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805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开关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整流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850V及以下1000-2000A范围内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直流传动装置,电路拓扑结构主要采用整流方式,即将交流电输入到三组晶闸管模块功率单元中,通过控制晶闸管开断,将三项交流电分别整流为直流电,然后将其并联起来,得到我们需要的直流电输出,用于控制电机。而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的结构设计却多种多样,不同的结构布局,对于直流传动装置的电路分布参数、电磁干扰性和散热性能等有很大的影响。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装置的电气性能,降低装配效率,造成原材料浪费,而且导致后期加工维护不便,同时也影响整体的简洁、美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立足于常规的整流电路拓扑结构,提供一种更简单、优化、合理的功率单元结构设计,在满足电气性能的前提下,便于装配制作,节约原材料,降低装置成本,提高加工维护效率,增强装置的整体美观程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包括外壳I、绝缘隔板2、挡风板、晶闸管触发线转接端子8、交流进线端子11、第一交流散热器3、第二交流散热器6、第三交流散热器9、第一直流散热器4、第二直流散热器7、蝶形弹簧15、绝缘垫块16、阻容吸收模块、快速熔断器18、晶闸管20,其中,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由上到下依次垂直交错排列,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三个交流散热器壳体的左侧,两个板状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两个直流散热器壳体的右侧,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通过一个板状交流进线端子1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阻容吸收模块为两个,第一阻容吸收模块由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第二阻容吸收模块由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第一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一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上,第一电容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一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上,第一电容第二端和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母线相连,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绝缘件固定在第二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上,第二电阻的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三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上,第二电容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二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上,第二电容第二端和第二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母线相连,第二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绝缘件固定在第二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上。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外壳由上压板、下压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作为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的骨架,上压板、下压板的内侧面各设有一个绝缘垫块,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面各有一个绝缘隔板,上压板和绝缘垫块之间还设有蝶形弹簧,上下两个绝缘垫块和左右两块绝缘隔板将整流电路与外壳分开,两个绝缘垫块之间由上到下,三个交流散热器和二个直流散热器依次垂直交错排布,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的夹层间各设一个晶闸管;外壳的前部,四块挡风板分别设置在第一交流散热器和第一直流散热器、第二交流散热器和第一直流散热器;第二交流散热器和第二直流散热器,第三交流散热器和第二直流散热器之间,四块挡风板上各设置一晶闸管触发线转接端子,两块挡风板设置在第一交流散热器和上压板、第三交流散热器和下压板之间;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垂直分布于外壳左后侧,两个板状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垂直分布于外壳右后侧,两个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的顶端装有快速熔断器I。本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四个晶闸管、三个交流散热器的中心和两个直流散热器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用蝶形弹簧来将这些串联起来,同时给四个晶闸管提供压力,并且压力长期稳定有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都是双基板两层散热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都为风·冷散热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板状的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比板状的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长。本实用新型的任意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上压板、下压板各设置一个把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米用4个晶闸管5个散热器的排布方式,当正反桥某一个桥工作时,另一个不工作,这样就使得工作中的两个晶闸管上下两个散热器都可以为其散热,在尽量减少散热器的同时,反而增加了散热能力,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散热能力。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焊接在直流散热器上,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在交流散热器上,使他们成为散热器的一部分,这样有利于提高导电性能同时交流散热器的刀把位于同一侧,用一根直母线就可将进线端连接起来,节省了母排,节约了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向立体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向立体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中,包括外壳I、绝缘隔板2、挡风板、晶闸管触发线转接端子8、交流进线端子11、第一交流散热器3、第二交流散热器6、第三交流散热器9、第一直流散热器4、第二直流散热器7、蝶形弹簧15、绝缘垫块16、阻容吸收模块、快速熔断器18、晶闸管20,其中,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由上到下依次垂直交错排列,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三个交流散热器壳体的左侧,两个板状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两个直流散热器壳体的右侧,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通过一个板状交流进线端子11相连接。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都是双基板两层散热器、风冷散热器,板状的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比板状的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长。