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两用供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6401阅读:37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电两用供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煤电两用供热锅炉。
技术背景现有的用于供热的燃煤锅炉结构是有一个炉体,炉体内侧支撑有炉箅,在 炉箅的上方为燃烧室,在燃烧室的上方为排烟口,在炉体的外侧与燃烧室高度 相同处设有传热介质腔,与传热介质腔相连通有介质出口和介质回口,在炉体 的侧面安装有炉门用于加入燃煤,与炉体内腔还连通有风机。.工作时燃煤在燃 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热量将传热介质腔内的介质加热,通过介质出口向外供热, 再通过介质回口返回低温介质。在炉体上还安装有压力表及温度显示装置。炉 体的外侧设有保温层。这种结构的燃煤锅炉热源单一,只能使用燃煤作为热源, 不能利用电能加热,使用不方便。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既能利用燃煤又能利用电能进 行加热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它包括炉体l,在炉体l上设有传热介质腔2和与传热介质腔2连通的介质出口 5、介质回口9,炉体l的侧面设有炉门 7,炉体l内侧设有炉箅ll,其特征在于炉体1上设有与传热介质腔2相连的 并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本实用新型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其中所述的电加热件为电热管4,电热管 4位于电热管壳3内侧,电热管壳3位于传热介质腔2的内侧。本实用新型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其中所述的电加热件为电热板,电热板 包覆在炉体1上传热介质腔2的外侧或内侧。本实用新型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由于炉体1上设有与传热介质腔2相连 的并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可随意选择加热方式, 或者利用燃煤或者利用电能传热介质进行加热,十分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1为炉体,可采用金属板制作,炉体1的下部接有底座10。炉 体l的上方为排烟口,炉体l的内侧固定有炉箅ll,炉箅11的上方为炉堂8即 为燃烧室,燃煤在炉堂8内燃烧,炉箅ll的下方为储灰室,在炉体l的侧面安 装有炉门7,用于填加燃煤。储灰室的侧面设有除灰门。在炉体1的外侧与炉堂 8的高度相一致处设有传热介质腔2,传热介质腔2围在炉堂8的周围,但需要 躲开炉门7处。与传热介质腔2相连通有介质出口5和介质回口9,其内的介质 可为超导介质。炉体1上方安装有压力表和温度显示装置。电加热件可选用与 电控装置相接的电热管,电热管4置于管状的电热管壳3内侧,电热管壳3分 布在传热介质腔2内,呈圆周均匀分布。电热管壳3的两端与传热介质腔2的 上下板相焊接,以保证电热管壳3的内腔与传热介质腔2不相库通。电热管4 的上端接线部位6固定在传热介质腔2的上板处。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用燃煤 方式进行供热,也可利用电加热件对介质进行加热。电加热件也可为电热板形 式的,将电热板制作成与传热介质腔2的外壳相吻合的形状,并将电热板包覆 在其外侧,可采用螺钉固定。也可将电热板制作成与炉体1内侧的炉堂8相吻 合的形状,并将其挂靠在炉体l的内侧,当使用燃煤加热时,可取下位于炉堂8 内侧电加热板即可。本装置中传热介质腔2也可以采用双层结构,即双层传热 介质腔,利用两种传热介质'进行分别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它包括炉体(1),在炉体(1)上设有传热介质腔(2)和与传热介质腔(2)连通的介质出口(5)、介质回口(9),炉体(1)的侧面设有炉门(7),炉体(1)内侧设有炉箅(11),其特征在于炉体(1)上设有与传热介质腔(2)相连的并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 件为电热管(4),电热管(4)位于电热管壳(3)内侧,电热管壳(3)位于传 热介质腔(2)的内侧。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其特征在于r所述的电加热 件为电热板,电热板包覆在炉体(1)上传热介质腔(2>的外侧或内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热装置,特别是一种煤电两用供热锅炉。它包括炉体(1),在炉体(1)上设有传热介质腔(2)和与传热介质腔(2)连通的介质出口(5)、介质回口(9),炉体(1)的侧面设有炉门(7),炉体(1)内侧设有炉箅(11),其特征在于炉体(1)上设有与传热介质腔(2)相连的并与电控装置相接的电加热件。可根据需要随意选择燃煤加热或电加热方式,灵活方便,克服了现有燃煤锅炉加热方式单一的缺点。
文档编号F24H3/00GK201126252SQ20072001565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金帮煜 申请人:金帮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