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室内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416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的室内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室内单元,即所述室内单 元通过前部吸入空气并且将在其中已经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沿前向通过 侧面排放,该室内单元具有^il率和排放速率增加并且噪音低的优化结 构。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重复制冷循环,在所述制冷循环中制冷剂被压缩、冷凝、 膨胀和蒸发。
也就是说,在引入到压缩机之前处于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压缩机 处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处由于气态制冷剂排放热而 转化成高压液态制冷剂,并且由于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而转化成低 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由于当制冷剂经过蒸发器时制冷剂吸收热,所以经 过膨胀阀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处转化成低温低压制冷剂,并且被再次引入到 压缩机中。空调在执行这样一 系列循环的过程中冷却或加热所需的位置。
同时,在空调中,存在组合式空调和分体式空调,所述组合式空调具 有构造在一个机身中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并且通常被安装在窗户处,所 述分体式空调具有彼此分离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在室内单元中,有一 种用于安装在墙壁上作为一类室内装饰的壁式空调。
在韩国专利No.10-2005-0089203中公开的相关技术的室内单元具有 这样的结构,即其中通过室内单元的后侧吸入空气并且通过室内单元的前 部排出空气,下面将省略其详细描述,如果需要可以参考上述文档。
同时,在上述韩国专利中公开的相关技术的室内单元由于结构而具有 下列缺点。
如果将室内单元安装得特别靠近墙壁,则到室内单元的后部的气i^it 率降低,同时噪音增加。
安装在前面板上的、用于驱动涡轮风扇以通过室内单元的后部^UV空气的电动机使前面板在电动机运行时振动,在所述前面板的设计中更多地 考虑了消费者的视觉感受。
后侧空气吸入结构具有为此而安装在后侧的过滤器,并且需要从后侧
向下拖出过滤器来进行清洗,并且在清洗之后要将过滤器放到后侧, 于用户来说不便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各种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单元,其通 过前部吸入空气,并且通过侧部沿前向排放在其中已经发生热交换的空 气,具有吸入速率和排放速率增加并且噪音低的优化结构。
也就是说,本发明涉及室内单元,其通过侧部沿前向排放经由前部吸 入的、并已在其中发生了热交换的空气,具有优化了吸入流和排放流结构 以及各种部件的新结构,用于增加气流速率,同时保持良好的低噪音特性。
技术方案
通过提供一种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可以获得本发明的目的,该室内单 元包括前框架,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l^空气;与前框架连接的底 座框架,具有电动机底座以及位于侧部和底部上的出口,所述电动机底座 上用于安装驱动风扇的电动机;位于前框架和底座框架之间的导向框架, 用于引导气流;位于前框架和导向框架之间的热交换器;风扇,用于向室 内单元的外部排放已发生热交换的空气;以及前面板,其安^E前框架的 前方,与所述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间。
同时,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前框架, 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吸入空气;与前框架连接的底座框架,具有位于 侧部和底部上的出口以及位于前部的内侧上的两个电动机底座,所述电动 机底座上用于安装两个驱动涡轮风扇的电动机;位于前框架和底座框架之 间的导向框架,用于引导气流;位于前框架和导向框架之间的热交换器; 两个涡轮风扇,用于向室内单元的外部排放当经过热交换器时发生了热交 换的空气;以及前面板,其安装在前框架的前方,与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 间。同时,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前框架, 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吸入空气;与前框架连接的底座框架,具有位于 侧部上的出口以及位于上侧或下侧的内侧上的电动机底座,所述电动机底 座用于安装驱动横流式风扇的电动机;位于前框架后方的热交换器;位于 热交换器后方的左侧和右侧的横流式风扇;以及位于前框架前方的前面 板,与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间,用于遮挡前框架的吸气面。
