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93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型(built-in type)空气调节装置,其安装在天花板背侧,经由管道(duct)与设在天花板上的空气吹出口相连通。
背景技术
在对店铺等较大的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情况下,与作为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安装在壁面上的所谓壁挂型相比,安装在天花板背侧的内置型更为有利。也就是说,这种室内机经由管道与设在天花板上的大于等于一个的空气吹出口相连通,所以能够将热交换空气均匀地吹出到整个室内中,能够得到舒适的空调效果,同时不会像壁挂型那样有居住者受到的压迫感。
这种内置型室内机的内部构造为箱体内被隔板分隔为2室,在一个室中收容有送风机,在另一个室中收容有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之下配置有排水盘(drain pan)。在送风机收容室下面设有空气吸入口,在热交换器收容室侧面设有空气吹出口,它们都经由管道与设在室内的天花板上的开口部相连接。
通过形成冷冻循环运转(refrigeration cycle operation)并驱动送风机,从空气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经由设在隔板上的连通口而被导入到热交换器中,冷却介质与室内空气在这里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从空气吹出口经由管道吹出到室内中,从而形成室内的空气调节。此外,伴随着热交换器的热交换作用,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被冷凝,生成排水而滴落到排水盘上。
为了对上述排水盘进行清扫、保养、检修,需要每隔规定时间进行维护(maintenance)作业。由于室内机安装在天花板背面那样的高处,所以必须将排水盘设计为更容易从箱体自如拆卸的构造。于是,在下述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天花板埋入型空气调节机,其结构是将从天花板露出到室内中的兼作装饰盖(decorated cover)的接露盘经由安装螺钉而安装固定在箱体上。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48857号公报根据上述专利文献,能够从下方将安装螺钉拆下,考虑到了高处的作业性。但是,这里的空气调节机是将排水盘和装饰盖一体化了。如果装饰盖是板金加工物,则板金加工变得复杂,给成本带来影响。
即使由合成树脂成形装饰盖,也由于是与排水盘的一体结构体,所以难以避免重量增加。作业者必须一只手拿着工具将安装螺钉拆下,在此期间用另一只手向上推装饰盖与排水盘的一体结构体而防止其掉下,因而作业性很差。
特别是,虽然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没有记载,但一般排水盘只是简单地形成为在俯视图中呈大致矩形的碟状,积存排水的内底部的深度尺寸整面为均匀尺寸。当将排水盘从箱体拆下时,在排水盘的一侧端部留在箱体上的状态下将另一侧端部从箱体拉下来,暂时使排水盘成为倾斜姿势后,将整个排水盘从箱体拆下。
在排水盘上连接有排水软管(drain hose),将排水排出到外部,但是尽管如此,往往还有一部分排水没有排净而残留在排水盘中。当从箱体上将排水盘拆下时,从排水盘成为倾斜姿势的部分开始,残留的排水积存在倾斜下侧,根据残留量而从该端部溢出的可能性较大。溢出的排水会直落到作业者身上,或者将被空调室的地面或家具等弄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通过在排水盘的底部下表面上装备把持机构而使排水盘的保养、检修、清扫等维护(maintenance)作业时的排水盘的安装和拆卸变得容易,从而能够谋求作业性的提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箱体,其具备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送风机,其收容在该箱体内,形成有将热交换空气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箱体内并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热交换空气流路;热交换器,其位于热交换空气流路中;以及排水盘,其设在热交换器的下部,并承载着热交换器;其中上述排水盘在其下表面上具有把持机构。
根据本发明,将产生的效果是,能够谋求排水盘的保养、检修、清扫等维护作业性的提高等。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室内机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室内机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将该实施例的室内机的一部分分解的立体图。
图4是将该实施例的室内机的另一部分分解的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例的排水盘的底部外表面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11 空气吸入口 12 空气吹出口1 箱体 R 热交换空气流路8 送风机 9 热交换器10 排水盘 26 把持部(把持机构)21 1次侧排水承接部 22 2次侧排水承接部K 排水盘支撑体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内置型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安装状态的图,图2是室内机的示意剖视图,图3是将室内机的一部分分解表示的立体图,图4是将室内机的另一部分分解表示的立体图,图5是排水盘的底部下表面的立体图。
箱体1成形为薄型矩形箱状,其长度方向X的尺寸比垂直于长度方向X的方向即宽度方向Y短,各面部都是对金属薄板进行板金加工而成的。
