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二、三次风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3854阅读:1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转窑二、三次风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化铝生产的回转窑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窑风管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回转窑二、三次风管在窑体内吹送的方向是由窑尾至窑头,其主要的设计思路是送风方向与回转窑负压形成反向配置,局部产生紊流,使窑体内物料产生的挥发份和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燃烧。这一方案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有时会造成窑头温度过高而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煅烧带的后移,把窑头挡砖圈烧坏,同时给生产操作带来困难,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回转窑二、三次风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回转窑筒体(3),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头端连接二次风管(2),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尾端连接三次风管(1);二次风管(2)和三次风管(1)通过喷管(7)与回转窑筒体(3)连接;喷管(7)接入回转窑筒体(3)的内部,其出口方向从窑头朝向窑尾。
二次风管(2)和三次风管(1)通过法兰及螺栓结构与喷管(7)连接。
在喷管(7)的内部有铆钩(4)、浇注料(5)和喷管体(6),其中喷管体(6)在喷管(7)的中间位置,铆钩(4)连接在喷管体(6)上。
与二次风管(2)连接的喷管(7)从回转窑筒体(3)的上侧接入,与三次风管(1)连接的喷管(7)从回转窑筒体(3)的下侧接入。
工作时,进入二次风管(2)和三次风管(1)的风通过喷管(7),从窑头方向吹至窑尾方向,对窑体进行冷却。由于送风方向与回转窑负压同向,明显提高了冷却效果,特别是解决了窑头温度过高的问题,防止窑头挡砖圈烧坏,使回转窑的产能大幅度提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冷却效果好,能够解决窑头温度过高的问题,防止窑头挡砖圈烧坏,使回转窑的产能大幅度提高。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的I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制作二次风管2、三次风管1、铆钩4、浇注料5、喷管体6及其法兰等零件,按照图示进行安装。首先,按照图2所示组装喷管7,在喷管体6的外圆柱面上铆接铆钩4,将其放入浇注摸具注入浇注料5并成型;其次,将喷管7放入回转窑筒体3的设计位置;然后,将二次风管2放置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头端,用法兰和螺栓连接喷管7;最后,将三次风管1放置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尾端,用法兰和螺栓连接喷管7。在以上安装步骤中,注意使喷管7的出口方向从窑头朝向窑尾。
权利要求1.一种回转窑二、三次风管结构,它包括回转窑筒体(3),其特征在于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头端连接二次风管(2),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尾端连接三次风管(1);二次风管(2)和三次风管(1)通过喷管(7)与回转窑筒体(3)连接;喷管(7)接入回转窑筒体(3)的内部,其出口方向从窑头朝向窑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二、三次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二次风管(2)和三次风管(1)通过法兰及螺栓结构与喷管(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窑二、三次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喷管(7)的内部有铆钩(4)、浇注料(5)和喷管体(6),其中喷管体(6)在喷管(7)的中间,铆钩(4)连接在喷管体(6)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二、三次风管结构,其结构为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头端连接二次风管(2),在回转窑筒体(3)的窑尾端连接三次风管(1);二次风管(2)和三次风管(1)通过喷管(7)与回转窑筒体(3)连接;喷管(7)接入回转窑筒体(3)的内部,其出口方向从窑头朝向窑尾;二次风管(2)和三次风管(1)通过法兰及螺栓结构与喷管(7)连接;在喷管(7)的内部有铆钩(4)、浇注料(5)和喷管体(6),其中喷管体(6)在喷管(7)的中间,铆钩(4)连接在喷管体(6)上。本实用新型冷却效果好,能够解决窑头温度过高的问题,防止窑头挡砖圈烧坏,使回转窑的产能大幅度提高。
文档编号F27B7/38GK2864538SQ20052020085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力, 王勇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