有益效果
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具有下列优点。
首先,从前部吸入空气并且通过侧面排放已发生热交换的空气的室内 单元允许优化结构,以在降低噪音的同时增加吸入和排放流速。
也就是说,本发明允许提供一种新结构的室内单元,其具有优化的吸 ^/排放结构和各种部件,4吏得可以在提高空气流速的同时保持低的噪音特 性。
详细地,与相关技术相比较,即使将本发明的室内单元安装得靠近墙 壁,也可以确保^LV空气的流速。
此外,与相关技术的室内单元将驱动涡轮风扇的电动机安装在前框架 上不同,设计时考虑消费者的视觉感受的前面板不振动,以降低在驱动电 动机时的噪音。
过滤器安装在前侧允许向用户提供便利,因为清洁时安*/拆卸过滤器 容易。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外部立体图2示出图1的分解立体图3示出沿图1中的线I-I的室内单元的截面图4示出图2中的"A"部分的平面图,用于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 的前面板的边缘结构;
图5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前框架的立体图6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导向框架的立体图;图7示出图6的前视图8示出沿图6中的线II-II的截面图9示出一图表,示出了孔半径与风扇直径的比值相对于噪音的关系; 图10示出一立体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涡^^风扇的变体; 图11示出一立体图,示出了^^发明的室内单元的涡轮风扇的另一变
体;
图12示出一图表,示出了本发明所应用的涡轮风扇和相关技术的风 扇的噪音特性比较;
图13示出图10的平面图14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电动机安装底座的立体图; 图15示出图14的侧部立体图16示出用于说明将电子灰尘收集器安装到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安 装位置的平面图17示出图16的侧视图18示出使位于相关技术的室内单元的排放部分处的流型可见的参
考图19至21分别是依据本发明的其它优选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前视 图,这些情况下具有分别应用于室内单元的两个涡轮风扇以及在每种情况 下具有涡旋结构;
图22示出>^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所 述室内单元具有应用于其上的横流式风扇;以及
图23至26分别示出>^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变体的 横截面图,所述室内单元具有应用于其上的两个横流式风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其示例。 下面将参考图1至17描述^f^据本发明的笫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外部立体图;图2 示出图1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3示出沿图1的线I-I的室内单元的截面 图。
图4示出图2中的"A"部分的平面图,用于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 的前面板的边缘结构;并且图5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前框架的立体图。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导向框架的立体图;图7示出图6的前 视图;图8示出沿图6中的线II-II的截面图;并且图9示出一图表,示出 了孔半径与风扇直径的比值相对于噪音的关系。
图IO示出一立体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涡轮风扇的变体; 图ll示出一立体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涡i^风扇的另一变体;图 12示出 一图表,示出了本发明所应用的涡轮风扇和相关技术的风扇的噪音 特性比较;并且图13示出图IO的平面图。
图14示出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电动机安装底座的立体图;并且图15 示出图14的后侧立体图。
图16示出用于说明将电子灰尘收集器安装到本发明的室内单元的安 装位置的平面图;并且图17示出图16的侧视图。
