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923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保节能效果的燃气灶。属于国际专利分类F24C3/00“气体燃料的炉或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具,尚存在以下不足有些灶具外装采用普通金属,不够档次。另外,由于设计上的不够合理,很多燃气灶具燃烧状况不够理想,这样,一是使得燃气未充分燃烧,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未充分利用能源,从而造成的能源的浪费。同时,在安全可靠方面也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燃烧效率高,安全可靠的通用环保燃气节能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燃气灶,由灶具本体和燃烧装置两大部分连接组成。所述的燃烧装置主要为不锈钢灶体,其中包括陶瓷球面,不锈钢炉盘支撑,不锈钢分流器,不锈钢圆锥管,不锈钢锥度管,不锈钢直管。在灶体中炉盘支撑位于陶瓷球面底部支撑用于燃烧面的陶瓷球面,灶体中设有不锈钢分流器,中部设有不锈钢分流器。灶体下部由不锈钢圆锥管、不锈钢锥度管、不锈钢直管、不锈钢直管、不锈钢锥度管相互衔接形成通气管道。不锈钢锥度管的管口设有进气口支架、调风装置支架、调气阀门,并连接波纹管对接管,它穿接于灶体的面板中通至外部进气管道,连接处设有进气阀门扳手和进气阀门。
所述的灶具本体包括不锈钢灶体、灶具支脚、不锈钢面板、角钢支架、不锈钢板、支锅架,由灶具支脚支承不锈钢灶体,灶体中部设有角钢支架,上部设有支锅架,灶体外侧面镶嵌不锈钢面板,灶体上面为不锈钢板。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适用于多种气体的燃气节能灶,可普遍应用于学校、饭店、宾馆。其点火装置采用长明火,气体通过灶具阀门进入铜制管道,接触到铜火头进行点火,安全可靠,并实现了快速点火。本实用新型比一般燃气灶具节约燃气30%,火焰中心温度可以达到900℃以上。排放气体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仅为0.006%,CO的排放量仅为0.03%。本灶具不论供气压力和燃气成分有何变化,都可以使燃烧保持最佳状态。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灶体,2、灶具支脚,3、面板,4、角钢支架,5、不锈钢板,6、支锅架,7、陶瓷球面,8、灶体,9、分流器,10、圆锥管,11、14锥度管,12、13直管,15、分流器,16、进气阀门扳手,17、进气阀门,18、波纹管对接管,19、调气阀门,20、调风装置支架,21、进气口支架,22、炉盘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中,灶具主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其中包括灶体1、8,面板3,分流器9、15,圆锥管10,锥度管11、14,直管12、13,炉盘支撑22。燃烧表面为陶瓷半圆球面7。气体通过灶具阀门进入及波纹管对接管18进入进入灶具中,通过调气阀门19及调风装置,进入由不锈钢圆锥管10、不锈钢锥度管11、不锈钢直管12、不锈钢直管13、不锈钢锥度管14相互衔接形成的圆形通气管道,再通过气体分流器9、15,到达陶瓷燃烧表面。
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由灶具本体和燃烧装置两大部分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装置主要为不锈钢灶体(8),其中包括陶瓷球面(7),不锈钢炉盘支撑(22),不锈钢分流器(9)、(15),不锈钢圆锥管(10),不锈钢锥度管(11)、(14),不锈钢直管(12)、(13);在灶体(8)中炉盘支撑(22)位于陶瓷球面(7)底部支撑用于燃烧面的陶瓷球面(7),灶体中设有不锈钢分流器(9),中部设有不锈钢分流器(15);灶体下部由不锈钢圆锥管(10)、不锈钢锥度管(11)、不锈钢直管(12)、不锈钢直管(13)、不锈钢锥度管(14)相互衔接形成通气管道;不锈钢锥度管(14)的管口设有进气口支架(21)、调风装置支架(20)、调气阀门(19),并连接波纹管对接管(18),它穿接于灶体(1)的面板(3)中通至外部进气管道,连接处设有进气阀门扳手(16)和进气阀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灶具本体包括不锈钢灶体(1)、灶具支脚(2)、不锈钢面板(3)、角钢支架(4)、不锈钢板(5)、支锅架(6),由灶具支脚(2)支承不锈钢灶体(1),灶体中部设有角钢支架(4),上部设有支锅架(6),灶体外侧面镶嵌不锈钢面板(3),灶体上面为不锈钢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具有通用、环保、节能的效果。由灶具和燃烧装置两部分组成。燃烧装置主要为不锈钢灶体,它包括陶瓷球面、炉盘支撑、分流器、圆锥管、锥度管、直管等。由圆锥管、锥度管、直管相互衔接形成通气管道。锥度管的管口设有进气口支架,调风装置支架和调气阀门,并连接波纹管对接管。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气体,可普遍应用于学校、饭店、宾馆。其点火装置采用长明火,安全可靠,实现了快速点火。
文档编号F24C3/00GK2833370SQ20052010330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4日
发明者邢纪国, 白玉琦 申请人:邢纪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