在箱体1的两侧面上各设有一对安装工具2,在这些安装工具2上分别插入并安装固定有从设在天花板背面T上的梁材3上垂直设置的吊持杆4。也就是说,箱体1设在梁材3与天花板5之间的天花板背侧T上。
在箱体1内的长度方向X的大致一半的长度位置上,遍及箱体1的宽度方向Y而设有隔板6。箱体1内部由隔板6划分为2室7A、7B,将一个室称作机械室7A,收容有送风机8。将另一个室称作热交换器室7B,这里收容有热交换器9,在该热交换器9的下方配置有排水盘10。
在上述机械室7A的下表面上开设有空气吸入口11,在上述热交换器室7B的侧面上开设有空气吹出口12。在上述箱体1安装固定于天花板背侧T上的状态下,在上述空气吸入口11上连接着吸入管道13,在上述空气吹出口12上连接着大于等于一根的吹出管道14。
上述吸入管道13与安装在开口于天花板5上的安装口15上的装饰栅网(decorated grill)16连接。根据梁材3与天花板5之间的尺寸,有时使设在箱体1上的空气吸入口11直接与天花板5的安装口15对置。此时,当然将吸入管道13省略而将装饰栅网16安装在安装口15上。
上述吹出管14通常与设在天花板5上的未图示的大于等于一个的室内空气吹出口连通。也就是说,从箱体1导出的热交换空气通过吹出管道14而由上述天花板空气吹出口吹向室内,从而进行室内的空气调节。此外,在室内较大的情况下,根据大小而分散地设置适当数量的天花板空气吹出口,以实现室内的均匀的空气调节。
收容在上述机械室7A中的送风机8在中央部具备未图示的双轴的风扇马达(fan motor)。在各旋转轴上,连结有随着旋转而从轴向吸入空气、向周向吹出的典型的风扇(所谓的多叶片型风扇)17,并且各风扇17被风扇壳体(fan casing)18围绕。
在上述风扇壳体18的隔板6的侧端部上形成有吹出喷嘴18a,吹出喷嘴18a与在隔板6上开口的连通口19连接。因此,连通口19能够将由风扇17从风扇壳体18的吹出喷嘴18a吹出的风直接向上述热交换器室7B侧送风导引。
收容在上述热交换器室7B中的热交换器9在两侧端部上配置有未图示的端板,在这些端板间隔开规定的间隙而排列设置有多片铝散热片(aluminum fin)9a,是在两端板及铝散热片9a上贯通有多根传热管9b而构成的翅管型(fin-tube type)。该热交换器9以上下方向斜向倾斜的姿势承载在排水盘10上,两端板经由未图示的固定板固定在箱体1上。
也就是说,由于箱体1安装在天花板背侧T上,所以需要将箱体1做得尽可能薄型化,因而不能将热交换器9的上下方向尺寸设定为足够的长度。另一方面,必须尽可能地确保热交换器9的热交换面积,以谋求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因此,通过使热交换器9成为倾斜姿势,限制了上下方向尺寸而能够收容在薄型的箱体1内,并且能够确保足够的热交换面积。
构成上述热交换器室7B的箱体1的内侧表面被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树脂)(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resin)等合成树脂材料所覆盖(coating)。再者,热交换器室7B的沿着长度方向X的两侧板内表面从空气吹出口12的侧端部到隔板6、整面粘贴有隔热材料D。
隔热材料D的下端面与上述排水盘10的左右侧壁部10c、10d的上端面经由密封构件(sealing structure)S而邻接。该密封构件S由EPDR(三元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 diene rubber)等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形成为扁平的绳状体,粘贴在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的周边、和中间部以及侧壁部10a~10d的周边等上。
上述排水盘10是将例如聚苯乙烯树脂(styrol resin)等发泡性合成树脂材料发泡而得到的大致矩形碟状的成型品,底部10e内表面由ABS树脂等合成树脂材料所覆盖。
所形成的排水盘10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尺寸分别与热交换器室7B的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尺寸大致相同。如后述那样,在经由装备在箱体1上的排水盘支撑体K将排水盘10安装在热交换器室7B上的状态下,排水盘10遍及热交换器室7B的整面,以几乎没有间隙的状态嵌入。
排水盘10的空气吹出口12侧的侧壁部10a由隔热材料D下表面和构成箱体1的下表面角部的框架(frame)1夹持并支撑。特别是其构成为,该侧壁部10a的外底面角部a倾斜地形成,以使排水盘10向箱体1的安装和拆卸变得容易。
在上述排水盘10的底部10e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承载部20、以及在夹着该承载部20的两侧上形成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和2次侧排水承接部22。沿着承载部20的上表面,安装有作为具有某种程度的高度尺寸的直状的突堤的缓冲材料(cushioning material)d,其在减轻了对上述热交换器9的机械负担的状态下可以承载热交换器9。
夹着上述承载部20而在后述的热交换空气流路R的上游侧设有上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在后述的热交换空气流路R的下游侧设有上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述热交换器9从承载部20偏向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倾斜,下部侧的一部分朝向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突出出来。
上述承载部20与沿着宽度方向的侧壁部10b隔开规定间隔而并行地设置,为了承载热交换器9的下端钝角部而形成为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宽度。承载部20的两侧端部与沿着长度方向X的侧壁部10c、10d隔开狭小的间隙。