参考图1至3,本发明的空调的室内单元l包括前框架200,其被 制造成能够通过其前部吸入空气;底座框架400,用于与前框架200连接, 在侧部和底部具有出口,并且在前部中央处具有底座部分410,所述底座 部分410用于安置驱动风扇的电动机;导向框架300,其位于前框架200 和底座框架400之间,用于引导气流;热交换器500,其位于前框架200 和导向框架300之间;涡轮风扇600,其用于将经过热交换器500时发生 了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室内单元的外部;以及前面板100,其安装在前框 架200的前方并与前框架200间隔开。
参考图4,前面板100除了边缘部分外具有预定的厚度,所述边缘部 分的厚度在它从预定位置越向外变得越薄,用以降低空气吸入阻力。也就 是说,前面板100的边缘部分具有预定的倾角p。
如果需要,前面板100的周边可以倒有倒角110。
参考图5,前框架在用于吸入空气的前部中央处具有栅格类型的空气 入口 210,并且在空气入口 210的外侧具有突起220,用于固定前面板。在前框架200的空气入口 210上具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器800。 一 般而言,过滤器具有网孔形状。
前框架200的顶侧入口部分'B,具有曲面,用于最小化流动阻力。
参考图6至8,导向框架300包括用于对涡轮风扇600 ^v的气流进
放方向的上/下涡巻320a和320b。
对于上/下涡巻320a和320b,上涡巻320a具有两个弯曲表面组^^ 来的组合表面,该组合表面绕着涡轮风扇600,在导向框架300的第一象
限(左上侧表面)的分界点具有0.17 <x < 0.48、 0.54 <j;/p< 0.68的坐才示,其
中^表示涡轮风扇600的直径,而x和y表示原点在涡轮风扇600的中心 处的坐标。
同时,参考图2和3,导向框架300还包括在涡巻的相M面上的热 交换器支撑部分330,用于保持在孔310和热交换器500之间的间隙。
当孔310的底部到热交换器500的底部之间的间隙'G,是涡轮风扇 的直径的9.5 ~ 10.5%时,噪音最小并且涡4^风扇的性能最佳。
例如,如果涡轮风扇600的直径是300mm,则间隙'G,为28.5 ~ 31. 5咖 是最优选的。
同时,参考图8和9,优选地,孔310的半径'R,与涡轮^风扇600 的直径^的比值R^是0.05 0. 07,用于确定最小化流动阻力的孔310的 最佳形状,在该范围内,噪音特性和涡4^风扇性能都得到优化。具体地, 在孔310的半径'R,与涡轮风扇600的直径^的比值R/^是0.06的情况 下,噪音特性和涡轮风扇性能是最佳的。
参考图2和3,导向框架300具有边缘平面340,边缘平面340是用 于对排放的空气进行导向的表面并且朝室内单元的前侧弯曲。
参考图2和3,具体地参考图10至13,涡轮风扇600或600a包括 围带610,其具有中心吸入开口;毂630,其具有与围带610相对并且与围 带隔开预定距离的主板620,用于在中央处连接电动机的转动轴;以及多 个叶片640或640a,每个叶片具有预定的曲率,并且沿毂630的圆周方向 连接在毂630的主板620和围带610之间。
涡轮"风扇600或600a的叶片640或640a的叶片末端节距是可变的或相等的,其中, 一般来说,可变的节距对于风扇性能(相对于相同气流速 率的静态压力特性)和噪音是有利的,而相等的节距对于风扇平衡作用是
有利的。因而,考虑风扇直径、叶片宽度和叶片的数目,将风扇i殳计成具 有可变的节距或相等的节距。例如,在风扇直径^是300mm、叶片的宽度 (L,见图10)是50mm并且叶片的数目是13的情况下,具有相等节距 的风扇具有最佳的噪音特性。
无论是相等节距还是可变节距,叶片的宽度可以总是相同的,与从涡 轮风扇的中心到叶片末端的距离无关(见图10),或随从涡^^风扇的中心 到叶片末端的距离而变化(见图11)。
也就是说,叶片的宽度可以总是如图10中所示具有相同的尺寸,而 与到涡4^风扇的中心的半径距离无关,或如图11中所示在叶片经过主板之 后越远变得越小。
图10中的涡轮风扇在确餘艮大流速方面是有利的,无论叶片到具有 较大面积的叶片的风扇中心的距离如何都具有相同尺寸的叶片640;而图 11中的涡轮风扇600a在考虑抑制由于在连接到毂630的主板620和叶片 之间的流动干涉导致的涡流方面是有利的,叶片640a的宽度在叶片经过主 板之后越远形状变得越小,其形状为叶片的主板620侧被切掉。
同时,如果室内单元l的空气排放面积是固定的,则如果涡轮风扇的 直径^与叶片的宽度的比值"L是6.5~7.5,则在流速、高静态压力和低 噪音特性方面风扇是最有利的。
优选地,叶片640或640a的叶片末端定位在与围带610的边^t目同 的位置处。
同时,参考图14和15,在底座框架400的中央处的用于驱动风扇的 电动机的电动机底座部分410是环形凸缘部分410a,用于使能够确保叶片 的稳定及充足的宽度。
参考图15,在底座框架400的后侧上的电动机底座部分410附近i殳有 肋420,用于增加强度并与电动机的固有频率不相同。
同时,为了在电动机的固有频率之夕卜,可以改变底座框架400的厚度。 本发明的底座框架400的厚度't,在4-8mm的范围内,以在电动机的固 有频率之外。参考图3,虽然导向框架300具有边缘平面340,但M座框架400 在底座框架400的边缘上的出口 430的下侧的内部具有预定曲率的导向表 面440,用于将要朝一放的空气向室内单元的前侧引导。
根据此方案,即使不附加地设有空气方向控制设备,本发明的室内单 元1也可以将空气朝室内单元的前侧排放。
当然,本发明的室内单元l的出口 430可以设置有百叶窗(未示出), 以被步进电动机以滑动类型的方式打开/关闭。
在该实例中,百叶窗的打开角度被确定为使得百叶窗不阻碍由底座框 架400的内表面的排放空气导向表面440导向的沿前向排放的空气。
