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形多管道热风压入式粮食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934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屋脊形多管道热风压入式粮食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粮食烘干机,具体地说是屋脊形多管道热风压入式粮食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粮食烘干机多采用排风管将利用过的热风抽出的方式除去利用过的热风,即抽出式。这种方式往往会因为热风中所带热量尚未被充分利用就抽走,而造成热能浪费。另外,这种方式往往采用圆形管道,让热风在管道内流动。这样,水平部分的圆形管道外层上部容易堆积粮食。而这些滞留在圆形管道外层上部的粮食,因被烘时间较长,容易被烘得过干,即被烘焦。影响了粮食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充分利用热能,又不会造成被烘粮食过干的屋脊形多管道热风压入式粮食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设计目的的。在烘干层内竖直地装有多根可压入热风的热风管;在每一根热风管上都水平地接有上部呈屋脊形、下部为敞开缺口的脊形压风管;在烘干层的机壳上还开有与排风管相通的排风口。
本实用新型是将待烘粮食用提升机提至烘干机顶部,从进粮口投入,经绞龙和平粮器把落下的粮食均匀地分布在烘干层。烘干层上的粮食积累到一定厚度时,通入热风。热风带有一定压力,可通过脊形压风管下部的缺口渗入粮层各颗粒的间隙中,充分与粮粒接触,使热量充分被利用。脊形压风管上部为屋脊形、不会滞留粮食,因而也不会产生过干现象。与粮粒充分接触后的热风,在热量被充分利用之后,依靠烘干层内的压力,通过排风口排入排风管再排出。这种烘干机能节约热能,确保被烘粮食的品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一非限定实施例加以说明。以铁皮制成机壳12,使机壳12内腔的上部为上冷却层1,中部为烘干层7,下部为下冷却层11;在上冷却层1内装进粮口2、绞龙4、平粮器3;在下冷却层11内装翻粮器9、出粮口10;在烘干层7内竖直地装入多根能压入热风的热风管13,每根热风管13上都接有脊形压风管5;脊形压风管5做成上部为锐角角度的屋脊状,下部为敞开的缺口;脊形压风管5的一端与热风管13相通,另一端固定在机壳12上;烘干层7处的机壳12上开有与排风管6相通的排风口8。
使用时,把待烘粮食用提升机提到烘干机顶部,从进粮口2投入,经绞龙4和平粮器3把落下的粮食均匀地分布在烘干层7内。烘干层7内待烘粮食积累到一定量时,停止投粮,从热风管13压入热风。热风由多根热风管13进入水平的脊形压风管5,再由脊形压风管5下部的缺口压入待烘粮食的颗粒间隙。同时启动翻粮器9,使烘干层7内的待烘粮食不停地翻动,让热风与粮粒充分接触。当被烘粮食的水分达到预定标准时,停止压入热风,让翻粮器9继续翻动,作进一步冷却。由于脊形压风管5上部呈锐角屋脊状,所以不会滞留粮粒,也不会有粮食被烘得过干。经冷却后的粮食从出粮口10放出。烘过粮食的热风通过上冷却层1和下冷却层11等处的冷却,热量被进一步吸收后经排风口8进入排风管6排出。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烘干效果好,节约能源。烘干层7内的脊形压风管5顶部不会滞留粮食,粮食不会被烘焦,确保被烘粮食的品质。
权利要求1.屋脊形多管道热风压入式粮食烘干机,由机壳(12)、进粮口(2)、绞龙(4)、平粮器(3)、上冷却层(1)、下冷却层(11)、翻粮器(9)和出粮口(10)组成,其特征在于①在烘干层(7)内竖直地装有多根可压入热风的热风管(13);②每根热风管(13)上都水平地接有上部呈屋脊形、下部为敞开的缺口的脊形压风管(5);③在烘干层(7)的机壳(12)上开有与排风管(6)相通的排风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屋脊形多管道热风压入式粮食烘干机,在烘干层装有多根热风管,热风管上接有脊形压风管。热风通过热风管压入脊形压风管,再压入粮层,能让热风直接与粮粒接触,充分吸收热量,避免粮粒在管道上滞留而被烘焦。既节约能源,又确保被烘粮食品质。
文档编号F26B9/06GK2769794SQ20052006911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史德才 申请人:史德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