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火燃气灶制造方法及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948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猛火燃气灶制造方法及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餐厅等类似场所烹饪使用的猛火燃气灶的制造方法及产品。
背景技术
猛火燃气灶是指餐厅等类似场所需要加热火力较为猛烈的以可燃气体为燃料的燃气灶。目前,餐厅等类似场所使用的可燃气体燃气灶大都采用圆环管状多孔式燃气灶,此类燃气灶通常有一个圆环管状可燃气体通道,在气体通道的上方有一个形状与圆环管状通道基本相似的多孔盖板,可燃气体经进气管道进入圆环管状通道后,充满通道空间,并从多孔盖板的通孔流出并燃烧。这种多孔式燃气灶的可燃气体从进气管道进入圆环管状通道后流速变慢,多孔盖板的通孔孔径较小(由于通孔数量较多,孔径不可能太大),可燃气体从通孔流出后流速更慢,燃烧火焰较软,因此,燃烧的火力不大。同时,由于此类燃气灶采用在可燃气体流入口设置空气进口,使得可燃气体配风不足,燃烧不充分,加之热传递过程中热能损失严重,热能利用率低。通常此类燃气灶非常耗气,热效率仅为25%左右,很难超过30%。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单头式”燃气灶,这种燃气灶采用了现有技术中的“直喷”技术,可燃气体通过导气管“直喷”到导气管顶端,导气管顶端设有分火器,分火器呈正锥形,通过一根固定在导气管内壁的连杆连接并将其支撑。分火器的作用是使导气管“喷”出来的气体呈放射状流出,使快速流出的气体在短时间内剧烈燃烧,增加了火焰温度,增强了火力,相对于传统燃气灶节能效果有所提高。但是,这种“单头式”燃气灶也存在火力过于集中、加热不均、噪声较大、容易息火和对气源及气压适应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猛火燃气灶制作方法及产品,以现有技术的“直喷”技术为基础,在混气导管下端设置有配风管和风阻,在混气导管内壁设置有螺纹状漩流线,在混气管的出气端口设置有分火器。
设置在混气导管下端的配风管套在混气导管的外壁并可以调节上下位置。
分火器包括导火圈、定位针、定位片及分火器等零部件。圆环板状的导火圈安装在混气管出气端口的外侧并与混气管轴线成一定角度,定位针与定位片相连并固定在导火圈上,分火器安装在定位针上并可上下调节,分火器底部与导火圈上部组成出气间隙,分火器底部平面或球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导火槽。
混气导管内壁的螺纹状漩流线可以分布在整根混气导管内部也可仅分布在混气导管出气口处。可以采用在混气管内装入外径与混气管内径相近的“弹簧”形成,与普通“弹簧”不同的是这种“弹簧”的两个端头的钢丝没有形成平面,而是保持螺纹状。选择绕制“弹簧”的钢丝直径和丝距可以调整漩流线对气体的漩流效果。
混气管内风阻的主要作用是减缓可燃气体的流速,同时,使可燃气体产生旋转流动,以提高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效率。风阻可以采用简单的弯钩状结构,也可以采用螺旋桨状结构,还可以采用网格状结构。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燃气灶,当可燃气体从喷嘴喷入混气管时,混气管内的“风阻”降低了高压可燃气体的流速并改变了气体的流动方式和流向,调节混气管外配风管的上下位置可以调节空气的进入量,使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最佳。可燃气体从混气管出气端口流出来时,在分火器的作用下将可燃气体平衡向四周分布,而分火器底部平面或球面上的导火槽有效地改变可燃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可燃气体产生旋转流动。位于混气管出气端口外侧的导火圈又将可燃气体均匀地沿导火圈斜面向上放射分布。可燃气体在此状态下燃烧形成了一个类似锅形的碟形火焰,使火焰在较大的面积内均衡有效地分布。调节分火器与导火圈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火焰分布面积的大小。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燃气灶解决了现有技术圆环管状多孔式燃气灶猛火炉火力小、热效率低等缺陷,又解决了现有技术“单管式”猛火炉火力过于集中、噪声大和容易息火等缺陷,真正实现了可燃气体猛火炉的技术突破。
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猛火炉热效率提高到了55%左右(现有技术为25%左右),节能达50%以上。


图1是现有技术“单头式”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分火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分火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制造方法混气导管内壁的螺纹状漩流线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弯钩状结构风阻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制造方法螺旋桨状结构风阻结构示意7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分火器底部平面或球面上的螺旋状导火槽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制造方法燃气灶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现有技术“单头式”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可燃气体进气管,2是可燃气体喷嘴,3是混气管,4是分火器定位针,5是分火器,6是出气间隙。可燃气体从进气管1流入后经喷嘴2喷入混气管3,然后从分火器5与混气管3出口组成的出气口6流出并燃烧。
附图2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分火器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图为正视图,下图为俯视图,图中3是混气管,4是分火器定位针,5是分火器,6是出气间隙,7是导火圈。由图可知,可燃气体在混气管中流动时,由于螺纹状漩流线的作用,产生旋转向上流动,并从出气间隙6流出,在分火器底部平面或球面螺旋状导火槽的作用下,可燃气体的旋转流动进一步加强,由于气体的旋转流动使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二次混合,从而保证可燃气体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而导火圈使得可燃气体气体均匀地沿导火圈斜面向上放射分布,使燃烧的火焰在较大的面积内均衡有效地分布。