当前,虽然百叶窗也用于将要排放的空气朝着室内单元的前侧引导, 但是因为即使本发明的室内单元l不设置有附加的流向控制设备,室内单 元1也能够朝着室内单元的前侧排放空气,所以室内单元1可以不设置百 叶窗。
然而,优选地,室内单元l设置有百叶窗,因为百叶窗覆盖室内单元 的出口,以保持室内单元的外部清洁,并且当室内单元l不运行时防止灰 尘或杂质通过出口ii^。
同时,参考图2和3以及16和17,本发明的室内单元l在热交换器 500的吸气平面上设置有电子灰尘收集器700。
在该实例中,优选地,将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安装成距涡轮风扇600 的中心一^J巨离。
更详细地,参考图16和17,优选地,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安装在比 值l/h是5 6的位置处,其中"1"表示到涡轮风扇600的中心的距离,而 "h"表示从涡轮风扇600的上表面到电子灰尘收集器700的中心的高度, 在该位置处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具有最小的噪音同时保持性能相同。
一般而言,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固定到热交换器500的散热片上。也 就是说,电子灰尘收集器700的固定件(未示出)压设在热交换器500的 散热片之间,以将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固定到热交换器500。
同时,虽然优选地^14^供光催化等离子电子灰尘收集器以用于施加高 电压来除去空气中的细徵良尘以及对空气除臭,但是如果仅除去细徵良尘
则可以设置普通的电子灰尘收集器。也就是说,虽然普通的电子灰尘收集器可以捕获灰尘,但是普通的电 子灰尘收集器不能解决除臭的问题,可以附加地设置活性炭过滤器。
同时,光催化等离子电子灰尘收集器包括电离单元,用于电离空气 中的灰尘并发射光能;捕获单元,用于捕获在电离单元处被电离的灰尘; 光催化过滤器,用于分解由从电离单元发射的光能所捕获的臭气粒子;以 及高电压生成单元,用于向灰尘收集过滤器施加高电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室内单元1的操作和效果。
首先,在使室内单元l开始运行之后,涡轮风扇600转动,以抽吸室 内空气通it^前面板100和前框架200之间的空间。
也就是i兌,通过前面板IOO的上侧/下侧和左侧/右侧四个方向,将室 内空气引入到在前框架200的前部中的空气入口 210。
然后,当空气经过位于前框架200的空气入口 210处的过滤器800时, 空气具有的杂质被过滤器过滤。然后,空气在热交换器500处被加热,并 且在位于导向框架300处的孔310的导向作用下被^U^到涡轮"风扇600中。
在该过程中, 一部分室内空气经过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在此期间, 如果灰尘收集器是光催化等离子电子灰尘收集器,则捕获并过滤细微的灰 尘,并JLXt空气ii行除臭。
同时,经过电子灰尘收集器700而被^l^到涡轮风扇600中的空气被 沿风扇的径向排放,并且气流在上涡巻320a和下涡巻320b的引导下被分 成沿着左/右方向和向下方向。
然后,空气在底座框架400的导向表面440和导向框架300的边缘平 面的引导下被朝着室内单元的前侧排放。
因而本发明的室内单元l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和效果如下。
前面板100附连到本发明的室内单元1的前部,遮挡安装有过滤器的 空气入口210,以使室内单元l看起来更美观。
当然,为了使室内单元l进一步看起来更美观,可以附连装饰材料或设计。
在前面板100的一侧,可以单独地设置有显示单元(未示出)或与前 面板100作为一个单元地设置有显示单元(未示出),用来向用户显示室内单元l的操作和/或操作状态、或功能处理状态。
参考图4,前面板100的边缘部分在表面具有切口以使其厚度在越接 近边缘就越薄,从而扩大了在前面板100和前框架200之间的空气入口面 积。
也就是说,通过扩大引入到前面板100的前侧/后侧和上侧/下侧的空 气的^^面积,可以增加气流速率。
然后,将前框架200的顶侧入口部分形成为具有预定曲线,用于最小 化空气的流动阻力,因为前框架200的顶侧入口部分高,4吏得如果室内单 元1安装在墙壁上时则它对用户来说是看不到的。
也就是说,基本上,如果前面板100和前框架200之间的间隙过大, 则虽然在空气^^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它具有以下缺点通过该间隙可以 看到室内单元l的内部。然而,相对而言,前框架200的顶侧入口部分没 有这样的问题。
同时,当然如果需要更多地考虑吸入空气的流动阻力,或者如果将室 内单元1安装在墙壁的下侧没关系,则不仅仅顶侧入口而且前框架200的 底侧入口都可以是曲线的。
然后,前框架200的空气入口 210上的过滤器800是网状类型的过滤 器,过滤空气中的较;UC寸的灰尘和杂质。
然后,在导向框架300中的孔310将^l^的空气有效地引导到涡轮风 扇600中,以有助于降低室内单元l的噪音,并且用于使涡轮风扇600的 性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提高。
