器主体50是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形成有上述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3的底盘59;设置在上述底盘59的上侧,并且其前面和上面以及下面开放的后方壳体60;设置在上述后方壳体60的上侧,并且盖住上述后方壳体60开放的上面的上面面板66;设置在上述后方壳体60及上面面板66的前方的前方壳体70。
如图7所示,上述后方壳体60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所构成背面部61;在上述背面部61的左侧端向前方垂直或者倾斜延长形成的左侧面部62;在上述背面部61的右侧端向前方垂直或者倾斜延长形成的右侧面部63。
另外,上述前方壳体70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在上部的前面两侧形成有上述前面左、右侧空气排出口54,55,并且上面形成有上面空气排出口56的上部面板72;设置在上述上部面板72的下部,并且形成有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及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的下部面板90,100。
另外,如图7所示,上述上部面板72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形成有上述前面左侧倾斜部57和前面右侧倾斜部58的上部面板的前面部73;从上述前面左侧倾斜部57的左侧端向后方垂直或者倾斜的延长形成的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4;从上述前面右侧倾斜部58的右侧端向后方垂直或者倾斜的延长形成的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5;形成在上述上部面板的前面部73和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4以及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5的上端,并且向左右方向长长的形成有上述上面空气排出口56的上部面板的上面部76。
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为了开闭上述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的前面左侧门77,以及为了开闭上述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的前面右侧门78。
另外,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还设置有门驱动装置80。在这里,上述门驱动装置80提供动力,使得上述前面左侧门77沿着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右滑动,进而开闭上述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并且,上述门驱动装置80提供动力,使得上述前面右侧门78沿着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右滑动,进而开闭上述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
在这里,上述门驱动装置80是由如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设置在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中央部位的电机81;连接在上述电机81的旋转轴上的小齿轮82;与上述小齿轮82相互啮合,并且与上述前面左侧门77连接的左侧驱动部件83;与上述小齿轮82相互啮合,并且与上述前面右侧门78连接的右侧驱动部件84。
在这里,上述左侧驱动部件83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连接在上述前面左侧门77上的多个左侧杆臂(arm)83a,83b;与上述多个左侧杆臂83a,83b一体形成,并且延长到上述小齿轮82的下侧,进而与上述小齿轮82啮合的左侧齿条(rack)83c。
另外,上述右侧驱动部件84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连接在上述前面右侧门78上的多个右侧杆臂84a,84b;与上述多个右侧杆臂84a,84b一体形成,并且延长到上述小齿轮82的上侧,进而与上述小齿轮82啮合的右侧齿条84c。
另外,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方设置有前面罩85。在这里,上述前面罩85能够罩住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方,并且保护上述门驱动装置80。
然后,上述上部面板72的上面部76上设置有用于开闭上述上面空气排出口56的上面门86。
而且,上述上部面板72的上面部76下侧设置有用于转动上述上面门86的上面门用电机86a。
另外,上述上部面板72的左侧设置有调节排出到上述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的空气的风量的左侧排出叶片87,以及用于转动上述左侧排出叶片87的左侧排出叶片用电机87a。
然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右侧设置有调节排出到上述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的空气的风量的右侧排出叶片88,以及用于转动上述右侧排出叶片88的右侧排出叶片用电机88a。
另外,上述下部面板90,100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设置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及上部面板的左侧面部74和上述底盘59的上面之间的左侧下部面板90;设置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及上部面板的右侧面部75和上述底盘59的上面之间的右侧下部面板100。
上述左侧下部面板90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设置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左侧面部74和上述底盘59的上面之间,并且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有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的左侧下部面板的左侧面部91;设置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和上述底盘59的上面之间,并且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左侧倾斜部57一样倾斜一定角度形成的左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92。
另外,上述左侧下部面板90上还设置有以下几个部件开闭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的同时,引导通过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吸入的室内空气的左侧吸入叶片93;用于转动上述左侧吸入叶片93的左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93a;过滤掉吸入到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的左侧预过滤器94。
上述右侧下部面板100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设置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右侧面部75和上述底盘59的上面之间,并且向上下方向长长的形成有上述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的右侧下部面板的右侧面部101;设置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和上述底盘59的上面之间,并且与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面右侧倾斜部58一样倾斜一定角度形成的右侧下部面板的前面部102。
另外,上述右侧下部面板100上还设置有以下几个部件开闭上述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的同时,引导通过上述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室内空气的右侧吸入叶片103;用于转动上述右侧吸入叶片103的右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103a;过滤掉吸入到上述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的右侧预过滤器104。
另外,如图6及图7所示,上述空调器主体50上还设置有送风机、热交换机160、各种过滤器171,172,173以及电子集尘器174。
上述送风机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设置在上述后方壳体60的背面部61前方的送风用电机151;连接在上述送风用电机151的旋转轴上的涡轮式风扇152;罩住上述涡轮式风扇152,并且其前面形成有开口孔153,而其上面形成有排出孔154的风扇罩155;设置在上述风扇罩155的前面,即上述开口孔153上,并且引导吸入到上述风扇罩155内部的空气的导向装置(orifice)156。
上述热交换机160倾斜的设置在上述上部面板72的下部和上述后方壳体60的上部之间。