附图3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倒锥形导火圈及分火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图是正视图。下图是俯视图,图中3是混气导管,4是分火器定位针,5是分火器,6是出气间隙,7是导火圈。与附图2所示的结构所不同的是混气管3内表面没有螺纹状漩流线,分火器定位针4分布在导火圈7的外圆上,分火器5底部呈半球状。
图4是本发明制造方法混气导管内壁的螺纹状漩流线示意图,图中3是混气导管,8是螺纹状漩流线。可燃气体在漩流线的作用下,将旋转向上流动,在出口处与空气更好的混合。
图5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弯钩状结构风阻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图是正视图,下图是俯视图,3是混气导管,9是弯钩状结构风阻。直径较大的金属丝被弯成弯钩圆弧直径与混气导管内径相同的弯钩9,弯钩的一头全部放入混气导管3内,另一头固定在混气导管进气口处。
图6是本发明制造方法螺旋桨状结构风阻结构示意图,图中,上图是正视图,下图是俯视图,3是混气导管,9是螺旋桨状结构风阻。螺旋桨状结构风阻9安装在混气导管3内,另一头固定在分火器底部。
图7是本发明制造方法分火器底部平面或球面上的螺旋状导火槽示意图,图中5是分火器,10是螺旋状导火槽。可燃气体正面流向分火器时在螺旋状导火槽10的作用下,以旋转的方式发射状流出。
具体实施例图7是本发明制造方法燃气灶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可燃气体进气管,2是可燃气体喷嘴,3是混气导管,4是分火器定位针,5是分火器,6是出气间隙,7是导火圈,9是螺旋桨状结构风阻,11是锁紧螺钉,12是配风管,13是空气进入口。可燃气体从进气管1进入喷嘴2,从喷嘴2喷入混气管3,由于气体流动产生的负压,空气从空气进入口13进入混气导管3与可燃气体混合,混合气体在流出混气导管3前遇到螺旋桨状风阻9,在可燃气体气流的作用下螺旋桨状风阻9产生旋转运动,带动可燃气体产生旋转流动,可燃气体流出混气导管后在分火器5底面螺旋状导火槽的作用下,混合气体的旋转流动加剧并从出气间隙6流出与周围的空气产生二次混合并燃烧。松开锁紧螺钉10可以旋转配风管11调节配风管11底部与喷嘴2之间距离,也即调节空气进入口12的大小,以保证适宜的空气燃料比。分火器5可以在分火器定位针4上旋转,以调整出气间隙6的大小。
权利要求
1.一种猛火燃气灶制制造方法,采用“独管式”燃气灶的基本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混气导管下端设置有配风管和风阻,在混气导管内壁设置有螺纹状漩流线,在混气导管上部安装有分火器,分火器底部平面或球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导火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配风管安装在混气导管外壁下端并可以调节上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火器包括导火圈、定位针、定位片及分火器等零部件,圆环板状的导火圈安装在混气管出气端口的外侧并与混气管轴线成一定角度,定位针与定位片相连并固定在导火圈上,分火器安装在定位针上并可上下调节,分火器底部与导火圈上部组成出气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混气导管内壁的螺纹状漩流线可以分布在整根混气导管内部也可仅分布在混气导管出气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风阻具有弯钩状结构、螺旋桨状结构或网格状结构。
6.一种猛火燃气灶,竖直安装的混气导管上部安装有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混气导管下端外部与配气管内部螺纹连接,混气导管内部安装有风阻,混气导管内壁设置有螺纹状漩流线,分火器底部平面或球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的导火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圆环板状的导火圈安装在混气管出气端口的外侧并与混气管轴线成一定角度,定位针与定位片相连并固定在导火圈上,分火器与定位针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在混气导管整个内壁或者在混气导管内壁出气端口安装有外径与混气导管内径基本相同的“弹簧”,该“弹簧”的两个端头的钢丝没有形成平面,而是保持螺纹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燃气灶,其特征在于风阻具有弯钩状结构、螺旋桨状结构或网格状结构。
全文摘要
采用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燃气灶,当可燃气体从喷嘴喷入混气管时,混气管内的“风阻”降低了高压可燃气体的流速并改变了气体的流向,调节混气管外配风管的上下位置可以调节空气的进入量,使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例达到最佳。可燃气体从混气管出气端口流出来时,在分火头的作用下将可燃气体平衡向四周分布,而分火头底部平面或球面上的导火槽有效地改变可燃气体的流动方向,使可燃气体产生旋转流动。位于混气管出气端口外侧的导火圈又将可燃气体均匀地沿导火圈斜面向上放射分布。可燃气体在此状态下燃烧形成了一个类似锅形的碟形火焰,使火焰在较大的面积内均衡有效地分布。调节分火头与导火圈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火焰分布面积的大小。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猛火炉热效率提高到了55%左右(现有技术为25%左右),节能达50%以上。
文档编号F24C3/08GK1995830SQ20061009538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兵, 李永安 申请人:张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