类似于孔310,导向框架300的涡巻用于固定从涡轮风扇600排放的 空气的排放方向并且最大限度地使所排放的空气的气流分布均匀,有助于 降低室内单元1的噪音,并且通itXt排放空气进行引导来有效地使涡轮风 扇的性能最大P艮度地得到提高。
此外,在涡巻的相反表面上突出预定高度的热交换器支撑部分330保 持孔310和热交换器500之间的间隙,用于确保所^的空气和热交换器 500之间的所需热交换面积。
也就是说,如果热交换器500和孔310邻接而没有热交换器支撑部分 330,则大大降低了空气^面积,不能确保所需的热交换面积。然而,由于热交换器支撑部分330的突出高M大室内单元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室内单元的深度)就越大,所以需要适当考虑该情况来设计室内单元的高度。
连同该情况一起,导向框架300的孔310的半径'R,与涡轮风扇的直径^的比值R^^Li殳计为4吏得噪音特性得到优化。
导向框架300的朝着室内单元1的前侧弯曲的边缘平面340改善了被排放的空气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了噪音,并且防止了空气回流以便通过前面板100和前框架200之间的间隙再次被吸入。
也就是说,参考图3,导向框架300的边缘部分340的平坦表面与导向框架300的弯曲边缘部分相比减少了空气的流动阻力和回流。
然后,由于涡轮风扇600的叶片的压力和流速特性往往集中在风扇的末端,所以增加叶片的末端面积,以改善静态压力特性和噪音特性。
也就是说, 一般而言,如果涡轮风扇具有大的宽度,为了使叶片的面积更大,压力分量增加,则意味着需要风扇在提供所需流速时克服流动阻力。
与图10中的涡轮风扇600使用的每个叶片的叶片宽度直到叶片末端的端部都相同的情况相比,图11中的涡轮风扇600a使用的每个叶片的宽度在主板620侧当朝向叶片末端越近时变得越小,具有差的静态压力特性,从而需要更快的风扇,导致噪音增加,因为涡轮风扇的转速是噪音的主要来源。
根据此情况,如果4吏用具有如图10中所示的宽度和长度的叶片的涡轮风扇600,以便即使转速低也能保证足够的空气流速,则可以降低转速导致的噪音。
另一方面,如果4吏用具有如图11中所示形状叶片的涡轮风扇600a,以降低在与毂630形成为一体的主板620和叶片之间的流动阻力,从而使得在叶片末端处的涡流减少,则由涡流导致的涡轮风扇噪音得以降低。
也就是说,虽然图11中的涡轮风扇在由涡流导致的噪音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增加转速来克服低流速的缺点,则它具有以下缺点电动机的噪音随着所述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虽然图10中的涡轮风扇相对于图11中的涡轮风扇在由涡流导致的噪音方面不利,但是它在气流速率方面是有利的,以期望获得使由于转速降低而产生的噪音降低的效果。如图12中的图表所示,作为测试结果,图IO的涡轮风扇的噪音降低效果更佳。尽管图10的涡轮风扇比图11的涡轮^风扇具有更佳的噪音降低效果,但是由于图
11中的涡轮风扇具有良好的噪音特性,所以涡轮风扇1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室内单元l。
然后,在底座框架400的中央处的电动机底座部分410的环形凸缘部分410a上安装有电动机'M,,环形凸缘部分410a向室内单元的前侧突出。
在底座框架400的背侧上的电动机底座部分410周围的肋增加底座框架400的强度,并且使底座框架400的频率特性落在电动机的固有频率之外,从而使得底座框架400和电动机不发生共振。
此外,如上所述,尽管在底座框架400处的环形凸缘部分410a用于加固并Jit免在电动机运行时的共振,但是环形凸缘部分410a也用于保持涡4^风扇的叶片宽度恒定。
也就是说,参考图3,涡轮风扇的主板620在比附图中的环形凸缘部分410a的最高突出点低的位置处围绕底座框架400的环形凸缘部分410a的设计使得能够充分确保叶片的宽度。
同时,底座框架400的厚度't,的改变导致在端部处的质量改变,使底座框架的振动特性落在电动机的固有频率之外,从而防止在底座框架400和电动机之间的共振。
然后,位于热交换器的吸气表面上的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在空气经过热交换器500之前除去空气中的细微灰尘。
此外,定位在远离涡轮风扇的中心一预定距离处的电子灰尘收集器700可以提供满足要求的灰尘收集性能,同时电子灰尘收集器700不阻碍空气。
同时,虽然前面板100可以是固定类型的,但是考虑到减少前面板100的缺陷,也可以优选地使用吸入区域可变类型的前面板IOO,其中面板IOO以以下方式倾斜在室内单元运行过程中前面板IOO的上侧或下侧远离前框架移动等,而当室内单元不运行时前面板100关闭,或整个前面板IOO向前移动以增加^IA面积。
下面将描述其中向室内单元应用两个涡轮风扇600的情况。
基本上,虽然该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室内空气通过前部^/v,并且通过热交换器500和涡轮风扇600朝着室内单元的前侧排放,但是本实施方式在以下方面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该实施方式提供了两个涡轮风扇600,以及因此导致的结构局部改变。
一般而言,可以知道,在仅仅沿一个方向转动的风扇的情况下,仅仅应用一个涡轮风扇的室内单元的排放空气流型在左/右方向和向下方向分布不均匀(见图18)。
