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593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烹饪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用加热器(heater)对烹饪物进行加热烹饪的加热器烹饪功能的加热烹饪器。
背景技术
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以往的加热烹饪器,在用加热器对收纳在加热烹饪室内的鱼等烹饪物进行加热烹饪时,从烹饪物产生烟和蒸汽。因此,构成为外界气流在加热烹饪室内从前方向后方穿过,借助外界气流使加热烹饪室内的烟等向加热烹饪室外排出。
专利文献1特开平5-1822号公报在上述以往的加热烹饪器中,在加热器烹饪时利用加热烹饪室的内外的气压差而使加热烹饪室内的空气向加热烹饪室外排出,并利用加热烹饪室的内外的气压差而将加热烹饪室外的空气吸入加热烹饪室内。因此,无法得到用于将加热烹饪室内的烟等排出的充分的风量。为了改善该情况,考虑设置向加热烹饪室内送入外部气体的风扇装置,但因此结构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以简单的结构送入加热烹饪室内的排烟所需要的量的风的加热烹饪器。
本发明的加热烹饪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烹饪室;能够对收纳在上述加热烹饪室内的烹饪物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对上述加热烹饪室供给排出外部气体的风扇装置;调节从上述风扇装置供给的外部气体的风量并提供给上述加热烹饪室内的风量调节室;和从上述加热烹饪室内进行排气的排气口。
从冷却电气部件的风扇装置向加热烹饪室内强制地送入冷却风的一部分用于排烟。因此,在加热烹饪室内不需要送入排烟用的风而专用的风扇装置,因此可以用简单的结构生成排烟所必需的充分量的风。而且,由于由风量调节室来调节冷却风的风量然后向加热烹饪室内提供,因此可以灵活地将冷却风的风量从电气部件的冷却所必需的高强度(level)的风量调节到烟的排出所必需的低强度的风量。因此,可以防止在加热烹饪室内将进行电气部件的冷却的大量的冷却风作为排烟用风而流动,而导致加热烹饪室内的温度过度地降低。


图1是示出组装在整体厨房中的、本发明相关的加热烹饪器的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图1的实施例的箱体内部的风扇壳体与逆变器(inverter)电路的配置关系的剖面图;图3是取下图1的实施例的顶板示出箱体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图1的实施例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5是示出图1的实施例的烘烤烹饪室的剖面图,(a)是示出烘烤烹饪室的前端部的图,(b)是示出风量调整室的剖面图;图6是示出图1的实施例的箱体内的烘烤烹饪室的整体结构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11表示左感应加热线圈(线圈),13表示右感应加热线圈(线圈),23表示左逆变器电路(驱动电路),24表示右逆变器电路(驱动电路),30表示风扇装置,31表示烘烤外壳室(加热烹饪室),43表示门,47表示外填料(密封构件),48表示内填料(密封构件),50表示上加热器(加热器),51表示下加热器(加热器),53表示排气管(排气通路),54表示排气口,59表示风量调节室,60表示除臭器,70表示控制电路(风量控制装置、烹饪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在整体厨房(定制厨房,custom kitchen)1的内部,如图1所示,收纳有矩形状的箱体2。该箱体2的上面以及前面开口,在箱体2的内部,如图2所示,在其上端部固定有矩形状的上壳室3。该上壳室3的上面开口,上壳室3的内部空间作为收纳感应加热线圈的线圈室4而起作用。在该上壳室3与箱体2之间在后端部形成有间隙5,间隙5从上方被吸排气罩(cover)6所覆盖。该吸排气罩6,如图3所示,形成为横长的长方形状,并形成为网状。
在线圈室4内固定有中央底座(base)7,在中央底座7上固定有传导加热器8。在该线圈室4内还固定有左线圈底座9以及右线圈底座10。在左线圈底座9上固定有左感应加热线圈11,在左感应加热线圈11上,如图4所示,串联连接有谐振电容器(capacitor)12。在右线圈底座10上,如图3所示,固定有右感应加热线圈13,在右感应加热线圈13上,如图4所示,也串联连接有谐振电容器14。
在整体厨房1的烹饪台15上,如图1所示,固定有矩形状的支撑框16。在该支撑框16的后端部上,如图2所示,形成有开口部17,吸排气罩6从开口部17通过而露出到外部。在该支撑框16的内周部固定有耐热玻璃(glass)制的顶板(top-plate)18。该顶板18覆盖上壳室3的上面。在顶板18的上面,与传导加热器8相对地载置有传导加热对应的烹饪器具,并与左感应加热线圈11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相对地分别载置有感应发热的烹饪器具。
在左线圈底座9上,如图1所示,固定有左温度传感器(sensor)19,在右线圈底座10上固定有右温度传感器20,在中央底座7上固定有中央温度传感器21(参照图4)。左温度传感器19的感温部,如图1所示,在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上方与顶板18的下面接触,右温度传感器20的感温部在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上方与顶板18的下面接触,中央温度传感器21的感温部在传导加热器8的上方与顶板18的下面接触,左温度传感器19~中央温度传感器21这3者通过顶板18间接地检测出上方的烹饪器具的表面温度。