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深度尺寸形成得比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深度尺寸深。而且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倾斜地形成,承载部20侧最深,朝向与承载部20在长度方向X上对置设置的侧壁部10a逐渐变浅。
沿着这样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部而突出设置有凸部25。凸部25的两侧端部为倾斜面,与承载部20的两侧端部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在该侧端部上粘接有缓冲材料d,热交换器9经由缓冲材料d抵接在凸部25的倾斜面上。
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一侧部经由形成于凸部25的侧端部与承载部20的端部之间的间隙而连通,将该间隙称作排水流路27。在将上述热交换器9承载在承载部20上的状态下,热交换器9抵接在凸部25的侧端部上,所以排水流路27的上方空间成为被热交换器9堵塞的管路。
在排水流路27的附近,在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宽度方向Y对置的侧壁部10c、10d上设有排水口29,用于连接未图示的排水软管的连接用口体30向外侧突出设置。积存在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中的排水从左右的排水口29经由连接用口体30和排水软管而排出。
实际上,在将箱体1安装在天花板背侧T的规定部位上后,进行试验(test)而使水下落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上,调整箱体1的安装姿势,以使水流到连接排水软管一侧。根据情况的不同,将排水软管连接到水更多地流动侧的连接用口体30上,较少侧的连接用口体30用栓体堵塞。
在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上,设有在宽度方向Y的中间部遍及长度方向X而粘接有上述密封构件的中间棱部e,并且从侧壁部10c经由中间棱部e到另一个侧壁部10d附近位置、沿着长度方向X存在规定间隔并行地设有一对棱部f。
再者,在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上,在从中间棱部e沿宽度方向Y存在规定间隔的两侧、并且相互横跨并行棱部f而设置有形成把持机构的一对把手部26。这些把手部26设定为作业者容易用左右各手抓住的宽度尺寸和深度尺寸。
在由把手部26与中间棱部e及一对并行棱部f围成的底部10e下表面上,标记有“拆卸排水盘时请抓住该把手”这一意旨的警示语28a、和指向把手26的箭头28b。
此外,在上述箱体1的下表面,设于机械室7A上的空气吸入口11以外的部分由第1下面板1A覆盖,整个热交换器室7B的下表面由第2下面板1B覆盖。这些第1、第2下面板1A、1B经由安装螺钉拆装自如地安装在箱体1上。
在第2下面板1B上,从覆盖整个热交换器室7B的地方开闭自如地覆盖安装于热交换器室7B上的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如果将第2下面板1B拆下,则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露出,设在底部10e下表面上的一对把手部26露出。
上述排水盘支撑体K具有卡合支撑排水盘10的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下游侧端部即空气吹出口12侧的侧壁部10a的框架部1a和隔热材料D下端面之间的部位,紧密地嵌入排水盘10的两侧壁部10c、10d的尺寸形状的箱体1侧面部,以及紧密地嵌入排水盘10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下游侧端部即隔板6侧的侧壁部10b的尺寸形状。
作为这样构成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如果进行冷冻循环运转并驱动送风机8,则室内空气经由装饰栅网16与空气吸入口11被吸入到箱体1内,并沿着热交换空气流路R而导入。具体地说,热交换空气从空气吸入口11被吸入到机械室7A中,经由构成送风机的风扇壳体18和设在隔板6上的连通口19,被导入到热交换器室7B中。
热交换空气朝向承载在排水盘10上的热交换器9吹出而流通,与被导入到热交换器9中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与热交换器9热交换后的热交换空气被引导到空气吹出口12而经由管道14向室内吹出,从而形成室内的空调作用。
在制冷运转时,随着热交换器9的热交换作用而生成排水,滴落到排水盘10上。根据承载在排水盘10上的热交换器9的形态及承载状态,如果风量较多或排水的产生量较多,则滴落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的排水的量比滴落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上的排水多。
滴落到2次侧排水承接部22上的排水朝向承载部20方向流动,由该承载部暂时拦住,然后经由承载部20的左右两侧端的排水流路27流入到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中。积存在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中的排水经由排水口29和排水软管而向外部排出。
在进行上述排水盘10的清扫、保养、检修等维护作业时,由于排水盘10的底部10e内表面成为维护对象,所以需要将排水盘10从箱体1的排水盘支撑体K上拆下并放置在地面上。此时,至少将与构成箱体1的第2下面板1B对置的天花板5部位拆下,进而取下第2下面板1B,从而使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露出。
因此,设在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上的两个把手部26露出。在作业者把持左右的把手部26而将排水盘10拉下时,上述排水盘支撑体K进行限制以使排水盘10不会从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先被拉下,并且进行限制以使不会在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与隔板6侧端部处于平衡的状态下被拉下。