因此,希望在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应用两个风扇的室内单元,以使排放空气流型更均匀,此外,通过不同地控制两个风扇的转速,可以改变室内单元的左侧和右侧、或左侧和右侧以及下侧排放的空气的流速。
下面将参考图19至21描述应用两个涡轮风扇600的室内单元。
在开始描述该实施方式之前,向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给予相同的名称和参考标号,并且可以不示出它们。
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包括前框架200 (见图2),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吸入空气;底座框架400 (见图2),用于与前框架200连接,在侧面和底部具有空气出口 ,并且在前部内侧上具有两个电动机底座410(见图14 ),用于驱动涡轮风扇;在前框架200和底座框架400之间的导向框架300 (见图2和6 ),用于引导气流;在前才匡架200和导向才匡架300之间的热交换器500;以及前面板100 (见图2 ),其安*^前框架200的前部,与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间。
参考图19,该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两个涡轮风扇600分别安装在上侧和下侧,中间涡巻320c安装在两个涡轮风扇之间,用于使两个涡轮风扇隔离并引导排放气流,上涡巻320a位于上涡轮风扇上方,下涡巻320b位于下涡轮风扇下方,用于向下侧引导空气排放。
导向框架300具有与涡轮风扇对应形成的孔310,用于分别向涡轮风扇引导气流。
涡轮风扇被安装成沿不同方向转动。
在该构造的情况下,虽然空气排放方向主要是沿左侧和右侧,但是因为中间涡巻将空调的上侧和下侧分开,所以并且空气不仅仅沿左侧和右侧而且也沿下侧排放,室内单元最终具有五个空气排放方向。在该情况下,与仅设置一个涡轮风扇的情况相比,空气排放流动分布更均匀。
如果不设置位于下涡轮风扇下方的向向下侧引导气流排放的下涡巻
320b,则虽然将空气排放方向分成左方向和右方向,但是因为中间涡巻将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分开,所以最终总共有四个排放方向。
参考其中示出了另 一结构的中间涡巻320d的图20,同样在该情况中,空气排放流动分布比只使用 一个风扇的情况更均匀。
图21示出了与图19相比沿相反方向倾斜的中间涡巻320e。
同时,即使分别安装在上侧和下侧的涡轮风扇沿相同方向转动,也不产生任何差别。
当然,如从图19至21可以了解到,即使位于上侧和下侧的涡轮风扇的转动中心未定位在同一竖直线上,也不会产生任何差别。
具体地,如果具有两个涡轮风扇的室内单元安装到墙壁的一端,则通过控制室内单元的左/右侧空气排放流速可以有效地改善气流。
也就是说,如果室内单元不是在墙壁的中央,而是在墙壁的一侧,则朝向相邻墙壁的气流被偏转到墙壁上,这使在用户位置处的气流感觉变差。然而,在应用两个风扇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一个风扇的转速来改变沿左侧/右侧的空气流速,以获得所希望的气流感觉。
如果进行附加评论,当才艮据涡轮^风扇的涡巻形状或转动方向来固定空气排放流速时,通过考虑室内单元的安装位置来控制其中一个风扇,可以改变左侧或右侧排放速率来获得所希望的气流感觉。
下面将参考图23至26来描述应用两个横流式风扇卯0的室内单元。
与使用两个涡轮风扇的上述情况类似,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与前述实施方式的相同之处在于可以沿左侧/右侧均匀地分布空气排放;^1,并且可以考虑室内单元安装位置而改变沿左侧/右侧的空气排放^il,以获得所希望的气流感觉。
图22示出了应用了两个横流式风扇900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包括前框架200,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前部^空气;底座框架400,用于与前框
架200连接,具有位于侧面上的出口以;^位于上侧和下侧的内侧上的电动
机底座,所述电动机底座用于安装驱动横流式风扇的电动机;位于前框架200的后方的热交换器500;位于热交换器500的后方的左侧和右侧的横流式风扇900;以及位于前框架200的前方的前面板100,与前框架隔开一个空间,用于遮挡前框架200的吸气面。
基本上,前面板100被安装为使得其上侧/下侧和左侧/右侧具有到前框架200的吸气面的相同吸气间隙。
同时,图23至26示出了应用两个横流式风扇900的4^发明的室内单元的变体的截面图,除了前面板安装结构、风扇的直径以及热交换器500的形状不同外,所具有的基本结构与图11中所示的结构相同。
也就《j兌,图23中的室内单元具有与前框架200的吸气面间隔开的前面板IOO,使得前框架200从吸气面倾斜角度'0,,其中前面板100与前框架200的吸气面紧密接触,以关闭空V口,直到驱动单独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以打开前面板预定的倾斜角度。
图24的室内单元具有类似于悬臂一样地安装到前^f匡架200的一侧的前面板IOO,其中前面板100与前框架200的吸气面紧密接触,直到驱动单独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以使前面板整体地与吸气面分开相同的距离,从而打开吸气面。