在箱体2的内部,如图2所示,形成有逆变器(inverter)室22。该逆变器室22称作上壳室3的下方的空间部,逆变器室22通过箱体2与上壳室3之间的间隙5与外部连通。在该逆变器室22内固定有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这些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被排列为上下2层,并被配置在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下方。左逆变器电路23是将直流电源转换成高频驱动电源并提供给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电路,右逆变器电路24是将直流电源转换成高频驱动电源并提供给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电路,在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中都通过整流电路而从工业交流电源给予直流电源,并分别驱动左感应加热线圈11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
在逆变器室22内,如图2所示,在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的后方固定有风扇壳体(fan casing)25。该风扇壳体25为涡旋形,并具有指向前方的管状的排气口26以及向右侧方开口的贯通孔状的吸气口27。在该风扇壳体25上,如图3所示,固定有风扇电机(fan motor)28,在风扇电机的旋转轴上固定有风扇29。该风扇电机28包括绕线式感应电机,在风扇电机28的驱动时,外部气体从吸排气罩6通过间隙5而被吸入逆变器室22内,并从风扇壳体25的吸气口27通过排气口26向前方排出。该排气口26,如图2所示,跨过上方的线圈室4以及下方的逆变器室22这双方,从排气口26排出的风的一部分在线圈室4内流动,由此冷却传导加热器8、左感应加热线圈11和右感应加热线圈13,从管26排出的残余的风在逆变器室22内流动,由此冷却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即,风扇壳体25、风扇电机28和风扇29构成生成电气部件的冷却风的风扇装置30。
在箱体2内,如图6所示,在逆变器室22内固定有烘烤(roaster)外壳室31。该烘烤外壳室31形成为前面开口的矩形箱状,烘烤外壳室31的内部空间作为烘烤烹饪室32而起作用。该烘烤外壳室31被配置在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的左侧,在烘烤外壳室31的前方,如图5所示,配置有前框32。该前框32形成为沿着烘烤外壳室31的矩形框状,并固定在箱体2上。在该烘烤外壳室31的底板与箱体2的底板之间形成有间隙状的后排烟通路33,从风扇壳体25的排气口26向逆变器室22内排出的风的一部分,如箭头所示,沿着后排烟通路33向前方流动,从风扇壳体25的排气口26向逆变器室22内排出的风的其余部分通过箱体2的两侧面的间隙以及前面的间隙而向机器外排出。
烘烤外壳室31相当于加热烹饪室,在烘烤外壳室31的内部可装卸地收纳有烘烤内壳室34。该烘烤内壳室34,如图6所示,形成为前面以及后面开口的四边形筒状,在烘烤内壳室34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围绕烘烤内壳室34的凸缘(flange)35。在该烘烤内壳室34的底面上形成有多个栅条(轨道,rail)36。在多个栅条36上载置有烹饪盘37。该烹饪盘37的上面开口,并可以沿着多个栅条36的上面向前后方向滑动(slide)。在该烹饪盘37上可装卸地装设有烘烤网38。该烘烤网38相对于烹饪盘37的底面向上方隔开,在烘烤网38上载置有烹饪物。
在烹饪盘37的前端部上,如图5所示,固定有矩形板状的门后板39,在门后板39上固定有矩形框状的门框40。在该门框40的内周部上固定有玻璃制的窗41,在门后板39上位于窗41的后方处形成有多个贯通孔42。这些门后板39、门框40和窗41构成门43,在烹饪盘37被收纳在烘烤烹饪室32内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门43变为将烘烤烹饪室32的前面关闭的关闭状态。该门43在从关闭状态向前方被拉出时,成为将烘烤烹饪室32的前面开放的开放状态,在门43的开放状态下烹饪盘37与门43一体地从烘烤烹饪室32内被拉出。
在门43的下端部上,如图5所示,固定有向后方突出的锁定(lock)板44,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锁定板44插入到插入口45内。该插入口45称作形成在前框32的下端部上的贯通孔,在前框32上位于插入口45的下边部的位置上形成有导引部(guide)46。该导引部46形成为向后方上升的倾斜状,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导引部46被锁定在锁定板44上。
在门后板39上形成有相当于密封(seal)构件的外填料(packing)47以及内填料48。这些外填料47以及内填料48向后方突出,外填料47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与前框32相接触,由此提高烘烤烹饪室32的气密性,内填料48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与烘烤内壳室34的凸缘35相接触,由此提高烘烤烹饪室32的气密性。这些外填料47以及内填料48为呈非环状的带端部的形状,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门后板39与前框32由外填料47的两端部相互间的间隙部分地分离,门后板39与凸缘35由内填料48的两端部相互间的间隙部分地分离。这两个间隙被设定在门43的下端部的同一位置上,将这两个间隙称作送风口49。