也就是说,排水盘支撑体K将排水盘10的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侧壁部10a)卡合在箱体1下角部的框架1a与隔热材料D下端面之间,另一方面将其它侧壁部10b~10d紧密地嵌入到构成热交换器室7B的箱体1侧面部与隔板6之间,将排水盘10支撑在箱体1上。所以,必然是排水盘10先从隔板6侧端部(侧壁部10b)被拉下。
如果作业者将手伸到排水盘底部10e,抓住把手部26而拉下,则排水盘10成为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为倾斜上侧、隔板6侧端部为倾斜下侧的倾斜姿势。一旦使排水盘10成为上述姿势后,保持着该状态将排水盘10拉下。由于排水盘10的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为倾斜上侧,所以能够避免与侧壁部10a碰撞而将排水盘10拉下。
另外,在此时作为倾斜下侧的一侧设有1次侧排水承接部21,有时会残留有一定量的排水。但是,由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形成得比2次侧排水承接部22深,并且排水盘10是以1次侧排水承接部21为倾斜下侧的倾斜姿势,所以不会有排水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溢出的担心。
排水盘10的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侧壁部10a)从箱体1的排水盘支撑体K拔出后,只要将排水盘10从倾斜姿势变为平衡姿势而降下、放置在底面上就可以。如果使排水盘10成为平衡姿势,则更不会有从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排水的溢出。
将排水盘10放置到地面上、结束了所需的维护作业后,再次将排水盘10组装到箱体1上。此时,当然在排水盘10内没有排水,所以在到达箱体1的附近部位之前以怎样的姿势拿起排水盘10都没有关系。
在排水盘10达到即将与箱体1接触前的部位后,与排水盘10的拆卸时同样,形成以空气吹出口12的侧端部为倾斜上侧、以隔板6侧端部为倾斜下侧的倾斜姿势。接着,将排水盘10的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插入到箱体1的热交换器室7B下表面中,插入卡合在隔热材料D与框架1a之间。
将排水盘10的空气吹出口12侧端部安装到箱体1上后,这次将隔板6侧端部推起,使承载部20抵接在热交换器9上。也就是说,热交换器9成为止动器,限制排水盘10的进一步的推起。必然地,排水盘10的各侧壁部10b~10d受排水盘支撑体K安装支撑。即使在排水盘10往箱体1上进行安装时,如果把持上述把手部26,也能够很容易地进行作业。
这样一来,由于在排水盘10的底部10e下表面上设有把手部26,所以虽然箱体1安装在像天花板背侧T那样的室内高处,但在排水盘10的维护作业时,排水盘10的拆卸和安装变得容易,从而可以谋求作业性的提高。
而且夹着排水盘10的热交换器承载部20,在热交换空气流路R的上游侧设有1次侧排水承接部21、在下游侧设有2次侧排水承接部22,将1次侧排水承接部21的深度尺寸设定得比2次侧排水承接部22的深度尺寸大,在箱体1上具备排水盘支撑体K,该排水盘支撑体K能够在使排水盘10成为以隔板6侧端部为倾斜下侧的倾斜姿势的状态下进行拆卸,所以在排水盘10的拆卸途中,能够防止残留在排水盘10中的排水的溢出。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变形来实施,并且通过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箱体,其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吹出口;送风机,其收容在该箱体内,形成将热交换空气从所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箱体内并从所述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热交换空气流路;热交换器,其位于所述热交换空气流路中;以及排水盘,其设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部,并承载着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排水盘在其下表面上具有把持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盘上,夹着承载所述热交换器的部位而在热交换空气流路的上游侧设有1次侧排水承接部,在热交换空气流路的下游侧设有2次侧排水承接部;所述1次侧排水承接部的深度尺寸设定得比所述2次侧排水承接部的深度尺寸大;所述箱体具备排水盘支撑体,该排水盘支撑体能够在从所述排水盘的1次侧排水承接部的上游侧端部先拆下而作为倾斜下侧、以2次侧排水承接部的下游侧端部作为倾斜上侧、且使排水盘成为倾斜姿势的状态下进行拆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通过在排水盘的底部下表面上装备把持机构而使排水盘的保养、检修、清扫等维护作业时的排水盘的安装与拆卸变得容易,并且可以谋求作业性的提高。该空气调节装置具备箱体(1),其具备空气吸入口(11)和空气吹出口(12);送风机(8),其收容在该箱体内,形成将热交换空气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到箱体内并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热交换空气流路(R);热交换器(9),其位于热交换空气流路中;以及排水盘(10),其设在热交换器的下部,并承载着热交换器;其中在上述排水盘的底部(10e)下表面上设有在将排水盘拆卸、安装时抓住的把持部(26)。
文档编号F24F13/22GK1877207SQ20061009456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9日
发明者山根宏昌, 青藤诚哉, 白川畅介 申请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