图23和24中的室内单元具有为直线形截面的热交换器。
图25中的室内单元具有前面板100,前面板100与前框架200的吸气面紧密接触,直到驱动单独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以使前面板100与吸气面分隔开。热交换器500具有为直线形的截面,其在面向横流式风扇卯0的相对边缘处的厚度比中间部分薄。也就是说,热交换器500的中间部分具有两排制冷剂管,而相对边缘具有单排制冷剂管。
图26中的室内单元具有前面板100,该前面板100与前框架200的吸气面分隔开一距离,直到驱动单独的驱动单元(未示出)以使前面板100与吸气面分开得更大。
热交换器500整体具有'V,形截面。
同时,参考图25和26,面向横流式风扇卯0的热交换器的相对边缘可以具有比中间部分薄的厚度。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竖直地安装在墙壁上。当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可以水平地安装。或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可以沿任何方向安装,诸如安装在倾斜位置。然而,考虑到空气出口的位置和气流方向,优选地,才艮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竖直地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而,意指本发明涵盖本发明的只要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即可的修改和变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前框架,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吸入空气;与所述前框架连接的底座框架,所述底座框架具有电动机底座以及位于侧部和底部上的出口,所述电动机底座上用于安装驱动风扇的电动机;位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底座框架之间的导向框架,用于引导气流;位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导向框架之间的热交换器;风扇,用于向所述室内单元的外部排放已经发生热交换的空气;以及前面板,其安装在所述前框架的前方,与所述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前面板包括边缘部分, 每个边缘部分具有比所述前面板的其它部分薄的厚度,在所述前面板的内 表面上具有斜面,用于在通过所述前面板^IX空气时降低流动阻力。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前框架具有顶侧入口 和底侧入口,所述顶侧入口和所述底侧入口被形成为具有曲面形状,用于 最小化在^U^空气时的流动阻力。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导向框架包括 孑L,用于引导被^^到所述风扇中的气流;上涡巻和下涡巻,用于引导从所述风扇排放的气流并且固定空气的排 放方向。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上涡巻具有由围绕所 述风扇的两个弯曲表面形成的组合表面,在所述导向框架的第一象限的分界点具有0.17 <x/p< 0.48 、 0.54 < _y < 0.68的坐标,其中p表示涡轮风扇的直径,而x和y表示原点在所述涡轮风扇的中心处的坐标。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导向框架还包括位于 所述涡巻的相^^面上的热交换器支撑部分,用于保持到所述热交换器的 间隙。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孔开始的底部与所述 热交换器的底部之间的间隙'G,是涡轮风扇的直径的9.5~ 10.5%。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比值R/^在0.05 ~ 0. 07 的范围内,其中'R,表示所述风扇的半径,而^表示所述风扇的直径。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导向框架包括朝着所 述室内单元的前侧弯曲的边缘平面,用于引导空气排放。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风扇是涡轮风扇, 包括围带,具有中心^l^开口;毂,具有与所述围带相对并且与所述围带分隔开预定距离的主板,用 于在中央处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转动轴;以及多个叶片,每个所述叶片具有预定的曲率,沿所述毂的圆周方向连接 于所述毂的所述主板和所述围带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涡轮风扇的所述叶 片的末端节距是可变的或相等的,并且所述叶片的宽度从到所述毂的连接 部分开始到所述末端具有相同的尺寸。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如果排放面积是固定的, 则所述风扇的直径^与所述叶片的宽度'L,的比值^/L是6.5 7.5。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叶片 的末端被定位在与所述围带的边缘几乎相同的位置处。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位于所述底座框架的中 央处的所述电动机底座是向所述室内单元的前侧突出的环形凸缘部分。