在烘烤烹饪室32内,如图6所示,收纳有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以及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这些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以及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被固定在烘烤外壳室31的后板上,烘烤内壳室34被构成为在使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以及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留在烘烤烹饪室32内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烘烤烹饪室32的前面,相对于烘烤外壳室31进行装卸。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从上方向烘烤网38上的烹饪物放射热量,并被配置在烘烤烹饪室32内的顶棚部上。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存在于烹饪盘37和烘烤网38之间,并从下方向烘烤网38上的烹饪物放射热量。即,烘烤烹饪室32具有从上下两面加热烹饪物的两面烘烤功能,在烘烤烹饪室32内固定有检测烘烤烹饪室32的气体温度的气体温度传感器52(库内温度传感器)(参照图4)。
在烘烤外壳室31上,如图6所示,形成有相当于排气通路的排气管53。该排气管53呈向后方上升的倾斜状,在排气管53的后端部上可装卸地固定有铅直的筒状排气口54。该排气口54被插入箱体2与上壳室3之间的间隙5内,当在烘烤烹饪室32内进行加热烹饪时,烘烤烹饪室32的内部气体从排气管53以及排气口54通过吸排气罩6由内外的压力差而向机外排出。
在箱体2的底板上,如图5所示,在烘烤烹饪室32的前端部形成有阶梯部55。该阶梯部55是比箱体2的底板中的其余部分更接近烘烤外壳室31的底板的部分,在阶梯部55与烘烤外壳室31的底板之间形成有与后排烟通路33相比在高度方向上宽度较窄的间隙状的前排烟通路56。该前排烟通路56与后排烟通路33相连,在阶梯部55上位于前排烟通路56内的部位上形成有多个开口部57。
在箱体2的底板上固定有板状的底板罩58。该底板罩58与上方的阶梯部55和前方的前框32一起协作形成空间状的风量调整室59,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锁定板44通过插入口45插入到风量调整室59内。该风量调整室59以多个开口部57为入口,以送风口49为出口,在后排烟通路33内向前方流动的冷却风从前排烟通路56内通过多个开口部57进入风量调整室59内。该冷却风,从前框32的插入口45通过送风口49从下方进入烘烤烹饪室32内,当在烘烤烹饪室32内进行加热烹饪时,借助于上升气流从排气管(duct)53以及排气口54通过吸排气罩6而向机外排出。
在排气管53内,如图6所示,固定有除臭器60。该除臭器60通过在除臭盒61内收纳钯制的除臭催化剂62以及催化剂加热器63而构成,烘烤烹饪室32的内部气体在向机外排出时在排气管53内与除臭催化剂62相接触。催化剂加热器63是加热除臭催化剂62的部件,除臭催化剂62被催化剂加热器63加热而活性化,从通过排气管53内的内部气体中除去臭气成分。
在逆变器室22内,如图2所示,上下3层地固定有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64,在上层的印刷电路板64上安装有左逆变器电路23,在中层的印刷电路板64上安装有右逆变器电路24,在下层的印刷电路板64上安装有以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为主体构成的控制电路70(参照图4)。该控制电路70,如图4所示,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71、ROM(Read Only Memory)72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73,并基于来自左温度传感器19的输出信号而检测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上方的烹饪器具的表面温度,基于来自右温度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而检测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上方的烹饪器具的表面温度,基于来自中央温度传感器21的输出信号而检测载置在传导加热器8的上方的烹饪器具的表面温度,基于来自气体温度传感器52的输出信号而检测烘烤烹饪室32的气体温度。
在控制电路70上连接有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控制电路70对左逆变器电路23进行开关(switching)控制,由此调整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加热输出,对右逆变器电路24进行开关控制,由此调整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加热输出。在控制电路70上连接有电机驱动电路74。该电机驱动电路74向风扇电机28加上驱动电源,控制电路70通过驱动控制电机驱动电路74,将风扇电机28的转速调整为低速、中速和高速这3个级别。
在控制电路70上连接有电机驱动电路75以及电机驱动电路76,控制电路70经由电机驱动电路75而开关(on/off)传导加热器8,由此调整传导加热器8的加热输出,经由电机驱动电路76而开关催化剂加热器63,由此将除臭催化剂62加热到设定温度。在该控制电路70上连接有电机驱动电路77以及电机驱动电路78,控制电路70经由电机驱动电路77而开关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由此调整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的加热输出,经由电机驱动电路78而开关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由此调整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的加热输出。即,该控制电路70进行风量控制以及烹饪控制。
