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静态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780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浮式静态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烘干湿态粉状物料的设备,特别是浮式静态烘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行业湿排粉煤灰、炉渣的烘干,以及在水泥工业潮湿粉状物料的烘干非常普遍,人们常用的如回转式烘干机、立式烘干机等,这些烘干机均需动力和传动系统,结构复杂、维护不便,造价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式静态烘干机,不需要动力和传动系统,烘干机本身始终处于静态状态,降低成本、便于维护,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悬浮式静态烘干机组成包括壳体、导流叶片、入料口、出料口、入风口和出风口,若干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呈多组“V”型布置,多组“V”型导流叶片形成阶梯状,入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出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入风口和出风口与壳体连通。
导流叶片可以两个一组,呈“V”型布置;壳体两侧内多组“V”型、阶梯状布置的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形成的通道与水平面倾斜,多组“V”型布置的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形成的通道与水平面之间呈60-70°角度。
为提高导流叶片的耐磨性,导流叶片由基体和耐磨层组合构成,耐磨层固定在导流叶片的基体上。出风口可以与公知的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连接,被烘干的物料随热空气、水蒸气带入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进行成品收集;而未完全烘干的物料则在壳体下端的出料口排出,通过公知的提升设施与新的潮湿物料同时通过入料口进入烘干机继续烘干。
在壳体内入风口与导流叶片之间设置多孔板。壳体出料口附近安装一个挡板阀,为辅助供风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潮湿物料由烘干机的上部入料口喂入后,通过烘干机中部两侧阶梯排布的导流叶片的作用下落打散;物料下落过程中首先落在导流叶片上,然后反弹到下一级另一侧的导流叶片上,这样循环往复,物料完成打散过程,同时经过来自入风口的热风烘干,烘干后的物料被风带走,再经过收集除尘成为成品。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随收尘过滤后排入大气,未彻底烘干的物料由出料口排出,出料口与提升设备相连接,再经过提升设备与新物料同时进入烘干机进行再次烘干。为节约能源,入风口与工厂废弃废热管道相连接。最好采用工厂废弃的低温余热风送入本实用新型,例如利用水泥熟料冷却机的废气和废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烘干效率高、降低成本、便于维护等特点,不需要动力和传动系统,烘干机本身始终处于静态状态,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废弃热源。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壳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叶片1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流叶片2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流叶片1、2和壳体3、入料口4、出料口5、入风口6、出风口7、多孔板8、挡板阀9、支座10、堆焊耐磨层11、导流叶片1基体12、花岗岩浇注磨层13、导流叶片2基体14、检修门15、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例中,悬浮式静态烘干机组成包括导流叶片1、2和壳体3、入料口4、出料口5、入风口6和出风口7,若干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呈多组“V”型布置,多组“V”型导流叶片形成阶梯状,入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出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入风口和出风口与壳体连通。在壳体3内入风口6与导流叶片之间设置多孔板8。壳体出料口5附近安装一个挡板阀9,为辅助供风口。
导流叶片分为导流叶片1和导流叶片2,一对导流叶片1和2为一组,呈“V”型布置;壳体两侧内多组“V”型、阶梯状布置的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形成的通道与水平面倾斜,多组“V”型布置的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形成的通道与水平面之间呈60-70°角度。为提高导流叶片的耐磨性,导流叶片由基体和耐磨层组合构成,按耐磨层的不同分为两种,导流叶片1采用堆焊耐磨层,导流叶片2的耐磨层采用花岗岩浇注结构,导流叶片1的堆焊耐磨层11固定在导流叶片1基体12上;导流叶片2的花岗岩浇注磨层13固定在导流叶片2基体14上。壳体通过支座10固定,是由普通钢板焊接而成,内镶耐磨钢板(钢板45)内衬,外设两个检修门15、16,检修门用于观察内部零件磨损情况和拆装耐磨板、导流叶片、多孔板等零件,壳体有入料口、出料口、入风口和出风口,壳体下料口附近安装一个挡板阀,为辅助供风口。出风口与公知的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连接,被烘干的物料随热空气、水蒸气带入旋风收尘器、布袋收尘器,进行成品收集;而未完全烘干的物料则在壳体下端的出料口排出,通过公知的提升设施与新的潮湿物料同时通过入料口进入烘干机继续烘干。多孔板由多孔普通钢板制作。
潮湿物料由烘干机的上部入料口喂入后,通过烘干机中部两侧阶梯排布的导流叶片的作用下落打散;物料下落过程中首先落在导流叶片上,然后反弹到下一级另一侧的导流叶片上,这样循环往复,物料完成打散过程,同时经过来自入风口的热风烘干,烘干后的物料被风带走,再经过收集除尘成为成品。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随收尘过滤后排入大气,未彻底烘干的物料由出料口排出,出料口与提升设备相连接,再经过提升设备与新物料同时进入烘干机进行再次烘干。为节约能源,入风口与工厂废弃废热管道相连接,为设备提供热风。
权利要求1.一种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导流叶片(1、2)、壳体(3)、入料口(4)、出料口(5)、入风口(6)和出风口(7),若干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呈多组“V”型布置,多组“V”型导流叶片形成阶梯状,入料口(4)设置在壳体(3)的上部,出料口(5)设置在壳体(3)的下部,入风口和出风口与壳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一对导流叶片(1、2)为一组,呈“V”型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壳体两侧内多组“V”型、阶梯状布置的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形成的通道与水平面倾斜,多组“V”型布置的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形成的通道与水平面之间呈60-70°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流叶片由基体和耐磨层组合构成,耐磨层固定在导流叶片的基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导流叶片(1)的堆焊耐磨层(11)固定在导流叶片基体(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导流叶片(2)的花岗岩浇注磨层(13)固定在导流叶片基体(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入风口(6)与工厂废弃废热管道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壳体出料口(5)处安装一个挡板阀(9)。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壳体(3)内入风口(6)与导流叶片之间设置多孔板(8)。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之悬浮式静态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出料口(5)与提升设备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烘干湿态粉状物料的设备,特别是悬浮式静态烘干机。技术方案是组成包括壳体(3)、导流叶片(1、2)、入料口(4)、出料口(5)、入风口(6)和出风口(7),若干导流叶片在壳体内呈多组“V”型布置,多组“V”型导流叶片形成阶梯状,入料口(4)设置在壳体(3)的上部,出料口(5)设置在壳体(5)的下部。潮湿物料通过烘干机中部两侧阶梯排布的导流叶片的作用下落打散,经过来自入风口的热风烘干,烘干后的物料被风带走,再经过收集除尘成为成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烘干效率高、降低成本、便于维护等特点,不需要动力和传动系统,烘干机本身始终处于静态状态,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工厂废弃热源。
文档编号F26B25/00GK2802397SQ20052010830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
发明者于九洲, 于宝池, 苏占远, 赵宗川, 李晓梅, 王东, 杨万林 申请人: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