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的电子双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608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空调机的电子双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指一种与空调机相结合的空调机的电子双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用空调机不能检测室外的温度,这是其设计上的一个缺点或者说是有待改进的地方,因为我们在使用空调机时,可以设定室内的温度,但是室外温度我们却无法设定,在气温下降时(特别是在风雨天或夜间)室外温度已经低于室内温度,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室外温度的下降,关闭空调机,却让空调机继续工作,浪费电力,在污浊的空气中也影响我们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有效杜绝浪费电力资源的空调机的电子双测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一主体,主体的顶部设有室外温度测温探头,主体的正面设有室内温度测温探头,外温度测温探头与室内温度测温探头分别与主体内部的控制线路连接,主体的正面还设有与空调机插头配合的插座、以及功能状态指示灯、开关、复位按钮,在背面的设有电源插头。
所述的控制线路包括有热敏电阻RT1、热敏电阻RT2,它们与电阻R3、电阻R4,共同组成电桥,热敏电阻TT1与室外测温探头1连接伸出室外对室外温度进行探测,并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传入集成电路U1放大比较。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空调机工作时,室外测温探头随时检测室内外的温度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只要室外温度低于室内使用者设定的温度,就会发出信号告知,并自动停止供电,有效地杜绝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见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有一主体,主体的顶部设有室外温度测温探头1,该室外温度测温探头悬挂于室外,主体的正面设有室内温度测温探头2,用于检测室内空调机的温度,室外温度测温探头1与室内温度测温探头2分别与主体内部的控制线路连接,主体的正面还设有与空调机插头配合的插座3、以及功能状态指示灯、开关、复位按钮等功能键,在背面的设有相应插座配合使用的电源插头4。
见附图4所示,D101-D104,C1,D1,DW1,C2组成降压稳压电路,为线路提供12VDC电源。R1,R2,N1,C3,和Q1组成延时电路,它可以在特殊条件下启动本实用新型(如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N1可以启动空调机工作。)所述的控制线路包括有热敏电阻RT1、热敏电阻RT2,它们与电阻R3、电阻R4,共同组成电桥,热敏电阻RT1与室外测温探头连接伸出室外对室外温度进行探测,热敏电阻RT2与室内温度测温探头连接对室内温度进行检测,并随时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传入集成电路U1放大比较。当检测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集成电路U1输出低电平,继电器JD1不动作,空调机工作,当检测的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集成电路U1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D1在12V直流电的驱动下吸合,空调机断电停止工作,继电器JD1同时将换气扇电源导通,将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即达到节能效果,又可呼吸新鲜空气。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机的电子双测温装置,包括一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的顶部设有室外温度测温探头(1),主体的正面设有室内温度测温探头(2),外温度测温探头(1)与室内温度测温探头(2)分别与主体内部的控制线路连接,主体的正面还设有与空调机插头配合的插座(3)、以及功能状态指示灯、开关、复位按钮,在背面的设有电源插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机的电子双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线路包括有热敏电阻RT1、热敏电阻RT2,它们与电阻R3、电阻R4,共同组成电桥,热敏电阻RT1与室外测温探头1连接伸出室外对室外温度进行探测,热敏电阻RT2与室内温度测温探头2连接对室内温度进行检测,并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传入集成电路U1放大比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特指一种与空调机相结合的空调机的电子双测温装置,包括一主体,主体的顶部设有室外温度测温探头,主体的正面设有室内温度测温探头,外温度测温探头与室内温度测温探头分别与主体内部的控制线路连接,主体的正面还设有与空调机插头配合的插座、以及功能状态指示灯、开关、复位按钮,在背面的设有电源插头。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空调机工作时,室外测温探头随时检测室内外的温度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只要室外温度低于室内使用者设定的温度,就会发出信号告知,并自动停止供电,有效地杜绝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文档编号F24F1/00GK2833541SQ200520062440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4日
发明者张仁礼 申请人:张仁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