另外,上述多个过滤器171,172,173包括设置在上述底盘59的上面,并且过滤掉吸入到上述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3的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的下侧预过滤器171;位于上述下侧预过滤器171的上侧,从而过滤掉空气中含有的微小灰尘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设置在上述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的上侧,从而去除空气中的异味或者细菌等的纳米过滤器173。
另外,上述电子集尘器174设置在上述导向装置156的前方。
在这里,上述电子集尘器174是由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由放电极和放电对应极构成,并且离子化空气中的灰尘等的电离部175;收集在上述电离部175中离子化的灰尘等的收集部176;能够给上述电离部175和收集部176提供高电压的高电压产生器177。
下面,将详细说明具备综上所述结构的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工作过程。
当上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暖运行模式下时,上述左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93a、上述右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103a、上述门驱动装置80的电机81、上面门用电机86a将以开启模式驱动。然后,如图1所示,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上面空气排出口56将开启。
接着,上述送风用电机151一旦驱动,室内的空气将通过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和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和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3,吸入到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内部。
然后,通过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上述左侧预过滤器94时,上述左侧预过滤器94将过滤掉上述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等颗粒。并且,通过上述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上述右侧预过滤器104时,上述右侧预过滤器104将过滤掉上述空气中含有的体积稍大的灰尘等颗粒。另外,通过上述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3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上述下侧预过滤器171时,上述下侧预过滤器171将过滤掉上述空气中含有的灰尘等颗粒。之后,上述空气将继续通过上述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这时,上述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将过滤掉上述空气中含有的微小灰尘颗粒。最后,上述空气将通过上述纳米过滤器173。这时,上述纳米过滤器173将去除上述空气中的异味因子和细菌。
经由上述一系列过程被净化的室内空气将依次通过上述电子集尘器174的电离部175、收集部176、导向装置156、风扇罩155送风至上述风扇罩155的上侧。然后,送风至上述风扇罩155的上侧的空气,当通过上述热交换机160时与上述热交换机160内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从而被冷却或者加热。
这时,经由上述过程被冷却或者加热的室内空气中,其中的一部分空气将通过上述上面空气排出口56送风至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上部前方侧,而其中的绝大部分空气将通过上述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和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送风至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前方侧。
另外,当上述空调器处于空气净化运行模式时,上述左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93a、上述右侧吸入叶片驱动用电机103a、上述门驱动装置80的电机81将以关闭模式驱动,从而使上述左侧面空气吸入口51、右侧面空气吸入口52、前面左侧空气排出口54、前面右侧空气排出口55关闭。而上述上面门用电机86a将以开启模式驱动,从而开启上面空气排出口56。
然后,在上述高电压产生器177中产生的高电压将提供到上述电离部175及收集部176,同时上述送风用电机151将驱动。
当上述送风用电机151驱动时,室内的空气将通过上述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3吸入到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内部。
这时,通过上述前面下部空气吸入口53吸入的室内空气将通过上述下侧预过滤器171和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172以及纳米过滤器173被净化。
之后,上述被净化的室内空气将通过上述电子集尘器174的电离部175和收集部176。这时,上述空气中的灰尘将被离子化后去除,进而上述空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净化。之后,上述室内空气将依次通过上述导向装置156和风扇罩155后,送风至上述风扇罩155的上侧。送风至上述风扇罩155的上侧的空气将通过上述热交换机160。这时,上述空气将不与上述热交换机160进行热交换。之后,上述空气将通过上述上面空气排出口56集中送风至上述空调器主体50的上部前方侧。
另外,在具备综上所述构成的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器中,当需要清洗或更换上述过滤器171,172,173时,或者维修上述电子集尘器174或送风机时,就要把上述前面面板130向前方拉开,从而开放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方及上部面板72的下部。然后,进行上述部件的清洗、更换、维修作业。最后,上述部件的清洗、更换、维修作业一旦完成,就可以关闭上述前面面板130,致使上述前面面板130封闭上述上部面板72的前方及上部面板72的下部。
这时,在上述前面面板130中,上述磁铁装置140的第1,2板块142,146卡扣在上述面板支架131及玻璃板框架133上的状态下,上述磁铁装置140与上述磁铁支架150结合,并且,由上述磁铁装置140和磁铁支架150之间的吸引力,使上述前面面板130牢固的维持关闭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器主体;可转动的连接于上述空调器主体上的前面面板;面板支架和玻璃板通过玻璃板框架相互结合;卡扣固定在上述面板支架和上述玻璃板框架上磁铁装置,上述磁铁装置安装在上述前面面板上;设置在上述空调器主体上并且固定上述磁铁装置的磁铁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支架上形成有能够使上述磁铁装置的一部分凸出在上述面板支架的背面的贯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支架及玻璃板框架与上述磁铁装置的周边部位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磁铁装置包括永久磁铁和紧贴在上述永久磁铁的两侧面的第1,2板块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板块向左侧方向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而上述第2板块向右侧方向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2板块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所构成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上的支架卡扣部;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上的框架卡扣部;附着在上述永久磁铁上的磁铁紧贴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架卡扣部向上凸出在上述磁铁紧贴部的上端中的前方,并向后方卡扣到上述面板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框架卡扣部向下凸出在上述磁铁紧贴部的下端中的前方,并向后方卡扣到上述玻璃板框架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其包括空调器主体;可转动的连接于上述空调器主体上,并且面板支架和玻璃板通过玻璃板框架相互结合的前面面板;卡扣固定在上述面板支架和上述玻璃板框架上,进而安装在上述前面面板上的磁铁装置;设置在上述空调器主体上,并且固定上述磁铁装置的磁铁支架。因此,具备综上所述结构的依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前面面板固定结构具有如下效果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磁铁装置和前面面板之间的分离可能性,并且能够更为牢固的维持前面面板的关闭状态。
文档编号F24F1/00GK1888587SQ20051001400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7日
发明者安民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