如图3所示阻容吸收模块为两个,第一阻容吸收模块由第一电阻21和第一电容22、第二阻容吸收模块由第二电阻23和第二电容24组成,第一电阻21的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一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4上,第一电容22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一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7上,第一电容22第二端和第一电阻21的第二端通过母线相连,第一电阻21的第二端通过绝缘件固定在第二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3上,第二电阻23的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三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2上,第二电容24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二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9上,第二电容24第二端和第二电阻23的第二端通过母线相连,第二电阻23的第二端通过绝缘件固定在第二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3上。如图1、2外壳I由上压板、下压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作为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的骨架,上压板、下压板各设置一个把手10,上压板、下压板的内侧面各设有一个绝缘垫块16,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面各有一个绝缘隔板2,上压板和绝缘垫块16之间还设有蝶·形弹簧15,上下两个绝缘垫块16和左右两块绝缘隔板2将整流电路与外壳分开,两个绝缘垫块16之间由上到下,三个交流散热器和二个直流散热器依次垂直交错排布,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的夹层间各设一个晶闸管20,四个晶闸管20、三个交流散热器的中心和两个直流散热器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用蝶形弹簧15来将这些串联起来,同时给四个晶闸管提供压力,并且压力长期稳定有效。外壳I的前部,四块挡风板5分别设置在第一交流散热器3和第一直流散热器4、第二交流散热器6和第一直流散热器4 ;第二交流散热器6和第二直流散热器7,第三交流散热器9和第二直流散热器7之间,四块挡风板5上各设置一晶闸管触发线转接端子8,两块挡风板5设置在第一交流散热器3和上压板、第三交流散热器3和下压板之间;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垂直分布于外壳I左后侧,两个板状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垂直分布于外壳右后侧,两个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的顶端装有快速熔断器18。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I)、绝缘隔板⑵、挡风板(5)、晶闸管触发线转接端子(8)、交流进线端子(11)、第一交流散热器 (3)、第二交流散热器(6)、第三交流散热器(9)、第一直流散热器(4)、第二直流散热器(7)、蝶形弹簧(15)、绝缘垫块(16)、阻容吸收模块、快速熔断器(18)、晶闸管(20),其特征在于,三个交流散热器和两个直流散热器由上到下依次垂直交错排列,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三个交流散热器壳体的左侧,两个板状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两个直流散热器壳体的右侧,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通过一个板状交流进线端子(11)相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容吸收模块为两个,第一阻容吸收模块由第一电阻(21)和第一电容(22)、第二阻容吸收模块由第二电阻(23)和第二电容(24)组成,第一电阻(21)的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一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4)上,第一电容(22)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一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7)上,第一电容(22)第二端和第一电阻(21)的第二端通过母线相连,第一电阻(21)的第二端通过绝缘件固定在第二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3)上,第二电阻(23)的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三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2)上,第二电容(24)第一端通过母线固定在第二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9)上,第二电容(24)第二端和第二电阻(23)的第二端通过母线相连,第二电阻(23)的第二端通过绝缘件固定在第二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13)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外壳(I)由上压板、下压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组成作为所述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的骨架,所述上压板、下压板的内侧面各设有一个绝缘垫块(16),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面各有一个绝缘隔板(2),所述上压板和所述绝缘垫块(16)之间还设有蝶形弹簧(15),所述上下两个绝缘垫块(16)和左右两块绝缘隔板(2)将整流电路与外壳分开;在两个绝缘垫块(16)之间由上到下,三个交流散热器和二个直流散热器依次垂直交错排布,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的夹层间各设一个晶闸管(20);所述外壳(I)的前部,四块挡风板(5)分别设置在第一交流散热器(3)和第一直流散热器(4)、第二交流散热器(6)和第一直流散热器(4);第二交流散热器(6)和第二直流散热器(7 ),第三交流散热器(9 )和第二直流散热器(7 )之间,所述四块挡风板(5 )上各设置一晶闸管触发线转接端子(8 ),两块挡风板(5 )设置在第一交流散热器(3 )和上压板、第三交流散热器(3)和下压板之间;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垂直分布于外壳(I)左后侧,所述两个板状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垂直分布于外壳右后侧,所述两个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的顶端装有快速熔断器(18 )。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四个晶闸管(20)、三个交流散热器的中心和两个直流散热器的中心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用蝶形弹簧(15)来将这些串联起来,同时给四个晶闸管提供压力,并且压力长期稳定有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都是双基板两层散热器。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都为风冷散热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板状的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比板状的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长。
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任意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上压板、下压板各设置一个把手(10)。
专利摘要一种集成化风冷功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绝缘隔板(2)、挡风板、晶闸管触发线转接端子(8)、交流进线端子(11)、第一交流散热器(3)、第二交流散热器(6)、第三交流散热器(9)、第一直流散热器(4)、第二直流散热器(7)、蝶形弹簧(15)、绝缘垫块(16)、阻容吸收模块、快速熔断器(18)、四个晶闸管(20),其特征在于,交流散热器和直流散热器由上到下依次垂直交错排列,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三个交流散热器壳体的左侧,两个板状直流散热器进线端子分别焊接在两个直流散热器壳体的右侧,三个板状交流散热器进线端子通过一个板状交流进线端子(11)相连接。其优点为节约原材料,降低装置成本,提高加工维护效率,增强装置的整体美观程度。
文档编号H05K7/20GK202696481SQ2012203341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杨建超, 李育林, 黄林波, 肖艳华, 张胜民, 于永革 申请人:中冶赛迪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