在箱体2上,如图1所示,在门43的右侧固定有操作面板79,在操作面板(panel)79上以可以从前方进行操作的方式装设有多个开关(switch)80。这些多个开关80,如图4所示,连接在控制电路70上,控制电路70基于多个开关80的操作内容检测烹饪信息的输入内容。在该控制电路70上经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驱动电路81连接有液晶显示器82。该液晶显示器82装设在操作面板79上,控制电路70将烹饪信息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液晶显示器82上。
在控制电路70的ROM72内储存有多个烹饪程序,控制电路70的CPU71从ROM72中检测与烹饪信息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烹饪程序。然后,基于烹饪程序的检测结果驱动控制传导加热器8、左感应加热线圈11、右感应加热线圈13、风扇电机28、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和催化剂加热器63,由此自动进行加热烹饪。例如在作为烹饪信息检测为使用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煮沸(湯沸し)烹饪时,用与烹饪程序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加热输出使左感应加热线圈11工作,在检测为来自左温度传感器19的输出信号到达与烹饪程序(program)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煮沸温度时,使左感应加热线圈11停止工作。在作为烹饪信息检测为使用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天妇罗(天麸罗,也写作天妇罗,(a)汉语说明tian fu luo,天妇罗……天妇罗是日本传统的食品之一,是一种裹面油炸的食品,原料可以是蔬菜及海鲜类,其中以虾最为普遍;(b)韩国语标记 )烹饪时,以来自右温度传感器20的输出信号收敛为与烹饪程序相对应的天妇罗烹饪温度的方式,对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加热输出进行调整。
控制电路70的CPU71在使左感应加热线圈11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中的至少一方工作时根据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加热输出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加热输出的合计值W控制风扇电机28的转速,并向线圈室4内以及逆变器室22内送入与合计的加热输出相对应的风量的冷却风。例如在合计的加热输出为ROM72中储存的标准范围内时,通过使风扇电机28以中速运转送入中等风量的冷却风,在合计的加热输出低于标准范围时,通过使风扇电机28以低速运转送入低风量的冷却风,在合计的加热输出高出标准范围时,通过使风扇电机28以高速运转送入高风量的冷却风。
控制电路70的CPU71在作为烹饪信息检测为烘烤烹饪时,使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和催化剂加热器63这3者工作到经过设定时间T。在该烘烤烹饪中CPU71单独地对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以及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进行开关控制,并使来自气体温度传感器52的输出信号收敛到与烹饪程序相对应的烘烤温度。在不使用左感应加热线圈11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这双方而是单独进行该烘烤烹饪时,使风扇电机28以一定的中速运转,将中等风量的风作为排烟风而强制地送入烘烤烹饪室32内。
当在左感应加热线圈11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中的至少一方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烘烤烹饪时,根据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加热输出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加热输出的合计值W控制风扇电机28的转速,因此对于烘烤烹饪室32的冷却风的送风量,与风扇电机28的转速的变化相连动地变化。此时控制电路70的CPU71根据风扇电机28的转速来修正烹饪时间的设定结果。例如在使风扇电机28以低速运转时在烹饪时间的设定结果上乘以修正值k1(k1<1),由此将烹饪时间缩短,使风扇电机28以高速运转时在烹饪时间的设定结果上乘以修正值k2(k2>1),由此将烹饪时间延长。
根据上述实施例具有下述的效果。
将冷却风的一部分作为排烟用风从冷却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的风扇装置30强制地送入烘烤烹饪室32内。因此,在烘烤烹饪室32内不需要输送排烟用风的专用的风扇装置,因此可以用简单的结构生成排烟所必需的充分量的风。而且,由于使冷却风的一部分通过风量调节室59提供给烘烤烹饪室32,因此可以将冷却风的风量从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的冷却所必需的高强度抑制为烟的排出所必需的低强度。因此,可以防止因使左逆变器电路23以及右逆变器电路24的冷却风作为排烟用风而直接在烘烤烹饪室32内流动的影响,烘烤烹饪室32的气体温度过度低下。
