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8265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天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炉,具体的说是一种冲天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冲天炉,大都采用焦炭为主要燃料,通过炉身上的热风装置强化对冲天炉底焦的燃烧,由于底焦中的还原带,使得底焦上部的焦碳燃烧不充分,故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不但易造成环境的污染,且无法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节能、能够有效利用能源的冲天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炉体,炉体上设置有一次进风口,一次进风口外连通有一次风箱,其特征在于在一次进风口上方,炉体上的预热带与熔化带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
具体机构可采用二次进风口外连通有二次风箱,风箱中的风从二次进风口进入炉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有,二次风箱上方设置有带有进风口的缝隙式换热器,缝隙式换热器通过两条管路分别与一次风箱和二次风箱连通。这样从进风口通风经过缝隙式换热器后分两路分别从一次进风口和二次进风口进入炉膛。在冲天炉内,铁料熔化的区域称为“熔化带”,熔化带以上到装料口之间称为“预热带”,这样在熔化带未燃烧充分的CO和炉膛内的C在二次风的作用下可以燃烧,提高热量,充分利用能源,同时CO燃烧环保。
管路上与对应连接的风箱之间设置有控气阀,通过控气阀的开启、关闭控制通风与否。
另外,一次进风口设置有风口帽,二次进风口也可设置有风口帽,通过风口帽观测进风口与炉膛是否相通,如果堵塞可通过杆状物等将其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冲天炉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节能、能够有效利用能源等特点,二次进风口的设计使得炉体内产生的一氧化碳能够充分燃烧,生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且二次进风口处的冷风经缝隙式换热器加热后,把冷风加热成热风,强化对低焦内焦炭的燃烧,有效的利用了热能,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冲天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一次进风口,3.二次进风口,4.二次风箱,5.管路,6.缝隙式换热器,7.管路,8.进风口,9.控气阀,10.一次风箱,11.控气阀,12.风口帽,13.风口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冲天炉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一种冲天炉,它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置有一次进风口2,一次进风口2外连通有一次风箱10,在一次进风口2上方,炉体1上的预热带与熔化带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3,二次进风口3外连通二次风箱4。在炉体上二次风箱的上部设置有带有进风口8的缝隙式换热器6,缝隙式换热器6通过两条管路5、7分别与一次风箱10和二次风箱4连通。管路5、7在分别进入对应的风箱前的管路上设置有控气阀9、11,一次进风口2和二次进风口3设置有对应的风口帽13、12。
在缝隙式换热器6的上部的进风口8处通入冷风,冷风经缝隙式换热器6加热后由缝隙式换热器6的下部设置的管路5、7排出,通过管道5、7分别进入二次风箱4和一次风箱10,由二次进风口3送入炉体1内,帮助炉体内未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燃烧;同时通过管路7进入一次风箱后进入一次进风口2,经一次进风口2进入炉体1内,强化对炉体1底部焦炭的燃烧,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冲天炉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即可加工,未经描述的其它特征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冲天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上设置有一次进风口(2),一次进风口(2)外连通有一次风箱(10),其特征在于在一次进风口(2)上方,炉体(1)上的预热带与熔化带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天炉,其特征在于二次进风口(3)外连通有二次风箱(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天炉,其特征在于二次风箱(4)上方设置有带有进风口(8)的缝隙式换热器(6),缝隙式换热器(6)通过两条管路(5、7)分别与一次风箱(4)和二次风箱(1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路上与对应连接的风箱之间设置有控气阀(9、1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进风口设置有风口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天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进风口设置有风口帽(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冲天炉,属于工业炉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它包括炉体,炉体上设置有一次进风口,一次进风口外连通有一次风箱,其特征在于在一次进风口上方,炉体上的预热带与熔化带之间设置有二次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的冲天炉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环保节能、能够有效利用能源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文档编号F27B1/16GK2859417SQ20052012663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长龙, 李长兵 申请人: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