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风机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9922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净化风机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用通风装置,具体是一种空气净化风机箱。
背景技术
作为民用居所或办公场所,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根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的通风就有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室内通风方式是开窗式进行通风,或是采用换气扇的形式进行通风,因受室外空气污染、粉尘及噪音等因素的影响,该通风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高要求,故这就要求现代化的通风模式,除具备实现通风功能外,还要具备低噪音,高清洁度的要求,特别是在大中城市中的各类高层建筑,因居住人员较多,对通风的换气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在市场上也有多种形式的室内换气装置,但依然难以满足这些建筑群体的安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即能够满足各类民用建筑室内通风要求,而且低噪音,安装后隐蔽性好的空气净化风机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空气净化风机箱,包括电动机及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电动机采用对称双轴伸式结构,并在电动机两端的转动轴上对称设置两组离心式叶轮组件,叶轮组件安装在蜗壳内,对应叶轮两端进风口的蜗壳上轴向开设有进风口,风箱的其中一侧径向开设出风口。
为便于安装,电动机及叶轮组件固定设置在两端呈敞开式的风箱内,并且风箱的底部开设出风口。
为进一步消除噪音及保证空气的清洁度,风箱的内表面包覆吸声过滤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经上述改进后,即能够满足各类民用建筑室内通风要求,而且低噪音,安装后隐蔽性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
图1的A向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蜗壳;2叶轮组件;3电动机;4风箱;5吸声过滤材料;6进风口;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包括电动机3及叶轮组件2,其特征在于电动机3采用对称双轴伸式结构,并在电动机3两端的转动轴上对称设置两组离心式叶轮组件2,叶轮组件2安装在蜗壳1内,对应叶轮两端进风口的蜗壳1上轴向开设有进风口6,蜗壳1的其中一侧径向开设出风口7。
为便于安装,电动机3及叶轮组件2固定设置在两端呈敞开式的风箱4内,并且风箱4的底部开设出风口7。
这样,可将本实用新型预设在建筑物窗体的上方,并将出风口7设置与室外侧,风箱4端部的空气经吸声过滤装置与室内相通。在需要进行室内换气时,开启电动机3的开关,以此带动对称设置的两组叶轮组件2转动,使空气经进风口6轴向进入叶轮组件2的工作室,通过叶轮组件2的转动,将室内浑浊的空气排到室外,强制性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为进一步消除噪音及保证空气的清洁度,风箱4的内表面可包覆吸声过滤材料层5,以达到隔音,过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经上述改进后,即能够满足各类民用建筑室内通风要求,而且低噪音,安装后隐蔽性好。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风机箱,包括电动机及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电动机采用对称双轴伸式结构,并在电动机两端的转动轴上对称设置两组离心式叶轮组件,叶轮组件安装在蜗壳内,对应叶轮两端进风口的蜗壳上轴向开设有进风口,风箱的其中一侧径向开设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风机箱,其特征在于电动机及叶轮组件固定设置在两端呈敞开式的风箱内,并且风箱的底部开设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风机箱,其特征在于风箱的内表面包覆吸声过滤材料层。
专利摘要一种空气净化风机箱,民用通风装置。包括电动机及叶轮组件,其特征在于电动机采用对称双轴伸式结构,并在电动机两端的转动轴上对称设置两组离心式叶轮组件,叶轮组件安装在蜗壳内,对应叶轮两端进风口的蜗壳上轴向开设有进风口,风箱的其中一侧径向开设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经上述改进后,即能够满足各类民用建筑室内通风要求,而且低噪音,安装后隐蔽性好。
文档编号F24F7/013GK2795727SQ200520024048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9日
发明者李福良, 尹登堂, 徐卫功, 王立文, 张崇文 申请人:山东新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