由于通过在门43的关闭状态下使外填料47与前框32相接触、使内填料48与烘烤内壳室34的凸缘35相接触,由此将烘烤烹饪室32以及门43之间的间隙填满,因此在烘烤烹饪时,排烟用的冷却风不是从门43与烘烤烹饪室32之间排出而是从排气口54排出。因此,排烟用的冷却风可以顺利地从烘烤烹饪室32内通过,因此烘烤烹饪室32的排烟性能得到提高。
由于从风量调整室59通过送风口49从下方向烘烤烹饪室32内提供冷却风,因此烘烤烹饪时排烟用的冷却风可以通过上升气流可靠地从排气口54排出。因此,排烟用的冷却风可以顺利地从烘烤烹饪室32内通过,因此烘烤烹饪室32的排烟性能得到提高。
由于在排气管53内设置了除臭器60,因此可以对烟进行除臭然后排出到机外。而且,由于从风扇装置30向烘烤烹饪室32内强制性地送入排烟用的冷却风,因此即使作为较大的通气阻力而在排气管53内存在除臭器60,也可以使排烟用的冷却风顺利地流过。
控制电路70,在使风扇装置30以与左感应加热线圈11的加热输出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加热输出相对应的转速运转时,根据风扇装置30的转速来增减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的工作时间以及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的工作时间,调整烘烤烹饪时间。因此,烘烤烹饪时间根据排烟用的冷却风的风量自动地调整,因此可以不拘于冷却风的风量地将烹饪物加工成稳定的烹饪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在左感应加热线圈11以及右感应加热线圈13的至少一方的工作状态下进行烘烤烹饪时,根据风扇电机28的转速来修正烘烤烹饪的烹饪时间,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风扇电机28的转速来修正烘烤烹饪室32的气体温度。主要是只要根据风扇电机28的转速情况(内容)来修正上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0的转速情况以及下侧烘烤烹饪加热器51的转速内容即可。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外填料47以及内填料48设置在烘烤烹饪室32侧,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在门43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外填料47以及内填料48对烘烤烹饪室32与门43之间进行了双重密封,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外填料47或内填料48中的一方进行密封。
权利要求
1.一种加热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烹饪室;能够对收纳在上述加热烹饪室内的烹饪物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对上述加热烹饪室供给排出外部气体的风扇装置;调节从上述风扇装置供给的外部气体的风量并提供给上述加热烹饪室内的风量调节室;和从上述加热烹饪室内进行排气的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对感应发热的烹饪器具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线圈的驱动电路;上述风扇装置构成为对上述驱动电路进行风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闭上述加热烹饪室的门;和在上述门的关闭状态下堵塞上述加热烹饪室与上述门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构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风量调节室从下方向上述加热烹饪室内提供冷却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气口经由排气通路连接到上述加热烹饪室;在上述排气通路的内部,设置有对流过上述排气通路内的冷却风进行除臭的除臭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驱动控制上述风扇装置来控制冷却风的风量的风量控制装置;和通过驱动控制上述感应加热线圈以及上述加热器来控制烹饪内容的烹饪控制装置;其中,上述风量控制装置,在上述烹饪控制装置使用上述感应加热线圈对烹饪器具进行感应加热时,以与上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输出相对应的内容使上述风扇装置运转;上述烹饪控制装置,在上述风量控制装置以与上述感应加热线圈的加热输出相对应的内容使上述风扇装置运转时,与上述风扇装置的运转内容相应地调整上述加热器的工作内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烹饪器,以简单的结构生成加热烹饪室内的排烟所必需的充分量的风。在箱体(2)内收纳有逆变器电路以及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生成逆变器电路的冷却风,在风扇装置的运转时冷却风的一部分作为排烟用风而被送入烘烤烹饪室(32)内。因此,在烘烤烹饪室(32)内不需要输送排烟用风的专用的风扇装置,因此可以用简单的结构生成排烟所必需的充分量的风。而且,由于通过风量调节室(59)将冷却风提供给烘烤烹饪室(32),因此可以将冷却风的风量从冷却逆变器电路所必需的高强度抑制为排烟所必需的低强度。
文档编号F24C7/04GK1893741SQ200610094298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30日
发明者松尾胜春, 近藤正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东芝电器营销株式会社, 东芝家电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