1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还包括在所述底座框架的背侧 上的位于所述电动机底座附近的肋,用于增大强度并与所述电动机的固有 频率不同。
1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底座框架具有使所 述底座框架在所述电动机的固有频率之外的厚度't,。
1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热交换器的前 部吸气面上的电子灰尘收集器。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电子灰尘收集器被 安装为定位在远离所述风扇的中心一预定距离处。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电子灰尘收 集器安装在比值l/h为5~6的位置处,其中T表示从所述涡轮风扇的中 心到所述电子灰尘收集器的中心的距离,而"h"表示从所述涡轮风扇的 上表面到所述电子灰尘收集器的中心的高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在所述前框架的空气入 口上设置有过滤器,用于过滤杂质。
21. —种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前框架,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空气;与所述前框架连接的底座框架,具有位于侧部和底部上的出口以及位 于前部的内侧上的两个电动机底座,所述电动机底座上用于安装两个驱动 涡轮风扇的电动机;位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底座框架之间的导向框架,用于引导气流;位于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导向框架之间的热交换器;两个涡轮风扇,用于向所述室内单元的外部排放当经过所述热交换器 时发生了热交换的空气;以及前面板,其安装在所述前框架的前方,与所述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间。
22. —种用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包括前框架,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吸入空气;与所述前框架连接的底座框架,具有位于侧部上的出口以及位于上侧 或下侧的内侧上的电动机底座,所述电动机底座用于安装驱动横流式风扇 的电动机;位于所述前框架后方的热交换器;位于所述热交换器后方的左侧和右侧的横流式风扇;以及位于所述前框架前方的前面板,与所述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间,用于 遮挡所述前框架的吸气面。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前面板安装 为相对于所述前框架的吸气面倾斜预定角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前面板呈悬 臂状地固定到所述前框架的 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直线 形截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有'V' 形截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室内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 有面向所述横流式风扇的相对的边缘部分,每个所述边缘部分的厚度比所 述热交换器的中间部分的厚度薄。
全文摘要
一种室内单元,其通过前部吸入空气,并且通过侧面沿前向排放在其中发生热交换的空气,具有吸入速率和排放速率增加并且噪音低的优化结构。为此,该室内单元包括前框架,其被制成能够通过其前部吸入空气;与前框架连接的底座框架,具有电动机底座以及位于侧部和底部的出口,所述电动机底座上用于安装驱动风扇的电动机;位于前框架和底座框架之间的导向框架,用于引导气流;位于前框架和导向框架之间的热交换器;风扇,用于向室内单元的外部排放已发生热交换的空气;以及前面板,其安装在前框架的前方,并与前框架间隔开一个空间。
文档编号F24F13/24GK101512237SQ200680049181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宋惠映, 洪宁基, 金世睍, 金正勋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